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杀激抗争 变革求新生
——高德明的中医改进之路

2010-08-15 00:44广东省深圳龙岗区布吉人民医院木棉湾社康中心518112李勇华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404120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18期
关键词:科学化医学理论

黄 悦 广东省深圳龙岗区布吉人民医院木棉湾社康中心(518112)李勇华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404120)

扼杀激抗争 变革求新生
——高德明的中医改进之路

黄 悦 广东省深圳龙岗区布吉人民医院木棉湾社康中心(518112)
李勇华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404120)

述著名中医高德明先生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重庆的中医学术活动及其提出的中医改进思路,认为高先生是那个年代中医改革派的一个缩影,中医改进之路的学说有巨大的历史功绩,然而至今也有部分负面影响。

医科学化;中医改进;抽象理论;具体经验

近百年以来,中医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灾难和复活。尤其是20世纪二十到四十年代,那是一个社会动荡、战火纷飞、人民生活极度贫苦而且颠沛流离的时代,这个时代让中医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政府取缔中医的行为,激起中医界无数有识之士的极度愤慨,产生了一系列有效的抗争,也激起了广大中医的自我反思与探索。本文叙述高德明先生那个年代在重庆的经历及学说,以窥那段中医历史之一斑。

1 高德明生平

高德明,浙江省人,字鹄,生于1915年,毕业于浙江中医专门学校,曾任该校校刊《金铃》主编。解放前曾任卫生部中医委员会委员、重庆陪都中医院副院长,创立新中华医药学会和《新中华医药月刊》,并任主编,倡导中医时代化、科学化。曾在重庆市中医训练所任教卫生行政课。解放初回到杭州,与张同泰药铺及俞尚德合作组成同春中医联合诊所,在市中医师生会和市中医学研究社改组成立杭州市中医师学会时,成为12位委员之一,曾承担杭州市各界中医进修学习及西医学习中医的教学工作。后至浙江省妇幼保健院工作,享受教授级工资待遇,反右时被开除,后被安置在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现又名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文革时遭吊打,于1968年跳水自杀。先生是浙江省著名中医之一,曾任浙江省杭州市人大代表、市中医学会副主委等职。先生擅长妇科,有《中医改进之路》、《中医药进修手册》、《现代实用国产药物提纲》、《中国医学史讲义》、《伤寒论新释》等著作,在解放前后的各种期刊上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然笔者收集到的仅有《产后恶露异常的讨论》和《中医对于流产的认识与治疗》。

2 中医的存亡运动

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据高德明先生《论公医制度》文章记载,当时卫生水平极低,卫生设备严重不足,人民生活极度贫困,无力就医,每年的居民死亡率约为30‰,其中1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约为200‰,平均寿命约30岁。面对当时我国极度贫困落后而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许多留洋归来的开明人士痛心疾首,倡导“革命”、“新政”,并且波及到了医学界,于是出现“旧医一日不除,民众思想一日不变,新医事业一日不能向上,卫生行政一日不能进展”的思潮。1929年2月,卫生部在南京召开“中央卫生委员会议”,委员余云岫提议“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汪精卫、褚民谊等附著,结果决议照案通过:一则停止登记,一则禁止学校,一则禁止宣传,并通令全国中医院改称医室,复会同教育部通令全国中医学校改称中医传习所,禁止全国中医学校招生,所有世传师传均限以资格,停止执照。上海中医协会发起抗议通电,召开全国中医代表大会,于3月17日在上海成立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晋京请愿。迫于广大民意,政府废止卫生部议案和教育部布告。1931年3月17日中央国医馆成立大会在南京举行,选举陈立夫为理事长,陆渊雷等10人为常务理事,焦易堂为馆长,陈郁、施今墨为副馆长,提出“采用科学方式整理中国医学”。杭州医药协会提议经中央国医馆呈请行政院核准3月17日为法定国医节。1933年,立法院通过中医条例。1937年3月10日成立卫生部中央委员会。1939年,参政员孔庚等在参政院提议发扬中医药案通过。1943年,参政员孔庚等24人提案中西医平等待遇议決通过,同年9月22日公布医师法。1945年2月,全国中医师公会联合会成立。

