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赣苏区与中央苏区

2010-08-15 00:45张孝忠
党史文苑 2010年10期
关键词:中央局苏维埃中央苏区

张孝忠 陈 安

(中共赣州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江西 赣州 341000)

湘鄂赣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位于湖南、湖北、江西3省交界地区,北抵长江南岸,南与湘赣苏区相望。“湘鄂赣苏区全盛时期包括湘东北、鄂东南和赣西北边界地区34个县,长约600余里,宽约300余里,人口200万。 ”[1](P346)湘鄂赣苏区与中央苏区都是按照毛泽东同志的战略思想建立起来的革命根据地。湘鄂赣苏区“是按照毛泽东同志的战略思想建立起来的一个革命根据地”,“是江西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P1)。 1931 年 1月,中共苏维埃区域中央局(即苏区中央局)在江西宁都小布成立。5月,中共中央通过《中央关于苏维埃区域党的组织决议案》明确规定湘鄂赣省委属于苏区中央局的管辖范围,“在有些苏维埃区域省委(如湘鄂赣、赣东北)还没有与中央局所在地打通以前,中央须派中央代表去直接指导该区省委工作或直接归中央指导”[3](P211—212)。 可见,湘鄂赣苏区与中央苏区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一、中共中央曾计划把湘鄂赣苏区和赣西南苏区连接为“苏维埃中心区”

(一)湘鄂赣边区的革命斗争蓬勃发展。1930年春,在中共湘鄂赣边境特委和边境革命委员会统一领导之下,湘鄂赣边区的革命斗争蓬勃发展。1930年5月,边境各县在党的领导和红五军帮助下,举行总暴动,扩大了边区红色区域。6月下旬,中共红五军军委在湖北大冶刘仁八召开扩大会议,根据中共中央决定,宣布成立红三军团,同时以红五军第五纵队为基础新成立红军第八军,并着手筹建红军第十六军。红三军团成立后,先横扫了鄂东南大冶、阳新、通山、崇阳、咸宁、鄂城、蒲圻、通城等8县地方反动武装,使鄂东南赤色区域连成一片。随后,红三军团攻占

岳阳,占领长沙,成立湖南省苏维埃政府。1930年8月红一军团成立以来,对湘鄂赣边区革命斗争以积极的影响。随着湘鄂赣苏区红军的发展壮大和活动范围的扩大,边区各县党组织迅速壮大,苏维埃政权纷纷建立。

(二)中共中央提出“建立一个中央苏维埃组织”设想。随着赣南、闽西和湘鄂赣等苏区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国苏维埃组织有了很大的发展。基于这个条件,中共中央认为建立一个中央苏维埃组织条件已经成熟。1930年8月26日,周恩来在中共中央总行动委员会第八次主席团会议上提出:“我们不仅要巩固统一苏维埃区域的工作,同时应在几个赤色区域内统一党的领导。现在在各处党的微弱,确成为严重的问题,现在必须使党的指导统一,因此在赤色区中必须成立中央局,以指导红军及群众的工作。 ”[3](P208)会议决定:湘鄂赣 3 省苏维埃区域成立中央局,称之为湘鄂赣苏维埃区域中央局,直属中共中央。8月29日,中共中央致信长江局:“为使苏维埃区域的巩固与发展,红军的指导的集中与加强,必须有强健而有权威的高级党的指导机关……没有一高级机关的统一指导,不致不能使零散的苏维埃区域与各部红军,得到统一的指导而求密切的联系,这是使苏维埃区域不能得到巩固,红军还不能集中统一的重要原因。中央为纠正这一现象,所以决定在湘、鄂、赣三省苏维埃区域中,成立苏维埃中央局,以指导所有的苏维埃区域中的工作。 ”[3](P208)9 月,中共六届三中全会扩大会议对建立苏区中央局的问题作出进一步明确规定:“为使国际指示的两方面的政治任务更能切实的有保障的执行,扩大的三中全会完全同意中央政治局立即在苏维埃区域建立中央局的办法,以统一各苏区之党的领导。当着苏维埃临时中央政权建立起来后,苏区中央局应经过党团在政权中起领导作用。苏区各特委凡能与苏区中央局发生直接关系的地方,都应隶属其指挥。 ”[4](P314)10 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制定并通过《关于苏维埃区域目前工作计划》,“确定湘鄂赣联接到赣西南为一大区域,要巩固和发展它成为苏区的中央根据地”[4](P429),“党在苏维埃中央区设立中央局,直接指导各苏区之党的特区委员会”[4](P449)。 1931 年 1 月,中共中央将全国苏维埃区域划为7个特区,其中“赣西南特区和湘鄂赣边区为苏维埃中心区,中央临时政府建立在此区”[5]。

