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10-08-15 00:49邱秋云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基础教学内容院校

邱秋云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430)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邱秋云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43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通过分析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以及教师素质提高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及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的重要任务。这门课程在整个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输送合格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对《基础》课教学改革进行一些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教育的特点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等教育的属性,但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对象具有差异性

我国高职教育的生源相对较为复杂,既有普通高中毕业生,也有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技工学校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占绝大多数。普高生通过高中三年的教育,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中职、技工毕业生虽然学习习惯普遍不如普高生,但是他们思维的活跃性和课堂的表现欲等方面却比普高生强。这种生源构成的复杂性造成了高职生思想素质、文化基础、知识结构的差异性,给高职教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二)培养目标具有导向性

高职院校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其教学目标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就是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高职教育在培养学生具有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更侧重培养学生具有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一线行业所需要的实际技能。强调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决定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既要达到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又要符合职业教育的基本规范。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面向工作实际,突出应用性、实践性,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性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要培养高技能应用人才,必须采用相应的科学教学方法。高职教育强调理论实用,能力突出,岗位胜任,在理论的讲授时,注重实用性,强调按岗位要求开展教学,注重实践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方法也要突出高职特色,体现实践性,既要让学生了解一线职业岗位的要求,又要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这既是高职教育教学特色所在,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保证。

(四)教学内容强调实用性

高职院校学制一般为三年,又强调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顶岗实习一般为半年至一年,在校学习时间较短。在较短的学校学习时间里,培养目标的导向性,要求教学上强调理论够用,在考虑学生的基本素质时,更要强调与就业相适应的教学内容的设置,根据职业需要和学生需求来设置重点教学内容,讲究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教师在围绕教材讲解的同时,要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和社会的就业现状,灵活选择,突出与职业岗位紧密联系的知识、能力、态度等内容的讲解。

二、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基础》课对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该门课程在学校重视程度、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高职教育强调实操性,教学内容强调重视专业技能,从而也轻视了理论,这既为高职院校学生赢得了就业空间,也成为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的鲜明办学特色。但在这种教学模式的指引下,也造成了高职院校对专业技能课的过多倾斜以及对《基础》课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普遍忽视。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主要体现有如下几方面:一是教学资金的使用上,向专业技能课倾斜;二是教学设施的分配上,优先考虑专业技能课;三是师资的培养和引进上,注重专业技能课。这种思想观念上的不重视,必然会给该课程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着对《基础》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1.学生自身问题。学生普遍认为《基础》课对其就业作用不大,思想上不重视,学习上被动应付。

2.教学内容问题。《基础》课教材中的许多内容稳定有余,更新不足,有些内容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一直在强调,对于学生来说是“老生常谈”,没有新鲜感,不感兴趣。

3.学校重视程度问题。学校普遍存在不够重视该课程,有些高职院校将该课程安排在下午或晚上,而且多为合班上课,人数众多,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教师教学方法问题。有些老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没有理论联系实际,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思想上不重视,教学内容上不感兴趣,时间上困乏难耐,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自然没有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基础》课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课堂教学模式,而且通常又是安排大班上课,学生达100多人,由于学生多,对以讨论式教学等师生互动,学生容易接受、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难以开展,许多老师也只能以传统的课堂讲授法为主,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四)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高职教育得到较快的发展,办学规模发展很快,需要增加新教师。但由于学校普遍存在不重视《基础》课,相应也存在不重视《基础》课师资队伍建设的现象,部分学校新招聘担任《基础》课教学的教师不列入正式教师编制,他们待遇明显低于正式编制教师,影响了其积极性。同时,学校对《基础》课教师在参加培训进修、学术研讨、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也远不如专业课教师,影响了《基础》课教师素质的提高。

三、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基础》课是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整个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输送合格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基础》课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探索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整合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基础》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担负着培养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及法律素养的重任。因此,该课程必须围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来组织教学,使学生既掌握做事的能力,又学会做人的本领,既有迅速上岗的能力,又有面向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根据这样的指导思想,高职院校《基础》课在教学内容上的改革应该着眼于以下三个方面:

1.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与整合,构建主题教学模块,进行专题讲授

《基础》课是将原来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进行整合后形成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广泛,而教学时数又很有限。在教学过程中,必需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整合,构建主题教学模块,进行专题讲授。要结合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选择教学内容,重点提炼学生关心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努力做到使教学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道德与法律同属社会规范,道德与法律课程之间在内容上有许多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相关内容进行融合,如可以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观、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劳动法等相关的经济法律方面的内容融合起来,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我国的宪政法律方面的内容融合起来,将家庭美德、个人道德品质与“婚姻法”等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

2.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教学内容做必要的选择,做到有的放矢,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教师只有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才能贴近学生,才能引起学生共鸣,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关于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应结合他们将来将会从事的行业和岗位所需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进行讲授。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职业道德的一般内容,还应把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进一步细化到行业层面,对不同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应结合它们的特点而有所侧重。如对食品加工专业的学生,主要教育他们要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对会计及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主要做到诚实守信等等。

