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经营模式 构建放心农资下乡进村保障体系

2010-08-15 00:44张洪立
天津农林科技 2010年1期
关键词:进村连锁农资

张洪立

(静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天津 静海 301600)

为了让农业生产用上放心农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按照农业部、国家工商总局、中华供销总社农市发[2003]16号《关于推进农资连锁经营发展的意见》精神,静海县从2004年开始进行农资连锁经营试点工作。2005年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认真总结经验,在开展农药连锁经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农资市场管理,扩大连锁经营范围,积极尝试技术推广同农资服务部门联合开展技术、物资服务的实践。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农资连锁经营、服务格局,构建了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的保障体系。

1 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的实践

1.1 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

为了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农资市场,确保静海县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的顺利实施。首先,静海县农业局充实了静海县农业执法大队、种子管理站两个专职农业执法机构的力量,加强了植物检疫、肥料管理执法队伍建设。成立了农业执法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副局长专门负责农业执法工作,各执法单位年初同局党组签订年度农业执法责任书,并分别同农资经营户签订守法经营责任书。二是农资销售的关键季节,组织联合执法和拉网式执法检查,对违法经营户采取媒体曝光、行政处罚等手段严肃处理。各执法单位根据执法特点采取重点抽查和普查的形式,形成常年执法的高压态势,使违规经营无可乘之机。三是加强农业法律法规宣传和农资知识培训。各执法单位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宣传法律法规知识,每年定期举办大型农资实用技术培训班4期,并结合科技下乡、执法检查等活动向经营户和农民传授法律法规和农资使用知识,提高了经营户的守法经营意识和服务水平,增强了农民的自我防范意识。

1.2 改革农资经营体制

为进一步推进静海县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工作,推广农药连锁经营的经验,扩大连锁经营范围,静海县又相继组织成立了县级种子、肥料连锁经营总店,把农资连锁经营的范围扩大到种子和肥料两大农资商品,使主要农资商品全部实行连锁经营。为保持农资连锁经营工作良好的发展势头,促使连锁经营发展壮大上水平,首先完善了农资连锁经营各项管理制度,出台了连锁经营优惠政策。在享受良种补贴、配方肥定点企业认定上,采取公平竞争,优先考虑连锁经营企业的做法。二是做好县级连锁牵头企业培养、遴选工作。县级连锁牵头企业要选择实力强、信誉高、懂经营、会管理的农资经营或生产企业担任,否则将事与愿违,功败垂成。为此,静海县在农资连锁试点上首先选择了原国有农资经营企业——静海县农业技术服务站作为县级农药连锁牵头企业,继而在种子和肥料连锁经营上选择了国有企业静海县种子公司和天津市农乐制肥有限公司作为县级连锁牵头企业。三是认真处理好经营性事业单位摘牌转制和剥离对农资连锁工作的影响,实现连锁经营的平稳交接和转型。正当静海县的农资连锁工作顺利开展之际,根据改革的需要静海县种子公司和静海县农业技术服务站两个县级连锁总店将被取消,为了减小对连锁经营工作的影响,农业局千方百计培养、引进县级连锁牵头企业,确定由私营企业天津静农丰种业有限公司和天津市保农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接替种子、农药县级连锁总店的位置,继续履行连锁经营职责。由于措施得力,衔接到位,不仅使静海县的农资经营步入了正轨,而且为连锁经营工作注入了活力。

1.3 开展技物结合 为放心农资进村提供支持

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和农业技术推广的最终对象都是农民,最终目的都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如何解决农资经营和技术服务脱节问题,发挥技术、物资的交互作用,始终是农业生产亟待解决的课题。

2006年结合农业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和“测土配方施肥财政补贴资金”项目的实施,静海县开始了农技推广部门和农资经营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服务模式的探讨。首先,根据天津市农乐制肥有限公司既是静海县肥料连锁经营牵头企业,又是 “测土配方施肥财政补贴资金”项目配方肥定点生产企业的双重身份,由静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无偿提供肥料配方和技术指导,并负责企业技术人员和基层连锁店销售人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其次,利用项目培训联合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配方肥使用技术培训及宣传示范工作,取得显著效果。截止到2008年,联合举办配方肥、施肥技术培训班120期,培训农资销售人员、农户8 400多人次,开展送科技、文化下乡到村演出15场次,安排新技术示范展示田26个。研制生产小麦、玉米等作物配方肥12个品种,建立配方肥区域连锁销售网络4个,累计生产销售配方肥2 551.7 t,推广面积850.6 hm2。由于采用新的推广模式,技术培训直接到村覆盖面达到乡村数的46.4%以上,配方肥推广数量由2006年的123.7 t,达到 2008 年 1 021 t,不论推广速度,还是技术到位率都超过单一推广模式。这种方式不仅解决了农业推广上的技术同物资脱节的问题,而且解决了农民买肥难、选肥难、用放心肥更难的问题。

2 取得的成效

建立了农药、种子、肥料三大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发展农药基层连锁店50家、种子基层连锁店50家、肥料基层连锁店79家,连锁商品供应量分别占市场份额20%、60%和30%,为静海县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奠定了基础。据调查,静海县蔬菜产地抽检合格率从2004年的96%提高到2008年的98%;农药市场抽查合格率由2005年的90%提高到2008年的95%;肥料抽检合格率显著提高,坑农害农事件、农业生产安全事故很少发生。

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 问题

一是部分县级农资经营企业实力弱、经营条件差、服务手段落后,限制了农资连锁经营的开展。基层农资经营企业规模小、从业人员素质低、重效益轻服务,优质高效农资的作用难以发挥,影响了连锁经营的效果和整体形象。二是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投入不足,缺乏技术、经营联动的保障机制,技术、物资服务脱节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三是农资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部分法规尚需完善。

3.2 建议

一是加大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的宣传和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力度,增强农资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农户的自我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关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的氛围。二是进一步明确农资市场管理职责,规范经营行为,加大农资市场治理力度。建立农资市场资格准入制度,提高农资经营水平。三是加大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投入力度,制定相应扶持政策,探索建立放心农资下乡进村长效机制。

[1]张洪立,郑淑清.开展农资连锁经营 探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的新途径[A]//张玉香.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95~100.

猜你喜欢
进村连锁农资
共营与共赢:凤县企业为何乐于“进村”
“快递进村”还有哪些堵点、痛点?
三部门出招:保障『快递进村』目标实现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专注零售连锁空间打造
库里受伤的连锁效应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
一个幸福的农资人
参加农资展会,细节绝不能丢
有壹手——重新定义快修连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