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开埠后重庆现代经济地位对西部的辐射

2010-08-15 00:52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开埠川江四川

杨 希

(西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重庆 400715)

重庆开埠后重庆现代经济地位对西部的辐射

杨 希

(西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重庆 400715)

古代重庆的天然地理优势是四川其他地方所不能比拟的。近代以来,英、法、日等多个帝国主义国家想方设法地进入四川、重庆,让重庆开埠。被迫开埠后的重庆,将四川与外部联系在一起,不仅调节着四川乃至西部地区的商品市场,同时也作为一个平台将西部的土特产运往外地,给西部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重庆;开埠;经济;西部

古代重庆是一个因商而兴的西部城市,地理形成的天然水运优势是四川其他地方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充分开发和利用长江、嘉陵江的水运发挥自己转口贸易的优势,占据长江连接上游“天府之国”,中游“鱼米之乡”,下游“金三角”的枢纽位置,也是因为如此优越的条件,让英、法、日等多个帝国主义国家想方设法地进入四川、重庆,让重庆开埠。开埠后的重庆,虽然一方面处于侵略势力的压迫之下,但同时也迎来了各方面发展的又一阶段。

1 重庆开埠经过

重庆,一个西部的重要城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的华蓥山南麓,地处长江、嘉陵江的交汇处,借长江及其支流之便,上接四川盆地,下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连。自古以来,重庆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早在周代,重庆已作为巴国国都。公元316年,秦灭巴国,设巴郡,郡治在江州县(今重庆市)。隋、唐、宋时称之为渝州。北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改渝州为恭州到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据当时制度升“潜藩”恭州为府,名“重庆”,距今已有800多年[1]19。

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到宋代,重庆才开始向具有人口密集、商业繁荣等特征的城市渐进。明清时期尤其是清朝前期确定了对四川地区的统治之后,这更是重庆城市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当时重庆——汉口——苏州的长江航线是以运输米、木、盐、棉、布、洋广杂货为主。这条主干道上的商品流通,具有长距离远销、全国性流通的性质。因清代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也开通了以从长江宜宾到宜昌为主的川江航运。川江主要支流嘉陵江、沱江、岷江流域都是粮、棉、糖、盐等的重要产区,汇流而下,在重庆集中,再转运汉口。长江上游的商运以水路为主,长途贩运往往以河流为依托,与沿江河流城市串连,形成了以重庆为枢纽的商业贸易网络[2]20。

明末清初,封建社会的中国已经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自鸦片战争帝国主义开始入侵中国,使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社会。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促使封建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模式,西部地区由于落后、闭塞这一特征更加明显。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帝国主义国家倚着坚船利炮首先攻入了中国的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不满足于沿海的帝国主义开始向内地扩张,以获取更大的中国市场,也加快了对西部尤其是四川的侵略步伐。1869年,英国驻汉口领事在考察研究了长江上游的市场后指出,“重庆贸易相当著名……它地处长江上游的分叉口,位置十分有利”,它既能大量吸收英国纺织品和消费品向四川各地扩散,又能输出英国急需的土产品。因此他提出应该直接“开放四川重庆”[2]374~376。1876年,英国借口马嘉理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烟台条约》,迫使宜昌等地开埠,规定英国可以“派员驻寓重庆,查看川省英商事宜”[3]15。这实际上就意味着重庆已“在特俗条件下开放”了[2]1397。由于当时川江航道险峻,当时外国轮船只能到达宜昌,进出重庆的货物都要在宜昌中转。到1890年3月3l日,中英又签订了《烟台条约续增专条》,正式规定“重庆即准作为通商口岸无异”[4]116。1891年3月l日,英国控制的重庆海关成立开关,标志着重庆正式开埠。

2 开埠后重庆经济的发展

19世纪末叶,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为了寻求更大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获取更多商业利益,在中国,开始掀起瓜分狂潮,划分势力范围。多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插足,使得开埠后的重庆,输入了越来越多的洋人、洋货、洋行等,本土的工业原料也越来越多地输出重庆,这都给重庆的传统社会及经济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化。