3.要充实更新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以教材为依据,而且应不断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实更新。教师应在遵循教学基本规范和要求、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其所关心的问题的基础上,将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最近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国家新颁布和修改的政策及法律法规及时地引入课堂,给学生以最新、最真实的信息,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与法律观念与意识,从而指导其言行,真正做到用正确的思想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基础》课的教学具有针对性、体现时代感、富有感染力。

(二)改进教学方法

除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海信电视大屏教育利用人工智能电视互动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学习时间、地点、内容、进度和方式,以实现个性化学习,其搭载的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可以让孩子们直接语音搜索课程。即将独家领航上线的聚好看教育互动课堂,打造了全新的家庭智能学习场景,可实现玩具游戏式学习,具备孩子喜欢的多重感官互动体验,让电视一秒变课堂,充分发挥大屏教育的优势。

高职院校的学生属于专科层次。学生的文化基础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较为薄弱,理论功底较差且参差不齐,同时又由于在校时间短,就业压力大,部分学生对《基础》课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不足。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基础》课教学效果,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必要对现行的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改革。

1.教师应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重视教学方法的调整和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在课堂讲授中,要注意开展互动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一种愉快的过程中接受理论和锻炼能力。如举行讨论式教学,老师可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老师评解;又如案例教学,老师结合教材内容,通过案例的讲解,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等。这样,既能引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分析判断能力,又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临时应变能力,为其将来就业提供必要的基本素质。

2.要注意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在课堂教学之外,要注意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2009年国庆节,要求学生观看60周年大阅兵及国庆联欢晚会盛况,并在接下来的教育中,组织学生谈感想,激发其爱国热情;在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鼓励学生从身边做起,在班级、校园,到福利机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对他人有帮助的事,用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引发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考,增强学生的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求职就业与职业道德教育中,组织学生走进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调查,让学生切实感受就业形势以及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和需求,促使学生可以脚踏实地地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通过实践教学的检验和体验,促进思想教育与行为养成的有机结合。

3.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

教学手段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网络、影视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有利于教学效益的提高,有利于实现教学的互动,有利于将课堂教学向课外的延伸。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影视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使教学手段进一步多样化,增强学生的兴趣。在《基础》课教学中,老师可借助多媒体,穿插适当的影视资料,从视觉、听觉上以生动的音像效果激发同学的学习热情,用生动的形式说明和表达理论观点;也可以通过QQ、电子邮件、网站等交流平台,使老师与学生能够及时进行沟通,让老师成为学生前行的引路人,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只要我们重视教学方法的调整和改革,坚持灵活性、多样性和启发式,提高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实践性,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改革考核方法

课程考核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课程考核方法应该服从于课程教学目标。《基础》课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知识的培养和教化,用学到的基本原理去分析、解决各种社会现象和现实问题,引导大学生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努力塑造健康完善的人格,学会做人。同时,该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强调学习该课程要把知与行结合起来,把学习与践履结合起来,把学习规范和遵守规范结合起来,使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因此,该课程考核方法应区别于其他课程,应该是注重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实际运用,通过课程考核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观念和良好的行为。改变原来的只在期末时进行考试为主的考核方法,将期末考试与平时的课堂考查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考试与日常的讨论发言、论文的撰写、读书笔记、社会实践与调查报告等活动中的表现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全过程、综合、动态的考核。如,可以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课程学习发展记录表,在这个记录表中规定相关的考核指标,指标有讨论发言、演讲、课堂辩论、论文、读书笔记、调查报告、测验、期末考试等。每一个指标都是该课程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综合起来评出学生的总评成绩,将考核贯穿在课程学习的全过程。采用多样化考试方法,从多个角度来考核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行为养成。

总之,改革课程考核方法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促进自身在思想上和行为上的进步,而不是死记硬背,考前突击应付考试。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一门课程对学生有多大的吸引力,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的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教育的实效性。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学校及教师的共同努力。从学校的角度来说:要重视《基础》课教师引进和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尤其是要加强教师的培养,要强化对教师进修学习管理,出台相应的制度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进修学习、学术研讨和社会调查,为教师的进修学习及社会调研提供保障,保证教师有机会接触社会,接受新知识、新理论,领会新精神,为丰富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保障。对教师自身来说:首先,必须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坚定的政治素质,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既要旗帜鲜明、是非明确,也要有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课程讲授才能自信、自如、自由,学生听起来也才能有兴趣、有深度、有提高;其次,要有扎实的职业素质,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时刻关注社会发展动态,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和业务能力,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力求做到“言传身教”和“身体力行”。

[1]左妮红.高职高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41-45.

G718.5

A

1673-0046(2010)01-0026-03

猜你喜欢
基础教学内容院校
“不等式”基础巩固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整式”基础巩固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