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校管理 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2010-08-15 00:43魏金虎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终身制师资队伍教职工

魏金虎

(淮北市商业干部学校,安徽淮北 235000)

加强学校管理 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魏金虎

(淮北市商业干部学校,安徽淮北 235000)

世纪之交,教育面临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建设一支献身教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持久发展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校管理,增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师资队伍;素质教育

世纪之交,教育面临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建设一支献身教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持久发展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在职业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更热情地呼唤高素质的教师,所以在学校管理中,应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下面根据本校近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谈一些初浅的体会和设想。

一、全面构建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体系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素质的教育,也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人才。我们认为,现代教师应当具备如下素质:

1.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人先正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的基本素质渗透在全部教育教学过程中,它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注重言教的同时,更要注重身教。正如加里宁所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教师应该自觉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说,推进素质教育,既是提高学生素质的过程,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过程。

2.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观念。教师首先必须具有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有全新的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其次,必须具有终身教育的思想和观念。学校教育不是一种终结性教育,而是终身教育的起点,是为继续学习做准备和打基础。因此,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确定,知识点、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充分反映终身教育的思想。

3.具有精深广博的文化专业知识和理论。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必然会导致教育的竞争,而教育的竞争实际上是教师素质的竞争。在业务能力上,教师要从现在的“单一型”向“全能型”发展,像陶行知所倡导的那样做到“博专结合,博中求专”,成为德才兼备、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在教学水平上则要具有开拓创新能力。

4.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教师不仅要学会分析、钻研和思考,而且要会实验、会写教育研究论文。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必须完成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

5.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当今的世界,计算机、幻灯片等现代技术运用于教学已成为普遍现象且得到迅速发展。“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形式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教学的要求。现代教师要转变观念,丰富科技知识,学会使用计算机、多媒体以及其它先进的教育技术,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

二、努力形成师资队伍建设的健康运行机制

1.革除教师种种“终身制”,在竞争的基础上引入优胜劣汰机制。教育改革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其中原有人事制度中暴露出来的某些弊端,已成为一种“瓶颈”,遏制了教育改革的深化,而教师队伍中的三种“终身制”,已成为师资队伍建设中的“绊脚石”,必须予以革除。一要革除“学历终身制”。学历本是教师学识与水平的一大衡量标准,但在现实中,却存在着“只认学历不管学识”的“一俊遮百丑”现象。所以学校应从教师的真才实学和工作实情上重点考核,而不能仅仅关注一张“文凭”。二要革除“职业终身制”。由于教师近无下岗待业、竞争上岗之虑,远无寻聘、求职之忧,加之教师职业具有单兵作战和教师评价难以全面量化等特点,使得一部分教师不思进取,甘于平庸,所以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必须加以施行。三要革除“职务终身制”。现实中教师职务评聘中普遍出现了“评聘评聘,评了就得聘”、“聘了还得评”和“一次评,终身聘”的现象,形成了事实上的“教师职务终身制”。这一终身制的存在,使许多被聘任职务的教师,特别是聘上了高级职称的教师,较普遍存在着“三少”现象,即工作干劲少了,学习研究少了,论文成果少了。所以学校必须评聘分开,“高职低聘”、“低职高聘”的举措必须落到实处。

2.处理好以法治校与以人为本的关系,在规范的基础上引入激励创新机制。依法治校与以人为本是学校管理的两个方面。以法治校强调的是“法”的作用,要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必须明白,人治不能代替法治,学校必须有“法”,人人必须“守法”,这个“法”是实施学校管理的依据与准绳。一个“法”治的学校,应当有科学的计划、缜密的实施、认真的检查、客观的总结;应当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制度齐全、纪律严明;应当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各尽其职,又协作配合;应当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差不一样,奖勤罚懒,选优汰劣,在“法”的面前做到人人平等。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的因素,要求管理者在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上都要把人放在核心地位上,把调动人的积极性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特别要考虑到知识分子自身的特点和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在大事大非上讲原则,在小事小非上讲人情,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如果只强调依法治校,而忽视了思想情感的沟通,就容易伤害教职工的自尊心,也很难使教职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开拓性,也更难开展好学校的各项工作。科学家指出,要想挖掘人的潜能,就要尽量排除对人的各种限制,让人在自由交往、互相关怀的环境中输入新的信息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因此,学校能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特别是领导与教职工之间能否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人的潜能的释放影响极大。因此,我们采取淡化约束,少设框框,多搭表现自我的舞台,让每一位教职工都能在教育舞台上唱好教书育人这台“戏”。

