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转变

2010-08-15 00:43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10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网络时代文献

高 健

(赤峰学院 图书馆,内蒙古 赤峰 0 2 4 0 0 0)

浅析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转变

高 健

(赤峰学院 图书馆,内蒙古 赤峰 0 2 4 0 0 0)

分析了网络时代信息服务所面临的趋势,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信息服务模式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上所发生的转变,以及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该如何应对服务模式转变.

网络时代;信息服务模式;图书馆

2 1世纪是一个知识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随着因特网的飞速发展,作为高校信息文献传递中心的图书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这种状况,充分满足读者的需求,图书馆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也应向着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迈进,从传统的工作模式向现代化、自动化的工作模式转变.

1 网络时代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

1.1 信息载体多样化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做为信息内容存贮的依附体,又是信息内容传播的媒介体的信息载体材料,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自然物质到工艺材料,从笨重到轻便,从存贮量小到存贮量大,从存贮文字处理到存贮声音和图像;从一直是古今文献最主要的载体的纸,发展到后来的胶片、磁带、磁盘、光盘,直到现在我们通过计算机网络所用到的电子文献,电子图书,和各种网络数据库.各种载体并存并用,相互补充,正是体现了我们网络时代文献载体的特征.

1.2 信息传播网络化

2 1世纪是因特网在我国发展的最为快速的阶段,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网络时代.随着计算机的更新发展和使用的普及,我们的文献信息的传播也发生了改变,从传统图书馆的读者必须到图书馆才能浏览到文献信息资源,发展到现在读者只需在校园网的任意计算机终端,都可以迅速及时享用到其所需要的资源,在这种环境下既节省了读者的时间,又最大限度的满足了读者的需求.

1.3 信息资源共享化

图书馆能够收藏的信息资源是有限的,始终无法满足读者对信息资源的无限需求,在进入网络时代的今天,我们突破了传统图书馆的局限性.随之出现的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网络信息资源导航、网络参考咨询、馆际互借、电子文献传递,数字图书馆,以及各种网络数据库,更好的满足了读者对信息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真正意义上弥补了传统图书馆的这种局面,实现图书馆的最终目标——信息资源共享.

1.4 信息服务手段现代化、自动化

网络时代的图书馆已经用现代化、自动化的服务手段来取代了传统图书馆手工服务.传统图书馆只是由图书馆员向读者提供面对面的单一的服务,而网络时代用户不需再向图书馆员寻求服务,而可以通过网络选择能够满足所需资源.例如网络时代联机公共目录查询,读者只需在校园内的任意终端就可以查询到所需的文献资源详细信息;图书馆的自动化借阅系统,读者的借还、预约、超期等通知都由计算机系统来完成;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的检索可以及时掌握技术成果、科研的最新动态.网络环境下服务手段的现代化,自动化,不但提高了图书馆员的工作效率,大大的节省了读者的时间,同时有效的提高了馆藏的利用率.

2 网络时代信息服务模式的转变

网络时代,图书馆只有树立创新的服务理念,充实多元的服务内容,采用多样的服务方式,才能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信息服务,才能满足读者不断增长和时刻变化的信息需求.

2.1 服务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指引,正确的理念是优质高效信息资源服务的保障.网络时代的服务理念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步伐,应该由传统图书馆“以馆为中心”向“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转变;由传统图书馆只限于图书的借还、阅览的单一服务,向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的特色化,人性化的服务理念转变.改变传统图书馆“重藏轻用”办馆思想,树立智慧与服务的基本信念,坚持平等自由的基本原则,弘扬公共与公益的基本精神,倡导个性化与人性化的基本观念.

2.2 服务内容

网络环境下,传统图书馆的单一服务,已经无法满足读者对文献信息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由此网络时代的信息服务内容不只局限于传统图书馆对图书、期刊简单的借还、阅览,还包括共建的联合书数据库、特色文献数据库、电子图书、联机数据库以及其他网络信息资源.

2.3 服务方式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图书馆的永恒的主题,为了使读者得到更好的服务,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改变传统图书馆的封闭、被动、单一的服务方式,采用多样的服务方式来满足读者的需求.

