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英语,兴趣为先

2010-08-15 00:50江苏江都邵伯中学彭庆霞
中学生英语 2010年8期
关键词:英语教育教师

江苏江都邵伯中学 彭庆霞

爱因斯坦曾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教育家布卢姆也表达过类似观点:“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感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得更轻松,更迅速。”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效果是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兴趣是英语学习的动力,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结合点,是教与学的纽带。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并且会兴致勃勃地投入学习和探索,变“苦学”为“乐学”,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让学生对英语感兴趣,应多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改变自己的常规教学模式,优化教材输入模式,让学生始终感觉到一种新鲜感,尝到乐趣,时刻让其体会到成就感。

若能让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那我们英语教师已经成功了一半;若则能帮助其树立坚定的、必胜的信心,那英语教学中的很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为帮助学生树立坚定信心,笔者曾尝试过如下方法:

1.教法和学法并重

教师理所当然应精心备好每一节课,用最有效的方式讲授所传授知识。此外,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也是教师不可忽略的重要一环。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记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知道,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故笔者认为当堂巩固是最高效率的复习。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必须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把当堂所学知识及时巩固和消化,以强化记忆,使遗忘降到最低限度。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养成良好习惯。成绩差,代表学习态度差的同时,也代表效率差,学好英语必须找到恰当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习惯,让好成绩如影随形。而学法指导的关键是要有针对性,对学生的难点及时加以攻克,甚至在问题末出现之前就为之引路导航,可谓“识渔就有鱼食”。总之,全方位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其随身体会到成就感,对英语充满信心,对英语课充满期待。

2.表扬和鼓励相伴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上森曾经做过一个有趣而耐人深思的实验,证明了“罗森塔尔效应”的存在。它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学生能否取得好的成绩,是与教师的期望相一致的。之所以有这样神奇的期望效应,实际上就是因为教师对学生深切的爱。教师这种饱含着期望的爱,是学生取得良好成绩的重要推动力。

一位资深教育家曾总非常独到、精辟地总结过:在教育教学中,表扬比批评好,鼓励又比表扬好。看来,批评的确应该被打入冷宫了。正在成长发育中的中学生,心理尚不成熟,感情也十分脆弱,教师要善于表达积极情感,用信任的目光、赞许的微笑、和蔼的语言,尽力做到对学生不指责、不呵斥、不急躁。对于学生的错误,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去纠正。在教学中,多使用“Good!Well-done!Not bad!Excellent!Superb!I expect a better answer!”等语句鼓励,表扬学生,尤其对基础差的学生,应加倍小心地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为他们设置适当的学习难度,创造机会,让他们有成功感,对于他们听说能力的微小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当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一个关心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如Don't be nervous.Take it easy.Don't be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Have a try.等均可以消除学生的窘迫心理。根据所谈的具体内容,有的放矢地指出好在哪里,如语音语调正确,说话流畅,声音响亮等,使其知道自己的长处,激励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十分注意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并会把此作为前进的动力。

诚然,课堂鼓励不可或缺,但是,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不是三天两头便能一蹴而就的。学生一时的兴趣只会带来三分钟热情,枯燥的学校生活、艰苦的学习生涯、不理想的成绩往往会让他们热情消退,灰心气馁接踵而来,不少人会因此放弃努力。故对学生进行意志方面鼓励显得尤为重要,向英语进军,一要自觉、果断、百折不挠;二要动口、动脑、动手,不耻下问,这样才能把英语学好。

[1]李化树《论教育实践中教师的情感投入》中国教育学刊[J]2004.5

[2]章兼中、俞红珍著《英语教育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教育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英语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