三、重点落实师资队伍建设的几项保障措施

1.建章立制,引导教师步步入格。“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建设好教师队伍,使学校各项工作能扎实、有创造性地开展,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召开教代会,虚心听取和接受教师对学校管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制定了各类教职工的岗位职责和行为准则,规范了评估条件与内容,为检查、评比、督导、奖惩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教职工在自己的工作职责和行为准则方面进行自我约束同时,逐步引导其由被动接受约束转变为主动性自觉管理自己,逐步形成管理自觉化。

2.实施“培训”工程。学校把青年教师的培训作为重中之重,充分利用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使长远目标与现实要求兼顾起来,把培训、教研、教学融为一体,尽快愈合教师队伍的“断层”,实现平稳过渡。同时,学校还启动青年教师“一二三四五”培训计划,要求做到:一年“结对子”,以师带徒,常规入门;二年“压担子”,大胆执教,工作上路;三年“指路子”,发展优势,形成特色;四年“搭台子”,搭台唱戏,崭露头角;五年“拔尖子”,闯出校门,走向成熟。鼓励青年教师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做教学“状元”。

3.开展教育科研,促进教师层层攀高。教育界有识之士认为:开展教育科研不仅是提高教育质量的良策,而且是培养学者型教师的明智之举。针对学校教师原来教科研意识淡薄,学校应采取“以点带面,分步推进”的办法,首先在教师队伍中挑选出有较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并有一定潜力的几位中青年教师,组建起学校教科研组。领导亲自任组长,学校要通过设置机构,编制人员,建立制度,安排时间,保证教科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教科研组成员人人确立课题,坚持周期性集中理论学习、开展教改实验,积累各种资料,学期末完成课题阶段性小结。这样才能使教师的理论水平、科研意识和教学能力都得到较大的提高。

4.实施“名师”工程,激励教师人人争先。名师创造名校,名校造就名师。我们要把“名师”培养作为队伍发展的最高目标,要求教师朝着“十个一”的目标努力,即树立一个好形象,练就一流基本功,精通一科教材大纲,掌握一套教育理论,具备一项特长,形成一种独特的教学风格,创出一流的好成绩,总结一套好经验,熟练使用一套电教设备,获得一流的教改成果。以上十项内容促使教师苦练内功,争创名牌,争当骨干,争做带头人,争做科研型教师,争当一位名师。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管理中的核心工程,是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原动力。我们认为,只要确定一个目标,形成一种机制,落实一套措施,那么,一所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一定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 本书编委会.教师素质教育建设创新与师资评定标准实务全书[M].长春:银声音像出版社,2005.

[2] 徐劲松.构建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

[3] 李卫枝.浅淡新时期教师素质教育修养[N/OL]. (2006-08-18).湖南工人报.http://hngrb.rednet. com.cn.

[4] 黄少勤.浅议教师培训及教师专业化发展[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6).

责任编辑:石柏胜

G637

A

1671-8275(2010)03-0080-02

2010-03-29

魏金虎(1973-),男,安徽凤阳人,淮北市商业干部学校政工师。

猜你喜欢
终身制师资队伍教职工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医联体模式下全科师资队伍建设探索
药品技术技能人才的终身制贯通培养模式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论工程质量“终身制”体系建设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
美国大学教授终身后评审制度的发展及启示
浅谈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终身制面临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