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装卸专业化管理的实践

2010-08-15 00:46
铁道货运 2010年2期
关键词:站段广铁集团货场

汤 罡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 货运处,广东 广州 510088)

1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装卸管理的现状

1.1 经营管理体制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广铁集团)目前主要有5种经营管理模式。

(1)多元装卸公司经营管理模式。由广铁集团多元中心下属长沙、怀化多元集团按原长沙总公司、怀化总公司的管辖范围分别成立长沙铁路装卸公司、怀化铁路装卸公司经营管理铁路装卸业务。长沙、怀化铁路装卸公司基本上以直管站段为单位成立装卸分公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2)多元物流公司经营管理模式。粤海公司管内各站的装卸业务由粤海公司多元公司粤海物流公司经营管理,在海南岛内的装卸队伍基本全部由物流公司组建。

(3)合资站段(公司)直接经营管理模式。广东省境内广梅汕、三茂、广深公司的主业货场,由站段直接经营管理。

(4)委托经营管理模式。石长总公司管内装卸业务委托长沙车务段经营管理。

(5)多经、合资货场自主经营管理模式。广州枢纽内共有10个多经、合资货场,自主对装卸进行经营管理。

1.2 业务管理水平状况

合资、多经货场的装卸管理水平与装卸公司、合资站段存在差距。装卸公司、合资站段延续了广铁集团机构改革前的管理人员和管理方法,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制度措施,管理水平相对较高。而多经、合资货场的装卸管理水平则参差不齐,相差较大。

1.3 装卸设备状况

广铁集团共有装卸机械477台,其中门吊70台、装载机147台、叉车189台。目前超折旧年限仍在使用的机械设备约占广铁集团装卸设备的26%。

2 装卸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主体多样,不利于专业化管理

广铁集团的装卸在机构改革时,受管内合资公司多、合资货场多资本结构的制约,没有与其他铁路局一样,在整个铁路局的层面上成立装卸公司或类似机构,而是分别由多元装卸公司,合资站段,多经、合资货场等单位分别进行经营管理。尤其是广州枢纽内10个多经、合资货场,分属广铁羊城实业公司、广铁经济技术开发公司、三茂实业公司等6个多经系统单位。这6个多经系统单位中部分与广铁多元中心无隶属关系,使装卸多头管理的现象较为突出,不利于广铁集团装卸的专业化管理。

2.2 经营管理上重效益、轻安全

铁路多经单位与合资货场都注重盈利的分享,对安全的管理重视不够,“重效益、轻安全”的现象较为普遍。部分装卸单位的工作重心倾向于提高效益,对职工培训和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不到位。近年来,广铁集团装卸职工整体业务素质下降,标准化作业水平下滑,造成了效益不佳、安全不稳的局面。

2.3 基础管理不到位,职能弱化

广铁集团装卸管理职能弱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元中心不具备发布广铁集团装卸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的主体资格,而货运处装卸管理职能弱化,货运管理各专业专项整治每年有计划、有步骤开展、各种规范性文件也不断出台,但装卸管理方面缺乏广铁集团级的规范性管理文件,专项整治活动也缺乏。二是部分多经、合资货场与广铁多元中心没有管理上的隶属关系,广铁多元中心无法对部分多经、合资货场的装卸实施有效管理。

2.4 设备投入不足,管理不规范

广铁集团多元装卸企业经营效果不佳,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无力对装卸机械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多经、合资货场不注重装卸设备投入,缺乏长期发展规划和战略性投资意愿。近年来,广铁集团对装卸设备的投入不足,设备老化普遍,带来安全隐患。

在装卸机械设备管理上,多经、合资货场对设备安全重视不足,设备管理相对薄弱,设备维修相对滞后。部分设备没有办理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也没有定期检验检测,未安装起重量限制器、风速仪等安全防护装置,存在不安全因素。

3 推进装卸专业化管理的对策

3.1 建立组织机构,理顺管理体制

(1)2009年4月,广铁集团在货运处成立装卸管理科,明确了对装卸专业管理的职能和行业监管职责。各站段建立装卸管委会,专业科室设立装卸专业管理人员,行使对装卸组织、安全管理、职工教育的管理职责,构建了完善的装卸组织、管理机构。

(2)下发了规范性管理文件《关于规范集团公司货运基础专业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广办发[2009]96号)和《关于加强和规范装卸管理工作的通知》(广货函[2009]449号),明确了站段对装卸的管理职责,把多经、合资货场管理和装卸管理纳入站段日常工作,把多元各装卸分公司(装卸作业所)比照站段车间进行管理,在生产上集中统一指挥,在管理上打破主业和多元的界限,解决了以往装卸分散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建立货装一体化管理的新格局。

