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化的困惑

2010-08-15 00:46凌加英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1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凌加英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 102249)

当今,经济领域内世界统一市场的趋势正在形成,中国在开放自己的市场迎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时,传统的民族文化也面临着与西方文化的一次短兵相接。不容否认的是文化的影响力和经济发达程度密切相关,西方文明凭借强势的经济基础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中国社会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全面的文化困惑,从价值观念、道德伦理等各个方面遭受着强势洗礼,传统文化在这场西风西雨中艰难呼吸。历来每一次文化融合过程难逃阵痛,那么,中国当代文化的前景如何,其出路究竟在哪?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困境

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民族传统文化,虽历经沧桑、饱经磨难,却依旧在跌宕起伏中传承不辍、延续至今。道德哲学或伦理学一直是传统文化的核心,英国作家韦尔斯(H.G.Wells)认为:“今天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那样有讲求礼貌和自我约束的普遍传统。”[1]在中国的传统中,一直注重道德的修养和心性的陶冶,因此传统文化带有内向型、尽人性的特点。

同时,由于深深扎根于传统社会制度之中,而中国又历经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发展,使得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烙上了封建的印记。

传统文化的两面性中国人历来秉承人情之上、熟人相亲的传统,在为人处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区别于以法律为关系纽带的西方社会,中国人总是有一种文化冲动,试图想要把非血缘关系泛化或转化为血缘关系,中国社会是一个道德至上的感性社会[2]。

在中国人的意识里,个人总是要融入一个群里来寻找归属感和认同感。国家、集体都是整体,整体的利益高于部分;因此,国家、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个人只有融入集体,和合为集体的一员,方能获得尊重和位置。这种文化心态的形成,是由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侧重家庭伦理、集体伦理而缺乏个性价值的社会[3]。家庭是一切社会组织的模型,由此才衍生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因此,在传统观念里,“公而忘私”、“国而忘家”成为人们追求和推崇的理想境界。

《论语》载:“礼之用,和为贵。”逾千年的王朝交替、战火连绵,使得传统文化带上了憧憬和平统一的色彩。而在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的奋斗中,中国人逐渐意识到要克服艰难险阻,只有互帮互助才能共度难关、共享利益。因此,无论是邻里之间、民族之间、邦国之间,中华民族历来强调和谐、团结,反对无谓的争斗。

传统文化既重视“和”,又主张“和而不同”,并非为人处事不讲原则地一味谦让妥协,而是要正确地对待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性,实现“一”和“多”的辩证统一。因此,不同文化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竞相传播,相互吸收、融合,最后都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体现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传统。

但同时,家族制在中国社会中承担着特殊职能,影响了整个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家庭是一种父系、父权的社会组织,由此衍生出来的社会等级制无不遵循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规则。从而,“在整体价值观念的事业下,个人在宗法血缘的纽带上,在家和国同构的网络中,都有一个特定的位置”[4],这个位置决定了个人在等级中定位,并要求他遵从家长权威,长幼有序,言行有界。由此,个人价值的实现依附于其从属的团体,而非他自己。

由于中国社会历来是农业主导的农耕社会,单一、枯燥、周期性的劳作,加上自然环境对于农业的主导,使得中国民众视野狭隘、缺少变革精神[5]。只重视于维持当下的生活现实,而不会可以去思索未来,这种现世感使得传统文化缺乏一种精神的动势和活力,导致缺少对于未来的热情和理想。

缺乏理性、自省的结果便导致了中国人普遍信奉“宿命论”,愿意听从所谓“命运”的安排,而不会去思索自然现象背后更深刻的规则或规律。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科学色彩淡薄的原因。

二、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

随着近代以来西方科学、技术、文化的传入,中国社会呈现出中西文化碰撞的局面,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西方的价值观念、伦理思想等蜂拥而至,极大地威胁着中国特有的文化根基。

(一)对中国传统观念的冲击。如果说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那么,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核就是个体意识,主张以人为本、个人至上,认为每一个个体都是理性的,都有能力做出理性的选择。因此,他们乐于在“自由、平等、独立”的原则下决定自己的生活,追求自己的价值。人与人之间地位平等,无分贵贱,不论亲疏,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观念恰恰相反。

对于个人的尊重和承认,使得西方文化有一股对内的反省精神和对外的冲击力。所以,西方文化是外向型的,“他们必然认为由我征服了外物,所以物方为我所役使,所我之驱遣”[6],以此为基础,西方文化重视探索、思考、发明和创造,他们乐此不疲地作用于自然,促进了实用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的遥遥领先。

区别于中国文化倡导的“重义轻利”,西方文化以工具理性取代价值理性,重视的是他物对个体自身的作用或潜在利益。因此,西方文化重义轻利,将利益作为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而更具侵犯性,主动谋求于对财富、利益的占有,纵然是六亲、五伦也需让位于自身利益。

对利益的追逐引发了强烈的竞争意识,社会成员不得不加入到紧张的马拉松似的争夺战之中,而竞争氛围的营造在客观上形成了推动社会前进和科技进步的动力。

但是,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之下,西方文化具有一种对外扩张的欲望,企图将自身的价值观念拓展到世界各个角落。当这种动机转化为实际行为而侵害到他国利益的时候,便转化为“文化侵略”。

(二)变相的文化冲击:西方文化侵略。文化冲击是全球化下各种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但文化侵略就不免带上了意识形态的色彩,它是与经济侵略、政治侵略平行的一种侵略方式,是西方国家为了达到同化控制他国的目的而采取的文化排斥和挤压,企图在否定他国原有的文化核心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基础上,以鼓吹自身文化的先进性为手段来进行文化改造、控制。

电视、电影、网络、报刊,凭借多种传媒手段,西方文化试图将其价值取向、思想主张灌输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血液中。服饰、电视剧、西洋节日等,西方文化的迷雾已经遍布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一味淹没在西化的迷雾中,中国传统文化必将丧失其赖以生存的土壤,结果只能是被迫挣扎、迷失自己。

那么,在西方文化的强大攻势下,我们该如何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找到平衡点,借以发扬传统文化,抵制西方文化渗透?

