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899例颅脑损伤伤情及救治分析*

2010-08-14 01:16袁丹凤周继红
重庆医学 2010年24期
关键词:伤情伤员头皮

袁丹凤,邱 俊,周继红,张 良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第四研究室/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42)

在地震伤中,颅脑损伤约占全身各部位损伤的15%,仅次于四肢伤。多年来尽管在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治及相关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但其死亡率和致残率仍高居身体各部位损伤之首[1]。本文将对《创伤数据库系统》V3.0中收录的11家医院汶川地震所致颅脑损伤899例伤员资料进行总体分析,以期加深对地震灾害性颅脑伤情特点的了解,为以后救治此类颅脑损伤积累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根据中华创伤数据库的信息项目要求,制成“5.12汶川地震伤员信息采集表”,本课题组人员统一培训后赶赴灾区11家伤员收治医院,收集伤员信息及救治情况,并将相关数据录入《创伤数据库系统》V 3.0中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颅脑损伤伤员899例(25.98%)。伤员资料收集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时间截止于2008年5月19日,此阶段资料来源于8家前线医院。第2阶段时间从2008年5月20日至2008年11月12日,资料来源于3家后方医院。

1.2 方法 利用《创伤数据库系统V3.0》软件系统对颅脑损伤伤员的基本信息、受伤情况、院内救治情况及并发症等资料进行初步汇总分析。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 899例颅脑伤伤员中除9例未知外,其年龄跨度从刚出生的婴儿到96岁的老人。男性454例(50.50%),女性443例(49.28%),2例性别未知,男女比为 1∶0.98。年龄按照WHO标准划分,受伤人数最多的为41~65岁的中年人(34.48%);其次是18~40岁的青年人(31.37%)。

2.2 伤员来源 本次数据统计显示,地震影响较为严重的绵竹、北川和彭州为伤员来源最多的地方,分别占 16.8%、14.91%和11.12%。

2.3 原因机制 颅脑损伤的致伤原因以钝器伤、挤压/掩埋、跌倒/坠落为主,分别占 80.53%、10.23%、5.23%,其中未知的占3.00%。颅脑损伤致伤机制则多数为钝性伤(63.52%),其中未知的占33.48%。

2.4 伤情类型 颅脑损伤患者均进行CT扫描,明确其具体损伤部位,头皮损伤为629例次(69.63%),损伤类型以头皮挫伤和裂伤为主;其次为脑震荡108例次(12.01%);颅骨损伤82例次(9.12%),以颅骨骨折为主;其他颅内器官中,大脑损伤以挫伤和血肿为主,见表1。颅脑损伤伤员多伴随其他部位损伤,共711例次(83.75%)。合并部位主要是肢体骨折、胸部损伤和脊柱骨折等,见表2。

2.5 严重程度 临床应用分型只能对颅脑损伤伤员进行受伤部位和病理类型作出诊断,而无法对伤员病情的轻重进行判断[2],所以本文中颅脑伤员按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bbreviated injury scale,AIS)进行伤情评定,本批伤员颅脑损伤多为轻度损伤,3分及以下者 749例(83.32%);其中 1分者 624例(69.41%)。AIS≥4分的重度损伤伤员有14例(1.56%),均为多发伤所致。分值9只代表有损伤、不代表严重程度。见表3。

表1 颅脑损伤的具体情况

表2 头部损伤合并其他部位多发伤情况

表3 AIS评分情况

表4 手术情况

2.6 救治情况 899例颅脑损伤伤员未进行手术治疗者701例(77.98%)。而手术治疗则以头皮清创缝合术为主,共166例(83.84%),见表4。颅脑多发伤伤员其他部位损伤,则由相关科室进行专科手术治疗。

2.7 治疗结果 因收集病例资料时伤员多数还在住院治疗过程中,且基本都是多发伤,所以大部分治疗结局未知,共787例(87.54%)。在已知的112例患者中好转83例(74.10%),痊愈26例(23.21%),死亡3例(2.68%)。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值得注意的是,因医院的妥善处理,颅脑伤者无1例发生并发症。

