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劳力上劳心”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2010-08-15 00:49申丽
关键词:劳心劳力职业

申丽

基于“劳力上劳心”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申丽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对社会和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缺乏办学经验,职业教育在内涵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从叶圣陶的“劳力上劳心”教育观点出发,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应紧紧围绕“劳力”这一环节进行改革,大力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劳力上劳心”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社会现象自古有之。陶行知早在1928年就在《中国教育改造》中对这种社会现象的产生原因做了深刻的解析。他说:“劳心的专门在心上做工夫;劳力的专门在苦力上讨生活。劳力的只管闷起头来干;劳心的人只管闭起眼睛来想。劳力的人,便成了无所用心,受人制裁;劳心的人变成了高等游民,愚弄无知;以致弄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现象。”这种现象会给社会带来什么不良后果呢?他接着阐述:“劳力而不劳心,则一切动作都是囿于故常,不能开创新的途径;劳心而不劳力,则一切进步思想难免玄之又玄,不能印证于经验。劳力与劳心分家,则一切进步发明都是不可能了。所以单单劳力,单单劳心都不能算是真正之做,真正之作须在‘劳力上劳心’。”他说:“贯彻在劳力上劳心的教育才能造就在劳力上劳心的人类,也惟独在劳力上劳心的人类才能征服自然势力,创造大同社会。”

陶行知从社会学的角度阐述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道理,他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社会现象,必须从教育抓起;要使社会进步,创造一种“大同社会”也必须从教育抓起。抓教育不是仅仅盯着学生的分数,不是光看学生的眼前发展,而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为学生进入社会打基础,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承担责任。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陶行知认为教育首先从实践抓起,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才有根基,“劳心”之人的思想才不会脱离社会实践,“劳力”之人也必须进行“劳心”教育,“劳力”之人才不会目光短浅,不会缺乏创新精神。如果教育全在“劳力上劳心”,培养出的人才是完整的,才有社会价值,才能逐步推动社会进步。陶行知的见解非常精辟,他作为一名大教育家,承载着对社会的一种责任,对当时的中国教育现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这与他的教育实践是分不开的。这些理论和见解给我们一线教师时刻敲响着警钟,提醒我们应该如何去搞教育。

我国人口众多,好的教育资源相对缺乏,在功利思想指导下,老师仅仅盯着学生的分数,家长给孩子加压,许多学生被迫挤破脑袋也要上名牌大学,这是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产生的恶果。学生以升学为主,没有更多的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只注重课本上少得可怜的一点点知识,这在根本上违反了教育规律。本文基于劳力上劳心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进行探讨。

一、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必须在“劳力上劳心”

(1)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职业性,要求必须以实际操作为主,能胜任某一工作。

(2)职业教育的地方性要求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人才,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于社会,必须紧紧与社会联系起来。

(3)职业教育的社会性要求准确掌握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要使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生产实习等教学活动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

(4)从职业教育的目的来看,我国的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它强调人的实践操作能力,这与传统大学的重学术、轻技术,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有本质的区别。所以,职业教育较普通大学更应该注重“在劳力上劳心”。

二、解决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必须在“劳力上劳心”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师资力量较差,双师型教师少。从有关资料上看,柏林高专机械系有专职教授30人、兼职教授62人,多特蒙德高专有专职教授220人、兼职教授400人。我国的师资队伍远远达不到这样的要求。

(2)课程设置不适当,教学方法和评价缺乏职业特点。课程的设计和安排仍然是“三段式”,即第一学年是公共课,第二学年是专业基础课,第三学年是专业课。这种模式的最大弊端是它的学术性和理论性课程比例仍然较重。真正的职业技能学习只占1/3,而且这点时间也难以保证。这主要是技能课和实践课往往放在第三学年,而这一学年由于高职大专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学生容易分心。再加上难有理想的实习和实操场地,往往使得最后一学期的实习时间成为学生跑工作的时间。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还是笔试,这种方式难以正确评价一个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这就造成了教学与实际的脱节,毕业生走向社会,不但缺乏生存能力和竞争力,而且缺乏发展潜能。