三、当代文化的自觉:中西文化汇通

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的文化自觉首先是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因为文化自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7]。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则首先要充分认识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把握一种文化得以延续的根和种子。

文化自觉应该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方向,也即从传统和创造的结合中才能走向文化的现代化。当代社会的语境下,只有理解多种文化才能可能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定自己的位置,找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实出路。

(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摒弃。无可否认,许多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存在很大程度的误解。诚然,传统文化具有其糟粕和滞后之处,例如严格的服从制度、僵化的科举制度,但也不乏精华。然而,众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是被束之高阁就是被流放民间,自生自灭,得不到发扬,这也是其缺乏吸引力、易遭误解的症结所在。传统失去了创造,是会死灭的,只有不断创造,才能赋予传统以生命。

当前,在网络和通讯如此发达的条件下,保护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应该有新的思路和方法,例如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全世界孔子学院的建设工程以及在各国举办的各种形式的中国文化年、文化周活动都是很好的尝试。这些富有创造性活动的开展,一方面,使国人的文化认同感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也将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影响,形成一种对西方文化侵略的自然防御。

(二)西方文明的吸收和改造。当今世界是一个西方主导的世界,西方文化中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思想顺应了社会前进的需要和人类发展的需求。而中国自鸦片战争之后,也陆续主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技、观念,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对于西方文明不能采取敌视的态度,不能全盘否定,但也不能崇洋媚外,放弃自身文化的根基。

毕竟是产生于不同社会制度和构造下的文化类型,西方强调的理性主义、抽象主义、个人主义不能直接拿来适用于中国,因此,结合实际的改造是必须的。例如将西方的利益观与传统的道德观结合,不能一味讲求获得多少而不愿付出;将个人主义与集体观念结合,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保证个人利益的正当诉求,等等。

(三)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1.加强文化的“自主性”。中国没有从自身发展成为近代的历史,中国的历史是古代的历史。在中国和西方相接触的时候,中国文明代表的是“古代”,西方文明代表的是“近代”,这就促使中国文化不能不发生变化,这个变化的一个特征就是使得中国的旧文化逐渐失去了“自主性”[8]。因此,当务之急便是为传统文化的复苏寻找合适的土壤,并且在接受西方外来文化冲击的同时,将其精华吸收进来,让它在我们的土壤里生长出中国自己的文化。要加强人对于文化的维护和创新。文化必须由人加以体现,才有生命和意义,也必须由人加以维护和创新,才能存在和发展。激发和创造一个适宜国人重温、重读、重新研究传统文化的氛围,提高传统文化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抵御外来文化侵略的能力。

2.加强文化对话,兼容并蓄。东西文化不可能截然对立,不同文化之间必须通过接触,才能相互学习,相互尊重。任何一种文化传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因素,任何一种传统生成结构之间的多元性、丰富性和内在矛盾张力,都为这种接触提供了可能。

而推动文化间的对话和互动,有助于消除误解、平等共存。香港城市大学的张信刚教授在《让昨天与明天相遇在今天》一文中提出关于“文化互动”的“C++”理论,“C”是指中国传统文化,第一个“+”是指选择性继承,第二个“+”是指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地的文化精髓。每种文化都有其可借鉴之处,而以宽容的心态、博大的胸怀去接受外来文化,正如源头活水不断注入心流,才能源远恒长,充满生命力。

3.加强实用性和实践性。一种文化的活力在于它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总结和指导是否具有与时俱进的魅力。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异彩纷呈,不乏经典高效的实践指导理论,不乏言简意赅的经验总结,但其价值是否得以重现,意义能否得以重构,就在于其被落实到实践中的可能性有多大。

传统文化务必要落实到人伦日用之中,而不能停留在学术殿堂,仅供瞻仰。加强文化的现实性就要求国人重新审视时代的要求,将文化精髓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发展传统文化,在发展中丰富文化内涵。

四、结语

在经受西方文化冲击的当代社会,重新弘扬民族文化势在必行。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失去灵魂的民族是不能借尸还魂的;民族的复兴,本质上是民族文化的复兴[9]。要谋求在世界之林中的一席之地,绝不能片面抵制外来文化或者全盘抛弃传统文化,必须寻找中西文化的正确结合。

而中国传统文化也要“有着不断的新文化的深入和对异质文化的消化吸收,才能使自己丰富发展起来”[10],在此基础上,防御外来文化侵略势力,促进文化的现代转型,为推动现代化的进程添砖加瓦、保驾护航。

[1]何兆武,柳御林.中国印象(下册)[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6.

[2]易中天.中国文化与中国人[G]//费孝通,等.中国文化与全球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14-130.

[3]何新.中国文化史新论——关于文化传统与中国现代化[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63.

[4]张立文.传统学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维反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140.

[5]何新.中国文化史新论——关于文化传统与中国现代化[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69.

[6]钱穆.文化的衰老与新生[G]//刘志琴.文化危机与展望—台湾学者论中国文化(上).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32-44.

[7]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49.

[8]张乐民.从中国文化的“自主性”谈起[G]//费孝通,等.中国文化与全球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00-113.

[9]王甦.中华文化的现代意义[G]//叶圣陶委员会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88-93.

[10]孙观懋.文化,民族的命脉[G]//叶圣陶委员会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85-87.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在传统与创新中寻求制衡点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谁远谁近?
少年力斗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