3 讨 论

地震的发生是一种突发事件,没有什么预兆,所以地震伤的发生在性别方面没有太大差异[3]。伤员最多的地区为离震中较近的绵竹、北川和彭州,与有关报道相符。899例颅脑损伤伤员的年龄段集中在18~65岁最具劳动力和生产力的中、青年人,因而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较一般疾病更为严重[4]。颅脑损伤的致伤原因以钝器伤、挤压/掩埋、跌倒/坠落为主,致伤机制则以钝性伤最多,符合地震等大型自然灾难的损伤机制特点。颅脑损伤具体部位以头皮损伤为主,占72.56%,主要以头皮挫伤、裂伤为主。其次是脑震荡,二者的AIS评分均为1分。颅骨损伤占8.48%,而颅骨骨折相对较严重,一般都伤及到了大脑或小脑及颅内血管和神经,使大脑挫伤、血肿,小脑血肿也相对较多。AIS评分:≥4分者14例,都是多发伤所致。颅脑伤情从收集到的伤员资料中看大多数都为轻度。本批次伤员除了颅脑受伤外,多数伴有全身多处伤,其中下肢损伤最多,有281例次,其次是上肢、胸部,脊柱损伤也很严重。而各部位受伤情况中分别以胫骨骨折、肱骨骨折、肋骨骨折和腰椎骨折最为常见。体表等部位则以挫伤、擦伤为主,伤情相对较轻。对于颅脑外伤,即使是轻型病例,国外都非常注重其神经外科的干预[5]。本批次伤员因为颅脑损伤多数是头皮挫裂伤,且AIS评分也以1分轻度为主,所以相应的实施颅脑手术的数量不多,医院针对颅脑受伤伤员多数还是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共701例(77.98%)。通过抗休克、抗感染、脱水、降低颅内压等药物治疗;生命体征紊乱者,采用保持呼吸道通畅或呼吸机辅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插管[6]。而手术治疗则以头皮清创缝合术最多(96.98%),血肿清除术、异物取出术、皮肤移植术也有实施。由于本次地震资料的医院医疗救治条件较好,使转至后方医院的获救伤员救治情况都较为理想,在已知出院的伤员中96.42%的治疗结果都是好转、痊愈。其中3例死亡者都是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所以应重视对脑、心、肺、肾、胃肠等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通过严密的监护和综合治疗,可大大减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提高救治成功率[7]。

本课题组收录进《创伤数据库系统》V 3.0中的数据显示颅脑损伤伤情虽然相对较轻,但数量却远远高于除四肢以外的其他部位。相关文献记载,颅脑损伤发生率无论平时或战时都居第2位,仅次于四肢骨折,但其死亡率居首位。我国每年有数十万人死于创伤,其中大多数死于颅脑损伤[8]。本次地震由于对现场死亡者无法进行死亡原因分析判断和收集,而收治进入后方医院的伤员颅脑损伤伤情均基本较轻,因此本次收集的数据显示颅脑损伤伤情较轻,死亡率较低,与本次地震中实际颅脑损伤死亡比例有所差异。在前线大批重症颅脑损伤伤员因救治条件有限已死亡,又因震后急救体制和早期救治困难造成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伤员多数为轻伤。有报道现场接受急救较未接受者存活机会明显增加,提示院前急救是有效降低死亡率的一个重要环节[9]。所以在地震灾情发生时建筑物等倒塌砸中头部均易造成严重后果,对头部的防护工作甚为重要,应加强卫生宣教,使大众掌握基本的逃生和自救技术[10];其次重视颅脑损伤的救治也是提高救治率和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1]Gerhart KA ,Mellick DC ,Weintraub AH.Violence relate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population-based study[J].J Trauma,2003,55(6):1045.

[2]杜晓东.关于颅脑损伤的治疗及体会[J].中外医疗,2009,28(6):86.

[3]李盛华,张彦军,周明旺.汶川地震陇南灾区伤情调查与分析[J].中国骨伤,2008,10:744.

[4]任印斌,刘明峰,程雷鸣,等.淮北市颅脑损伤住院伤员流行病学调查[J].安徽医药,2008,12(8):715.

[5]Clement CM ,Stiell IG,Schull MJ,et al.Clinical features of head injury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a Glasgow Com a Score of 15 and who require neurosurgjical intervention[J].Ann Emerg Med,2006 ,48(3):245.

[6]匡永勤,贺伟旗,顾建文,等.地震所致颅脑损伤的诊治特点[J].西部医学 ,2008,20(5):945.

[7]白祥军.汶川创伤伤员震后救治情况分析[J].重庆医学,2008,37(24):2766.

[8]陈广鑫.外科学与野战外科学:上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899.

[9]李锦山.56例重症颅脑损伤伤员死亡的相关因素[J].中外医疗,2009,28(28):68.

[10]黄全,黄健聪,杨建茹.高处坠落致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体会[J].海南医学,2009,20(11):262.

猜你喜欢
伤情伤员头皮
武警新兵在训练的过程中训练伤急救到院内急救的救治过程
伤情驱动在卫生分队演训中的初步探索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李克强 全力组织抢险救援和救治伤员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384例急诊军事训练伤伤情及心理应激分析
让头皮爱上做SPA
眼外伤围手术期护理50例效果分析
眼外伤围手术期护理50例效果分析
伴脱发的头皮深在性红斑狼疮并发干燥综合征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