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路径之研究

2010-08-15 00:48康江峰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天水经济区陕西省

康江峰

(宝鸡文理学院经济管理系,陕西宝鸡721013)

构建“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路径之研究

康江峰

(宝鸡文理学院经济管理系,陕西宝鸡721013)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是实施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规划》的核心内容。陕、甘两省现有区域创新体系有以下内在缺陷:国家科技力量强大,地方科技力量弱小;研发能力较强,产业化和市场实现能力弱;国有大中型企业研发能力强,外资和民营企业研发能力弱;中心城市西安市科技能力强大,其他市县区科技能力弱小。为此,“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路径的构建应分六步走:第一步,创设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领导机构;第二步,制定统一的科技创新路线图;第三步,降低科技创新活动的城市首位度,均衡科技资源的空间布局;第四步,打通地方科技与国家科技之间的联系,借用国家科技力量发展区域经济;第五步,进行体制、机制创新,转变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第六步,大力发展科技创新的中介服务,组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创新网络。

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路径构建;自我创新

一、陕、甘两省区域创新体系的缺陷

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区域内部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介组织和政府所组成的科技创新网络系统。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参与科技创新的相关组织、这些组织之间的联系及其运行机制。[1]企业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既是新技术的需求者也是新技术的供给者,并将新技术产业化和市场化。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则是新技术的供给者,进行技术发明与创新活动。中介组织是技术创新要素的链接器和润滑剂。政府与制度安排则是区域创新体系运转的规范与秩序。多年来,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已在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对推动环勃海湾、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经济成长起到了巨大作用。

由于“关中—天水经济区”涵盖了陕西省的关中地区和甘肃省的天水地区,这就决定了“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区域创新体系属于跨行政区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区域创新体系实质上就是要在陕、甘两省现有创新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出一套新的跨行政区划的科技创新体系。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首先分析陕、甘两省现行创新体系的内在缺陷。鉴于陕、甘两省的区域创新体系具有同质性,而“关中—天水经济区”是以陕西省的关中地区为主体,因此对陕、甘两省现行创新体系内在缺陷的分析就以陕西省为样本。

一是国家科技力量强大,地方科技力量弱小。

按照科技经费来源和科技活动的功能,区域内的科技力量可区分为“国家科技”和“地方科技”。国家级科技力量的研发经费由中央政府提供,主要进行基础研究、战略性研究、国防科技研发和前瞻性的技术开发活动。地方性科技力量的研发经费由地方政府提供,主要进行适应本地经济发展需求和具有本地资源特色的技术应用开发研究和技术扩散、应用和推广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五”、“二五”时期,国家在陕西省关中地区新建了20个大型军工骨干企业、研究所和配套企业。“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又投入巨资,在陕、甘、川、渝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工业和国防科技建设,当时陕西陇海沿线和汉中地区有新建军工企业59家,研发机构23家,新建和内迁重点高校3所,使陕西省成为我国重要的军工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也使陕西省的科技实力迅速提升。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又在科技经费投入、科技重大专项安排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对陕西省扶持的力度。由此可见,陕西省科技是国家根据总体战略布局考虑长期支持培育形成的,而非陕西省经济、科技自身发展的结果。[2]

据统计,1999年陕西省共有104个技术研究,46218名技术研究人员,当年获得重大科技成果589项,居国际先进水平的197项,占33.4%;居国内领先水平的265项,占44.9%;在全省科研院所一级学科的101个优势专业的研究领域中,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的成果奖8754项,其中国家级成果奖564项,而且17项在全国是唯一的。从陕西省研究开发经费来源和投入结构看,明显地呈现出不平衡状况。多年来,陕西省“研究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简称R&D)经费投入一直较高。2001年,陕西省R&D经费支出占全国总额的4.96%,居全国第8位;R&D经费占GDP的比重更高,为2.8%,居全国第2位,仅排在北京(6.02%)之后,高于广东、上海、江苏等东部发达省份,达到发达国家的科技投入强度。但高投入的R&D经费主要是由作为陕西省R&D活动主体的中央所属研发机构、重点高校通过争取中央财政获得的,而地方所属企事业单位的R&D经费投入很低。2000年,在陕西省R&D经费内部支出中,政府资金占60.85%,居全国第1位;政府R&D投入占GDP的比重居全国第2位,为1.81%,高于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是全国平均值的5.5倍;同样,中央所属企事业单位的R&D经费占总额的76.9%,高于北京,居全国第1位,而地方所属企事业单位的R&D经费支出仅占总支出的23.1%,远低于上海(45.8%)、湖北(39.9%)等省市;投入中央企事业单位的R&D经费中主要用于国防科研,民口仅占2.63%.

