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患儿采血前心理护理的护理体会

2010-08-15 00:44侯丰君山东省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采血室262500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18期
关键词:阿姨护士情绪

侯丰君 山东省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采血室(262500)

做好患儿采血前心理护理的护理体会

侯丰君 山东省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采血室(262500)

分析静脉采血对患儿的心理刺激因素及其不良的心理反应,根据患儿不同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使患儿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

患儿;采血;心理护理

儿童由于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较弱,所以在医院里,儿童患者比较多见。为患儿采集血液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查,是护士常用的一项技术操作。提到化验采血是小儿门诊诊疗过程中让患儿及家属感觉最为痛苦的操作之一,病人会联想到抽血和疼痛,有的患儿一听采血情绪立刻紧张起来,从生理上来讲,一个人情绪紧张,可使血中儿茶酚胺的浓度增高,相继会使血压升高,心率增快,这对身体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就更加需要我们医务人员尤其是护士帮助患儿消除心理障碍和恐惧,使他们能够很好的配合护理人员进行采血,从而尽快的取得化验报告为治疗提供有效证据,从而指导医生合理用药才能产生最佳的治疗效果。

1 患儿采血前不良的心理反应

1.1 紧张恐惧心理 患儿对医护人员及采血室环境的陌生;疾病带来的疼痛与不适;采血化验带来的恐惧.;父母的忐忑不安,这些因素均可使患儿产生或加重恐惧害怕心理,主要表现为肌肉紧张,出汗、紧握拳头等情绪反应。

2.2 惶惑不安心理 对初次接受采血化验的患儿尤为明显,因为他们平时没有疾病和采血的概念,从而产生惶恐不安心理,继而出现各种消极不合作情绪反应。

2.3 抗拒心理 主要表现在有过穿刺失败的经历,他们往往会乘其父母不备而逃跑,而在父母强迫时就会哭闹及抓咬、踢人等行为表示抗议。

2.4 企盼心理 每个患儿都存在的一种心理需求,他们不但盼望护士能一针见血,而且还要求护士有高超的无痛穿刺技巧。

2 护理措施

2.1 重视眼部表情的作用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神的千变万化代表着人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1]。注意保持双方眼神的交流,护士的和善、同情的目光可稳定患儿的情绪,增加亲切感和信任感,初步消除患儿的不良心理反应。

2.2 重视语言作用

2.2.1 要用甜蜜的语言 对3~6岁的患儿,护士可以把碘酊、乙醇说成是一种止痛药水,护士可以告诉患儿:“阿姨给你擦点不同的药水,给阿姨看看你手上有没有虫子,阿姨帮你捉掉。”患儿常信以为真,乖乖地把手伸给你。等回血时,可借机说小虫子爬出来了,你看阿姨把虫虫装瓶瓶里关起来了,以后你就不生病了。”

2.2.2 重视音调的变化 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语调讲出,带来的情绪色彩就不同,从而造成不同的理解,尽可能小儿能接受理解的方式交流情感。尽可能小儿能接受理解的方式交流情感。护士应给予积极、鼓励、暗示性语言。

2.2.3 要用好鼓励性语言 及时用好这种语言对已懂事患儿尤为重要,当患儿不肯伸手或借口拖延时,让患儿观看其他患儿的勇敢表现,一方面赞扬表现好的患儿,一方鼓励患儿积极向他们学习。孩子都有攀比心理,不自觉的就听话多了。

2.2.4 要用肯定性语言 “阿姨,给我轻点好吗?”“阿姨,不要给我打两针好吗?”对于患儿提出的基本要求,护士应给予一个肯定的答复:“好的,你放心,阿姨肯定给你打得又轻又快又好。”这种语言一方面给予患儿以勇气,另一方面增加了护士的责任感。适时地用肯定性语言,能使患儿积极地配合。

2.3 善于倾听 在与患儿交谈中,护士应注意力集中,身体稍向前倾,注意保持双方眼神的交流,对患儿的各种问题应作出相应的反应,不要为求速度而敷衍,也不要制止或打断患儿话题,否则会适得其反。同时,通过耐心交流,并尽可能选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可缩短双方之间的距离[2]。

2.4 要尊重患儿的意愿 采血前让患儿有权选择自己信任的护士及穿刺部位,护士和家长不但要避免干涉,而且要竭力满足他们的要求,顾及他们的自尊,这样,即使穿刺失败,患儿也不会出现太大的情绪变化。

2.5 要充分争取到家长的配合 家长是儿童最信赖、最亲密的人,当有家长陪同时,患儿会有安全感,情绪会趋向相对稳定。同时家长最了解自己的孩子。护士应尽力劝说家长平静,指导家长共同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2.6 穿刺时分散注意力 由于儿童的心理不完全成熟,因此,护士在进行穿刺时要巧妙地分散其注意力,如讲故事、摆弄玩具等。这样可减轻采血中给他们造成的心理刺激。

3 护士应具有较高的素质

3.1 提高自身修养 理解家属心情患儿哭闹时,患儿家长心情紧张,心疼孩子,遇事易冲动,激动的情绪会干扰护士的操作,因此,做为护士,要理解家长的心情,用自己博大的爱心和宽容心,理解和宽容患儿家长的过分语言及行为,用温和的语言化解家长的不安情绪。

3.2 克服急躁情绪 提高应变能力护士在操作时一定要保持平稳的心理状态,集中精力,沉着镇静,从容不迫,排除干扰,工作忙而不乱,尽力做到1次穿刺成功。

3.3 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建立高度的责任感有利于护士在工作中加强学习,总结经验,并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利于提高护士的业务技术,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4 总结

小儿的静脉不像成人那么好注射,成功率较成人低,做好采血患儿的心理护理,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又进一步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以往门诊采血的护理纠纷主要是由于一次及多次穿刺失败造成患儿哭闹不合作、家长心痛患儿所引起的,现通过认真分析患儿的心理特征,针对性运用上述护理措施,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同时强化护士的言行技巧和操作技能训练,从而使患儿及家长能主动积极配合护士的采血操作,经一段时间的实践应用,,护士的基本技能和服务态度得到了普遍的肯定和赞许,护理纠纷大幅度下降,不少家长慕名而来,我们医院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

[1] 吴虹.非语言交流与病人心理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6,12(1):33.

[2] 肖根秀.门诊注射室护士与病人沟通的技巧[J].中华护理杂志,2001:3.

10.3969/j.issn.1672-2779.2010.18.096

1672-2779(2010)-18-0118-02

2010-07-06)

猜你喜欢
阿姨护士情绪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我的“话痨”阿姨
“牛人”钟点工王阿姨
《老阿姨》剧照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