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恩祥教授治疗急症的学术思想初探

2010-08-15 00:44李际强张忠德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510120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18期
关键词:急症宣肺平喘

李际强 张忠德 韩 云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510120)

晁恩祥教授治疗急症的学术思想初探

李际强 张忠德 韩 云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510120)

晁恩祥教授在中医药治疗急症及中医热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主张“急则治标,祛除病邪”为治疗急症的治疗大法,并将下法、祛邪平喘法等方法灵活应用于急症的治疗中,同时晁老强调治疗急症与热病注重整体观念及辨证用药,指出中医药针对的是证候和病机变化过程的整体治疗等观点。

急症;热病;治疗;晁恩祥;名中医经验

晁恩祥教授是全国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学会主任委员,在中医肺系疾病与中医急症的临床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对其治疗急症的学术思想进行初步总结:

1 “急则治标,祛除病邪”为治疗急症的治疗大法

晁老师认为急症一般起病急,传变快,危害大,故需要根据辨证迅速祛除病邪,即“急则治其标”。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是急诊常见疾病,虽虚实夹杂,但宜以祛邪为先,或解其表,或清其里,或温化寒痰,或清化肃肺,或燥湿理气。再如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常表现邪实之象,故应用根据外感邪气的性质,及时清除病邪,如热邪壅盛者,应清热解毒;寒邪凝滞者,应辛温散寒;湿邪为患者,即以淡渗利湿,或芳香化湿,或清热燥湿等;燥邪伤人,则生津润燥。因此,急症阶段当以祛邪为要,中医截断思维即是此意,当邪气渐减,当及时固护正气,或施以扶正祛邪之法。

2 下法在急症中的应用

下法是通过运用荡涤肠胃、排出粪便的方法,使停留在肠胃的有形积滞从大便而出的一种治法。适用于燥屎内结,冷积不化,瘀血内停,宿食不消,结痰停饮以及虫积等。下法有温下、寒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之别。《素问·五脏别论》曰:“魄门亦为五脏使”。魄通“粕”,魄门即肛门。肛门传送糟粕,故名魄门。肛门乃人体九窍之一,在生理、病理上与五脏有密切关系,它的正常启闭有赖于心神的主宰、肝气的条达、脾气的升提、肺气的宣肃、肾气的固摄。同时,五脏的浊气通过肛门排泄,若肛门不能为五脏泄浊,则五脏功能亦会因此而失调。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上看,下法可使胃肠蠕动加强,促进排便或排气,腹压降低,膈肌运动幅度增大,直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下法还可使滞留于肠道的病原体及其毒素和各种肠源性有害物质、机体代谢产物排出体外,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微循环,从而保护了机体重要脏器心、肺、肝、肾、脑生理功能,起到“通腑护脏”作用。依据此理,下法可用于治疗多种脏器的疾病,尤其治疗危重症如心肌梗塞、支气管哮喘、呼吸衰竭等病症可获显著疗效。

在内科急证中,晁老师运用下法常用于退热、消胀止痛、平喘、止血、解痉、醒脑开窍以及逐水等方面。如里热实证,可用承气辈下之;如寒积腹痛,可用大黄附子汤、三物备急丸;如胸胁满痛者,可用大柴胡汤;里热炽盛、腑实燥结所致神昏窍迷者,选用通腑泄热法,可用牛黄承气汤;伤寒或温病,邪热内结;或热痢里急后重,选用急下泻热,除阳明之腑实积滞,使热结从下而解,同时寓急下存阴之意,可用寒下之承气类;用下法治疗实喘,选用宣肺通便泻热,可用宣白承气汤;肺胃热盛伤及血络所致的吐血、衄血,选用泻热通下、釜底抽薪而达止血之法,可用凉膈散、泻心汤等;阳明热盛,灼伤阴液,筋脉失养而致的痉病,可用大承气汤或增液承气汤;水湿内聚于胸腹,或水停胸胁而暴肿胀满,气急喘促,或腹大如鼓,二便闭结,水饮内停,病属危急,脉沉实有力,苔白腻者,选用急攻水饮之法,可用舟车丸、十枣汤、牵牛子粉、甘遂末等逐水通腑。

