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2010-08-15 00:51解静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理论体系概论多媒体教学

解静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教研部,吉林 吉林 132013)

高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解静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教研部,吉林 吉林 13201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有一定的特殊性,其理论性和政策性较强,所以学生难以理解和信服,对之不感兴趣。课程的特殊性及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特点,使该课程的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需要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教学新模式,以进一步提高教学实效。

高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所培养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不仅要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有职业素质、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所以高职教育不仅要教育学生怎样做事,还要教育学生怎样做人。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责无旁贷的任务。目前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高职院校生源类型的多样化造成生源素质参差不齐。[1]部分学生缺乏自强心理、进取意识、创新思维和敬业精神,而且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对《概论》课不够重视、不感兴趣,学习态度消极,存在着实用主义倾向,在思想和行动上往往偏重于专业课的学习。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概论》课的教学实效,必须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探索教学的新模式、新思路和新方法。

一、改革教学内容,紧扣时代主旋律

《概论》课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实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应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大学生的特点及其成长需要,真正解决大学生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困惑和疑虑。因此,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对《概论》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

(一)插入新闻播报

作为21世纪的高职学生,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应对国内国际的时事有基本的了解,这是体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概论》课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政治性和时代性,是向学生传播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师可以在每次讲授新课前利用十分钟左右时间向学生播报最新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新闻,如:朝鲜半岛核问题、美日联合军演、两会专题报道、重要国家或地区领导人大选、全球金融危机等。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国内国际大事,及时知晓相关信息。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课程的吸引力,又有助于学生视野的拓展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注重内容创新

邓小平同志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讲授马列主义理论体系的最终目标和真正意义是让学生掌握和运用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本本主义。因此,在尊重教材的同时,要避免照本宣科、面面俱到,应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理论基础有选择地进行讲述,使学生听得懂、愿意听。除此之外,还要注重教育内容的创新,多围绕社会上的热点、疑点问题讲解,有的放矢地解决大学生思想上、心理上的困惑和疑虑,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例如:在讲述“工人阶级是国家领导阶级”这一内容时,很多学生会有这样的疑问: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工人阶级还是先进的阶级吗?一些工人下岗失业了,主人翁地位怎么体现?劳动力进入市场了,企业改制了,董事会、老板说了算,工人还是不是主人了?在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力量”这一专题时,学生会问:搞革命、砸烂旧世界,建立新中国要由共产党来领导,现在搞现代化建设是否一定要由共产党领导呢?对于这些学生普遍关注而又较为敏感、模糊的问题,教师在讲课时不能回避,而要认真、客观地讲解,把问题讲清、讲透,这样才能使该课程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三)贴近学生实际

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社会,做到“三贴近”。《概论》课本身政治性较强,学生对其有较强的逆反心理。所以,教师在授课中应按照“三贴近”的原则,尽量多选择一些与学生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联系较为紧密的例子来讲解,这样不仅使理论通俗易懂,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充满吸引力和感染力。如:在讲述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时,可以有侧重地给学生讲解我国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在签订就业协议时及在工作中应该注意什么,哪些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在讲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章时,可以联系学生实际,提出“大学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能做些什么?”“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班级?”等问题,组织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从而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教学实效性。

二、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实效性

《概论》课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与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学实效性紧密相关。《概论》课是理论性、政治性、政策性及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手段、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体现出该课程的生机和魅力。要把此课程讲透讲活,使学生们爱听爱学,从被动地学到自觉地学、自愿地学,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一)更新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以传统板书教学为辅。多媒体教学能够将重点及抽象而又不易理解的内容以图、文、声、像为一体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加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2]其简练的文本、经典的案例、活泼的画面可极大地改变课堂沉闷的气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多媒体教学手段不是完美的,它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多媒体课件在播放时像电影一样,一闪即过,知识点没有明显地突出出来;有时学生很容易被幻灯片上的图片所吸引,而没有深入思考教师讲授的内容,因此学生听完课后如过眼烟云,对教学内容印象不深刻。因此,单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不行的,教师在必要时还应配以传统板书,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板书教学有机结合,扬长避短,相得益彰。

(二)采用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作为教学的起点,因此必须精心选择符合教学的案例。案例必须来源于现实生活,具有针对性和开放性,便于学生从各个侧面分析问题,帮助学生澄清是非,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述经济全球化课题时,教师可以列举“29个国家参与波音767飞机的制造”、“分散在世界各地的40多家工厂来完成耐克球鞋的生产”两个正面案例及“全球性的贫富差距扩大”、“金融危机”两个反面案例,通过这四个案例让学生明白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在思考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开展辩论教学

在课堂讲授中,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实行参与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3]这样做是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使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从而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述台湾问题的解决手段时,可以采用辩论的形式。教师可以在辩论前一周给学生分好组,并确定正方和反方的辩手,其他同学为后援力量,辩论时可以作自由补充发言。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组织练习,课堂上进行正式的辩论。这种辩论式的教学方法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适应了新形势下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头脑,锻炼学生思维,同时还能塑造人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必须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以进一步增强教学实效。

[1] 李晓莉.对当前高职院校“两课”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J].西北职教,2007,(4):13.

[2] 何远华.关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改革的思考[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0,(2):58.

[3] 唐小玲.论职业教育中“两课”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6,(7):125.

Key-words: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Introduction-to-Maoism-and-Theoretical-System-of-Socialism-with Chinese-Characteristics"class;teaching-reform

〔责任编辑:王一婷〕

Primary-Study-on"Introduction-to-Maoism-and-Theoretical-System-of-Socialism-with Chinese-Characteristics"Class-Teaching-Reform-of-Higher-Vocational-Colleges

XIE-Jing
(Ideological-and-political-Theory-Office,Jilin-Vocational-College-of-Industry-and-Technology,Jilin-132013,China)

"Introduction-to-Maoism-and-Theoretical-System-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class has-its-particularity.There-are-many-theories-and-policies-in-this-class,so-it-is-very-difficult-for-students-to understand-and-believe,they-has-no-interest-in-it.Because-of-this-class's-particularity-and-the-characteristic-of students-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the-teaching-of-this-class-faces-a-great-challenge.Therefore,we-need to-reform-deeply-and-explore-new-teaching-modes-to-improve-the-teaching-effect.

G642.0

A

2010-12-03

1671-6671(2010)04006602

解静(1981),女,辽宁大连人,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研部讲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理论体系概论多媒体教学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在血管外科见习中的应用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浅谈内经气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