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维基网络平台建设探析

2010-08-15 00:43赵新新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10期
关键词:维基网络平台数据库

赵新新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图书馆,河南 郑州 4 5 0 0 0 2)

图书馆维基网络平台建设探析

赵新新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图书馆,河南 郑州 4 5 0 0 0 2)

针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从共建共享角度阐述了图书馆维基网络平台的构建.提出维基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应用的对策,即利用维基网络平台建设学科专题知识库、地方特色数据库及用户意见反馈数据库等,并对建好图书馆维基网络平台应注意的关键问题进行探析,以促进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图书馆;维基;网络平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图书馆以往的信息资源建设,大多是由图书馆单向建设、单向提供的,其中存在着用户信息需求的无限性和图书馆满足这种信息需求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然而,维基(Wi k i)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展示了一种群体协作的图书馆信息共建与共享这一全新的趋势,这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

1 利用维基搭建图书馆集智扩源的平台

Wi k i是一种开放式的多人参与、协作、共享的网络平台,它作为一种新型的超文本系统,在w i k i页面上每个人都可以浏览、创建、更改文本,系统可以对不同版本内容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并保存所有的修改记录.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方便地对共同的主题进行写作、修改、扩展甚至探讨[1].近年来,Wi k i在图书馆和企业管理等领域的知识管理中有着较为成功的应用.在图书馆中,美国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在项目管理部和项目评估部利用Wi k i进行知识管理;O C L C于2 0 0 5年1 0月正式开放的Wi k i版联合目录O p e nWo r l dC a t,通过Wi k i邀请用户参与图书馆的知识管理;L i b r a r yS u c c e s s:A B e s t P r a c t i c e sWi k i,一种自发创建的Wi k i平台、聚集志同道合者共建以图书馆信息服务为主题的Wi k i知识库[2].图书馆应从共建共享角度出发,利用维基搭建集智扩源的网络平台,有效吸引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用来建设各种数据库,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最大程度的共建共享.

2 维基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应用及创新

2.1 利用维基网络平台建设学科专题知识库

利用M e d i a Wi k iV 1.5开源软件,基于P H P+M y S q l构架实现.供多人编写、上载和发布内容,使用简便、内容开放和支持群体协作式超文本编辑和写作,为学科馆员和学科人员提供一个持久和稳定的共同创作平台,学科馆员和学科人员对值得长期保存的信息按学科类别进行整理,通过互动方式沉淀知识,集体参与共同创作,以此构建学科专题知识库[3].

2.2 利用维基网络平台建设地方特色数据库

有特色的资源才是最有价值的资源,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维基网络平台建设地方特色数据库,聚集用户对地方特色数据库进行探讨、创建、修改、补充、拓展、发布及分享,充分发挥Wi k i这一智慧模式的共建共享作用.图书馆可利用维基网络平台建设地方特色数据库:①利用维基平台建设地方地域文化、历史文化数据库.地域文化、历史文化承载着城市文化的历史信息,蕴藏着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人们在这里可以找到城市发展的根和魂.图书馆历来是文化研究和文化创新的基地,因此,应对地域、历史文化进行继承与发展,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地域、历史文化.开发利用地域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需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到图书馆维基平台中的地方地域文化、历史文化数据库的建设中来,使之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以发挥城市最独特的文化优势,提高地方的文明程度和竞争力;②利用维基平台建设地方商情数据库.商情数据库涉及地方经济、金融市场等领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图书馆应利用图书馆维基平台充分调动重要媒体、政府部门、金融证券、信息咨询等机构及用户的积极性,吸引他们共同参与到地方商情数据库的建设之中,增强交互功能,拓展收录范围,提高信息效率,优化数据库质量,扩大规模效应,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市场动态和商务信息,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3 利用维基网络平台建设用户意见反馈数据库

评价图书馆的工作绩效如何,最有发言权的当属用户.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信息系统的开放效率及服务水平的高低等等,这一切是否反映了用户的利益和要求,必须由用户来加以评价.图书馆应通过维基平台构建与用户互动交流的平台,了解用户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满意程度及评价,吸引用户参与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和评估工作,实现图书馆与用户之间更融洽的交流互动.在图书馆的维基页面中,用户可以对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可以为书目数据库中的书目增加目次、注释、标引与评论,并允许用户纠正书目数据库中的谬误.通过图书馆的维基平台,使用户成为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他们参与到图书馆工作中,聚集用户智慧为图书馆工作出谋划策,以促进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

