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总成
马克思恩格斯研究农民问题的主线和历程
凌总成
马克思恩格斯以农民解放这个价值关怀为中心,紧紧围绕两条主线,即工业化主线和无产阶级革命主线展开对农民问题的研究。他们从《莱茵报》时期起就开始关注农民的利益问题和贫困化问题,到了晚年,仍孜孜以求地重视农民问题的研究,其研究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完善的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农民问题;主线;历程
马克思恩格斯农民问题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围绕工业化和无产阶级革命两条主线,经过艰苦的探索,使农民问题理论在实践中得以逐步完善。
马克思恩格斯始终把农民问题置于两条主线:一是工业化的主线,即在19世纪西方国家走向工业化的过程中,关注农民的利益问题、农民的贫困问题、工农关系问题和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问题;二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线,即19世纪的农民国度,工人阶级在寻求自身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过程中,围绕建立和巩固工农联盟而对农民问题的研究。
(一)工业化主线
马克思恩格斯从“小生产衰亡”的角度,“认为家庭经营是落后的,要被社会化大生产所取代,不是被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所取代,就是被社会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所取代。”[1]马克思恩格斯在评价农民在社会化过程中,或者说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过程中地位变化的时候,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的发展,割断了农业小生产的命脉;这种小生产正在无法挽救地灭亡和衰落。”[2]485而“资本主义的大生产将把他们那无力的过时的小生产压碎,正如火车把独轮手推车压碎一样是毫无问题的。”[2]501因此,改造农业小生产就成为大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农民如何实现自身的转化就成为以工业化为先导的现代化进程中农民问题的基本内涵。马克思在分析资本的原始积累时辩证地指出,在资本原始积累基础上进行的工业化,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使农民阶级出现结构大转化,一部分农民转化为二、三产业生产者、经营者和城市市民,一部分农民则成为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者——现代农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还要求它不断向外扩张,把世界上的一切民族和国家都卷到资本主义潮流中来。因此,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西方殖民者不断向世界各地侵略、扩张并把一切落后民族和国家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过程。这个历史过程不仅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也引起了东方各国社会经济极为深刻的变化。马克思在谈到英国对印度的统治时写道:“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3]768这里所说的“重建的使命”,就是指殖民主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客观上起了促进作用,它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出现了自由的劳动力,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向现代化转变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虽然没能最终促使这些国家实现工业化)。当然,殖民主义侵略、统治东方国家,绝不是使这些国家走向现代化,而是使这些国家成为它的经济附庸。
(二)无产阶级革命主线
19世纪西方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寻求自身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从世界范围来看,工人阶级为了夺取政权和人类的解放,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在欧洲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一是在俄国、中国等东方国家进行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革命),但不论进行什么样的革命,都必须认识和正确解决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农民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农民是劳动者又是私有者,作为劳动者可能会跟无产阶级走,接受社会化的改造;作为私有者又可能跟资产阶级走,发生“商品生产者的自发倾向”。所以,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维护农民利益,建立工农联盟对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具有极端重要性。同时,马克思恩格斯也注意到,在英、法等西方国家,资产阶级革命消灭了封建制度,农民得到了“小块土地”,他们在历史的发展中力图保护“小块土地”,维持自给自足的现状,因而如何对农民这种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也显得非常重要。与西方相比,东方的无产阶级所要进行的是领导和团结广大农民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于东方国家是农民占绝大多数,农民问题对于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具有更加突出的历史地位,甚至是东方国家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它关系到革命和建设的兴衰成败,因而马克思恩格斯对东方农民问题也进行了不少的研究。
(一)农民问题理论的萌芽
农民的利益和贫困是马克思恩格斯农民问题理论里最早关注的两个问题。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的评论文章中,马克思第一次从法律的角度讨论了农民利益的社会问题。在这里,马克思作为一位彻底的人道主义者坚定地站在穷苦农民一边,愤怒地痛斥了那些对付穷苦农民的残酷措施,痛斥了那些把立法权变成了保护私人利益工具的省议会这些社会现实,要求为穷苦农民保留在森林里拾枯枝的习惯权利。而在1843年1月所写的《摩塞尔记者的辩护》一文中,马克思从摩塞尔河沿岸地区农民的悲惨处境的社会现实出发,开始关注农民的贫困问题。他指出,这一地区农民的 “贫困状况不能看作一种简单的状况,其中必须至少看到两个方面,即私人方面和国家方面”[3]217,并重点批驳了普鲁士政府否认摩塞尔地区农民贫困同政府政策的联系这一谬论。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不能想象摩塞尔河沿岸地区的贫困状况和政府无关,正如不能认为摩塞尔河沿岸地区位于国境之外一样。”[3]217正是由于接触了现实生活中的物质利益关系问题,使马克思“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也正是这一难事,成为推动他“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4]。他曾对恩格斯说,正是他对林木盗窃法和摩泽尔河沿岸地区农民处境的研究,推动他由纯政治转向研究经济关系,转向对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探索,从而走向社会主义。
