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任报告”的价值

2010-08-15 00:43胡昌方吴保辰
党政论坛 2010年4期
关键词:人民公仆报告领导

○胡昌方 吴保辰

不久前,原重庆市市长王鸿举主动到市人大常委会上宣读自己的“卸任报告”。这些年来,领导干部走马上任后,都要发表一番“就职演说”。却很少看到或听到领导干部离任后,利用会议或其他形式和大家见见面,讲讲话,交交心,告告别。不言而喻,王鸿举自觉主动地作“卸任报告”,此举可敬可赞,值得倡扬。

“卸任报告”,是对“就职演说”的检验。一个领导干部在“就职演说”中立下的“军令状”,为百姓作出的许诺,在任职期间到底兑现了多少,在德、能、勤、绩等方面究竟能打几分,这固然需要人民群众来衡量,同时更要靠领导干部自身来回顾、作评价。这既是个人向组织的汇报,也是“公仆“应向“主人”交出的“答卷”。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勇于“解剖自己”的“卸任报告”,比起“就职演说”来,更需有境界,更要有胆识,因此,也就更有其价值。

“卸任报告”又是一帖“清醒剂”。一般来说,一个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既有“过五关斩六将”的功劳,也有“败走麦城”缺憾。作为一个人民公仆在离职转岗之时,通过“卸任报告”,作一番“自我反省”,总结一下自己的“功过是非”,必将有益于清醒头脑,有助于洗刷心灵,有利于日后工作。

“卸任报告”也给他人以教益。在聆听离职者的“卸任报告”时,认真汲取其在任职期间的经验和教训,这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猜你喜欢
人民公仆报告领导
修好共产党人“心学” 做新时代人民公仆
2016重要领导变更
报告
马克思政府观简论
报告
报告
浅谈党的干部如何做好人民公仆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党政论坛2010年4期

党政论坛的其它文章
“拍板”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