3.2 整章建制,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1)梳理有关规章制度。为整章建制,强化基础,收集、整理了装卸有关规章文电,逐篇对照,清理出《广铁集团装卸系统有效规章文电目录》,并收集整理了所有有效规章文电的电子版,以广铁货电[2009]364号下发到各站段和装卸公司,方便装卸干部职工学习、使用。

(2)开展装卸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广铁集团货运处制定了装卸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和推进计划,确定了安全专项整治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对门式起重机的安全装置和超期设备大修、起重作业防坠落、叉车作业防翻、装载机作业防撞等常见、易发生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全面检查和整治。

3.3 强化安全质量考核

将装卸安全纳入到广铁集团对站段的安全质量考核管理范畴和安全评估审核内容中。明确湖南地区直管站段对装卸分公司,广东地区合资站段对多经、合资货场装卸的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增强站段对装卸管理的责任。

3.4 制定装卸作业标准

(1)制定《一班工作标准》。作业标准化是装卸安全生产的根本和基石。广铁集团制定了装卸6个主要工种的《一班工作标准》,规定了接班、班中作业、交班的具体步骤和质量要求。要求广铁集团管内单位对作业标准严格落实,通过选树正反两面典型有序推进,切实提高装卸职工标准化作业水平。广铁集团货运处选派业务人员驻站包保,确保《一班作业标准》的贯彻落实。

(2)组织“班前学标、班中达标、班后对标”活动。要求所有装卸班组利用班前点名会组织学习1条作业标准;健全自控、互控、他控机制,实现现场作业班中达标;利用班后会进行本班作业对标点评,在装卸职工中营造“当标准岗,干标准活”的浓厚氛围。

3.5 实行委托装卸准入制度

(1)建立委托装卸市场资质准入制度。由运输站段负责委托资质审核,广铁集团货运处负责委托资质审批,严把委托装卸队伍入门关,从源头上强化装卸专业化管理。

(2)引入良性竞争机制,提高委托装卸作业水平。规定各站段可根据自身实际,适当引进两家以上委托装卸队伍,以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方式,切实提高委托装卸作业水平。

3.6 加强装卸设备安全质量的监管

(1)制定与货运发展相配套的装卸机械发展规划,引进和推广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装备,加快淘汰落后技术和产能。

(2)制定装卸机械管理细则和安全操作规程。广铁集团货运处加强机械设备的监督管理,对装卸机械更改、大修计划进行审批,督促落实更改、大修资金;对机械设备调拨、转让、出租、封存、报废的进行审批。

(3)每年定期组织开展机械设备大检查和红旗设备评比。

3.7 加强专用线共用管理

专用线(专用铁路)货物到发量占广铁集团货物到发量的64%。加强专用线(专用铁路)的管理,既是规范货运管理的要求,也是装卸发展的基础。

(1)集中清理整治。2009年7月,广铁集团货运处对管内517条专用线(专用铁路)的产权性质、经营范围、运输协议,1 793家共用单位的经营范围、共用协议、实际到发品类进行了全面清查,在此基础上,认真对专用线(专用铁路)管理进行了整顿规范。

(2)严肃协议签订。广铁集团货运处根据专业化管理要求,对专用线(专用铁路)运输协议和共用协议进行了修订完善。在协议签订工作中,要求站段严格按照专用线产权单位经营范围,以及《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名称表》公布的允许办理品名的要求执行。对铁路货场办理的货物品类,且货场作业能力不饱和的,原则上不予开展专用线共用。

4 实施装卸专业化管理取得的效果

(1)管理体系得以完善。各级装卸管理机构的建立,形成了完善的装卸管理网络,健全了广铁集团装卸管理体系,实现全广铁集团装卸管理工作统筹布局,系统开展。

(2)装卸指标不断提高。2009年第一季度,广铁集团完成装卸总作业量1 685万t;第二季度完成总作业量1 890万t,增长12.2%;第三季度,完成装卸总作业量2 124.5万t,增长12.4%。

(3)装卸安全基本稳定。截止2009年12月31日,广铁集团未发生装卸责任死亡事故和因装卸作业引发的行车安全事故。

猜你喜欢
站段广铁集团货场
满洲里站国际货场扩能改造的研究
关于推进实施CTC标准化运用站段的实践与探索
铁路车务站段提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水平的工作探讨
德州鲁源货场信号联锁设备关键技术的应用
铁路货场联锁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提升丹洲营车站货场作业能力的分析
岗位技能达标考核活动在站段中的实施
铁路车务站段应急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广铁集团网络安全监控系统”通过技术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