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2010-08-15 00:46冉海燕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1期
关键词:消费品农村居民消费

冉海燕

(重庆师范大学 政治学院 重庆 401331)

农村消费品市场是整个消费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央“扩大内需、城乡并重、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示精神,为了加快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对如何搞活农村消费品市场进行了研究,以便能为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一、农村消费品市场现状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而农民消费品零售额只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30%左右,这充分体现了农民消费需求明显不足,农村市场扩张乏力,发育相对滞后。同时也说明了农村消费品市场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近几年国家出台了若干惠农政策和宏观的刺激消费的政策,如减免中小学费用,取消农业税,实现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都对农民起到增收减负的作用,提高了农民的消费能力,也为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宽松环境。随着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外出务工的机会增多,农民的消费观念也正由生存型逐渐向享受型或发展型转变。

但是,农村消费品市场的现状尚不容乐观,它还存在着若干问题。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呈逐步下降之势,农村消费品零售额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37.04%下降到2005年的21.73%,2006年又下降到21.45%。农村消费品市场总体上讲,市场流通体系不发达,商品品种不齐全,档次不高,可供选择的范围较小;市场管理和服务不到位;市场中有时出现供给与需求脱节现象。政府有关部门对农村市场中造假、售假的不法商人打击力度不够,农村消费市场秩序较混乱,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农民诉讼成本相对高昂,这些都大大加强了农民市场活动的风险,严重影响农村消费品市场的扩大。再加上农村的硬件设施条件差,一些配套的基础设施差,比如电压不稳,电视接收信号不好,自来水供应不上,交通、通讯设施差等,这就抑制了农民的消费热情,一定程度上造成农村消费品市场疲软。

二、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从农民自身因素来看

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制约了消费水平。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原始,主要还是手工操作。农业生产成本太高,而近年来农产品价格低迷,农民增产并没有增收的喜悦。另外,不少乡镇企业因规模、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城镇下岗职工增多,就业压力大,农民自身素质较低,导致了农民出外务工就业机会大大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较困难,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农民收入来源主要是农业收入。再加上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覆盖面较小,农民有钱也不敢花,减少了即期消费。因此,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减慢,是导致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缓慢的直接原因。

2.消费观念落后,制约消费品市场需求。由于受消费心理、消费习惯及文化素养、传统理财原则等因素的影响,多数农民在消费观验上表现为小富则安,知足常乐,在生活上勤俭节约,重积累轻消费。价格仍是农民选购商品时首先考虑的因素。农民消费观念较为守旧,用品升级换代周期延长。比如重庆的一些较富裕的农村家庭的用品与收入很不相匹配,这些农民的收入较高,住房也漂亮,但家具很破旧,家用电器档次低,而且也不齐全。原有的21英寸的电视机、半自动洗衣机等尚未淘汰,也不急于更新。这些落后的消费观念都抑制了他们的消费需求不利于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另外,这些农民的吃穿、用等都很节约。农村居民消费的另一突出特点就是盲目消费和畸形消费,在农村婚嫁消费攀比、奢办丧事等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消费需求,这也不利于农村消费品市场的繁荣。

(二)从农村市场体系来看,市场体系发育程度低,配套基础设施差,造成消费环境恶化。目前,夫妻店、杂货店、便利店、代销点、小型超市等是农村零售商业的主要形式。现代流通业态如超市、连锁分店、专卖店等新兴行业在农村才刚刚起步,有的地区还未出现。据统计,有70%以上的农户要远赴县城购买电视机、电脑、电冰箱等大件耐用品,而且运输、装配、调试、维修这些售后服务也难及时到位或者根本不可能到位。这就大大降低了农民的消费热情。再就是农村消费品市场秩序混乱,管理不到位,政府的打假力度不够,农民的法制意识淡薄,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各种坑农、害农的现象屡屡发生,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农民不能放心消费,也抑制了农民的消费需求。国家质检总局2006年3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全年共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违法案件3万多起,查获假冒伪劣农资货值3亿元农村消费品市场体系发育程度较低而且相关的基础设施也差,相对城市而言,广大农村生活基本设施简陋,通讯、交通、供水供电状况不佳。据商务部有关官员介绍,目前农村家电普及率与城市相比要落后10年,有一部分农民家里没有电器,不是他们买不起而是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比如有些地方电压不稳,电视接收信号不好,自来水供应不上。自来水在农村地区的整体普及率偏低、电价高于城市、经常停电、电视覆盖面窄、信号差等状况,使得彩电、冰箱、洗衣机等耐用消费品不能进入大多数农民家庭,制约了农村消费需求的扩大,延缓了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发展进程。

(三)从企业产品结构来看,部分工业产品不适应农民的消费需求。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农村居民对耐用消费品的几个基本要求是结实耐用、价格便宜、功能适用。但长期以来,不少生产者和经营者把开发新产品和推销商品的着眼点放在城市市场,追求高利润,而不了解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偏好,企业的产品与需求脱节缺少适销对路的商品。如在产品的包装上一味追求豪华高贵,在功能上盲目增加许多很少用的功能等增加了产品的造价,而未考虑农民的消费能力低的状况。还存在一种情况倾向就是农村商品的生产企业和销售组织仍不适应农村市场发展的需要。有些地方的生产企业和流通组织更是把农村当作倾销水货、次品、积压货、大路货商品的市场,导致商品的生产和供应结构与农村市场的需要结构严重错位,严重抑制了农民的购买欲望。