2.1 对外贸易的增加

从1875年到20世纪20年代的40余年间,重庆进口货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洋货进口总值的上升情况是:1875年 156 000海关两,1891年 4 360 557海关两,1911年12 559 400海关两,1929年14 510 871海关两。进口洋货以洋纱、洋布为大宗[1]23。物美价廉的外国商品通过重庆冲击了西南的传统经济。

对外贸易同时也带来了土特产出口的增加。土货出口总值由1885年1 056 790海关两上升到1916年17 803 414海关两。出口货中如蚕丝、白蜡、猪鬃、牛羊皮、鸭毛、羊毛等全部或部分是销往国外的。这些土产品大都作为工业原料出口。四川地区已开始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市场,从而加速了农副产品的商品化过程。由于我国工业落后,农副产品中的大部分原料很少被利用,价格也低,甚至弃而不用。当外国人插手经营,一些以前看似无用的土货顿时升值。利润带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活跃,民族资本经营的山货买卖和加工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2.2 工场手工业的起步

重庆地处西部内陆,开埠时间较沿海晚,因为工业起步也晚。19世纪末20世纪初,重庆近代工业才开始出现,最初兴起的是宁波人在重庆设立的森昌泰和森昌正两家火柴厂,随后扩及丝纺、棉织、玻璃、采矿、航运、电灯等行业[1]25。

重庆资本主义火柴业的产生,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结果。据《重庆商会公报》统计,1905年,重庆共卖出火柴“二万箱之谱,约值银三十二、三万两。除购洋来法司(黄磷的音译,一种火柴原料,当时需要进口——作者注)三四万金外,亦能挽回二十余万两之利权。”[5]90这体现出民族资本主义与洋货争利的一面。重庆火柴价廉物美,有效地抵制了洋货,比较牢固地占领了四川全省乃至西南部分市场[6]1152。由于获利丰厚,又进一步刺激了投资。后期重庆的火柴业不仅执全川乃至西南火柴业之牛耳,而且在整个近代中国的火柴业中,不论就产生的时间,还是工人人数、销售市场来讲,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7]90。

1906年创办的鹿蒿玻璃厂是重庆第一家使用现代技术设备的生产日用玻璃和美术玻璃的工厂。在此之前,重庆已有10余家手工工场用土法生产普通玻璃。民国以来,从1911年到1931年20年里,重庆又有12家新式玻璃厂建立。其中华洋玻璃厂较为著名,能生产灯罩、花瓶、酒瓶,等等。以鹿蒿厂为代表的玻璃厂的兴建,抵制了部分外国玻璃制品对重庆的进口,而且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为重庆乃至四川玻璃工业的发展准备了技术条件[8]43。

到抗战前期,重庆近代工业已基本具有比较完善的部门,机器生产有了发展,钢铁工业、机器工业、化学工业、水泥制造业也开始出现。据国民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调查报告》下册统计,1933年,重庆共有近代工厂和手工工场415家。又据《四川经济季刊》统计,1936年,四川所有工厂和手工工场583家。与四川相比较,重庆工厂数占四川总数的71%,资本数、工人数占全省的2/3[1]26。重庆显然是四川乃至西部最发达的城市。

2.3 金融业的发展

工商业的发展业刺激了金融业。最早的金融组织是山西人在重庆开办的票号。随着重庆商业的发展,票号因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辛亥革命以后纷纷歇业,让位于钱庄。钱庄的前身是“换钱铺”和“倾销店”。1905年四川出现了最早的官办地方银行 “濬川源银行”,该行隶属四川藩司,分设成都、重庆两行,但官办银行不办理私人工商汇兑。1909年4月,大清银行重庆分行成立,代理国库。辛亥革命以后,重庆银行业有较大的发展。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大中商业银行、中和银行等相继在重庆设立分行[1]26。到1915年,重庆出现了第一家民族资本商业银行——聚兴诚银行。