3 建好图书馆维基网络平台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图书馆要建好维基网络平台,应注意以下关键问题:①用户调研工作充分.调查用户需求是图书馆2.0应用成功的重要条件,如上海交通大学在图书馆2.0规划、实施前,进行了三次用户调研作为依据,从中获取用户反馈意见以及对图书馆2.0服务功能的绩效评估,不断进行目标的修正[4];②议题设置正确.虽然维基百科按照自组织的模式运作,通过网络用户的协同最终形成超大规模的网络百科全书.但由于图书馆2.0的极度个性化,难免会出现议题内容格调不高的现象.图书馆作为把关者应对议题设置进行定向、纠偏,以保证议题设置正确、有价值,议题内容新颖、健康.如厦门大学图书馆维基成功的经验之一,就在于确定维基主题范围,避免了野马放疆[5];③网络系统运转协调.做好网络平台大规模协作的组织工作非常重要,尤其在建设初期,需要根据网站的准确定位、网站建设的整体规划,来精心设计协作的形式,制定协作的规则,以实现对信息提供、组织、整合、共享的有效管理;④技术设计、应用科学.为了促进信息生产、信息供应、信息共享,必须建设好维基形态下所需的公共应用技术平台,用科学的技术辅助我们达到预期的目标.在网站或网页设计技术方面,如何处理网站底层设计与终端用户体验的关系是一大难点.图书馆应对维基技术的应用加强研究,解决好网站技术设计与用户无缝体验的关系,促进用户建设、利用维基网站的热情;⑤评估、奖惩机制完善.为了保证维基系统的正常运行、健康发展,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估、奖惩机制,根据对用户贡献价值大小的评估,对用户进行奖励积分、晋升权限等奖励.而对用户恶意篡改图书馆维基内容、传播不良信息等行为,应酌情给予扣除积分、降低权限等处罚;⑥安全维护措施到位.图书馆2.0所应用的技术,多为插件、混搭,使用的开源软件安全系数难以判定.在大量的信息运行过程中,系统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从而使图书馆维基网络平台的安全性受到威胁.图书馆需要保障海量信息流动过程中的稳定、安全及有序,需要防止出于无意或恶意的对于网络系统安全的侵扰.应采取各种措施保证系统的安全,如采取I P禁止,维基网络平台设置记录和封存I P的功能,使破坏者、恶作剧者无法胡作非为;页面锁定,极端情况下一些页面可以用锁定技术将内容锁定,其他用户无法再编辑[6],保证用户不能恶意篡改网络的内容;跟踪更新等技术,及时更新错误、过时内容;保护用户个人隐私,使用户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4 结论

Wi k i以其独有的协同工作与信息共享的优势,为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平台,创建了一个开放、参与、创造、协作、共享的交流空间.因此,基于Wi k i的图书馆网络平台交流共享模式可以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并可为用户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务.

〔1〕何筠红.在线共享的自由百科全书[J].新世纪图书馆,2006(4):40-42.

〔2〕兰小嫒.维基在图书馆应用的实践及前景[J].图书馆杂志,2006(8):19-22.

〔3〕任树怀,高海峰.季颖斐.基于图书馆2.0构建学科知识服务平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3):58-62.

〔4〕郑巧英,潘卫,兰小媛.图书馆2.0的规划与实施[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1):38-42.

〔5〕陈晓亮.泛技术理念的推行—厦门大学图书馆wiki应用实例[EB/OL].http://elib.lib.tsinghua.edu.cn:8080/meeting/ppt/invited/chenxiaoliang.pdf.2009-03-15.

〔6〕周庆山,王京山.维基百科信息自组织模式探析[J].情报资料工作,2007(2):29-32.

G 2 5 8.4 1

A

1673-260X(2010)10-0157-02

猜你喜欢
维基网络平台数据库
一种基于5G网络平台下的车险理赔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爱的最后一课
基于变长隐马尔科夫模型的维基词条编辑微过程挖掘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依托网络平台,构建学习评价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