在整个社会‘科学救国”思潮风行之时,传统中医遭遇到那些竭力树立“革命”和“新政”姿态的留洋学者(废止中医派)的强力攻击,认为中医不科学,其号召力远远大于一味固守旧学者。经历这场生死存亡的运动之后,中医界许多人士开始反思,提出“中医科学化”,囿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科技水平,大部分倡导者都是积极向西方医学寻求真理,力图用现代科学知识来研究和解释中医学,当时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高德明先生即是其中一员。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在重庆创立了新中华医药学会,学会认为中华医药学术的革新方向为“理论时代化”和“经验系统化”,其根本措施在于人才培养和技术革新,具体为:设学置校培养人才;举行医院革新技术;创立药厂增强药效;编印书刊提高知识。学会主办了《新中华医药月刊》,杂志社长兼发行人为沈炎南,由高德明和胡光慈主编,其主旨在“运用科学方法发扬中华医学,并谋其内容之充实革新”。先生在1945年出版的《新中华医药月刊》第一卷七八期合刊上发表了其代表作《中医改进之路》,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是当时“中医科学化”思潮的典型缩影。学会相继出版了一系列中医科学化相关的著作,如《中医药进修手册》系列等。这段时期,先生还担任卫生部中医委员会委员一职,践行着他的学术追求和中医改进之路。

当时对中医科学化的设想,重点是中医队伍的“科学化”,开办各种中医培训班和进修学校,让中医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西医知识;其次是用近代科学知识研究中药、针灸等临床经验;对中医理论则采取了废弃不谈或批判否定的态度[1]。先生在1953年《新中医药》杂志第6期《怎样来促进中医科学化》中提出:“中医医学知识,到现在为止,还停留在经验的阶段,并没有上升到理论阶段。”这些在当时阻止废弃中医及促进中医革新方面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但事实表明,由于社会阻力和认识上的局限等原因,并未取得重大成效。

3 中医改进之路

3.1 中国所需的医学 先生在《新中国医学运动的理论与实践》中提出,今后的医学必须趋向“时代化”和“民族化”,是以进步的理论代替陈腐的理论,进步的技术代替陈腐的技术,使世界的医学与中国人民的生活结合,化为中华民族的医学,具有中国的形式中国的精神而成长发展起来。

要做到这些,先生认为,要接受科学真理,尤其是一些现代的检测手段和先进药物;贯彻时代精神,摒弃中医那些陈腐而很难理解的中医理论,尽量用现代医学知识来解释,将古今术语统一;培养批判习惯,灵活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来分析中、西医的优劣,不能“盲从的拥护”和“笼统的反对”。实施医学民族化,务求医学人才和物资自给,争取世界医学地位,接受本国医学遗产。“中医学术时代化”和“西医学术民族化”二者并行不悖,合则更美而没有缺一不可的情形。

3.2 抽象理论具体化 先生认为,中医的抽象理论较多,相当一部分不是从临床实际工作中获得的,而是后人凭空想象加缀上去的,因此要克服这些缺点的不但是读书和工作中的理论学习,必须要多参加临床实践工作,细心地进行实践观察。这样可以从临床上证明我们的看法想法是否正确;

收集实际临床资料来充实所学的理论;可以增强解决实际医疗问题的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随时检讨验证所学的医学理论,确实地反省,以证明书本的理论是否具体正确,并可获得为书本里所得不到的新发现。

3.3 具体经验理论化 许多中医师富有临床经验,如果就此满足,而不加以精密的整理选择和理论探讨,那么他的经验将永远停滞在那里,不会进步也不会成为有价值的学问,而且在应用上一定会遭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障碍。要整理这些经验,就应该向理论学习,要认真地多读书,包括中、西医和科学书,这样才可经验带上综合性条理性,上升于理论。

对于如何读书,先生有其所见。第一,不要只记得书本上的结论,而要了解这些结论是怎么得到的。先生举例,对于应用复方比单味药剂的疗效好这一结论,还应当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好:可利用药物的协同作用以助长其治疗效能,可从多方面驱除病邪,可同时兼治两种以上病症,可利用药物拮抗性能以制止其副作用,可防遏药物的蓄积作用,可避免药物的惯习作用。第二,不要只知道书本上是怎么说的,而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说。第三,要不为书中所讲的许多东西所困惑住,而要思考这许多东西如何会串在一起。假如每个中医师在大量吸收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验并且这样认真地读书,随时运用科学法则,一点一滴地总结整理,自会产生一套新的科学的中医理论。

