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2010-08-15 00:49徐艳红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文静风趣苏格拉底

徐艳红

(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山西 太原 030012)

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徐艳红

(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山西 太原 030012)

“水尝无华,激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课堂上教师把学生看作心灵的朋友,学生将视教师为眼中的亲人,真正意义上的情感撞击,将带给师生丰盈的心路历程。

情感;需要;生命历程

在小学语文实行轰轰烈烈改革的今天,向40分钟要质量成为我们教师队伍里最响亮的口号之一。有人认为课堂上重抓落实,有人认为课堂上以读为主,也有人认为课堂上应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方法,最关键的应是课堂上的“情感”因素。情感是语文教学的命脉,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果语文课能以美感人,以情动人,那学生是不会不喜欢语文的。

一、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教学中,要善于找到情感的切入点,形成阅读场,牵一发而动全身,使课堂收到良好的效果。记得一位教师在讲《月光曲》时,先让在座的老师和同学听了一段贝多芬的《月光曲》选段,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深深地唤醒了孩子的情感。

二、营造和谐的师生情

一位老师在给二年级小学生上课时,她问:“你们猜老师喜欢什么?”学生兴奋地猜了一阵后,她看到和学生的感情距离拉近后便说:“告诉你们吧,我喜欢朗诵诗歌,我给你们表演一回怎么样?”学生热情高涨,于是,这位老师声情并茂地读了一首《小雨点》,学生深深陶醉其中。听一些老师的公开课,常常会惊奇地发现,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他们竟能极其迅速地拉近师生距离,开心的笑声,灿烂的笑容,流露在孩子们的脸上,真是未成曲调先有情。这种情,使得课堂上没有盛气凌人的话语霸权;这种情,使得课堂上没有刻意伪装的虚伪民主,学生能不喜欢吗?

三、尊重学生的需要,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情感撞击

有人曾做过一项调查,你认为一名老师应具备知识渊博、平易近人、幽默风趣、高度负责、严格要求?学生选择的结果,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知识渊博”“幽默风趣”两项遥遥领先。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高,对“幽默风趣”的选择尤为突出。所以,教师要经常有意识地尊重学生的这种“需要”。

在《最大的麦穗》一文中,苏格拉底教育弟子的一段话是重点,要求学生能联系实际理解。

教学时,笔者说:“苏格拉底看到弟子们两手空空,一无所获地走到麦地的尽头时,他是怎样开导弟子的呢?”一位女同学柔声细语地读起来,读完笔者说:“你的朗读如春雨,润物细无声,看来,你属温柔派的苏格拉底。”学生一片笑声。笔者又请了一名男生读,读完后笔者又风趣地说:“看来,你属严肃派的苏格拉底。”接下来,想读的学生特别多,但每一种读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有了对学生的尊重,才使学生自觉地投入感情。“水尝无华,激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课堂上教师把学生看作心灵的朋友,学生将视教师为眼中的亲人,真正意义上的情感撞击,将带给师生丰盈的心路历程。

四、语文课堂应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

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佳境。在一次习作练习中,要求:“一架风筝,一个足球,一叶纸船,一把小刀……都会给我们的童年留下美好的故事,请拿起手中的笔,把你围绕某一物件发生的故事写下来。”本次的习作对于学生来讲难度较大,容易出现无话可说或泛泛而谈的现象,为了能使学生真正写出点东西来,笔者说:“同学们,看到这个习作,老师想给大家讲两个小时候的故事。”

故事一:五年级时,我和邻居家的小姑娘文静一起上学,一起放学,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她是从农村转来的,一天,在路上,她突然说:“我给你唱一首歌吧?”我说:“行。”她就开始唱,歌中有一句歌词是:我和我的那干妹子结了婚。我当时感到很好笑,到了学校,我就像播新闻一样说:“文静给我唱歌了,唱的是我和我的那干妹子结了婚……”学生哄堂大笑,文静的脸一下子红了,但她没有生我的气,我们仍然一起上学,一起放学。有一回,我又请她再给我唱唱那首歌。她说:“唱可以,你不要再告诉同学们啦啊。”我说:“行。”文静又给我唱了一次,可是到了学校,我玩得高了兴,又将文静唱歌的事说给了大家,从那以后,文静再也没有给我唱过那首歌。

故事二:我初一的一个好朋友李霞,下半学期时要随爸爸转到外地去上学,开学那天,我们打扫完卫生后,发下了新书,这时,李霞出现在教室门口,我跑过去问:“你不是转走了吗?”她说:“新学校没有定上书,我来领书。”我问:“你领了吗?”她说:“没有,教学处没有把我的书发下来,让我下午再来领。可是,我想赶三点的火车,你能不能将你的新书先给我,下午让王老师把我的那套给你?”我犹豫了,心想:我中午还想看呢,还想包书皮,于是就说:“我的书上已经写上名字了。”她看见我难为情,边说:“算了,我下午再来吧。”

下午我刚到校门口,就碰见一辆自行车从我身边飞过,随后便听到有人叫我的名字,我转过身,她已经从后座上跳了下来,说:“我走了,要赶火车,书也拿上了,你记得给我写信。”然后,跳上自行车和她爸爸飞也似地走了。

一个多月后,她爸爸又来了一趟学校,说是给她拿剩余的书和练习册,找到我后,塞给我一封信,是李霞给我的,信中说:“我本想和爸爸一起回去看看你们,尤其是你,可是我不能再落课了,因为我很不幸运,开学已经请了半个多月的假,原因是那天我从车子上跳下来和你道别时崴了脚,骨折了……”

讲到这,我的话语停了下来,再看看同学们,早已陷入了沉思。我说:一首歌,一本书,本来很普通,却让我一直记忆犹新,因为它们承载着我悠悠的思念之情,悔恨之情,我多么想对多年未见的朋友说一声:“对不起。”

受到感染的同学们,写出来的文章令人刮目相看。有些是我们的文采所不能及的。

《亮剑》中有一句话:“身为军人,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身为教师的我们,不也应该时常亮一下手中的这把剑吗?然而这剑,亮出的是师生间浓浓的情、深深的意。这剑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生动、凝重,成为一种享受,这何尝不是我们恒久的理想和美丽的期待!

G62

A

1673-0046(2010)01-0111-02

猜你喜欢
文静风趣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的信仰
Books that change my life 改变我一生的书籍
罗翔——一名幽默风趣的法学老师
苏格拉底
呵护
An analysis of Speech Act Theory in Horton Hears a Who
雅痞新风趣
Lexical Approach i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苏格拉底的幽默
邵毅霞:挥毫得畅,风趣巧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