2.4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近代以前,重庆的交通运输以水路最为发达,尤其是川江航运主要通道。1911年以前,虽然外国侵略者野心勃勃地企图开辟川江轮船航运,但川江上下货物仍依赖木船运输。据重庆海关统计,20世纪最初10年中,重庆港常年进出口的木船约2万只,运输货物量约50万吨。辛亥革命后,外国轮船公司太古、怡和、日清、捷江的轮船相继入川航行。中国人在川江经营航运,开始于1908年成立的官商合办的“川江轮船公司”。民国初年,四川革命党人筹备成立的华川轮船公司,后分为瑞庆、利川、庆安三家公司,1919电华商轮船“洪福”、“洪江”号也加入川江航运。1926年,卢作孚的民生轮船公司成立,揭开了重庆航运的新篇章。善于经营之道的卢作孚把川江轮船从1930年的3只增加到1935年的44只,经营了川江航运业务的61%。到1937年抗战前夕,民生公司承担了长江上游70%以上的运输业务。航线由重庆延伸到上海,并在宜昌、汉口、九江、南京、上海设立了分公司或办事处,成为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航运企业[1]27。

在陆上交通方面,自然比不上水运,但较之以前也所发展。1928年重庆成立了商办北川铁路公司,到1936电修成了北川铁路16.8公里。这条四川境内最早的铁路,是一条运煤专线,促进了重庆、江北一带的煤矿开发。川黔、川湘、川陕、川鄂等公路干线亦于抗战前修成。重庆成为这些公路干线的转运中心。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的交通中心地位已经确立[1]27。

4 重庆对西部的影响

鸦片战争以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形态,是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社会。总的来说,西部地区的生产关系落后于中部和东部地区,这是西部地区的特点,即民族众多且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所决定的。这种落后的生产关系反过来又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帝国主义继1852年将伊犁和塔尔巴哈台开辟为商埠之后,又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件或施加政治压力等,相继在我国西部地区开辟了诸多商埠,以获取更大的原料市场及经济利益[9]34。由于外国资本活动的不平等性,它对西部地区经济的破坏作用,尤其是显而易见的掠夺性,造成了中西部发展的不平衡。同时,商埠的开辟客观上起到了瓦解自然经济、促进农牧产品商品化的作用。

作为商业重镇的重庆,水道运输便利,历来为长江上游最大商埠,使得其区域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位居四川之最。西部地区以四川最为发达,因而重庆在西部地区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开埠后的重庆,将四川与外部联系在一起,不仅调节着四川乃至西部地区的商品市场,同时也作为一个平台将西部的土特产运往外地。重庆是西南地区的主要贸易窗口,聚集了大量的山货土特产,它通过外部贸易,将四川以及西部带到了更广阔的贸易市场,打破了西部经济的封闭性,给西部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1]隗瀛涛.近代重庆城市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

[2]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1辑)(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3]黄同波.中外条约汇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

[4]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A].近代重庆城市史[M].北京:三联书店,1957.

[5]重庆商会公报(丙午年)(第一号).论说五[A].重庆开埠史[M].

[6]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7]隗瀛涛,周勇.重庆开埠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8]周勇.重庆抗战史(1931—1945)[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9]朱昌平.中国西部经济[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

The Influences on the West China of Chongqing’s Modern Economic Status after Opening the Port

YANG Xi
(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The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of Chongqing can not be compared by any other areas of Sichuan since ancient times.In the modern times,the imperialist countries,such as Britain,France,and Japan,tried to invade Sichuan and Chongqing to make Chongqing open its port.After being enforced to open the port,Sichuan and the outside have been connected closely,which not only regulated the commodity market of Sichan and the west China,but also acted as a platform for local specialties transportation,and it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west China.

Chongqing;opening the port;economy;the west China

F291

A

1674-5787(2010)05-0038-03

2010-08-31

杨希,女,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李 燕

猜你喜欢
开埠川江四川
A gift I treasure
四川:不只辣,还很甜
近代华北开埠城市《红楼梦》戏剧演出述论
法国领事馆旧址 见证重庆百年开埠史
《川江往事》
川江号子(重庆)
近代温州开埠与温州海外移民
基于GIS与VR技术的开埠城市空间形态演化分析方法建构
灾后两年新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