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导读视觉冲击力的形成

2010-08-15 00:43郭宏兰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头版冲击力版面

郭宏兰

(淮北日报社,安徽淮北 235000)

谈导读视觉冲击力的形成

郭宏兰

(淮北日报社,安徽淮北 235000)

改版后的《淮北晨刊》每天的头版都有一幅四栏宽的大图片,位于版面的中上位置,说明简短,有的配以字号较大的标题,十分抢眼。例如,2009年2月20日头版通栏标题为“目前我国粮食市场价格基本稳定,粮食安全未受旱情影响”题下配发“寇湾西红柿灾后喜迎盛果期”的大图片、图文并茂,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吸引了读者眼球。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说:“随着信息经济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在厚报时代,报纸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读者的注意力的竞争。因此,各家报纸纷纷从视觉传播的形式入手,综合运用各种版面编排手段,提升报纸头版的表现力,吸引读者浏览。位于头版位置的导读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载体,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放大新闻“亮点”,美化报纸版面,吸引读者,形成购买冲动的功能。因此,导读的作用不容小觑。

“导读”从广义上说,就是要通过版面元素的组合引导和方便读者快速阅读;从狭义上说,是指报纸在第一版开设“导读窗口”,为读者了解厚报的内容提供指南。如果把报纸头版比作报纸争夺读者注意力的主战场,位于报纸头版位置的导读就一定是兵家的必争之地。

什么样的导读才最“抢眼”,能吸引读者注意力呢?著名学者杨帆先生把导读划分为五类,即标题导读、提要导读、图片导读、组装导读以及封面导读等。标题导读通常把重要新闻的标题罗列在导读栏中。新闻标题是新闻的“亮点”和精华。编辑直接把新闻标题或部分标题罗列在导读栏中,标题或原封不动,或对字体、字号进行加工变化。这种形式的导读制作简单,样式简洁,方便读者。提要导读往往以“新闻标题+新闻提要”的形式出现在导读栏中。这种导读比单一的标题导读提示的信息更详细、具体、生动,“亮点”更为突出。图片导读是以“图片+标题”或“图片+提要”的形式出现在导读栏中,图片一般是新闻事件的现场图片或新闻人物的图片。它是传递新闻信息的主角,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和说服力,能够表达出文字所不能表达的信息。组装导读是以“新闻+标题+提要”的形式出现。它集合了标题、提要、图片三者的优点,通过展示新闻“亮点”,通过提要放大新闻中的关键信息,通过图片传递现场感觉。这种对新闻信息进行立体包装的形式,整体把信息推向读者,重磅出击,冲击力强。封面导读是指报纸的整个第一版都是导读内容。这是厚报时代的产物,报纸越厚信息越多,更需要导读为读者引航指路。当然,报纸导读类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无论是它的内容还是编排方法都随着报纸发展变化而变化。

类型纷繁的导读,其主要功能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是为了彰显报纸的个性,美化版面,增加头版信息量,提高阅读效率,最终达到增强视觉的冲击力。在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人们对信息的掌握热情日益高涨。一份报纸提供的信息越多,报纸本身的信息传播功效发挥的就越大,报纸被读者选择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头版是报纸的“脸面”,是报纸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读者最易接触的版面,导读这种集纳信息的表现形式无形中扩展了报纸头版的固定空间。不仅如此,它还提高了读者的阅读效率。读者通过浏览导读就能迅速了解到哪些新闻是最重要的,哪些新闻是自己感兴趣的,在短时间里掌握整份报纸的重要信息,并能在短时间里选择需要精读的信息。这是适应报纸易读化趋势的要求,也符合当今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如果说当今社会崇尚快餐,那么报纸的导读则若快餐中的精华,步履匆匆的读者只要阅读导读就能掌握整份报纸的大致信息。同时,编辑在编排方法上普遍使用标题、图片、线条、链接、阅读小标识等多种编排要素,将“亮点”凸现放大,吸引读者。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如电脑绘图、电子排版、激光扫描等无疑都增强了导读的个性特色,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同时,强化导读是增加信息量和冲击力双赢的手段。首先 ,强化导读是读者意识在报纸版面上的一种反映。导读功能实质上就是服务功能,帮助读者作阅读选择,节约读者的阅读时间。一版的导读就像厚厚一摞报纸的目录,强化导读正是满足了读者对厚报的阅读需要,而满足读者的这种需要正是服务读者意识的反映。其次,强化导读大大拓展了一版的要闻空间,给更多的要闻以一席之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通讯及传播技术日益现代化的今天,世界变“小”了。越来越多的人从原来满足了解身边事,转为关注天下事,关注娱乐、体育、休闲。面对读者阅读兴趣和范围的变化,应把一版办成省内外、国内外重要新闻的总汇,让要闻版“重”起来。比方说,同一新闻事件,一版可以发短消息,其它版可发背景分析、资料或深度报道。重要文章,可以一版置题,文见其它版。第三,强化导读为放大标题、照片创造了条件,可以增强版面的冲击力。进入市场的报纸,一版办得有没有冲击力,直接影响着街头买报读者的选择。而要增强一版的冲击力,就必须放大标题、图片,充分利用各种版面语言造势。版面空间总是有限的,要营造版面的冲击力,一版就必须减少文字等“不起眼”的东西对版面的占用。反过来说,通过强化导读,也为放大标题、照片创造了条件,从而提升了版面的视觉冲击力。第四,导读可以更充分地利用版面空间,使版面动起来,活起来。导读可以体现报纸的气势美。所谓气势美,是指版面所表达出来的那种气势如宏的意境。用大标题、大照片来报道重大活动或重大事件,给读者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这种打破常规的气势美,有别于传统版面的整齐一律美、平衡对称美等。通过或强或弱、或浓或淡、或大或小的导读,我们可以更充分地利用每一块版面空间,使版面空间动起来、活起来,在变化中求得均衡,让版面主次分明,感情色彩更深,形成冲击力,形成立体感。

报纸导读的视觉冲击力不容忽视。在厚报时代报纸导读犹如一本书的目录,索引着报纸版面的重要内容,引导读者关注重要新闻,方便读者迅速地选择查找新闻。设计一个简洁、明快、醒目的导读,既是编辑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能,同时也是报纸竞争的优势所在。

责任编辑:石柏胜

G214.1

A

1671-8275(2010)03-0135-02

猜你喜欢
头版冲击力版面
胜者姿态CHECKMATE
基于离散元法的矿石对溜槽冲击力的模拟研究
“头版”既出,一切才刚刚开始
天空之城
版面撷英
新世纪中国报刊体育新闻语言质感冲击力解读
好版面要有独到的创新技巧
版面“三评”看得失
超萌大头版《来自星星的你》
晒晒2014.1.1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