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教育中兴趣的培养

2010-08-15 00:49陆旭颖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7期
关键词:创造力美术儿童

陆旭颖

(廊坊广播电视大学,河北 廊坊 06500)

1 美术教育现状

现在社会各色少儿美术培训班遍地开花,课程的设置很全、内容丰富,但学生的作品都惊人的一样,照猫画虎,老师画一笔学生画一笔,每件作品都是简单的复制,技法单一,学习枯燥,更谈不上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了。“美术教育是一把双面的刀刃,教多了幼儿极易成为教学内容与教师偏好的奴隶,教少了期待自然开花的结果,却又会常常看见幼儿因技巧的足而感到学习的过程只有刺激而没有收获”。因此如何解决好这二者间的矛盾成了幼儿园美术教师共同探究的问题。

2 尊重幼儿美术发展规律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幼儿美术发展规律。幼儿要经过2-3 岁的涂鸦期,4-5 岁的象征期和6 岁以后的图式期等几个主要阶段,也就是说幼儿的美术才能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技能技巧的掌握、社会阅历的丰富等诸方面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变化的,我们从幼儿最初的美术作品中不难看出那些充满自然情感的象征性图案和那些夸张变形的物体,都是幼儿为了表达某些偶然的意向之作,由于这些最初的画面受外界影响较小,自然成熟的成分也就更少,因为这种浅层兴趣往往带有很大的情绪色彩,因此容易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但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美术目标也从简单的传达上升到了希望表现自己的愿望高度上来了,也就是说己将原来表面的热情转化为了主动参与美术活动的动力了,为了帮助幼儿真正成为美术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我是这样做的。注重美术活动中的情景创设。在美术活动中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使幼儿置身于轻松愉快的美丽的情境之中,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激发幼儿对自然,对事物的热爱,激发幼儿用自己特有的符号去展现事物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创新力。

3 美术教学中幼儿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一个人活动的动力源泉。对幼儿来说尤其重要。在幼儿美术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幼儿对美术活动有了兴趣,才会有愿望参与其中,才能够认真地从事观察、绘画等活动。了解孩子本我的需求,绘画是孩子的天性,无论什么活动能真正愉悦人的心灵才是最有意义的,孩子能用不同的线条花费很长的时间涂满整面墙,这期间他得到多少的愉悦和满足,这些是我们无法体会,同时也是他们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儿童画更是孩子们纯真思想、强烈感情的直接流露,因其不受任何功利影响及思维特点的原创性,为此有人称儿童画是唯一没有被完全污染的领域,是儿童所特有的“生命形态”,是一种“儿童生命活动的显现和投射”。它伴随儿童的成长,反应儿童的天性表现儿童的思维活动和思想情感,现在社会到处充斥着,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全面开发孩子的智商、情商。

因此,保持幼儿的绘画兴趣是幼儿美术教育发展的第一要素。教师应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激发起幼儿参与美术的热情,使美术教育活动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活动。

3.1 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

在美术教学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应该丰富幼儿的经验,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创造的愿望和能力。对于幼儿来说,一个宽松的环境首先是信任幼儿,也就是在相信幼儿能力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能充分进行美术活动的机会。其次,教师应以和蔼的态度营造一种温馨的气氛,让幼儿有足够的自由和信心。幼儿良好品质和能力的形成,需要的是鼓励和赏识而非教和训斥,是用宽广的胸怀去沟通和理解。允许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观念,实践其观念;要尊重幼儿不同寻常的提问和想法,肯定其想法和想法的价值,不因为其想法幼稚而盲目否定,更不要用成人固定的思维模式去限制幼儿的想法。宽松的心理环境还要求减少僵硬规定,过多,过细,过于整齐划一的限制势必会阻碍幼儿创造力的发挥。

3.2 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每个孩子的生活环境不同,性格差异都会导致孩子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感受自然各异,所以在美术教学中首先要重视这种差异,只有这样幼儿的创造力才能真正发挥出来,绘画作品才真正充满童趣,生机无限。尊重儿童主体情感体验,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让美术成为孩子表达情感的一种媒介,一种语言。

3.3 教学活动的内容。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对于幼儿美术教育而言,教育内容的选择应具有美术的特点:既要考虑幼儿心理规律和生活规律,也应考虑美术教育活动中所具有的独创性,让幼儿在教育中培养兴趣。美国视觉艺术教育专家伊莱恩极其重视在美术活动中的交流过程,他认为在交流中“能帮助儿童了解自己,学会思考,观察和认识情感,整个教育过程将从这些理解力中获益”。

3.4 教学活动的方法运用。教学方法的运用是与教学内容密不可分的。教学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的形式的采用中教师也应遵循这一规律。恰当的将游戏的形式运用其中,让幼儿参与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步骤,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活动中带来的直观和快乐的体验。

3.5 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中重视幼儿创造力的同时,也应适时恰当地帮助幼儿提高对美术的表现技巧,要加强幼儿对美术形式语言的体会如,线条、造型、色彩等。造型是美术创造的主要特征,具体体现在对视觉语言——点、线、面、色彩、形象、构图等的理解和运用,在方法上应在儿童自然表达的基础上给予适度适时的指导。绘画中的技巧的学习不能生搬硬套,它与绘画本身就好比风筝的线,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否则风筝都会飞不高。所以每一堂美术课前教师必须预设一定的目标和要求,和学生完成目标所需的表现技法。

幼儿美术教育必须在尊重幼儿兴趣为前提,使美术成为孩子抒发强烈情感、表达纯真思想的有效途径,从而全面提升孩子的智商情商。

[1]浅议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创造性培养.郑益乐《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9年 第9 期.

[2]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的思考。吕瑞兰《都市家教:创新教育》2009年 第9 期.

猜你喜欢
创造力美术儿童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