基于统计模型的白石水库坝顶位移分析

2010-08-08 07:20许小华
东北水利水电 2010年11期
关键词:坝段坝顶时效

韩 卫,许小华

(辽宁省白石水库管理局,辽宁 朝阳122000)

1 工程概况

白石水库位于辽宁省北票市上园镇附近的大凌河干流上,总库容16.45亿m3,是干流上唯一的大(I)型控制性骨干工程。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部分采用RCD碾压混凝土技术。最大坝高49.3 m,坝顶长513 m,分为32个坝段。水库1996年9月正式开工,1999年9月下闸蓄水。

用于坝顶变形监测的真空激光准直系统于2001年1月调试完成,由激光发射端设备、接收端设备、测点设备、真空管道和抽真空设备等组成,在1~30号坝段坝顶上游侧中部,各设置1个测点,共计30个。

2 统计模型的基本原理

根据实测资料可定性地分析本段各监测量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分析影响监测量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需根据原因量(如库水位、温度等)与效应量(如变形、渗流等)之间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对影响监测量变形的各因素进行解析计算,解释其变形规律,预测监测量今后的变化值及趋势。

根据历史实测资料分析,坝内任一监测量变化的统计模型表达式可表示为:

式中:YH为水压分量;YT为温度分量;Yr为时效分量;B0为常数项;S为剩余标准差。

1)水压分量。上游水压分量YH主要是由水荷载引起的,水荷载包括:水重、水平静水压力等,它们均是水位H的函数。上游水压分量与H呈非线性关系,可写成通式如下:

式中:a0,ai分别为回归系数;H为上游水位或上游水深;l为水位幂次因子,本次计算取l=4。

2)温度分量。由于混凝土材料变形及基岩裂隙的展开与闭合基本上呈周期性变化,采用正弦波周期函数作为温度因子,温度分量如下:

式中:b0,bj分别为温度因子回归系数;fk(s)为温度函数及周期函数,计算中温度因子S为观测日期前不同时段的气温平均值,本次气温S的选取分别为当天值,前15 d,前30 d,前60 d,前90 d值。

3)时效分量。时效分量是监测量形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分析大坝变形的首要问题之一。时效变形的一般规律是蓄水初期或某一工程措施初期变化较快,然后随时间而逐渐趋于平稳,但也会出现随时间变化而增大,应根据坝体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时效分量表达式为:

式中:c0,ck分别为时效分量的回归系数;t为从起测日开始的天数。引起时效形变的原因较复杂,它的产生可能与大坝混凝土徐变、塑性变形、裂缝变形、基岩徐变,以及外界条件的影响等诸多因素有关,本次计算时效函数fk(t)选用:线性函数L(t),对数函数Ln(t)。

3 坝顶监测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时段为2001年1月至2007年7月。

3.1 库水位

白石水库为多年调节水库,库水位变化较为平缓,多年在107.0~118.52 m左右之间变化,最高水位118.52 m出现在2006年4月10日,远未达到正常高水位127.0 m;多年库水位变幅为11.52 m,各年度库水位变幅较小,在3.18~6.72 m之间变化,多年平均库水位为114.72 m。

3.2 日常平均气温

白石水库地处寒冷地区,坝址多年平均气温6.8℃,每年7,8月温度较高,月平均最高气温分别为 22.3℃,21.6℃;每年 12月,次年 1,2月温度最低,月平均最低气温分别为-16.7℃,-20.9℃。

3.3 坝顶水平位移监测成果

选取6,16,28号坝段为典型坝段,对坝顶水平位移观测成果进行统计计算,在显著水平α=0.05下,统计模型见表1,解析成果见表2。

表1 坝顶激光准直测点水平位移统计模型成果表

表2 坝顶激光准直测点水平位移统计解析成果表

3.4 坝顶垂直位移监测成果

选取4,16,28号坝段为典型坝段,对坝顶垂直位移观测成果进行统计计算,在显著水平α=0.05下,统计模型见表3,解析成果见表4。

4 大坝运行性状综合评述

4.1 大坝坝顶水平位移

选取6号坝段,绘制坝顶水平位移成果统计解析曲线,见图1。

表3 坝顶激光准直垂直位移统计模型成果表

表4 坝顶激光准直垂直位移统计解析成果表

图1 6号坝段坝顶水平位移成果统计解析曲线图

1)由解析计算成果知,坝顶水平位移主要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分量占总量的24.4%~88.04%;时效影响次之,占总量的11.96%~67.07%;受水压的影响较小,占总量的0%~13.19%。

坝顶各测点位移过程曲线平滑,连续性好。坝顶水平位移受温度影响明显,坝顶水平位移随季节呈周期性变化,温度升高坝体倾向上游位移;温度降低坝体倾向下游位移,坝体呈弹性变化,约有30 d左右的滞后,符合一般重力坝变形规律。

2)坝顶各测点上、下游向的相对位移值在-8.6~+24.2 mm之间变化,最大值+24.2 mm发生在16号坝段,最小值-8.6 mm发生在11号坝段;各测点平均位移值在-2.4~+5.6 mm之间变化。

3)坝顶各测点均有不同程度的向下游方向的不可逆位移,向下游不可逆位移为1.2~5.5 mm,从1~28号坝段不可拟变形呈逐渐增大趋势,最大值5.5 mm出现在28号坝段。

4.2 大坝坝顶垂直位移

选取10号坝段,绘制坝顶水平位移成果统计解析曲线,见图2。

1)坝顶垂直位移主要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分量占总量的70.0%~91.5%;受时效影响小,占总量的8.5%~30.0%;不受水位影响。温升时坝顶上抬,温降时坝顶下沉,坝体呈弹性变化,约有60 d左右的滞后,呈周期性变化,符合重力坝坝体垂直位移变化的一般规律。

2)坝顶相对垂直位移值在-21.64~+7.11 mm之间变化,最大值+7.11 mm出现在29号坝段,最小值-21.64 mm出现在15号坝段。多年平均相对垂直位移值在-0.27~+5.9 mm之间变化,变化趋势较为平缓。

3)坝顶各测点均有不同程度呈下沉的不可逆位移,时效分量曲线平缓,其下沉不可逆位移为0.2~3.5 mm。

图2 10号坝段坝顶水平位移成果统计解析曲线图

5 结语

白石水库大坝坝顶位移过程曲线平滑,呈周期性变化,连续性好,符合一般重力坝变形规律。在目前低水位运行期间,坝顶已产生向下游不可逆位移,今后应重点监测其位移的发展趋势,以及坝踵应力是否有受拉的情况,并加强巡视检查工作。

猜你喜欢
坝段坝顶时效
基于贝叶斯参数更新的高土石坝坝顶开裂风险动态评估与预警
运行期土石坝坝顶高程存在的问题及处理
预时效对6005A铝合金自然时效及人工时效性能的影响
劳动关系确认不应适用仲裁时效
白石水库坝体结构稳定性计算评价
苏阿皮蒂水利枢纽大坝泄流底孔坝段混凝土入仓方式研究
杨房沟水电站河床坝段8号坝段第一层混凝土开盘浇筑
J75钢的时效处理工艺
环保执法如何把握对违法建设项目的追责时效?
宝汉高速汉中至陕川界项目(石门至喜神坝段)建成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