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教学方法在西内见习教学中的联合应用体会

2010-08-15 00:44徐震宇罗海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临床医学院200437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17期
关键词:西医病例多媒体

王 怡 徐震宇 舒 静 罗海明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临床医学院(200437)

多种教学方法在西内见习教学中的联合应用体会

王 怡 徐震宇 舒 静 罗海明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临床医学院(200437)

通过独立备学、多媒体教学、情景模拟互动-病例再现、网络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提高中医院校西医内科学见习教学的教学质量。

见习;独立备学;多媒体教学;情景模拟互动-病例再现;西医内科学

西医内科学作为高等医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见习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教学思想的贯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直接影响。见习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训练学生诊治病人的实战技能。因此,如何通过改进临床教学方法使医学生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和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是摆在中医院校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1]。中医院校学生在西医内科学见习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见习时间少,内容多任务重以及西医基础理论薄弱等。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教师必须在见习教学方法上不断的改进及探索。通过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来弥补见习教学中的不足,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多年的见习教学工作中,尝试多种教学方法联合应用,并与临床床旁见习灵活结合贯穿使用的方式来提高见习质量,取得了一些经验。现将这些教学方法的在西医内科学见习教学中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1 独立备学模式

见习的目的是通过一些具体实例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回顾和补充,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一般在校理论课与临床见习之间往往间隔一段时间,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如何利用好这段时间对见习有着直接的影响。鉴于中医院校西医内科学教学时间相对较少,内容较多,因此我们尝试鼓励学生在上完理论课后,在下临床见习前进行独立备学,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内选取部分教学内容,自行制作各具特色的多媒体课件,然后利用见习的过程中,由带教老师安排时间进行集中展示交流,以鼓励和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精神。例如在呼吸系统课堂教学结束后,我们要求同学认真复习所学内容,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内选取部分教学内容(如:支气管哮喘),收集各类相关的图片及影像学资料(哮喘发作患者的肺部听诊的音像、体位的图片,肺部影像学等资料),见习时由带教老师安排时间进行集中交流学生独立备学的内容。

经过尝试后我们发现,独立备学模式有利于“教”、“学”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和完善,弥补了授课时间的不足。学生自行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可极大地激发学习兴趣,满足学习的成就感,从而使学生从“要我学”的被动接受转变为“我要学”的自觉行为。可以说在独立备学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对于课堂所学进行了回顾和复习,另一方面其个性特点和创新性思维都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熟练应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的能力也有了用武之地,创造了“二次学习”的良好氛围。学生创作的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也是对教师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作了极大的充实和扩展。

2 多媒体影音资料

目前的西医内科学临床见习经常由于病人的不配合、疾病变化迅速或受到发病节气的影响等原因,在学生见习时缺少典型病例及典型体征,从而使教学质量受到影响。为了解决临床见习教学中的这个实际问题,我们采用多媒体与临床结合见习教学法。在学生见习当天,如遇到典型病例可在争取病患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床边见习。如没有典型病例或患者不能配合,就借助多媒体见习教学法。播放平时临床上遇到典型病例收集的录像资料或借助网络收集的相关的图像、视频和声音。例如,急性左心衰的内科学见习带教就较多地采用多媒体见习教学法。因为临床上常见的急性左心衰属于急重症,病例虽然典型常见,但考虑到一些客观原因(病人不配合,家属不同意床边见习等),不适合带领同学进行床边见习。光靠文字描述这些症状体征,学生多无视觉、听觉的多样性的刺激和直观的认识,印象不深。碰到此类矛盾,笔者多在征得病人及家属同意的情况下,留取病人疾病发作时的影像资料以便让进行多媒体见习教学。而消化系统肝硬化内容的见习带教多在床边进行,可以让学生直观的看到蛙腹、蜘蛛痣等典型的症状体征。

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像、视频和声音等为一体,能有机的将视听结合起来,图文声像并茂,将抽象的理论概念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变抽象为形象,对学生视觉、听觉的多样性的刺激,不但使学生的感觉、知觉得到拓展,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课堂上所学内容进一步的理解和记忆[2,3]。大量的临床见习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见习教学与临床常规床边见习教学互相补充,能有效的弥补学生临床感性认识的不足。而且,带教老师准备的多媒体影音资料和学生独立备学的内容共同展现交流,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更好的掌握基础知识。

3 情景模拟互动-病例再现模式

在以上两种见习方法的基础上,我们也尝试在有限的见习教学时间中留出一部分时间,采用情景模拟互动-病例再现的模式进行见习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教”处于绝对中心地位,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在内科学见习活动中,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教学内容,由学生充当医生和病患的角色,在带教老师的协助下向全体见习同学进行情景模拟互动-病例再现。

考虑到综合性床教学医院有丰富的病历资料和完善的保存制度,我们选取典型病历资料并按教学进度提前分发给各小组的见习学生,由各小组长组织成员进行准备。在见习课上各组选派成员扮演“病人”及“诊疗医师”角色,进行问诊训练和病历资料搜集,最后提出“诊疗计划”。带教老师在训练结束后对问诊技巧、诊断思路、治疗方案等方面进行总结并组织学生讨论。

学生扮演医生和病人角色见习授课时,听者讲者完全消除了平时畏惧老师、不敢主动提问的负性心理,营造出活泼热烈的学习交流氛围。在整个互动过程中,不断有学生举手提问“难为”自己的学友。学生所提的各种问题以及主讲学生对所提问题的理解水平和回答准确程度,都能直观而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理论课教学的薄弱环节,有助于教师在针对性总结中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

4 网络互动

我们在见习带教过程中还发现,由于见习过程时间有限,很多参加过见习的学生有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鉴于这一情况,我院西内教研室借助互联网平台开设专用邮箱,定时由教研室老师为学生答疑解惑。对于那些有进一步深入学习要求的同学,依托综合性教学医院丰富的病例资料,定期给学生提供一些疑难讨论病例。同学们可以搜索查阅资料后,提出自己对该病例特点及诊治过程的看法,最后由教师进行解答。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自已解决实际向题的能力明显提高,真正体会到网络资源对学习的巨大帮助,提高了自学的技巧和效率。

当今,随着医学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患者权益意识提高,医学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医学教育,尤其是临床教学对即将承担救死扶伤神圣使命的医学生来说是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正确的临床思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4]。为了达到这个任务,克服中医院校西医内科学见习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困难,我们尝试引入独立备学、多媒体与临床结合、情景模拟互动-病例再现、网络互动等多样灵活的见习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进了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并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其中的意义是并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只限于练学生临床思辨的能力,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尊重学生学习的热情,以生动灵活的评估方法肯定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构建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坚实的基础。

[1] 吴静,吴嘉,雷闽湘.内科见习课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第l5卷第l9期:3033-3034

[2] 傅贵平,孙立,王燕军.中医诊断学典型病证的多媒体教学研究与实践[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1(3):10-11

[3] 赵新广,刘丹卓.多媒体技术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运用的思考[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3):158-159.

[4] 欧阳若芸,蒋云生.从“全球最低基本要求”谈临床医学教育的改革[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22):153-155.

10.3969/j.issn.1672-2779.2010.17.047

1672-2779(2010)-17-0060-02

2010-05-10)

猜你喜欢
西医病例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病例”和“病历”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也门霍乱疫情更新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活用多媒体 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