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院前急救体会

2010-08-15 00:52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34期
关键词:胆碱酯酶毒物有机磷

林 峰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西赣州 342100)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农药中毒。而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SAOPP)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患者或死在现场,或死在转运途中。SAOPP的救治强调早发现和早施救,院前急救在SAOPP的救治中尤为重要。为使SAOPP的院前急救更为有效,提高SAOPP的抢救成功率,笔者改进了院前急救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急诊科1997年3月~2009年7月院前急救经口服AOPP患者11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SAOPP诊断标准[1],将其分成简单院前急救组(A组)和改良院前急救组(B组),A组为1997年3月~2000年12月救治的SAOPP患者38例,男15例,女23例,平均年龄27.65岁;毒物种类:对硫磷7例,甲拌磷5例,内吸磷8例,甲胺磷8例,甲基对硫磷4例,敌敌畏3例,氧化乐果3例。B组为2001年1月~2009年7月救治的SAOPP患者80例,男33例,女47例,平均年龄26.25岁;毒物种类:对硫磷16例,甲拌磷9例,内吸磷15例,甲胺磷17例,甲基对硫磷8例,敌敌畏7例,氧化乐果8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毒物毒性、服毒量和临床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A组实施简单的院前急救方法:①接到急救电话后立即出诊;②现场予以保持呼吸道通畅;③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应用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能剂;④鼻导管吸氧状态下转送医院。B组实施全面的院前急救方法:①接到急救电话时,指导目击者作一些紧急处理,如使患者脱离中毒环境,脱去污染的衣服,清洗皮肤和毛发,除去口鼻分泌物。②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吸痰,开放气道,气管插管,必要时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③建立静脉输液通道,早期应用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能剂以及对症治疗。④院前洗胃。⑤面罩吸氧状态下护送患者入院;途中予以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意识和瞳孔。⑥与医院联系,进入重症监护病房。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在院前急救和院内抢救中死亡例数和病死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38例患者,其中2例呼吸衰竭和1例心力衰竭患者于院前死亡,入院后经抢救死亡4例,病死率为18.4%。B组80例患者,无院前死亡病例,入院后经抢救死亡4例,病死率5.0%。经统计学分析显示B组病死率明显低于A组(P<0.05)。

3 讨论

SAOPP的救治关键在于尽早清除毒物和早期应用胆碱酯酶复能剂及抗胆碱药。院前急救强调在发病现场施救,是抢救SAOPP的重要环节。院前急救为院内急救赢得时间和条件,可降低急危重病患者的病死率[2-4]。本文在SAOPP的院前急救中,A组实施简单的院前急救方法,B组实施全面的院前急救方法,结果A、B两组病死率分别为18.4%和5.0%,经统计学分析显示B组病死率明显低于A组(P<0.05)。

在SAOPP的院前急救中有如下体会:①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目击者现场处理为院前急救赢得了时间,创造了有利条件。②及时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可防治患者因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而死亡。文献报道[5]对中重度AOPP患者,给予预防性气道开放能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本文A组38例均未给予开放气道,其中3例院前死亡;B组80例及时开放了气道,无院前死亡病例。③院前洗胃更早地终止了毒物的再吸收,防治中毒继续加重,缩短了病程。④早期应用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能剂,尽快阿托品化,对症治疗,能有效缓解SAOPP症状,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⑤转运途中心电监护和生命体征监测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降低病死率。⑥院前与医院联系,做好抢救准备,保障了救治工作的连续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实施改良院前急救方法后,B组病死率为5.0%,低于内文献报道的AOPP平均病死率10%[6]。实践证明,加强院前急救技能培训,改进院前急救对策,能提高SAOPP的抢救成功率。

[1]马中富,王瑞儒,宋祖军.急诊医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7:457.

[2]江观玉.急诊医学的理论与实践[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1):5-6.

[3]郝洪颖.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医药导报,2005,2(12):24.

[4]杨天林,杨林,何佳峰,等.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7):11-12.

[5]于有贵,史继学.中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气道开放时机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7,27(11):1026-1028.

[6]汪海,龙超良.N受体拮抗效应在胆碱酯酶抑制剂中毒防治中的作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10):719.

猜你喜欢
胆碱酯酶毒物有机磷
快跑!有毒物 绝密毒药报告
家禽中毒怎么办
毒物——水银
华南胡椒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胆碱酯酶活性研究
有机磷化工废水治理方法探讨
法医毒物鉴定发展及问题分析
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检测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分析
丁酰胆碱酯酶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有机磷改性纳米SiO2及其在PP中的应用
有机磷中毒致周围神经损害的电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