(三)中共中央放弃把湘鄂赣苏区划入中央苏区的计划。湘鄂赣苏维埃区域远在赣西北、湘东南和鄂东南,与赣西南苏区隔着广阔的国民党统治区,因此一直未能与赣西南苏维埃区域连成一片。这样,中共中央关于把赣西南苏区与湘鄂赣苏区连接为 “苏维埃中心区”的计划事实上未能实现。后来,赣西南和闽西根据地斗争的联系加深及其反 “围剿”的胜利,这两块根据地则日益显示了发展为整块根据地的前景。因此,中共中央随即放弃了把湘鄂赣边根据地划入中央根据地的计划。

二、中央苏区对湘鄂赣苏区的领导

1931年1月15日,中共苏维埃区域中央局(又称为“苏区中央局”或“中共苏区中央局”)在江西宁都小布成立后,在其第一号通告中指出:“中央为加强党对苏区的领导和工作的指导起见,在中央之下设立全国苏维埃区党的中央局(在政治上组织上同南方局、长江局一样受中央政治局的指导),管理全国苏维埃区域内各级党部,指导全国苏维埃区域内党的工作,将来苏维埃扩大的区域,仍归苏区中央局管理。……以后全国各苏区及红军中党部(总前委取消)应直接受苏区中央局指导。但目前许多苏区尚未连接起来的,因指挥不便,暂受各地最高党部指导,将来一打通后,则完(全)归苏区中央局指导。”[5]5月,中共中央通过《中央关于苏维埃区域党的组织决议案》,对苏区中央局的管理范围作了调整。《决议案》明确规定:“江西苏区的中央局,他的管辖范围是包括江西省委,闽粤赣省委,湘东南省委,湘鄂赣省委,赣东北省委各苏区;在有些苏区省委(如湘鄂赣、赣东北)还没有与中央局所在地打通以前,中央须派中央代表去直接指导该区省委工作或直接归中央指导。 ”[6](P269)7 月,根据中共中央决定,将湘鄂赣特区改设为省,成立中共湘鄂赣省委和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这样,湘鄂赣苏区党政军群组织在苏区中央局的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