二是研发能力较强,产业化和市场实现能力弱。

一般认为,对科技相对发达地区,应采取技术推动型的技术创新模式。技术推动型的创新模式大体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生产制造→创新管理→市场营销等六个相互关联的上下游环节。陕西省的优势在于上游的研发能力较强,而下游的产业化和市场实现能力则较弱,上、下游链条严重断裂和不平衡。

据柳卸林等主持的以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等五项为一级指标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称,陕西省区域创新的综合排名在2001~2003年连续三年均比较靠前,分别为第11、10、11名。但这主要是由作为其二级指标的研发投入和研究成果带来的,研发投入强度三年全国排名均为第2位,仅列北京之后;研究成果中以作为表现基础研究成果形式的科研论文指标靠前,三年排名分别为第5、7、5名;而作为应用与开发研究成果表现形式的技术专利指标则相当靠后,三年排名分别为第19、15、20名;制造与生产能力也靠后,分别为17、13、18名。另外,从研发经费投入内部结构看,2003年陕西省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者经费支出比例为1:5.1:1.2,而同期全国三者比例为1:3:13,这也表明陕西省用于基础研究经费较高,而与生产直接联系的试验发展经费太低,还不到全国的10%.[3]由此可知,后续投入跟不上是陕西省上游的科技成果难以形成产品和产业化的主要原因。

三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研发能力强,外资和民营企业研发能力弱。

这可从陕西省工业企业内部R&D经费投入结构明显地看出。在工业企业内部,虽然陕西省的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很高,如2000年有科技活动的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居全国第1位(2.57%),是全国平均值的2.5倍,但在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中,国有大中型企业系统占绝对优势,为56.64%,股份有限公司(大部分是国家控股)占22.75%,两者之和为79.39%,是陕西省R&D活动的主要执行者,而港、澳、台和外商企业合计仅占6.9%,民营企业R&D经费投入更少,研发能力也很弱,这和浙江、福建、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国有企业在企业R&D中经费支出的比重很低(三省分别为8.22%、15.22%和17.46%),而外资企业、股份企业和民营企业等成为R&D活动的主力形成明显反差。[4-5]国有企业由于体制、市场化和经济外向型等因素制约,致使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活力不足,创新效率低下,对陕西省经济增长贡献不大,这也加剧了陕西省科技研发能力强、经济吸收较弱、科技与经济严重不协调的状况。

四是中心城市西安市科技能力强大,其他市县区科技能力弱小。

科技及其产业化具有空间聚集性特征,其科技产业集群的区位选择一般会落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发达的大城市,这在国内外都是如此。但陕西省这种科技区位分布不均衡性在国内最为显著。科技能力近八成分布在省会西安市,而省内其他地市科技能力极其薄弱。据魏守华对全国27个省区(除北京、上海、重庆三个直辖市外)科技集中度计算分析,西安集中陕西省76.9%的科技,在全国仅次于海南,居第2位[3],为最典型的科技单中心城市(将科技首位城市的集中度在0.5以上称为单中心城市,在0.5以下的称为多中心城市),而西安市以外的宝鸡、汉中、咸阳、渭南等市和广大县区科技力量极其薄弱,这与东部的浙江、江苏、山东等经济发达省份科技分布为中心或多中心,科技分布相对均衡形成了较大反差。如在江苏省,科技集中度位居前两位的城市分别为南京(26.2%)和无锡(11.7%)[6-7],为典型的多中心城市。