3 祛邪平喘法的应用

喘证可因肺系疾病或其它脏腑疾病而致肺气上逆,肺失宣降,经呼吸喘促为主要证候的病证的证,可见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喘证有虚实之分,急性发作者以邪实为主,外感六淫,痰饮,肺火,肺郁等均为常见之邪气,邪气不除,肺气不降,故气喘难平。故晁老师在治疗喘证时注重邪气的祛除以平喘,如晁老师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与风邪相关,因而确定了疏风宣肺,缓急解痉、止咳利咽的主要治法,用药经验基本方为:炙麻黄、苏子、苏叶、杏仁、蝉退、地龙、僵蚕、苏叶、射干、牛蒡子、炙杷叶、紫苑等。但由于个体的差异的原因,存在着不同表现,因而又以加减变化、证变治变,如有风邪犯肺,有的则有风热者,常见有咽中痒有少许粘痰不易咯出,或合并含有少量黄痰,而加减中加入清肺化痰药。又有风邪犯肺,见有寒象者,如少痰,见冷风咳嗽加重,咽中痒,常加入疏风散寒辛温之品。因肺与大肠相表里,在肺之邪浊可通过清泻肠胃而得以治疗,故可用下法治疗实喘,选用宣肺通便泻热法以平喘。

4 治疗急性热病的经验

急性外感热病是一大类疾病,包括了急性感染性疾病与传染性疾病,如2003年流行的SARS及现有散发的流感与人禽流感等。晁老师认为中医学历来对待“温热病”、“温疫病”有丰富的经验,在治疗传染病时可以借鉴,既往SARS从整体出发进行辨证论治的治疗,取得了一些效果。晁老师强调目前仍应当继续努力,不断分析传染病的病因、病机,注意疾病的动态发展。例如晁老师在治疗SARS中认为,从该病的发病过程看,病机为病毒伤人,正邪博击;出观以肺为中心的热毒损伤,同时温邪内蕴,脾胃受邪,后期出现气阴两伤与血瘀痰阻。该病变化多端,治疗亦应用温病理论辨证论治,宣邪、解毒、清热、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祛湿、泻肺、化浊、养阴、益气、降逆、活血、健脾、和胃等法,应视其邪正情况的不同分别选用不同治法治疗。晁老师参与人禽流感的救治与国家中医药防治人禽流感的方案的制定,他认为人禽流感发展符合温疫范畴,该病发热时间较长,符合温病学家描述的温疫发热,即《温疫论》所谓“温者热之始,热者温之终,温热首尾一体……又名疫也”。具有起病急、来势猛、传变快、变化多的温(瘟)疫病特点。具备了毒、热、湿、瘀、虚、脏衰的证候要素表现,乃病毒潜于半表半里发病,邪传于表发于卫分、气分,传于里而入肺胃,毒热伤及营血及脏腑阴阳。因此毒犯肺卫者,予以清热解毒,宣肺透表;毒伤肺胃者,予以清热解毒,祛湿和胃;毒热壅肺者,予以清热泻肺,解毒化瘀;热入营血证者,予以清营凉血,活血通络;元阳欲脱者,予以益气固脱、回阳救逆。

晁老师治疗急症,除强调“急则治其标”、“急症当祛邪,邪祛正自安”外,还注重辨证论治,重视对疾病过程、阶段证候的治疗。尤其是对急性病毒性疾病,中药有些清热、解表、化湿等方药可能具有抗病毒作用,但并非完全针对病毒,而是强调整体观念及辨证用药,中医药针对的是证候和病机的变化过程整体治疗,从而达到改善症状,调节机体抗病能力等目的,因此,从另一个角度讲,中医药具有一定程度的非特异性抗病毒作用。

10.3969/j.issn.1672-2779.2010.18.143

1672-2779(2010)-18-0194-02

2010-07-30)

猜你喜欢
急症宣肺平喘
平喘止咳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分析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夜间急症多 千万别忽视
甚者独行理论在急症救治中的应用探析
千年古方三拗汤,止咳、化痰、平喘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地龙生姜平喘
宣肺止嗽合剂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风邪犯肺证患者
养阴宣肺汤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评价
益肺宣肺降浊胶囊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