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手术120例的安全护理

2010-08-15 00:51朱国琴谷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16期
关键词:鼻息肉鼻窦炎鼻腔

朱国琴 谷红

鼻息肉和鼻窦炎在耳鼻科喉是比较常见的疾病,我科开展的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和鼻窦炎,既良好的保存了鼻腔的生理功能,又具有手术创伤小、复发率低的优点[1]。我科于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鼻内镜手术120例,通过加强手术期的安全护理,患者均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20例,男76例,女44例,年龄16~72岁,患者主要症状为头痛、流脓涕伴嗅觉障碍等。住院天数5~13 d,平均7 d。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3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65例,鼻息肉患者25例。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患鼻息肉及慢性鼻窦炎的患者患病时间长,症状时轻时重,合并感冒时症状更重,不少患者曾采用各种治疗方法,效果不明显,个别鼻息肉患者多次手术仍然复发,患者治疗信心受挫,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因此,护士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认真倾听患者的倾诉,耐心地与患者交流,详细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并让术后恢复良好的患者介绍自己的体会,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一定了解后,将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2],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

2.1.2 皮肤准备 手术前l天教会患者正确使用漱口液含漱,剪鼻毛时动作轻柔,勿误伤鼻腔黏膜。

2.1.3 术前常规准备 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术前检查,如鼻部 CT、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检查。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尤其是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如血压异常应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再行手术,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术前晚患者要有充足的睡眠,必要时口服舒乐安定2 mg。

2.1.4 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3]对于不安全因素进行识别、评估,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避免差错及医疗纠纷的出现。有的患者或家属的心理承受能力差,对疾病又没有正确的认识,期望值过高,对医护人员不够信任,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现象,不服从护理人员的安排;有的护理人员操作技术有待提高;这些都是不安全因素。我们针对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有预见性的、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护理人员加强监管力度,提高综合素质,加强理论学习,强化“三基三严”训练,人人过关,以过硬的本领为患者实行全方位护理,以保证患者享受高质量的、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 本组120例均采用局部麻醉,术毕回病房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变化。血压的动态改变,对判断鼻腔有无出血是一项重要的提示。生命体征正常者一般采取半卧位,此体位有利于分泌物的流出,减少感染机会,有利于减轻患者鼻塞症状;如有异常,则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待正常后改为半卧位。

2.2.2 鼻腔的护理[4]术后的鼻腔填塞患者会感到呼吸不畅、鼻额部胀疼、眼溢泪、结膜轻度充血等,属于术后正常反应。鼻额部冷敷,减轻了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轻鼻部渗血,又有止疼痛的效果。护士应告诉患者这些不适会在取出纱条后消失。还可以引导患者听一些轻音乐、看电视里感兴趣的节目来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的程度。每日用1%麻黄素滴鼻液和1%复方薄荷石蜡油滴鼻液滴鼻,2次/d,以收缩鼻腔黏膜,软化血痂,有利于隔日的鼻腔清理,加快伤口愈合。

2.2.3 术后出血的观察 术后避免打喷嚏、咳嗽,以免纱条脱出,引起术区出血。不可避免时可采取张口呼吸,舌尖顶上颚、下牙咬上唇等方法来缓解。密切观察鼻腔有无渗血、出血情况,患者鼻咽腔有分泌物要嘱其吐出,这样便于观察、估计出血量,避免咽下引起恶心呕吐。当鼻孔有持续渗血,或口吐鲜血或凝血块,提示术腔出血,马上通知医生,进行术腔的止血。

2.2.4 术后饮食 术后当天进温凉流质饮食,勿食硬性食物以免咀嚼牵拉刺激伤口诱发出血,术后第2天可食用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软食。

3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3.1 脑脊液鼻漏 密切注意有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鼻腔有无水样分泌物流出等,若有应及时送检,以鉴别是脑脊液还是鼻腔分泌物。如发生脑脊液鼻漏,及时采取半卧位,严禁堵鼻、擤鼻及用力咳嗽,本组未发生此类并发症。

3.2 眶及眶内损伤 术后观察有无眼痛、视力减退和复视等症状,观察患者眶周有无淤血、眼部有无水肿。本组未发生此类并发症。

3.3 鼻腔粘连 术后正确的填塞、及时换药、按要求定期复查可以预防粘连的发生,本组有8例患者,就是因个人因素未能按要求定期复查,导致了鼻腔的粘连。在分离粘连部位后,局部填塞可吸收明胶海绵,涂抹红霉素眼膏,每两天予以更换,经过精心的治疗护理患者痊愈。

4 出院指导及随访

4.1 用药及键康指导 出院后戒烟酒,勿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预防感冒,注意鼻腔卫生,继续按医嘱使用滴鼻剂,防止粘连,正确滴鼻方法要教会患者,使药物能充分进入鼻窦,更好的发挥药效。

4.2 随访 手术成功或失败的关键时期是术后3~10周[5],此时为“黏膜转归竞争阶段”,告诉患者回家后严格按医嘱使用滴鼻剂,一定要按要求时间复查,复查间隔期如有异常及时来院检查,免得贻误病情。本组病例术后随访半年之久,仅有2名患者鼻息肉复发,总体来说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5 小结

本组120例手术的安全护理使我们体会到:手术只是完成了整个治疗过程的一部分,而安全护理则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重要保证,而且术腔护理和术后随访则一项是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在采取上述手术期的安全护理方法后,治疗效果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1]许庚,李源.内窥镜鼻窦外科学.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85.

[2]黄茂华,陈嫒,肖利,等.鼻窦炎内窥镜手术患者术前的健康教育.实用护理杂志,2003,19(4):39-40.

[3]谢晓红.患者安全管理.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6(6):544-545.

[4]阎莉,药晋红,朱丽.鼻内窥镜手术的规范化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4):44-45.

[5]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会.慢性鼻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134.

猜你喜欢
鼻息肉鼻窦炎鼻腔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学分布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
鼻腔需要冲洗吗?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鱼腥草治疗慢性鼻腔炎
清洗鼻腔治感冒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分析
鼻内窥镜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鼻息肉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治疗的效果分析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息肉鼻窦炎94例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