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0-08-15 00:46李月娥瞿爱中
关键词:患侧皮瓣患肢

李月娥,瞿爱中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湖南醴陵 412200)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目前手术仍为治疗乳腺癌的首选方法,手术前、后配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早期发现,及时检查,尽快治疗是治愈的关键。乳腺癌患者确认后接受乳腺癌根治手术,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有重要作用。2006年11月~2009年12月,本科为78例乳腺癌患者实施乳腺癌根治术,痊愈出院(2例出现皮下积液,患者经引流后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78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1~74岁,平均年龄51.7岁。经病理诊断确诊为乳腺癌,其中左侧乳腺癌38例,右侧乳腺癌41例,5例行术前辅助治疗,4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1例行乳腺癌扩大根治术,17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通过良好的心理疏导,积极术前准备,科学而完善的术后护理,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乳房是女性外形的特征性标志,患者一方面对癌症有恐惧感和害怕感,另一方面害怕手术及术后胸部变形等,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悲观情绪,造成情绪不稳定,哭闹、不配合治疗,甚至有轻生念头。心理专家研究表明,负性心理可造成心理、精神、免疫三大系统的紊乱[2],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所以患者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避免不良刺激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患者,深入病房与患者交流,建立良好护理关系,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取得患者的信任,鼓励她们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安慰和开导,在生活上多给予关心和照顾,同时要丈夫及家人多陪伴患者,给患者信心和支持。进行集体心理护理:将有共同心理问题的患者同时进行心理护理,介绍身边成功的病倒,激发患者的信心,讲解情绪与疾病的关系,让患者互相宣泄自己的想法。仔细讲解有关手术的原理和步骤,术后的一些应对措施,使她们能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

2.2 常规术前准备

⑴血液化验检查、心电图、胸片、B超检查等;⑵备皮:范围包括上至锁骨上部,下至脐水平,两侧至腋后线,同侧上臂上部1/3和腋窝部,避免划伤皮肤而引发感染;⑶抗生素皮试;⑷全麻术前禁食8 h,禁饮4 h;⑸手术部位做好标记。

2.3 术后护理

⑴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给予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呼吸、血压、脉搏、意识、神志、血氧饱和度变化,予以静脉镇痛泵镇痛,减轻疼痛刺激。给予低流量吸氧以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机体供氧。乳腺癌扩大根治术有损伤胸膜可能,病人若感到胸闷、呼吸困难,应及时报告医生,以便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

⑵伤口及引流管的护理

乳腺癌根治术后伤口皮瓣的愈合受皮肤张力、胸带包扎松紧度、皮下积液、真皮血液循环等影响。术后用双头专用胸带加压包扎,压力以患者以耐受而又不影响呼吸、睡眠为宜,一方面减少创面渗血,另一方面使皮瓣与胸壁紧贴。麻醉6 h后给予半卧位,术侧上肢内收抬高,前臂自然放于胸前,肩下垫一软枕,使上壁与胸部呈水平位,防止皮肤张力过大。观察伤口皮瓣的色泽,保持伤口无菌、干燥,防止感染。如果创面渗血量大,引流不充分时,会出现患侧胸部肿胀,有发生失血性休克的可能,要观察患侧胸部肿胀及呼吸、脉搏、血压的情况。术后腋窝用大块纱布填塞,加之胸带加压包扎,易使腋部血管受压,应观察患侧上肢远端的血运情况。若皮肤呈青紫色伴皮温降低,脉搏不能打扪及,应及时调整胸带的松紧度。术后皮瓣下常规放置引流管并接负压吸引,是为了及时引流出皮瓣残腔内的积液、积血,使皮瓣紧贴胸壁,避免死腔、感染,利于皮瓣愈合。首先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有效的负压引流通畅,5~7 h挤压一次,同时要观察引流的颜色、量、性质并做好记录。术后11~15天若皮瓣下无积液,每天引流液少于5mL,即可考虑拔管。

⑶患侧肢体的功能锻炼

①术后24 h内活动手指及腕部,防止萎缩;

②术后1~3天进行患肢屈肘、伸臂等锻炼;

③术后1周皮瓣基本愈合后开始肩关节活动;

④术后10天左右皮瓣与胸壁粘附已较牢固,可循序渐进地做抬高患肢,手指爬墙、梳头等锻炼;

⑤同时注意患者的体质和伤口愈合情况来确定锻炼的内容和活动量,一般以每天3~4次,每次20~30min为宜,应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目的是预防患肢水肿,松解软化瘢痕组织,预防瘢痕挛缩引起的患肢功能障碍;

⑷术后化学药物治疗

乳腺癌是实体瘤中应用化疗最有效的肿瘤之一,化疗在整个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3]。向患者讲解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而手术只是局部治疗,化疗可达到全身治疗的效果。术后化疗应尽早进行,既可避免在原发病灶切除后1~7天体内潜在的继发灶加速生长,又可避免体内残留的肿瘤在手术后因凝血机制加强及免疫抑制而发生转移[4]。化疗一般于术后5~6天常规病检结果及免疫组织回报后进行。告知患者化疗中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及处理对策,让做好患者心理准备。化疗前测身高、体重供医生确定用药剂量,同时做好血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作为衡量化疗药毒副作用的依据。化学治疗需要多个周期,化疗期间患者多有恶心、食欲不振、乏力等不适,应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并给予解释,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做好消毒隔离,预防感染,同时鼓励患者加强营养,良好的营养善可提高化疗疗效。

3 出院指导

⑴术后3个月内避免患肢提拿重物;⑵术后5年内应避免妊娠;⑶化疗间隔期定期复查血常规,若出现骨髓抑制现象(血白细胞计数<4×109/L),应立即来医院治疗;⑷讲解饮食治疗对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忌食高脂饮食,因高脂餐后脂肪酶经芳香化可转化为雌激素等,而雌激素活性对乳腺癌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5]。⑸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不能输液,化疗需要进行多个周期,尽量鼓励患者用PICC置管;⑹指导患者自行乳房检查:时间在月经后7~10天,以合并拢的四指移动触诊每一个象限,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就诊;⑺出院后定期复查:术后3个月复查1次,以后每6个月复查1次,5年后每年复查1次,包括胸片、乳腺B超、肝脏B超等。

乳腺癌是女性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综合治疗等,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显得至关重要,可使患者在最佳心理状况下接受治疗,术后能积极配合,不仅能延长患者的生命,更重要的是在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更能体现出护理工作的价值。

[1]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4.

[2]罗红敏,沙蕊.乳腺癌100例术前心理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2):111-112.

[3]吴在德,顺肇汉,主编.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12.

[4]吉庆明.新辅助治疗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变化及意义[J].中国实用医刊,2008,35(16):7-9.

[5]李英杰.乳腺癌根治术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 [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8,17(6):428.

猜你喜欢
患侧皮瓣患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更 正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足内侧带蒂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