二、构建“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的路径

“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属于跨行政区的区域创新体系,与省区内的区域创新体系有所不同。一方面,构建“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的协调成本会很高;另一方面,陕、甘两省区域创新体系的兼容性会影响“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鉴于此,构建“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的路径也就不同于省市内区域创新体系。

第一步,创设构建“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的领导机构。由于“关中—天水经济区”横跨陕、甘两省,包括六个市,因而构建“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时必然会涉及陕、甘两省的科技管理体系与权力问题。为此,两省必须共同让渡出一部分行政权力,交给“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管理机构,并就科技创新管理、政策机制、发展规划、资金投入、科技资源配置等问题进行大量的协调,这就需要一个统摄“关中—天水经济区”科技创新活动的权威领导机构。

第二步,制定统一的科技创新路线图。“关中—天水经济区”科技资源配置状况的调研、科技管理机制的统一、科技创新方向的确定、科技资金的投入、科技项目的下达以及科技创新中介要素的培育等事务都需要有一个统一的长期规划,以实行统一管理与错位发展。科技创新路线图应确定“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原则、方法、阶段和保障措施,并对未来三十年“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活动作出明确的规定,以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大纲。

第三步,降低科技创新活动的城市首位度,均衡科技资源的空间布局。“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典型的科技单中心城市,这非常不利于科技创新活动的均衡进行。西安市与天水市、宝鸡市、铜川市、渭南市、咸阳市的科技位势差太大,后五者科技创新的能力很弱。为了驱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各地市科技创新活动的均衡发展,建议在组建科研院所、成立高等院校、发展科技中介组织、下达科技创新课题时有意识地向以上五市倾斜,并引导科技资源向这些地市流动,以强化科技创新活动对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变单中心城市为多中心城市。

第四步,打通地方科技与国家科技之间的联系,借用国家科技力量发展区域经济。“关中—天水经济区”内强大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力量应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通过军转民项目、技术转让、人员流动、人员培训、联合开发、配套生产等路径向地方级科技机构和区域中介服务机构通过购买、投资、联合、配套、统一规划的形式主动出击,与国家级科技创新机构之间建立“多形式、多管道、多环节”的联系通道,打通地方科技体系与国家科技体系之间的联系,充分借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力量。

第五步,进行体制、机制创新,转变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科技创新活动最重要的主体是企业。企业产业科技创新的需求产生科技创新的冲动,同时也应该惊醒技术发明与技术转化活动。为此,“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区域创新领导机构应出台新的政策,对企业进行引导、考核和激励,鼓励企业通过自主创新、联合创新和引进创新的形式进行科技创新活动;要求科技研发实力强,资金实力雄厚的大中型企业组建自己的技术研究院(所)和实验室;要求技术研发有一定力量,资金实力较强的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其他大型企业进行联合研发;要求技术研发力量薄弱的中小企业通过购买专利、引进生产线和产品的形式进行引进创新。此外,所有企业都应制定自己的科技创新计划。

第六步,大力发展科技创新的中介服务,组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创新网络。“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应按照“开放性、有序性、动态性、创新性”的原则进行。

[1]吴贵生.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以北京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为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3,(4):18-21.

[2]杨忠泰.陕西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内在缺陷及其调适[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62-66.

[3]魏守华,吴贵生.我国省区科技空间分布特征、成因及其政策含义[J].管理世界,2005,(4):20-27.

[4]陕西省省统计局.陕西省五十年(1949-1999)[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

[5]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3)[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6]陕西省科技统计信息网.2001年陕西省政府部门属研究与开发机构(民口)R&D经费支出[EB/OL].[2009-12-20].http://www.sninfo.gov.cn.

[7]陕西省科技统计信息网.陕西省科技统计报告(2003)[EB/OL].[2009-12-20].http://www.sninfo.gov.cn.

〔责任编辑 马旭光〕

F207

A

1671-1351(2010)06-0041-03

2010-10-16

康江峰(1963-),男,陕西兴平人,宝鸡文理学院经济管理系教授。

猜你喜欢
天水经济区陕西省
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天水地区的『秦与戎』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重返丝绸之路—从天水到青海湖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天水之镜像》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