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

2010-08-15 00:43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公平正义共同富裕公平

韩 路

(1.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2.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安徽淮北 23500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

韩 路1,2

(1.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2.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安徽淮北 235000)

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代中国的新主题。建设这样的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利益多元化、共同富裕、以人为本,应是基本的价值诉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诉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任何社会理想都必然内含着一定的价值诉求,而价值诉求的不同构成了各种社会理想的根本区别。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着自己特定的价值诉求。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科学内涵和特征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2004年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指的是一种和睦、融洽并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

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随后,在中国“和谐社会”便常作为这一概念的缩略语。

2005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将“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和谐”的理念要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了全面部署。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特征

所谓和谐社会,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和谐的社会状态,有其内在的本质属性,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丰富的科学内涵。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1)民主法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所谓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2)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所谓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实现公平正义,才能达到社会和谐。

(3)诚信友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所谓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4)充满活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所谓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这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

(5)安定有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所谓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安定”是指社会发展的稳定、社会关系中的和睦相处和人们的心理平和。社会的和谐、人的全面发展都必须在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中得以实现。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

1.基本的价值诉求——共同富裕

从人们生活的物质层面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要的、基本的价值诉求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消灭贫穷。“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怎样实现共同富裕呢?答案就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当然,任何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并不是绝对消灭贫富差距,而只是控制差距的范围。所以,当前我们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基本方针应该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协调发展;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在政策上向困难群体倾斜,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平公正的机会。

2.核心的价值诉求——社会公正

从和谐本身的含义来看,所谓和谐,就是事物发展变化合乎逻辑和规律。社会和谐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遵从、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规律是客观的,规律面前人人平等,社会和谐本身就包含了公平公正的价值取向。现代著名学者罗尔斯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要把正义作为衡量制度进步的首要标志,它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和平相处的政治底线。

3.根本的价值诉求——以人为本

我们党鲜明地提出以人为本,就是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最高价值取向,把人民群众作为最高价值主体,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坚持以人为本,我们必须坚定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努力使各项方针政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最高的价值诉求——人的全面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应该是一个能够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满足和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的社会。因此,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而奋斗,也就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诉求的实现途径

第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一脉相承,鲜明地体现了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第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它强调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强调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它既不同于把发展视为单纯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观“以物为本”的价值取向,也与在发展问题上置社会公平于不顾而只重视少数人的利益的价值观念不相容。而科学发展观的其他方面的内容,包括以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特征的“全面发展”、以“五个统筹”为基本内容的协调发展以及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基本要求的“可持续发展”,都是按照“以人为本”这一价值取向谋发展、促发展的科学方略。没有这些方略,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就无法兑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也就无法实现。

第三,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价值标准,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说到底就是要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尤其要重视公平,建立和健全包括社会保障制度在内的社会利益调节机制,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努力防止两极分化。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必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

第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也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只要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我们就一定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和矛盾,始终保持社会的稳定。而要赢得群众的拥护,最根本的是要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努力使广大群众共同享受到改革发展稳定的成果。把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重要结合点,是我们党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基本原则,也体现了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原则、价值标准和价值目标。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也必须始终遵循这一原则来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 敖带芽.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J].党建研究,2007(6).

[3] 石国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意识形态建设[J].精神文明导刊,2007(5).

[4] 张理海.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6(12).

[5] 雒树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党建研究, 2006(11).

[6] 社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打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思想基础[J].党建研究,2007(2).

责任编辑:石柏胜

D616

A

1671-8275(2010)03-0117-02

2010-01-12

韩路(1980-),女,安徽淮北人,淮北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2007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公平正义共同富裕公平
公平对抗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怎样才公平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笨柴兄弟
坚持公平正义 增强裁判效果
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