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旅游产品开发与整合研究

2010-08-15 00:55王志电
关键词:河南景区旅游

王志电

(河南省信息管理学校,河南郑州450008)

河南旅游产品开发与整合研究

王志电

(河南省信息管理学校,河南郑州450008)

河南省是旅游资源大省,有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在我国旅游格局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投入不足、宣传力度不够、产品结构不合理等因素,河南旅游产品形象不鲜明,知名度不高。为了加强河南旅游产品的竞争能力,提高国际知名度,实现“旅游立省”的战略目标,在系统分析河南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的基础上,提出河南旅游产品开发与整合的模式和策略。

旅游;开发;整合;建议

旅游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一大产业,而且仍呈加速发展的态势。2009年5月27日,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郑州市召开。会议全面部署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旅游立省”战略,落实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各项工作,要求尽快把河南省旅游业培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实施“旅游立省”战略是推动河南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是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顺应发展规律、抢抓发展机遇的必然选择,是应对危机、实现“三保”的现实需要,是实现发展新跨越、加快中原崛起的必由之路。

一、河南省旅游资源概况

(一)源远流长的人文旅游资源

河南省享有“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之誉。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史资源数量非常丰富,有类型多样的独特基础。河南省地下文物存量居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存量居全国第二,馆藏文物居全国第一。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 237处。河南省文史资源门类齐全,主要包括:故都文化、遗址文化、红色文化、花卉文化、名人文化、宗教文化、武术文化、姓氏文化、特产文化、民俗文化等十个大类,几乎涵盖了中国旅游文化资源的全部类型。在全国“八大”古都中,河南占其四,分别是安阳、洛阳、开封、郑州。

(二)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

河南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我国划分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正好穿过境内的伏牛山脊和淮河干流,此线以北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因此,自然旅游景观具有过渡性强、区域差异明显的特点。到2008年底,河南省有国家级森林公园30处,省级森林公园64处;国家地质公园11处,其中世界地质公园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处。桐柏—大别山、伏牛山、南太行等不少景区森林茂密、流泉飞瀑众多,已成为省内及华北地区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的重要目的地。

河南省分属江、淮、河、海四大水系。黄河在河南境内有700多km,横贯三门峡、洛阳、济源、郑州、开封、濮阳,不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也很有特色。三门峡“天鹅湖”的自然古朴,郑州黄河游览区的波澜壮阔,开封柳园口的“悬河”奇观,洛阳、济源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恢宏壮丽,展示了中原大黄河“充满野趣和史诗般的辉煌”的无穷魅力。

(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河南省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610多处:从“将军县”新县到“小延安”竹沟,从永城陈官庄淮海战役纪念馆到林县红旗渠,从杨靖宇、吉鸿昌到彭雪枫,从焦裕禄、史来贺到任长霞……近年来,河南红色旅游发展势头强劲,红色旅游景区深受游客喜爱。以河南新县为例,通过发展红色旅游,让深藏在大别山脚下的“将军县”一下子热闹了起来。2008年全县接待游客113万人次,收入2.94亿元,占全县GDP的6.2%。今年前5个月,接待游客43万人次,收入8 385万元,同比增长18%。

二、河南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

河南省整体的基础设施比较差,在区域基础设施上的投资与沿海的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省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行、游、购、食、住、娱”六要素中,只有一流的景区(点)是远远不够的,其他五个环节在旅游活动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六大环节中,旅游信息服务、交通运输、旅游商品、饮食住宿、保健娱乐等关联产业配套不完善,地区发展不平衡,在一些环节上还存在瓶颈。尤其是旅游商品开发,各个景区(点)都没有自己的特色旅游商品,旅游商品雷同现象严重。

(二)产品结构不合理

河南省的旅游资源产品虽然丰富。但各种类型的产品结构不合理。河南开发的旅游产品多数仍是以观光产品的形式推出,导致了其吸引力不强,形象不鲜明,产业链较短,旅游产业停留在“门票经济”阶段,产品升级迫到眉睫。

(三)产品开发不科学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只重短期利益,不从长远考虑,或开发主体自身水平有限,或规划设计不当等原因,旅游开发往往造成对自然生态环境、或对人文环境、或对旅游者旅游感受的破坏。例如:有些山地景区出现大广场、宽道路、大建筑的城市化倾向,有些则出现低劣粗俗的建筑景观和文化活动,有些因开路建房导致大面积开山、毁林,有些景区白色污染、水污染加重,有些景区还出现了破坏旅游视野和环境的索道、妨碍泄洪的拦水坝,有些自然保护区游览道路和游览活动已深入核心区,给自然生态和野生生物保护造成了严重影响。还有些景区旅游公路直修山顶,不仅破坏了山体植被,还使原本3~5 h的游览压缩到了30~50 min,大大降低了景区和当地的综合旅游收益。这些不科学的行为如果得不到及时制止和改善,将给旅游者、经营者和山地旅游资源带来不利影响,也将影响到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1]。

(四)资源整合不足

旅游业发展中资源整合较差,使河南旅游业缺乏竞争力,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速度。主要表现在:各地实行块块管理,造成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分割;景点、景区散乱,没有龙头,形不成精品线路;在宣传促销上各自为战,形不成合力;各旅行社之间各自为战,在抢夺客源中,竞相压价,恶性竞争,甚至互相拆台,导致市场无序,效益下降,名誉受损;各地旅行社、旅游公司自成一体,各自拥有独立的旅游资源而不能很好地进行整合,形不成合力,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各地的旅游活动多、乱、散,形不成规模效应,影响力和吸引力减弱;管理和制约旅游业发展的部门太多,造成多头管理,职能不分,效率低下。以上问题究其原因,既有管理体制问题,也有经营理念落后的问题。