(四)从社会保障体系来看,我国农村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影响农民预期消费安排。农村的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还不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尤为滞后。在农村,上学难、治病难、养老难已成为几大难题,极大地影响到农村居民的消费预期。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服务、教育价格的上涨,农民对未来支出的预期大大增加。因此,农村居民为了养老不得不减少即期消费,被迫进行预防性储蓄,导致了高储蓄率低消费率。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统计数据:2006年底,我国居民本币储蓄存款高达16.16万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比2005年底(14.10万亿元)增长了14.56%,其增速远远高于居民收入增速,从而影响了农民的正常消费,削弱了农民的购买能力,从而制约了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发展。

三、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对策

(一)从市场体系和基础配套设施来看,要改善消费环境,正确引导消费。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优化农村消费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尽可能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差的问题,比如解决有些地方电压不稳、电视接收信号不好、通讯设施落后、自来水没有等问题,以便让冰箱、电视、洗衣机、摩托车等耐用品走进千家万户。另外,发展健康有序的农村消费品市场,是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关键,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要加大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和治理农村市场经济环境的力度,改善市场运行秩序,净化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对于农村居民日常所需的生活必需品,一定要把住质量关,出现问题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特别是对食品、药品,要严格按照国家卫生标准生产。总之,要加大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和治理农村市场经济环境的力度,净化消费环境,让农村消费者放心消费,从而进一步促进农村消费品市场的扩张。

(二)从农民自身来看,要提高收入、更新观念

1.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农民实际消费能力。第一,大力调整农产品结构,开发名优新品种,适应市场的要求,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品质优良、高附加值、开发前景广的经济作物,使农民在产品开发中不断增收。第二,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农村改革和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通过龙头带基地进入市场,延长农业生产链,使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使农民从产品的储藏、加工、流通、销售环节中获得更多的利益。第三,尽全力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问题,就要大力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以便能吸纳一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另一途径就是大力开展外出务工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竞争力,增加农民现金收入,提高其实际消费能力。

2.更新农民消费观念,激发农民的消费需求。做好宣传工作,鼓励农民适度消费。要让农民正确认识勤俭节约与提高生活质量的关系,要让他们树立超前消费的新观念。要使广大农民懂得,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适度消费不等于奢侈浪费。我国中华民族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美德固然应该继承和弘扬,我们反对奢侈浪费大吃大喝,大操大办的盲目消费,但必须提倡适度消费。收入增加了,生活质量也应随之提高。提高生活质量,不仅要提高吃、穿、用、行等物质生活的质量,还要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这个道理一旦被农民接受,他们就会摒弃过去守旧的消费观念。这样,农民的消费观念会更健康,农民的消费档次自然就会提高,农村的消费领域自然就会拓展,农村市场自然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从社会来看,要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农民消费预期。要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积极探索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逐步消除广大农村居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顾虑,要从社会保障体系和各项政策措施上降低农民对未来收支预期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其预防性储蓄,激发农民的即期消费的欲望。为此,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逐步提高社会应负担的比例,从而解决农村居民没钱看病的难题。二是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使农村居民老有所养,解决后顾之忧。三是不断完善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扶贫制度化规范化。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让其放心消费,从而使巨大的农村消费需求潜力尽快转化为现实购买力。

(四)从企业来看,必须面向农村,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供应农村适销对路的各种产品。企业要针对不同收入层次,不同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偏好,为农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农民消费者讲究“物有所值”和“物美价廉”,大件耐用品要美观,更重要的是实用耐用。因此,尤其是对于耐用消费品,商家要立足于增加基本功能,减少在农村不适用的附加功能和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注意降低成本和售价,尤其是要降低包装成本,力求使产品达到操作方便、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要求,使大部分农民会操作,买得起。比如,海尔公司针对农村的具体情况,开发出能洗土豆、红薯的洗衣机,满足了农村对洗衣机的特殊要求,销路很好。另外,要加强产品的售后服务,厂家最好在各县级城市设定点维修站,以便让广大消费者能享受厂家的就近维修服务。企业还应开展农村市场调查,认真研究农村市场的特点和农村居民的消费偏好,大力开发适销对路、物美价廉的深受农村居民欢迎的各类产品。

总之,我国农村消费品市场尚处于成长初期,发育程度低,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如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落后的消费观念、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缺少适销对路的产品等。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在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只要我们从消费环境、农民的消费能力、企业的产品结构、国家政策支持等几方面入手,研究出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对策,就一定能提高农村消费能力,培育农村消费热点,扩大农民即期消费,农村消费品市场就能健康、持续增长,进而拉动内需,为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1]许淑娟.试论我国农村消费品市场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2008,(6)[2]中国乡镇企业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3]曾令华.消费水平与中国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4]张挚.董俊.农村消费品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06,(10)

[5]赵丽红.吉林省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6)

[6]徐肖冰.扩大我国农村消费需求的对策[J].黑龙江金融,2009,(2)[7]雷银生,陶静.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农村消费品市场研究[J].江苏商论,2007,(5)

[8]商务部.今年我国农村消费品市场有望快速增长[N].中华工商时报,2006-04—03(3)

[9]安毅,张青.扩大农村消费的总体思路与政策建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8):54

猜你喜欢
消费品农村居民消费
快速行动并治愈一切:医疗保健是如何演变成消费品的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云南富民县农村居民高血压的变化趋势及与肥胖指标的关系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2018年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2%
40年消费流变
2018年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1%
2018年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4%
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