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红色经典的运用

2010-08-15 00:46李根生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1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红色

李根生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汽车学院 广东 广州 510800)

《纲要》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编写的一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主要讲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追求社会进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它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以中华民族从衰落走向复兴的历史征程为基本脉络,着重探讨了一百多年来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所经历的重大事件。邓小平同志说过:“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显然,这门课程的开设十分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帮助他们确立新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利用各种资源,搞好《纲要教学》教学。其中红色经典资源利用的好坏对于该课程的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红色经典一般是指产生于或反映中国革命年代的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它时间跨度大,从1921年到改革开放;艺术形式多样,包括小说、电影、诗词、戏曲、歌曲等;反映的内容相当集中,主要是革命历史题材。可以说,红色经典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奋争,最终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红色经典与《纲要》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契合的,这正是我们将红色经典应用于《纲要》教学的基础。

由于红色经典是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而《纲要》教学是严谨的课堂教学活动,这就决定了不能将红色经典不加消化而拼盘式地应用于教学中去。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认为要将红色经典巧妙地应用于《纲要》的课程教学,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精选内容吻合教材

《纲要》课程课时短,内容丰富,时间跨度长。红色经典成果丰硕,形式多样,教师要具体结合课程安排,对红色经典精挑细选,才能恰如其分的服务于课程教学,既要达到使大学生深刻“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目的,又不能过分展示,以免有喧宾夺主之嫌。

《纲要》课程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目的和要求,选择适当的经典。如在讲授抗日战争时期内容时,为大学生展示《铁道游击队》、《地道战》等影片,使大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英勇的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机智顽强地同日本侵略者做斗争的艰苦历程。解放战争时期,可以选择电影《解放战争三部曲——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开国大典》等作品,使大学生不仅了解解放战争的大致历史进程,更使其认知胜利的意义和深远影响。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小说《红旗谱》、《山乡巨变》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为我们展现了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自己家园的历程。改革开放以后,歌曲《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则唱出了跨入新时代以来,人们对党的领导的坚决拥护和热情歌颂,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二、活用形式强化效果

红色经典包含艺术形式多样,不同艺术形式的表现方式各异,达到的艺术效果也不尽相同。在《纲要》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红色经典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不仅可以为大学生展示电影、音乐等影像资料,也可以将小说、诗词等艺术形式引入课堂,活跃课堂气氛,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对《纲要》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吸引力,同时也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比如,在讲授抗日战争时期内容时,一方面可以为大学生展示电影片段,使其有一个影像的初步认识;同时,还可以穿插演示歌曲《义勇军进行曲》、《保卫黄河》等,慷慨激昂的旋律极易调动学生的热情;并且还可以为大学生介绍反映抗日题材的小说,如《烈火金刚》、《新儿女英雄传》等,介绍小说的大致内容和其中的英雄人物,使大学生对抗战有更立体更全面的认知;最后,还可以朗诵反映那个时代的著名诗词,如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等,诗词朗朗上口的韵律和明快高旷的意境,使大学生在了解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受到了一场艺术的洗礼。多样的艺术形式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纲要》的教学内容,也使得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充满知识性。

三、深挖内涵加强教育

德育一直在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在中国古代,所谓“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而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将《纲要》纳入德育目标,使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在新的时代有了新的生命。

将红色经典运用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避免单纯的展示红色经典,要在此基础上,深挖红色经典的内涵,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有内容丰富、艺术形式多样的红色经典作为载体,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再是空发引论的简单说教,而是有所依托的思想引导,即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教师在观赏红色经典之前,要围绕教学目的和要求,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大学生思考;观赏之后,要悉心组织大学生围绕特定的选题进行讨论,使大学生的认识在感性的基础上逐渐升华,最终达到对教材内容有更深层次认知的目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问题和引导讨论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和高尚的思想道德,注意引导大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四、综合分析培养素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强化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在保证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的前提下,在培养大学生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科技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具体到《纲要》教学过程中,即通过剖析红色经典,介绍红色经典的创作由来、艺术风格和特点等方面问题,以进一步开阔大学生视野,提高大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丰富其情感体验,陶冶其高尚的情操,提升其艺术鉴赏能力。

如在介绍大合唱《保卫黄河》时,首先简介歌曲的创作背景:它是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冼星海回国后痛感民族危亡的深重,确信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为了民族解放,他纵笔谱写歌曲,于1939年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是当时广为传颂的一首歌曲。随后并介绍艺术风格:全曲采用的体裁是进行曲形式,音调短促跳动,节奏铿锵有力,使歌曲情感充满了力量,全曲形象地刻画了游击健儿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英勇战斗的恢宏场景。

当然,在《纲要》教学过程中,红色经典只是辅助性质的。由于课时所限,在课堂上所展示的红色经典往往只能是片段,但教师可以通过这些片段来引起大学生的兴趣,艺术地完成教学任务,并推荐给大学生更多的优秀作品供其课余时间观赏。这样以来,既能收利用红色经典之利,又能避免本末倒置之弊,最终达到教学内容与红色经典完美艺术形式的和谐统一。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

[2]陈拙.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思考[J].华夏文化,2005,(2):64.

[3]张静如,王炳林.关于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对话[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4):25.

[4]沙健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编写的主要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7):13.

[5]李康平,李正兴.论大学德育中红色资源的有效运用[J].中国高等教育,2006,(3).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红色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红色是什么
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红色在哪里?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追忆红色浪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