(一)苏区中央局对湘鄂赣苏区的领导。一是对湘鄂赣省委的指示。在黄和清、刘建中、孔荷宠等到中央苏区后,苏区中央局组织专门委员会讨论湘鄂赣苏区党的工作。1932年1月,苏区中央局专门致信湘鄂赣省委,指出“除一般的问题在中央指示信及苏区党大会的已有决议,这些决议完全通用于湘鄂赣苏区”,认为对湘鄂赣苏区党过去工作和今后的工作方针仍有 “指示的必要”[7](P1)。 湘鄂赣苏区主要发展方向,“应当是向东南即是向袁水樟树方面发展,扰乱敌人后方;配合中央苏区红军工农群众的行动来首先取得赣州、吉安两个城市。在这一战争中要使湘鄂赣与湘赣苏区打成一片,使这些苏区(闽西、江西、湘赣、湘鄂赣)在短的时间之内,成为一大块的贯通的苏维埃政权区域”[7](P5—6)。 1932 年 3 月,苏区中央局认为湘鄂赣省委1931年9月和10月的3封来信“都很简单并且很少具体材料”[8](P236),并对湘鄂赣省委路线、斗争任务、肃反工作等问题作了详细的指示。1932年9月,苏区中央局召集李宗白、邓乾元、李季英、黄火青等同志开了两天会议,详细检阅了湘鄂赣省委第一、第二、第三次扩大会决议和扩大会后省委文件,并听取了李宗白、邓乾元两位同志的口头报告。1932年9月2日和7日,中共中央局两次致电中共湘鄂赣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对粉碎国民党第四次“围剿”口号、扩大红军、领导方式等方面作出了具体的指示。1933年6月16日至18日,湘鄂赣省委第三次常委扩大会议讨论了5月18日苏区中央局的指示电,并通过了《中共湘鄂赣省委接受中央局来电,纠正省委机会主义的错误,不动摇的执行党的进攻路线,全部粉碎帝国主义国民党的四次“围剿”的决议》。二是对湘鄂赣省委的改组。1932年3月,中共苏区中央局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反右倾”和“改造各级领导”的“左”倾纲领,派遣林瑞笙、陈佑生、郭潜、严图阁、谭凤鸣等组成中央代表团,赴湘鄂赣苏区改组中共湘鄂赣省委。受“左”倾错误影响,错误特别严重的“肃反”政策对湘鄂赣苏区的建设事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害。1933年7月,苏区中央局作出了改组中共湘鄂赣省委的决定,调中共福建省委书记陈寿昌任中共湘鄂赣省委书记,兼任军区政治委员,并派40多名干部组成中央工作团赴湘鄂赣省工作。1934年1月,中共湘鄂赣省委在万载小源召开扩大会议。根据苏区中央局的决定,宣布改组湘鄂赣省委,撤销林瑞笙、陈佑生的省委书记和副书记职务,由陈寿昌任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委,傅秋涛任省委副书记,徐彦刚任省军区司令员。三是对湘鄂赣苏区红十六军的指导。1932年7月20日,苏区中央局得知湘鄂赣苏区红十六军取得了“一个星期内击溃敌人五团之众”的捷电后,专门致电红十六军。电文指出: “中央苏区中央局坚信从土地革命与历次战争中锻炼出来的铁的红军必能不疲劳倦的乘着这一胜利的开展更鼓起勇气继续与敌作战,来彻底粉碎帝国主义国民党的新进攻……在此全国革命危机更加成熟,尤其是在全国工人罢工与反帝运动的高涨下全国全苏区的工农劳苦群众正在以斗争和战争的配合来庆祝你们的胜利,慰问你们受伤的战士,热烈的期望你们的新胜利。 ”[7](P315—316)1932 年 9 月 11 日, 红十六军政治邓乾元向苏区中央局书面报告了红十六军的工作。1932年11月26日,红十六军制定了粉碎敌人四次 “围剿”的四个月工作计划,并向中央军委报告。四是苏经常听取或收到湘鄂赣省委的工作汇报和请示。1932年,湘鄂赣省委书记李宗白专门向苏区中央局及中央书面报告工作。1933年7月23日,湘鄂赣省委向苏区中央局报告了红军作战、苏维埃工作、群众斗争和党的工作与斗争等情况。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对湘鄂赣苏区工作的指导。1930年9月,“中准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工农兵会议(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条例》。《条例》对湘鄂赣苏区出席一苏大会代表名额作出了规定。湘鄂赣苏区共派出100名代表出席一苏大会,其中工人12名,红军10名,贫民2名,农民76名。[9](P355)1932 年 5 月,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第一次执委会就各部部长人选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请示。1932年7月12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致电红十六军:“苏维埃中央对你们英勇杀敌的精神,极表嘉慰,现在第一方面军民击溃粤敌十六、七团之众,正在继续消灭粤赣敌人,更望你们继续光荣的胜利积极进攻与中央区湘、鄂西、鄂、豫、皖红军配合,更去消灭全线进攻的敌人。 ”[7](P312)1932 年 9 月 1 日,中共湘鄂赣第二次全省代表大会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执行局委员分别派代表出席并致词。1932年9月14日,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邓发签发了给湘鄂赣省分局的《训令》,就湘鄂赣苏区镇压反革命工作给予指导。《训令》指出:“最近中央局接省委来电,知湘鄂赣苏区内反革命派积极活动,为和要迅速镇压反革命的活动,特给你们以原则上的指示。 ”[7](P494)

