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心律失常五法

2010-08-15 00:51陈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16期
关键词:症见方用气短

陈霞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心脏病常见的症候,羅发各种气质性心脏病,也可发生在功能失调的患者中。属于中医内科中“心悸”范畴。中医临床查脉象常见促、结、代脉等。诊病时根据祖国医学辨证施治的原则,以活血法为主,运用补气活血、理气活血、祛痰活血、养阴活血、清热解毒活血等五法,治疗心律失常效果满意,供同道参考,现分述如下。

1 补气活血法

本法则适用于因气虚血瘀、血不养心的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症见:心慌、心跳、胸闷气短、倦怠乏力、面色无华、动则心慌心跳加重、舌质淡、苔白、脉见细弱或结代。治疗原则,益气活血法为主,药用:丹参、川芎 、赤芍 、当归、人参、黄芪等。

典型病例:高x、女、38岁、职员、于2007年10月9日初诊。自述近两年来发病多次,但从未系统检查。本次发病是两周前由于劳累过度(搬家)而觉心慌心跳加重。曾服一些中成药未见缓解,发病时只查心电图回报:窦性心律、不正常心电图、频发间位性房早。心率84次/min、血压16/10 kpa、诊见:心慌、心跳、气短、倦怠乏力、自述遇劳加重、夜寐欠佳、多梦、舌质淡、苔白、脉结。治宜补气活血,方用:黄芪25 g、当归 15 g、生地20 g、桃仁10 g、红花10 g、赤芍 15 g、枳壳15 g、川 芎5 g、柴胡15 g、甘草5 g、服用上方6付后自觉心慌心跳明显缓解,仍有夜寐欠佳,嘱上方加合欢花25 g、酸枣仁10 g、四剂。临症消失,复检心电图回报: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随访一年未发。

2 理气活血法

本法则适用于因气滞血瘀、心失所养的心律失常的患者。临床症见:心悸、气短、阵发性心前区焖胀不适惑、心烦易怒、因情志因素而复发,舌质红、苔白、脉沉弦或结代。治疗原则: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药用:柴胡、木香、郁金、青皮、丹参、桃仁等。

典型病例:张xx、男50岁、公务员、患者半年前由于情志因素,自觉心慌心跳、心前区焖胀感阵作、加重半个月、伴心烦不安、夜寐欠佳、口苦、于2009年3月6日来诊,查心电图回报:窦性心律、不正常心电图、频发性室性早搏、二联律、未做其他检查。查:舌质红、苔薄、脉弦结,治则理气活血。方用:柴胡15 g、枳壳15 g、青皮15 g、丹参15 g、郁金15 g、桃仁10 g、红花10 g、当归15 g、赤芍15 g、酸枣仁15 g、合欢花20 g、甘草5 g、服用2剂后自觉心前区闷胀感消失,但仍有心慌心跳,嘱继用上方4付,临症消失,复查心电图回报:正常心电图,继嘱上方一周,效不更方,巩固疗效。

3 祛瘀活血法

本法则适用于痰滞内阻之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症见:心悸气短、时有心前区室塞感,脘部痞闷、体胖、疲乏无力、舌质淡、苔腻、时见舌边有齿龈、脉见滑或结代。治疗原则清热祛痰、活血散结。药用瓜蒌、川贝、陈皮、半夏、胆南星、丹参、赤芍、红花等。

典型病例:张x、男、54岁、公务员、患者于2009年4月15日就诊,来诊自述心慌心跳、胸闷气短、已有5个月余,加重两周,伴体胖头晕疲乏无力,夜寐多梦、纳呆、便不成形。查舌淡边有齿痕、苔厚腻、脉结血压:18/14kpa、心率84次/分、检心电图回报:窦性心律、不正常心电图、偶发房早。治宜祛瘀活血散结。方用:瓜蒌30 g、贝母15 g、郁金15 g、丹参20 g、陈皮15 g、当归10 g、远志15 g、石菖蒲15 g、钩藤25 g、寄生25 g、合欢花25 g、甘草5 g等。服用6剂后头晕缓解,查BP:16/12KPa,但仍有心慌心跳、效不更方上方去钩藤服用2剂后临症消失,复检心电图: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律。

4 养阴活血法

本法则适用于心肾阴虚致心律失常的患者。临床症见:心悸气短、头晕、伴腰酸乏力、口干、舌质红苔少、有瘀斑或无苔、脉弦式结代。治疗原则:养阴活血。药用:生地、熟地、麦冬、五味子、玉竹、白 芍、赤芍 、丹参、红花、甘草等。

典型病例:于x、男51岁、教师、于2007年10月13日就诊,主诉:心慌心跳,已有一年余,从未检查治疗过,伴有头晕口 、体倦口干、夜寐欠佳 、手足心热、心烦、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检心电图回报:窦性心动过速、大致正常心电图。治宜养阴清热活血。方用:熟地20 g、麦冬20 g、生地15 g、五味子10 g、当归 15 g、丹参10 g、赤芍 15 g、茯神 10 g、远志 15 g、玄参10 g、五加皮10 g、甘草5 g。服用一周,临症消失。复检心电图回报: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

5 清热解毒活血法

本法则适用于外邪侵袭、内扰营血、耗气伤阴、心失所养之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症见:心悸胸闷气短、面潮红、发热等、舌质红或降紫、苔薄、脉促。治宜清热解毒活血。选用:金银花、连翘、板兰根、苦参、大青叶、丹参、当归、赤芍、五味子等。

典型病例:刘xx、男、40岁、公务员、该患者外感一周有心慌心跳、疲乏无力、体发热、口干,于2009年5月7日来诊,查见舌质红、少苔、脉促。心电图回报:窦性心律、偶发房早、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方用:苦参30 g、金银花30 g、(单包后下)连翘 25 g、麦冬20 g、板蓝根30 g、大青叶20 g、当归15 g、赤芍 15 g、芦根15 g、薄荷 15 g、甘草 5 g、服用 4 剂患者退热。脉沉缓。继用2付巩固,临症消失。

治病求本是中医特色,从心律失常的病机出发,来研究治疗法则,而选方用药治本。发生心律失常的机理很复杂。中医认为与气血关系最为密切,“心主血脉”“盈者畅”“亏者迟”。加之一些其他因素,造成血流不畅。血瘀停滞是导致心律失常的病理过程。造成血瘀的主要原因,则是心气不足,对心的鼓动无力成瘀;因气滞、气不行则血不行而成瘀;因痰浊阻络,心脉不畅而成瘀;或因热结而成瘀等。故发生心律失常的本质是血瘀。

因此,中医运用活血法为主是治本,用药中以当归、丹参、红花、赤芍等,根据中医症候的不同辨证加减人参、黄芪等补气活血;加青皮、枳壳、瓜蒌等宽胸,理气活血;加陈皮、半夏、胆星、远志等药祛痰活血;加玄参、麦冬、白芍 、五加皮等养阴活血;加苦参、板蓝根、大叶青、金银花等清热解毒活血。

猜你喜欢
症见方用气短
支气管哮喘基本用方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揭开气短背后的玄机
治疗便秘不能一泻了之
气短到底短在哪里
养咽止咳桑叶方
三方加味辨证治盗汗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中药止咳药水你选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