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动态分析

2010-08-14 01:16王晓青
重庆医学 2010年24期
关键词:革兰单胞菌葡萄球菌

陈 红,王晓青,周 宁,陈 萍,王 豪

(1.西安市中医院院内感染控制科 710001;2.重庆市医院感染控制中心 400042)

医院感染已成为现代临床医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了解医院感染变化情况,掌握其发展规律,作者对2005~2009年某教学医院的医院感染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价医院感染对住院患者的危害程度,为医院感染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某医院2005~2009年55214例住院患者,监测和统计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病例按年份分为5个阶段统计。

1.2 研究方法 按《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诊断感染患者,并用软件系统对医院感染率、感染发生部位、病原菌等各种资料进行分析与统计,耐药率用WH ONET-5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研究资料用SAS8.0软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医院感染基本情况 2005~2009年监测55214例住院患者,其中发生医院感染1758例,发生率为3.18%,感染病死率为22.79%,发生率与病死率平均增长速度均为负值,呈逐年下降趋势。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6.56±14.32)d,而感染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9.61±48.1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8,P<0.001),感染平均发生在入院后(17.57±4.69)d。

2.2 医院感染发生部位 共发生1987例次感染,涉及13个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感染(50.05%)、泌尿道感染(17.11%)、伤口感染(12.84%)、胃肠道感染(10.11%)、其他部位感染(9.89%)。感染 1个部位占 90.71%,2个部位占9.28%,3个部位以上占1.08%。感染部位例次呈逐年下降。常见感染部位的构成比见表1。

表1 常见感染部位构成比比较(%)

2.3 病原菌构成 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检测的送检率为20.66%,共检出410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 44.37%,真菌占34.68%,革兰阳性菌占21.95%,主要感染病原菌为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溶血性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等。其中革兰阴性菌中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属、嗜麦芽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每年检出率增幅分别为2.08%、8.19%、10.02%、24.78%、36.50%;其中产β-内酰胺酶(ESBL)菌每年检出率增幅为30.28%。虽然革兰阳性菌中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检出率没有明显变化,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每年检出率增幅分别为20.96%、36.79%。

2.4 细菌耐药性 常见细菌耐药率平均增长速度见表2。

表2 2005~2009年常见细菌耐药率平均增长速度(%)

3 讨 论

本研究表明,医院感染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年平均发生率为3.18%,低于国外水平,与国内报道相似[1],与国内其他研究比较,医院感染发生率处于中等水平。发生率、病死率逐年下降,其原因可能与近几年来感染控制意识提高,并加强临床病房管理、增加感染控制措施等有关。下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胃肠道感染、伤口感染为医院感染的常见部位,其中下呼吸道感染仍排首位,这与国内报道一致[2],其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01%,这可能与呼吸道插管、细菌在插管表面繁殖、宿主抵抗力下降等因素有关[3]。但伤口感染有逐年下降趋势,这与微创手术增加、感染因素下降有关。泌尿道感染与标本送检率偏低、漏检偏高有关。胃肠道感染与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引起菌群失调、患者膳食管理不严有关。

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和真菌也占一定比例。其中真菌检出率以每年4.03%的速度增长,与10年前有关资料比较[4],真菌的比例上升明显[5],真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泌尿道和胃肠道。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最常见,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性逐年增加,平均增长速度为18.92%;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菌株检出率平均年增率达31.52%,其耐药性明显高于其他细菌[6];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假单胞菌在医院感染中分别占2.81%、2.65%,也有逐年增加趋势,其与免疫受损、侵入性操作、应用广谱抗生素、使用抗生素选择压力下使这种菌的感染增加有关[6];在革兰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总的分离率逐年下降,MRSA、MRCNS检出率、耐药性均逐年上升,MRSA、MRCNS对所选用的抗生素也高度耐药。因此缩短抗生素使用期限,选择窄谱抗生素,重视消毒隔离技术,有助于预防耐药菌株的出现。

[1]刘丁,陈萍,陈伟.医院感染监测 10年结果分析[J].重庆医学,2004,33(8):1153.

[2]张延霞,时凤丽,袁康,等.医院内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的调查与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1,11(5):346.

[3]宁蛲莉,候莹,吕会,等.急诊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病原学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6,16(6):634.

[4]任南,徐秀华,吴安华,等.医院感染横断面研究报告[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2,12(1):1.

[5]陈萍,刘丁,张文俊.血液感染疾病血培养结果与耐药分析[J].中国现代医院杂志,2002,12(2):80.

[6]陈萍,刘丁,陈伟.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情况与危险因素动态研究[J].重庆医学,2006,35(17):1554.

猜你喜欢
革兰单胞菌葡萄球菌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如何防治兔葡萄球菌病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基层医院ICU与非ICU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差异
2011—2013年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及整合酶的检测
齐口裂腹鱼肠道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一例水牛疥螨继发感染葡萄球菌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