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嘎尔尼使华失败及其影响

2010-08-15 00:46高健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1期
关键词:使团乾隆皇帝英国人

高健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 辽宁 沈阳 110036)

中国有句古话:“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巨。”历史上有许多事件开始并不得到重视,但时过境迁之后,却深深的影响着后世。1793年访华的马嘎尔尼使团或许就是类似的一件事。作为当时世界经济的霸主,英国有能力与世界任一国家进行正式或者非正式的贸易往来。而远在东方的中国,自然是其垂涎三尺的目标之一。对华贸易的信心源自英国矢志不渝的笃信“贸易的力量”。英国人雄心勃勃把这种思想连同他们的产品贩卖到世界各地,并取得巨大成功。好消息从大洋各处传来,膨胀着大英帝国的荣誉。与此同时在遥远的东方,中华帝国拥有辽阔的边疆,众多的子民,持续繁荣的十几个世纪文明令人陶醉。天朝物产丰富,自给自足,无求于人,且中华文明深远影响背后的皇恩浩荡,教化四方,众星捧月般的朝贡体制使皇帝们认为是天下共主。他们歧视商人一样歧视商业,长期闭关锁国又孤芳自赏,同时又惧怕外来事物对其清静的国度的玷染。对于新事物,他们不屑一顾。“广州体制”的瓶颈让英国很不舒服,长期的贸易入超让荣誉感包裹的英国人感到有些愤怒,英国上下一致认为建立与清廷的中枢机构的邦交可以使这一切得到改善。负责东方贸易的东印度公司多次建议英政府派遣使团觐见中国皇帝,改善中英的贸易往来。同时东印度公司对中英关系的可能性作过评估,认为武力征服是不可行的。也许出于对中国庞大的人口、辽阔地域的忌惮,还是其集中精力面对法国大革命。[1]马嘎尔尼使华不是武力侵略,而是冀望通过外交达到目的,近代欧式外交成为中英关系的基本定位。英国政府在著名权臣皮特威廉和他副手邓达斯有力的推动下,于1792年任命马嘎尔尼为使臣,以祝贺乾隆皇帝八十三寿辰赴华。冀望这次访问,使中国这个庞大的帝国成为英国本土制造业和印度的市场,使产品销售兴旺,而且对中国进行实地考察。不仅使团成员精心挑选,所带的贺寿礼品更是英国人深以自豪的科学成就和先进仪器,选用的船只是拥64炮的狮子号、印度斯坦号、双桅“豺狼”号。马嘎尔尼是自豪的,带着现代外交思想、自由贸易理念出使这个遥远的国度。

当时的清廷对于中英的初次官交也高度重视,对英使的接待也是乾隆皇帝示下进行。明示梁肯堂、徵瑞务宜妥为照料,不可过于简略,为外人所轻。对使团接待所定基调,“款接远人之道”宜“不卑不亢以符体制而示怀柔,此为最要”。虽然不了解英国,但通过英商的屡次“违制”行为,可见这个英吉利是洋夷中桀骜不驯的一类,借此觐见“怀柔远人”。[2]可以说,英国使团一行在中国是受到极为热情地接待,气氛融洽。可在觐见礼仪上,英使拒绝对皇帝三拜九叩之礼,令清朝始料不及,冲突产生。在觐见礼仪上的争执,双方陷入僵局。乾隆皇帝不悦,朝臣不解。英人对此毫不让步,态度坚决。清王朝不再对英使团抱初衷态度,形象打折。英人也对此行重新审视,谨慎从事。这也为马嘎尔尼使团访华失败埋下伏笔。当马嘎尔尼使团将其真实的意图既“改善商人地位,减免关税及开放口岸促进中英贸易”的国书呈交乾隆皇帝之时,这次史上绝无仅有的外交行为注定失败了。在清廷看来,英人远来的目的纯属非分之请。英国既为贡使,态度傲慢,不循礼制。且提出与天朝礼制不符的“非分要求”。乾隆皇帝对英国的请求以“敕谕”形式驳回,只等英使回国在发还。对于马嘎尔尼的再三请求,又发第二道敕谕,逐一驳回。同时,命令使团尽快离开。马嘎尔尼使团在一无所获的情况下离开北京,出使以彻底失败而告终。尽管,英国后来又派使团使华,但双方因分歧始终难以调和。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和平、友好的外交联系终被战争所屈服。