(五)宣传力度不够

河南旅游资源单体总量数额巨大,特别是历史文化景观总量在全国首屈一指。如河南有四大古都、8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8处国家级4A级景区、2处世界遗产景区。但是,高级别不等于高知名度。河南旅游产品由于开发力度不够,宣传力度不够,致使很多有极高价值的景区不为外人熟知。特别是我省旅游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还不够高、入境游总量偏少、比例偏低。存在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省旅游产品形象与其他先进省份相比还不够鲜明和突出,给游客的第一印象不够深刻,宣传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体现不了河南旅游特色。来河南的海外旅游者主要依附于传统的北(京)西(安)洛(阳)上(海)线,真正的河南土特产品很难进入市场。

(六)缺乏统一规划

长期以来,河南旅游业普遍存在远景规划不足,有的市至今还没有制定总体旅游发展规划,有的规划未经过专家评审,有的规划未按规定审报批准,有的规划早已过期。并且各地在开发旅游资源中各自为政,财力有限,资源开发起点低,品位不高,文化内涵得不到深层挖掘,各种设施配套性差,致使效益低下。缺乏科学、整体、高标准的规划或规划缺乏应有的权威性,导致盲目开发、低水平和重复性建设,甚至是破坏性建设。

三、河南旅游产品开发整合建议

(一)旅游产品开发与整合的模式

根据河南旅游资源的概况,河南旅游的总体布局可以概括为沿黄古都旅游带、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观光带、嵩山文化旅游区、南太行山水生态旅游区、伏牛山休闲度假区、桐柏—大别山旅游区、豫东平原古文化旅游区。因此,要发挥郑州特殊的综合区位优势,重点发展城市旅游、商务旅游、购物旅游和休闲娱乐等产品,将郑州建成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旅游集散中心和面向世界市场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打造沿黄河文化长廊,形成河南旅游发展脊柱。培育郑州、开封、洛阳、三门峡、商丘、濮阳六大节点;组织沿黄河南北洛阳旅游线和三门峡—小浪底水上旅游线;建设商丘文化旅游产品群、濮阳龙乡之旅产品群、开封宋都旅游产品群、郑州综合性旅游产品群、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旅游产品群、洛阳综合性旅游产品群、渑池古文化与山水洛阳旅游产品群、三门峡金三角黄河生态与文化洛阳旅游产品群八大旅游产品群。

(二)旅游产品开发与整合的策略

一是制定科学的旅游规划。旅游规划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是旅游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其制定要有科学性和系统性。旅游规划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活动、交通条件、其他基础设施、住宿设施、其他旅游设施和服务、社会因素等内容。

二是加强营销策划,塑造总体形象。加强河南旅游总体形象的塑造、宣传,提高河南旅游的市场知名度。通过积极主办、参与各种旅游交易会、推介会、欢乐节、展销会,对河南旅游进行整体宣传。对于新开发的旅游产品,应该列为重点宣传项目,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媒体和网上宣传,尽快扩大市场占有率。

三是优化旅游产品体系。大力发展观光、会议展览、休闲度假、生态旅游、文化和都市游为重点的多种专项旅游产品。积极发展专题旅游产品。抓好在国际上有吸引力的专项旅游产品的配套开发,大力发展组合型旅游产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进行旅游线路整合,结合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有效整合旅游资源,推出2~3条在海内外有影响力的,能适应不同消费层次需求的旅游线路产品,优化组台各种特色旅游资源,形成观光、休闲、度假相交织的产品格局[2]。

四是加强旅游商品开发。其一,以汴绣、钧瓷、汝瓷、唐三彩、南阳玉雕、黄河澄泥砚、麦秆画、木版年画、棠溪宝剑等产品为重点的传统工艺品系列。其二,反映景区特色的旅游形象纪念品系列。其三,以洛阳牡丹、开封菊花、鄢陵腊梅、潢川盆景等为主的名贵花卉系列。其四,以新郑大枣、灵宝苹果、信阳毛尖、焦作四大怀药、内黄小枣、淮阳黄花菜、封丘金银花等为代表的名优土特产品系列。其五,服装、鞋帽、眼镜以及登山、宿营等旅游用品和旅游运动商品系列。其六,旅游方便食品饮料系列。其七,具有地方特色的书法、美术、图书、音像出版物系列。其八,以丰富的文物资源为依托的文物复仿制品系列。

[1]吕连琴.河南山地旅游开发问题与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62).

[2]薛宝琪.河南沿黄一线旅游优化整合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

Abstract:Henan abundant tourism resources including long history and humanity tourism resources,natural tourism resources favorably endowed by nature,and abundant patriotic tourism resources.They take up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However,the tourism products of Henan Province haven’t established a distinct image and are not quite famous,either.The reasons behind are the lack of enough investment,the deficiency of publicity,the unreasonable structure of tourism products,etc.In purpose of enhancing the competency of tourism products,promoting their fame popularity all over the world,and realizing the strategic goal of“empowering our province by tourism industr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of Henan Province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Moreover,this paper also puts forward the pattern and strategy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of tourism products in Henan Province.

Key words:tourism;development;integration;suggestion

A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of Tourism Products in Henan Province

WANG Zhi-dian

(Hena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chool,Zhengzhou,450008)

F590.1

A

1008—4444(2010)02—0040—03

2010-03-09

王志电(1964—),男,河南武陟人,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生,河南省信息管理学校校长,高级讲师,高级统计师。

(责任编辑:王晶)

猜你喜欢
河南景区旅游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摘牌”
出彩河南
某景区留念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