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女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2010-08-15 00:43湖北省军区副司令员少将
国防 2010年10期
关键词:兵役女兵舆论

■ 湖北省军区副司令员 占 俊 少将

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女兵,是从源头上提高女兵质量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是女兵征集制度的重大变革,广受社会关注,深受群众欢迎。然而,在征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一是女兵征集工作投入的资源和成本过高。去年我省女兵征集中,仅组织初检初审、复检复审的工作人员就有近千人;组织宣传、报名和体检、政审的费用也高达几百万元。不仅过多牵扯了各级兵役机关和军地相关部门的精力,也耗费了大量资源。二是报名人数多、征集指标少,易引发征兵“后遗症”。去年我省符合应征条件的女青年(含在校生)有几十万人,参加报名应征的达数万人,有近99%的应征者落选。这样不仅会影响和挫伤落选者的积极性,还会产生大量的后续安抚工作,稍有不慎,易诱发负面问题。三是女兵征集条件标准与部队实际需求结合不紧,易引起舆论炒作。有些征集标准制定得过于机械,标准之间难以平衡,甚至自相矛盾;有的征集标准脱离部队实际,易引起社会不同反映,甚至被舆论炒作。为此,要改进征集模式,完善制度机制,调整政策法规,切实走开高质效征集女兵的新路子。

一、调整征集对象,缩小征集范围

现行的女兵征集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在校生和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从学历上讲,虽然符合征集主体向高学历青年转移的趋势,但由于女兵征集数量少,其岗位与男兵不尽相同,因此,征集女兵应按照“适度、适量、适用”的原则,把女兵征集范围调整为主要征集应届高中毕业生或大一新生,应征者凭当年高考成绩分数证明参加报名应征;女大学毕业生如部队需要,可以通过直招士官方式补充。

二、改进评检标准,完善审定办法

调整女兵体检、评定标准,取消抽象主观、不易量化的项目和内容,最大限度减少人为操作,形成以适应岗位需求为依据、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的科学、合理的量化考评方法。比如,在年龄、身高、视力、体重、学历等基本项目上,实行单科淘汰制,取消加减分做法;在面试上,取消形象气质和才艺展示内容,增加体能测试和国防知识考试。在审查方式上,采取机器验、网上查、电话询、专家审、实地访等多种形式,确保重要项目准确无误,保证评分评定透明公正;在审查责任上,坚持谁审查、谁签字、谁负责,出了问题一查到底,严肃责任追究;在审查监督上,坚持阳光操作,落实公开公示制度,广泛接受各界监督。

三、整合环节步骤,优化工作程序

精减女兵征集工作流程,初审、身体初检和体检对象确定工作,结合预征和报名工作同步进行,在年度征兵体检时实现征集对接,提高征集效率。调整女兵预征时间,在每年高考结束后,利用考生集中返校填报高考志愿的时机,兵役机关会同教育、公安、卫生等相关部门,到普通高级中学(普通高校),依据本地高三女应届毕业生(大一新生)本人意愿、初检初审情况及高考分数,择优确定预征对象,以此避免因男、女兵征集时间冲突而引发工作忙乱。

四、创新方法手段,提高征集效益

推行网上征集,积极开发和推广兵役工作网络管理系统,通过网上预征、网上报名、网上管理以及网上监督等形式,实现女兵征集的网络化、快捷化。改进女兵体检方法,结合实际,通过采取集中抽调、混合编组体检医生,随机编号、无记名、全封闭异地体检等多种形式,确保体检质量。探索和推广女兵入伍手续“一站式”办理方法,即由兵役机关牵头,协调军地相关部门,统一时间、地点,集中办理入伍手续。

五、坚持辩证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宣传内容上,既要宣传国防法规,强化国防教育,调动广大应征女青年参军报国热情,又要讲清征集女兵的条件标准,说明女兵征集标准高、指标少、竞争激烈的现实情况,指出部队的实际情况和军旅生活的艰苦环境,端正入伍导向,防止宣传发动的片面性和盲目性。舆论引导上,要密切关注大众舆论走向,及时调整宣传重点,严格稿件审查,防止舆论失控。加强与地方公安、信访、网监、维稳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严格信息审查,严防过度炒作。

猜你喜欢
兵役女兵舆论
2021年度全国兵役登记工作启动
乘风破浪的中国女兵
这!就是女兵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迷彩女兵
山东省日照市兵役登记率达百分之百
对兵役登记工作的调查和思考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编外女兵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