(三)少共苏区中央局对湘鄂赣苏区青年运动的指导。1931年4月中旬,共青团苏区中央局(又称少共苏区中央局)在江西宁都成立。少共苏区中央局成立后,对少共湘鄂赣省委的工作进行了指导。1932年9月13日,少共苏区中央局专门指示少共湘鄂赣省委,指出了湘鄂赣苏区自1931年9月以来团的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认为“湘鄂赣团的主要任务是:动员千百万工农劳苦青年群众扩大民族革命战争,巩固苏区,把湘鄂赣整个苏区打成一片,迅速向东南发展。巩固与扩大红军。领导反帝、拥苏运动。领导工农劳苦青年的斗争,争取他们生活的改善,组织百分之百的劳苦青年群众开展土地革命。粉碎帝国主义国民党的四次‘围剿’,夺取南昌、吉安,实现江西及其邻近省区的革命首先胜利,准备随时与帝国主义直接作战”[7](P482—483)。 1933 年 1 月,共青团中央机关迁入瑞金,与少共苏区中央局会合后,改称少共中央局(或共青团中央局)。1933年1月12日,少共中央局致电少共湘鄂赣省委,提出了即将开展的春季冲锋季的主要任务有“猛烈扩大红军,瓦解白军”、“有计划的动员模范少队配合红军作战,广泛开展游击运动,发展民族革命战争,武装拥护苏联”、“巩固苏维埃政权,实行中央政府紧急动员令,扩大苏区”、“领导青年经济斗争,强固工会工作”、“巩固支部,励[厉]行干部工作化,为群众的布尔什维克的团而斗争”,[10](P19)等等。1933 年 7 月,团中央专门致信少共湘鄂赣省委,指出湘鄂赣苏区团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对扩大红军、巩固根据地、经济动员、肃反工作、团与工会工作、团的建设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少共苏区中央局的指导和中共湘鄂赣省委的领导下,湘鄂赣苏区团的组织得到进一步建立,团的工作和青年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

(四)全总苏区中央局对湘鄂赣苏区工会工作的指导。中华全国总工会为加强对苏区工会工作的领导,1931年初在吉安富田成立了全总苏区执行局。全总苏区中央局对各苏区的工会工作进行指导,各苏区工会组织向全总苏区执行局报告工作。1932年5月,湘鄂赣省职工联合会向全总苏区中央局报告有关省总执委扩大会情形和红五月工作计划。1932年冬,中华全国总工会迁入中央苏区。1933年2月,中华全国总工会与全总苏区执行局合并,成立新的全总苏区中央执行局。全总苏区中央执行局成立后,加强了对湘鄂赣苏区工会工作的指导。在全总苏区中央局的指导和中共湘鄂赣省委的领导下,湘鄂赣苏区的各级工会组织逐步建立,对工人阶级的宣传、培训,输送工人干部,加强雇农工会工作以及增加工资、减少工时、改善工人待遇、实行劳动法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三、湘鄂赣苏区是中央苏区的一个重要战略地区

如前所述,中共中央虽然放弃了把湘鄂赣边根据地划入中央根据地的计划,但深知湘鄂赣苏区对于中央苏区的重要战略地位。1930年10月,中共中央强调指出:“在中央苏区中,湘鄂赣与赣西南的主要联系在樟萍线与株萍线,这条线以萍乡为中心的群众发动与军事的巩固,是制胜敌人围剿计划的基本工作。 ”[4](P431)曾担任中共湘鄂赣省委书记的傅秋涛后来回忆:“湘鄂赣苏区,地处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交界……这是三省军阀和封建势力严密控制的地方,是中央苏区的一个重要战略地区。当敌人向江西中央苏区进攻的时候,它可以牵制武汉、长沙、南昌敌人的兵力;当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北上的时候,它可以牵制、拖住敌人部分兵力,配合红军长征。”[2](P4—5)具体而言,湘鄂赣苏区对中央苏区的战略重要性体现如下方面:

(一)湘鄂赣苏区发展壮大起来的红三军团是红一方面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湘鄂赣边区斗争中发展壮大起来的主力红军,原先是红五军第一、第二、第三纵队和1929年冬成立的湘鄂赣边红军独立师。1930年6月下旬,组建红三军团,辖有红五军、红八军和红十六军。1930年8月23日,红三军团与红一军团合编,成立红一方面军,成为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部队。红三军团为保卫、巩固和扩大中央苏区作了重要贡献。

(二)争取与中央苏区“联成一片”。1932年4月,中共湘鄂赣省委提出全省党的中心任务最首要的是:“向东南袁水流域樟树发展,党的一切力量要集中在这个口号的周围而迅速的完成这个任务,以取得与中央区的联成一片。 ”[7](P143)1933 年 1 月,湘鄂赣临时省委第三次执委扩大会议提出:“巩固修、铜、万成为苏区中心根据地,集中党内外力量向东南袁水流域樟树发展,与湘赣省和中央苏区打成一片。 ”[10](P4)湘鄂赣省委多次提出和中央苏区联成一片的战略目标,也从一个角度说明了湘鄂赣苏区对巩固和扩大中央苏区的战略重要性。

(三)全力支援配合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战争。1931年4月,中共湘鄂赣边特区发出第二号通告,提出了当时的总任务是:“争取并号召广大的工农劳苦群众起来坚决的、勇敢的一致武装起来,为巩固苏维埃中央根据地,争第二期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中央临时苏维埃政府。 ”[8](P169)1932 年 3 月,中共湘鄂赣省委第三次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指出:“特别是在中央苏区几次革命战争,全省劳苦群众和红十六军在党的领导下,经过残酷的艰苦奋斗牵制了一部分的敌人的力量,这对于一、二、三次革命战争胜利的获得,是有直接的帮助和意义的。 ”[10](P93)1933 年 2 月,湘鄂赣军区政治在《关于成立红六军团告全省工农劳苦群众书》中指出:“在帝国主义、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央苏区的火线上,我湘鄂赣苏区是中央苏区的门户,是四期革命战争的前卫。 ”[10](P25)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决定,湘鄂赣红军独立第一、二两师合编为红军第十八军。1933年4月,中共湘鄂赣省委提出全省红军和地方武装的战略是:“配合中央苏区主力红军作战,以主力红军的行动为转移,在红军总司令部的指令之下,无条件的执行上级的意图来决定我们的战略。 ”[10](P54)1933 年 9 月,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湘鄂赣省委决定给予反击。恰接中央军委命令,要求部队向东行动,与准备北上的红十七师一起破坏南浔铁路,钳制敌人,配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 “围剿”斗争,于是省委决定派傅秋涛随红十六师行动。12月,红十六师东进,在高安灰埠击退敌2个团,26日又在南昌西山附近歼敌2个营。随后,红十六师调头西走,在宜丰击溃朱耀华部2个团。与此同时,红三师取得了阳新木石港战役的胜利,摧毁敌碉堡13座,俘敌七八百人。1934年1月26日,红十七师在师长肖克率领下,从安福北上湘鄂赣苏区,击溃敌人6个团和一些地主武装,配合了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 “围剿”斗争。

[1]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江西地方史(第一卷)[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2]傅秋涛:高举红旗坚持斗争——湘鄂赣边区三年游击战争的回忆(1934—1937)[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79.

[3]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二卷)(上)[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

[4]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六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5]中共苏区中央局:通告第一号——苏维埃区域中央局的成立及其任务(1931年1月15日),中共赣州市委党史办资料室复印件.

[6]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七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7]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文献资料(第二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8]湘鄂赣革命根据地[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9]余伯流、凌步机:中央苏区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0]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文献资料(第三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猜你喜欢
中央局苏维埃中央苏区
苏维埃运动在湖南
南方局全称的历史由来
中共中央局组织谱系考析
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
新时期学习中央苏区精神内涵的启示
漳州: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行山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苏维埃考
茂名:粤西地区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成立地
党的一大选出的中央机关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