(二)农民问题理论的形成
从世界范围来看,工人阶级为了夺取政权和人类的解放,首先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对待占人口很大比例的广大农民和小资产阶级。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科学共产主义最伟大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对农民作了科学的分析。一方面指出农民从其自身的阶级立场来看,他们为自己的利益与资产阶级进行的斗争是保守的,甚至是反动的,至少是不革命;另一方面,他们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对未来可能产生的欧洲革命中的无产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关系问题进行研究,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农民和城市的中间阶层将日益破产和走向没落,他们为了将来的利益,行将转入无产阶级的队伍,同工人阶级联合共同反对资产阶级,从而推动历史的发展。在《1847年的运动》一文中,恩格斯不仅分析了农民和资产阶级的同盟关系,也分析了农民同无产阶级的同盟关系,明确指出:“毫无疑问,总有一天贫困破产的农民会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到那时无产阶级发展到更高的阶段,向资产阶级宣战。”[2]511在后来的《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新莱茵报》、《德国农民战争》等文章中,他们多次论述了农民问题对于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性。1848年欧洲革命为马克思恩格斯剖析农民阶级提供了一个契机,他们在总结这次革命失败的教训后对农民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得出农民不仅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要动力的结论,而且还得出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得到“农民的合唱”的结论。这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农民问题理论的形成。
(三)农民问题理论的发展
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以后,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对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总结,指出主要是没有正确地认识工农联盟对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意义,没有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再一次强调了建立工农联盟的重要性,并在《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中,阐明了无产阶级对待农民的一些重要原理,不仅指出必须通过符合农民利益的有效措施来赢得农民群众对无产阶级国家的支持,而且提出了关于农民参加社会主义改造、关于实现从农民私有制变为公有制,从个体小经济转变为大集体经济的途径这样一些重要思想。另一方面,他们意识到欧洲进入了相对和平稳定的发展阶段,资产阶级革命消灭了封建制度,农民获得了“小块土地”和一定的政治权利,在一些最先进入资本主义国家中一时看不到无产阶级革命的可能性,革命中心正由西方转移到东方。基于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他们把视线由西方转移到东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关注农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俄国、中国、印度、土耳其等国的农民问题,提出了许多关于东方农民问题的思想,主要有:东方农民贫困的根源在于深受封建统治阶级和殖民主义的剥削和压迫;东方国家的农民阶级人数众多,且政治上受压迫最重、经济上受剥削最深,因而参加革命斗争的意志坚决,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东方国家农民只有在国家的帮助下才能走上正常的发展道路;在俄国,可以“不经受资本主义生产的可怕的波折而占有它的一切积极成果”[5]而直接地、逐步地把小块土地个别耕种转化为集体耕种。
(四)农民问题理论的完善
在马克思的有生之年,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并没有在实践中明显表现出来。但是很快,到了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城市化和商品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场主阶级和他们所雇佣的农业工人阶级或农业无产阶级逐步取代小农阶级而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与之相联系的小块土地所有制和小农业逐渐为地产的集中和大中农场的企业化经营所代替,大批农民破产,农民运动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当时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和法国工人党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即在现实斗争中如何对待小农这支政治势力——是支持小农抵抗资本还是坐视大生产排挤小农?这就是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所面临的新的问题。1894年,法国工人党南特代表大会决定支持小农反对“资本”,恩格斯随即发表了著名的《法德农民问题》予以反对。恩格斯深入研究了土地制度的历史,研究了现代德国农业发展的道路,分析了法德农民的状况,论述了农民失去土地遭受痛苦的根本原因,指明了近代农民的出路。恩格斯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农民的命运是没有保证的,大多数小农注定要破产。由于农业科学和农业机械的发明和使用,使小规模的经营日益变成一种过时的、不再有生命力的经营方式。只有采取社会管理和社会经营的方式,欧洲的农业才可能继续存在下去,才有竞争力。恩格斯为他们指出了在自己的天然同盟者工人的帮助下,由小农业向大农业的过渡,实行社会管理,大规模地采用农业机器,利用蒸汽或水力来经营的光明前景。在这里,恩格斯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农业集体化理论和政策等有关农民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基本原则,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
[1]秦晖.土地改革=民主革命?集体化=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的演变与发展[J].学术界,2002(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56.
A811
A
1673-1999(2010)02-0001-02
凌总成(1976-),男,湖南岳阳人,硕士,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淮南232001)讲师,从事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工作。
2009-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