2.3.1 开放型服务

开放型服务是突破了传统图书馆自我封闭的服务方式的缺点,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网络技术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组织,从而以新的方式组织、控制、选择、传播信息,以最佳的效果对读者提供动态性、灵活性、多样性的开放性服务方式.例如,现代高校图书馆的书库都是开架式借阅,电子阅览室更为读者提供了快捷、方便的网络信息资源,甚至有的图书馆已经实行“一站式服务”的管理模式,读者只要凭借书证进入门禁系统后便可无障碍地进出任何一个阅览室和书库,真正使图书馆成为了没有围墙的大学.

2.3.2 主动性服务

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是等待读者上门,读者处于被动地位,而随着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我们应当面对社会信息需求,使图书馆的服务面向社会,主动上门服务,在做好本馆服务的同时,工作人员及时主动地与读者进行联系和沟通,根据读者需求,采用新的服务方式,主动为读者服务.我们现代图书馆已开展了文献检索、信息咨询、馆际互借等多种服务并且以读者为中心,以“为书找人”、“为人找书”为目标,根据读者的需求提供了主动的服务.

2.3.3 个性化服务

个性化服务就是指一种有针对性的服务方式,根据读者的需求来实现,通过各种方式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向读者提供相关信息,以满足读者的需求.从整体上说,个性化服务打破了传统的被动服务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主动开展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为目的的全方位服务.由其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图书馆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能够通过互联网更好的为读者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真正体现出“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

3 如何应对网络时代信息服务模式转变

网络时代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已经发生根本的转变,现代的图书馆应该完善以下几个方面,来适应这种信息服务模式的转变.

3.1 优化图书馆环境,加强现代化配套设施建设

作为高校文献传递中心的图书馆,是为学生、教师提供科研需求的重要场所,图书馆环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对读者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为读者提供优美、舒适的环境,才能使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增加读者对图书馆的好感度,树立图书馆的良好形象.所以,创造良好的图书馆环境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满足读者的需求,是对“以人为本”的更好的体现.

网络时代图书馆,用先进的终端设备结束了传统卡片目录查询方式,图书的开架式计算机借阅,为读者提供了更为方便的借阅条件,现代化的电子阅览为读者提供了更快、更多的文献资源.这些现代化的服务都需要现代化的设备才能完成,只有加强现代化的配套设施建设才能为读者提供更方便、更多、更好的个性化信息资源服务.

3.2 建立特色数据库

2 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构建特色数据库是高校图书馆建设必不可少一部分,由其是在网络时代特色数据库建设是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核心和发展方向.每个图书馆都可以把具有本校专业特点或本地区历史文化特色的分散的文献资源,结合实际的情况及需求,利用专业技术对这些资源进行加工、整理、分类,构建成一个特色的数据库,以满足教学、科研及读者的需求.

3.3 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信息资源共享是图书馆在自愿、平等、互惠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情况,通过建立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和图书馆与其他机构之间的各种合作、协作、相互协调关系,利用各种技术、方法和途径,开展共同提示、共同建设和共同利用信息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信息资源需求.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就为信息资源共享这个图书馆的终极目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随着读者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图书馆凭借自身的条件,很难满足读者的需求,尤其是现代的图书馆都在倡导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我们只有凭借这个共享平台努力提高服务的网络化水平,来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使读者获得信息资源的途径更加便利,资源共享技术的应用才将更加广泛.

3.4 提高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

网络时代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服务提出的新的要求,同时也就是对我们的图书馆员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传统图书馆员的工作只限于对图书的借还等相对单一、简单的服务,而网络时代在信息服务过程中知识和技术含量加大,逐步向智能化发展,这就要求图书馆通过各种方式或继续教育,更新图书馆员知识结构为图书馆培养出复合型人才.对于图书馆员自身来说首先应该转变服务理念,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互联网速迅发展的今天对图书馆的工作所产生的影响;其次,加强图书馆专业知识的学习,应具有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对文献更深层次的加工能力;再次,提高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图书馆员才能跟上时代的要求,才能提供高层次的服务.

总之,在这个知识化、网络化的时代,作为高校教学、科研重要场所的图书馆必须面对这个时代的特点,顺应这个时代信息服务模式的转变,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高层次的服务,真正使图书馆从传统的工作模式走向现代化的工作模式.从而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实际,能应对网络化、知识化的挑战.

〔1〕王亚欣.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2):121-123.

〔2〕黎欣.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转变[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6,21(3):90-93.

〔3〕程焕文,潘燕桃.信息资源共享[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沈继武,萧希明.文献资源建设[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G 2 5 8.6

A

1673-260X(2010)10-0155-02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网络时代文献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新入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问题探讨
网络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