3.4 现代方法研究方药 先生认为方剂配伍中的“君药”,究其作用而言实际上就是“主药”,即方剂中最重要的有效药,亦即主治某病之物;“臣药”实为“辅药”,乃辅佐或促进主药效能之药物;“佐药”相当于“矫正药”,即用以矫正及防止主药或辅药的不良作用和不快气味;“使药”含有“赋形药”的意义,自身并无作用,用以稀释主要药品,或使之与各药混合,俾成某种型式,便于服用,如丸剂所用之蜜或甘草膏,软膏剂所用之猪油、凡士林等。“相须”、“相使”皆属协同作用,前者的强度大于后者;“相恶”、“相畏”、“相反”和“想杀”,均属拮抗作用,“相恶”为拮抗作用之客体,“相畏”为拮抗作用之主体,“相反”和“想杀”则纯系就拮抗作用对病体所影响之厉害结果而言,前者于病体有害,后者于病体有利。先生认为方剂配伍中的畏反学说的产生可能为:①因两种以上毒药合用,毒性过烈而致中毒,如狼毒与密陀僧;②因无毒药与毒药相合,而误中毒药之毒,如藜芦与诸参;③因两种以上药物合用,起化学变化而中毒,如水银与砒石;④因与作用相同或相似之剧药合用,药力过大发生不良影响,如巴豆与牵牛;⑤因与作用相反之药物合用,妨碍疾病治愈,如人参与藜芦;⑥因与含有细菌之药物合用而误中细菌之毒,如柿与蟹,狗肉与商陆。

先生主张用现代科学方法来研究中医方药,穷究其药理,其主编的《中医药进修手册》药物专辑和方剂专辑即可窥见一斑。方剂专辑的前言中这样叙述:“我们觉得方剂的改革,在目前只有先从实事求是做起。一切方剂效应的研究与说明,都必须从实际临床经验出发,如果实际经验是与现代科学相吻合的,我们一定尽量运用科学的原理来加以说明,充实其内容,使得进一步的提高,假使实际经验确是这般,而在目前的科学理论上尚难以理解其作用,那我们就老老实实地说:这药在经验上如何如何。”这两个专辑中,先生对方药的阐释绝大部分篇幅都是应用现代的药理研究成果来说明,基本上没有中医理论的阐释,个别地方以“经验”来代替的。

4 小结

鸦片战争以后门户开放西学东渐,西方各种思想文化如潮水般涌入,社会变革之风也日益强烈。中医界由格守旧学到试图汇通,由汇通以谋改良,从而出现了“中医科学化”运动。高德明先生倡导的“中医科学化” 和中医的改进之路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虽然本质上主要是用现代西医学来解释中医,但在当时是中医界经历一场巨大灾难后的必然理性反思,在废弃旧医的汹涌波涛中对维持和稳固中医的地位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也是中西医结合的先驱之声,对当今的中医现代化、科学化及相关研究仍有深远的影响。实际上,先生的学说诚为当时中医学术历史思潮的一个缩影。

由于当时社会仍然是满目疮痍,巨痛仍在,痛心疾首的有识之士们的“革命”行为未免过于激进,过于崇信西方医学的“科学性”,对中医理论体系缺乏正确的认识,方法有明显的西医化倾向,尤其是摒弃部分传统中医的理论精华,用纯粹西化的理念来理解和学习中医,忽视了中医自身的文化根源和内在规律,个别的甚至抛弃了辨证论治的核心,这一弊端至五十年代初,因卫生行政领导部门的错误政策而发展为改造中医运动,其遗留的负面影响至今仍在。

呜呼!斯人已逝,高德明先生一生穷究中医学术、维护和改进中医的精神风范依然可感,其拳拳之心和历史功绩依然惠泽绵绵。

[1] 顾植山,李荣.近代医学史上的“中医科学化”运动[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9,(2):50-53.

Strangle Shock Resistance and Changes for Rebirth——O Deming’s Way of Improving Chinese Medicine

Lt Yonghua Chongqing Three Gorges Medical College(Chongqing Wanzhou 404120)

o recount Chongq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academic activities and improvement of ideas in thirty and forty years of the 20th century of famous TCM doctor Gao Deming. Mr. Gao is that that's a microcosm of TCM reform,has a great historical achievement.However, there are some negative effects so far.

CM scientific;CM improvement;Bstract theory;Pecific experience

10.3969/j.issn.1672-2779.2010.18.189

1672-2779(2010)-18-0258-02

2010-07-16)

猜你喜欢
科学化医学理论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医学的进步
流翔高钙,实现葡萄科学化管理助农增收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透明化、科学化和可预期
以党建调度为抓手 提升国企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