教师动手能力的缺乏、课程设置的不合理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教师照本宣科,课堂缺乏活力;学生的实践能力差,就业出现困难等。所以,高等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系不够密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还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要,教师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经营管理、劳动组织、技术工艺了解不够,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还不够强。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进行改革,要坚持在“劳力上劳心”。这里的“劳力”指的就是“做”。陶行知强调“做”是教学的中心,一切教学活动必须紧紧围绕“做”进行。然而,我们的教育仅仅是教和学,“做”已成了次要的事。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听课,教师成了课堂的主角,学生没有机会参与课堂实践。于是,课堂死气沉沉,师生兴趣越来越低,最后,师生只能为各负其责坐在教室罢了。这种现象必须改变,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在做中教,寓知识于活动中,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要积极参与活动,在做中学,使教师所教的知识成为活的知识,学生消化的知识为自己所用。只要师生努力去做,总会有成效,我们的目标是:不图日新月异,只图潜移默化。

三、在“劳力上劳心”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对策

第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抱着为社会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多参加社会实践,参与企业的一系列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普通高校在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时一定要打破传统观念,造就一支适合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立这样一支队伍,可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一是对现有师资队伍进行重组,挑选一部分热心高等职业教育、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动手能力比较强的教师从事高等职业教育,不是注重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而是着重加强他们的技能培训。二是大量吸收企业优秀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来校兼职任教,建立一支兼有教师资格和其它专业技术职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双向交流,专兼职结合,锻炼和培养一支高职教师队伍。为此,必须有配套的激励政策,改变普通高校传统的评聘职称的办法,重新制订高职教师职称晋升条例,鼓励更多的教师献身于高等职业教育事业。

第二,建立产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解决实践性教学环节。国内外事实说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是内在统一的,高职人才的培养要与企业的需求相吻合,企业的发展要依靠大量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比其它教育更应注重产学结合。产学结合是一种以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它的基本原则是产学结合、双向参与;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工读结合、定岗实践;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许多发达国家的企业就参与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中来,并逐渐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例如:美国的合作教育,即攻读课程计划;日本搞产学合作;前苏联中等职业学校都与企业挂钩;德国与瑞士都实行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同培训徒工的双元制。我国的职业教育在这一方面也进行了尝试:

(1)共同研究确立目标定位,滚动开发教学计划,制定培养方案,开展多种培训。明确:培养目标以岗位(群)需求为导向;专业设置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课程结构以能力模块为本位;教学过程以职业活动为主线;质量评定以职业规范为标准;师资建设以“双师型”队伍为主体。

(2)共同开发教学资源,着力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共建功能完善的实训基地,配齐先进的技术设备,共享现场教学资源,外聘兼职教师指导教学,选送专业教师顶岗实践,确保教学硬件的技术含量始终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3)着力发展现代学徒制度,实行工学交替的双元制教学,寻求智力要素与生产要素、教学环境与工作现场环境的有机结合,创设教学做合一的特殊课堂,提高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整合程度,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密切教育基地与就业市场的双向联系,发挥学徒制对改善就业前景的关键作用。

第三,设计模块化的课程。模块化课程设计可以围绕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课程类型。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科数量不足,且多局限于基础学科方面;二是体系僵化,难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三是课程设置出发点多着眼于知识本身和教师条件,缺乏以学生为本的观念,个性化不够。大学要尽快开发一些有利于学生专业伦理建构的人文学科(或讲座)和实践课程,建立若干支撑学生学以致用的实习、实践课程。模块化课程设计,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另一方面能够通过“课程组块”的灵活调配适应不同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

(2)根据人才质量规格确定课程模块与构建课程体系。实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要落实到“知、会、是”三个方面,具体到某一类科技人才的质量要求,知识、技能和品性不再是抽象的词汇,而与某种专门职业相联系。模块化课程设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已有较为成功的做法。国内外计算机学科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大都设有4个专业方向: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和信息系统。

第四,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注重职业能力的演示,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为中心,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从统一学习进度与内容转移到学习时间、地点、方式等均可因人而异,富于灵活性等等。

总的来说,这些措施在无形中渗透了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劳力上劳心”,我们的职业教育只有围绕这一思想进行改革,牢牢抓住课程的实践环节,职院学生才能获得从事某种职业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在社会立足,职业院校也才会越办越好。

[1]吕鑫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薛喜民.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宋楠.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4]李国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1(6).

[5]蒋海燕.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创新研究[J].杭州:浙江大学,2003.

[6]刘春生.我国的职业教育需要政策强力支持[J].职教通讯,2001(6).

book=195,ebook=329

G642.0

A

1673-1999(2010)21-0195-03

申丽(1976-),女,硕士,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晋中030600)教师。

2010-07-27

猜你喜欢
劳心劳力职业
熊 轲
浅谈中华文明延续的“劳心”说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劳务输出 职业农民 有序分流劳力 促进乡村振兴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课堂教学的劳心与劳力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吟诗御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