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和:献身改革创新的时代纤夫

2010-08-12 01:48陈玉书
时代名流 2010年5期
关键词:昆明改革

入刊理由:

作为一名富有争议的市委书记,对于仇和的施政方略和改革创新之举常常出人意料,效果自然非凡,伴随着的是外界的争议之声不绝于耳,然而荣誉的桂冠也时常花落其顶。因此,本刊特约请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太平绅士陈玉书先生撰稿,为读者奉上《仇和:献身改革创新的时代纤夫》一文,以飨读者。

自《南方周末》、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等传媒,陆续报导内地江苏省沭阳县、宿迁市的新闻暨仇和的事迹以来,十余年间,争议之声不绝于耳。

仇和佩戴“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的桂冠,名动天下。2008年9月,在纪念大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由国家发改委指导、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改革与发展高峰论坛”在京举行。数百名冠盖云集的中国高层精英,深入探讨、总结了改革开放的经验,推敲、预测了中国未来发展的走向,其权威性和科学性是毋庸置疑的 。

在这个高端论坛上 ,仇和作为大陆唯一的地方官员,荣获了“中国改革功勋(贡献)人物奖”。 与仇和一同获此殊荣的有袁隆平、钟南山、何振梁、厉以宁、潘岳、杨利伟诸君。一个多月后,在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三十周年的盛大活动中,“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成就巡礼暨改革之星推选结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揭幕。仇和再次荣获影响中国改革开放的“改革之星”的称号。这个由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改革报、中国企业报等多家有世界影响的媒体所确认、所颁发的奖项,或许是对仇和功过的又一次肯定。

“最富争议”的仇和,究竟做了些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的指导思想和理念到底是什么呢?

仇和做了些什么,大体已无需争议。只要你公正为怀,尊重事实,亲自去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听一听、比一比,叫做“亲口尝尝梨子的滋味”,就一切了然,就知道授以“改革之星”和“改革功勋(贡献)”大奖是理所当然的,是当之无愧的。

至于仇和本人,可以说是一部渊博的书,他透视着中国古老土地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记录着当代中国基层社会深刻变化的成果,及其由实践和中、西文化对撞融合而形成的理论支撑;他还是一片浩瀚的湖,像他任职的骆马湖、洪泽湖和滇池一样,始终涌动着中国改革开放风生水起的波涛;他走过的路,缩写着一个国家、一个时代近半个世纪前进的苦痛而又艰辛的步履和航程。

仇和是一个中国最底层的贫苦农家的子弟。双亲家庭栉风沐雨,脸朝黄土背朝天,世世代代务农。仇和兄弟姊妹八人,因贫病交加,活生生夭折两人。为了供仇和读书,他三个姐姐牺牲了上学的机会。1993年,他家是全村最后一个从茅草屋改建瓦房的。他为官数年,但所有的兄弟姊妹都在老家种地。他从江苏省会南京调任苏北,是携妇将雏共赴贫瘠的土地,与乡亲共苦的。青少年时代所遍尝的民间疾苦,使他深谙国情、民情;执掌地方父母官的大印,他始终清廉自持,反贪嫉腐如仇。他在沭阳任上,敢于拍案而起,在千人大会上怒斥“警匪一家”,敢于铲除沭阳县公安局长、县政协副主席、原县委书记,还老百姓一片洁净的蓝天。民生的多艰和风雨,锻造了他的理想、性格、教养、情操和刻苦奋斗的精神。仇和曾深情地说:“我的家乡在苏北农村美丽的射阳河畔。少年时期,经常看到纤夫们背负纤绳毅然前行的身影。他们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负重奋进的敬业精神,无私无畏的高贵品德,齐心协力的合作态度,时时激励着我、鞭策着我、鼓舞着我......”

中国是一个农民大国。每四个中国人中,几乎就有三个是农民。在全世界几十亿的总人口中,仅中国农民就占了六分之一。仇和就是中国农民的儿子。做一个“纤夫”,不惜血汗,不惧风涛,为农民的舟船,为时代的舟船拉纤助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他矢志不移的理想。

责任编辑:吴安臣

相关链接

仇和所获部分荣誉:

1、2008年9月, 仇和荣获“中国改革功勋(贡献)人物奖”;

2、2008年11月,仇和荣获影响中国改革30年30人“改革之星”称号;

3、2008年11月,仇和荣获影响“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杰出人物”和“中国改革开放30年社会人物”两项大奖;

4、2009年4月, 仇和荣获第八届中国时代十大新闻人物;

5、2009年6月, 仇和荣获“十大中华经济英才”奖;

6、2009年8月, 仇和被评为改革之星一一新中国60年•60位改革人物;

7、2009年10月,仇和入选共和国60年“关注民生、构建和谐”功勋书记;

8、2009年12月,仇和获“中国城市发展改革创新模范人物”奖。

仇和部分经典语录:

●要多换思想少换人,但不换思想就换人。

●到昆明工作,人地两疏,和大家无亲无故;从未共事过,与大家无恨无怨;只身一人,无牵无挂;工作一定能无恃无畏。

——仇和初到昆明时说

●腐败我看有三种:第一种是贪污,第二种是决策失误造成经济损失,第三种是宁愿少干事,甚至不干事事。

●谁砸昆明的牌子,就砸谁的饭碗。

●奖要奖得让人心动,罚要罚得让人心痛。

——仇和就官员招商如是说

●治湖先治水,治水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人,治人先治官

——仇和提出“河长制”治污

●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允许在探索中有失误、不允许无所作为。

——仇和回应外界关于他实行人治的质疑

●没有明令禁止都可以想、可以干。

——仇和要求干部树立这样的求索作风

●思想最解放、改革开放最活跃的时期,就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思想最解放、改革开放最活跃的地区,就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地区。

——仇和动员昆明干部冲破思想障碍

●作为领导干部,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解放思想问题上,大家不要做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而要做镜子,常审视自己,多检点自己。

——仇和希望每一个干部、工作人员在解放思想时,都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

●老大难,老大给,老大重视就不难。事实也是这样,只有一把手重视了,难也不难了。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的快慢与好坏,全在于一把手德才与魄力。

●改革要冒风险,稳定要付成本,发展要付代价。

●中国要用50多年,走完西方300多年的路,怎么走?只能是压缩饼干式的发展。

●为公才改革,为私谁改革。

●从现在开始,我愿做一名合格的纤夫,与昆明各族人民一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拉动昆明市这艘‘巨轮快速平稳前行。

● 中国的评判标准总是二元化,不是对就是错,不是好人就是坏人。有没有一个模糊点的标准?

●要负面的报道,看看我们做得不好或者不足,为市委下一步工作改进提供依据。

●在我国,任何层次的领导都不用怨天尤人,环境还是很好的,只要你想改能改敢改,空间很大,我觉得现在要商讨的是,稳是稳不住的,守业即败业,不要怕改革起争议,也不要怕犯……

仇和到任后昆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

一、硕果累累的2009年:

2009年,昆明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发展信心,创新工作举措,有效应对挑战,积极化解矛盾,千方百计“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较好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跨越式发展实现良好开局。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8.65亿元,增长12.8%;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1.61亿元,增长1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创历史最高,完成1600.66亿元,增长5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9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80元,分别实际增长13.0%和9.7%。与此同时,跨越发展形成共识,招商引资再创佳绩、工业突破有序推进、城乡建设成绩突出、生态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二、昆明发展定位:富强昆明、活力昆明、文化昆明、生态昆明、和谐昆明

三、昆明的城市名片: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园林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联合国宜居生态城市

中国最佳休闲宜居绿色生态城市

共和国60年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共和国60年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

2009年中国最具创新力城市

2009年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民生决策城市

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

中国十佳投资创业城市

中国创业之城

中国首届最具软实力城市

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十佳城市

未来中国“新希望”城市

2009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2009年浙商最佳投资城市

2009年苏商投资中国首选城市及2009年苏商最佳投资环境城市

三、“四环十七射“工程:

“四环“:指二环、三环、绕城高速内环和绕城高速外环。二环系统全长27.1公里(已建成)。三环闭合工程全长44.09公里(东三环已建成,南三环及西北三环正抓紧建设)。绕城高速内环全长约113公里(东连接线和昆安高速已经建成,西北绕城一期及南连接线正抓紧建设)。绕城高速外环全长约250公里(西南绕城、西北绕城一期正抓紧建设,东南绕城和西北绕城二期开展前期工作)。

“十七射”:指昆曲高速、昆石高速、昆玉高速、昆安高速、高海高速、昆武高速、机场高速、嵩昆高速公路8条主要出口道路;昆禄公路、老昆安公路、老贵昆公路、老昆石公路、老昆洛公路5条辅助出口道路;王筇公路、昆肖线、龙泉线、金浑线4条补充出口道路。

四、2010年昆明市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奋斗目标

1、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八次全会、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科学发展新跨越目标,继续实施大投资方略、强化大项目支撑,着力做大经济总量、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推进城乡一体、统筹区域发展,着力实施科教引领、促进文化繁荣,着力保障民生改善、构建和谐社会,着力治理滇池污染、建设生态家园,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为“十二五”期间更好更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主要奋斗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左右,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比上年削减2%以上。

五、2010年全市重大建设项目

2010年,全市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攻坚之年,将持续开展“基础设施和工程质量推进年”活动,计划实施市级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00项,续建65项,新开工35项,计划完成投资570亿元。其中:农业基础设施工程6项,续建4项,新开工2项,计划完成投资11亿元;道路交通设施工程27项,续建17项,新开工10项,计划完成投资299亿元;生态和环境保护工程27项,续建17项,新开工10项,计划完成投资106亿元;市政设施工程9项,续建5项,新开工4项,计划完成投资75亿元;社会公益事业18项,续建9项,新开工9项,计划完成投资30亿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续建项目13项,计划完成投资49亿元。全市新开工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0项,竣工30项。

猜你喜欢
昆明改革
Task 11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2016中国昆明泛亚石博览会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