本来两个不相干的世界,他们按照各自的生活方式,运作有序、有条不紊,一切是平静的。可是一方为了自己的需要打破这种平静,也就有了马嘎尔尼访华这一事件。当时英国和中国都是从本国利益出发,又与外交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双方选择了截然相反的政策。英国自认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不屈服中国赖以维系的“朝贡体系;中国是东方的传统大国,自古就认为是天下的中心,对于外国从未认真平等的往来过,宁愿闭关锁国也不愿违背“天朝上国”的体制。中英两国无法从传统文化中找出一个切入点平衡二者的利益。中国在封建社会后期长期闭关锁国使它更加昧于世界大势,经济发展缓慢。英国等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继续扩大市场。当所谓的和平、谈判手段不能奏效,使用武力达到目的,满足其梦寐以求的东西才为最佳的方案。马嘎尔尼访华失败不仅仅是中国错过一个绝好的发展时机,而是政治、经济、文化更加落后于西方。

马嘎尔尼访华除了与清朝交换一些礼品之外,其扩张权利什么也没有得到。马嘎尔尼访华时深感使命的艰巨,不但要向中国兜售贸易与外交,而且要向一个古老文明的帝国展示大英帝国的优越性。可是现实是无情的,启蒙时期风靡一时的中国传言以及几代传教士的书信、记录是毫无意义的。英国人自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主宰,但是在中国却成了“跳梁小丑”甚以为自豪和骄傲的科学成就和先进仪器—开启世界的钥匙,在中国眼里是那么的一文不值犹如玩物。英国对于这一切感到不解,想不明白这种优越性与中国相比是那么的可笑。对于这场两个世界的沟通,聋子的对话,其结果是可以想像的。当使团一无所获的归来,英国社会舆论哗然。这次出访使英人认清了一个道理,中国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交往,正常的手段是达不到目的的。但是马嘎尔尼访华却有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收集了大量中国的情报。如马嘎尔尼日记等资料可以说涵盖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于日后的发动战争作用匪浅。尤其当时有一个少年在四十年后英议会讨论发动战争时的发言,更加促进了英国的信心,他就是受乾隆赏赐的小斯当东。不知道什么原因,英国没有立即出兵武力解决。而是又陆续的派了使团幻想用和平的手段打开中国大门,可结果一次比一次遭。尽管受此重创,英国的决心却没有半点减退。毕竟东方这个巨大的市场令他们垂涎欲滴,中国只是一只萎缩的刺猬,暂时无从下手罢了。终于,英国人无耻的用鸦片改变了这一切,巨大的利益让英国陶醉于胜利之中。但林老爷子的一把大火,英国人再也按耐不住了,叫嚣已久的战争呼声遍及社会。既然马嘎尔尼访华没有达到目的,那战争无疑是政治、外交更好的延续。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嘎尔尼访华又成功了。他的失败明白无误的告诉英国人这样的信息“和平的、文化的、外交手段不能达到目的,船坚炮利才是唯一的选择”。鸦片战争不仅实现了马嘎尔尼访华的目标,而且大大超出他们的想象。而这一切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开端!

马嘎尔尼使华是一次典型的两种文明的碰撞—现代与传统、工业与农业、商业与自给、海洋与大陆,碰撞的火花照亮了世界,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历史。200年的历史在碰撞的基调中上演,传统与先进、征服与被征服、掠夺与被掠夺、强制与被强制。直到今天,这种碰撞依然存在。历史的车轮在向前滚动,历史留下的遗产耐人回味!

[1]但兴悟.从马嘎尔尼使华看国际体系之争[J].国际政治科学,2006,(2)

[2]金满楼.历史的转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向思敏.从外交文化视角看马嘎尔尼使团访华[J]长春大学学报,2008,18(4)

[4]胡飞雪.是什么改变了马嘎尔尼的中国观?[N].上海证券报,2009-6-26(B6)

注释:

[1]但兴悟.从马嘎尔尼使华看国际体系之争[J].国际政治科学,2006,(2):9

[2]但兴悟.从马嘎尔尼使华看国际体系之争[J].国际政治科学,2006,(2):10—11

猜你喜欢
使团乾隆皇帝英国人
「二皇帝」和珅对乾隆皇帝的进贡(下)
美将6家中国媒体列为外国使团
「二皇帝」和珅对乾隆皇帝的进贡(上)
「二皇帝」和珅对乾隆皇帝的进贡(中)
英国人的度假历史
乾隆皇帝与平桥豆腐
这个英国人在长城捡垃圾22年
韩国委任“韩中友好守护天使”
《阿美士德使团出使中国日志》
谈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