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中的“补救”式美育

2010-08-15 00:46张文涛
怀化学院学报 2010年12期
关键词:美育大学精神

张文涛

(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福建漳州 363000)

大学教育中的“补救”式美育

张文涛

(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福建漳州 363000)

当今中国中小学教育可概括为一种偏重知识型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由于历史、现实的原因,一时要克服这种现状不可能,故从已经成人的大学生身上寻找有限的解决之路也许是一种可行的办法。知识追求有很大的功利考虑,要抵御这种浮躁的心态从审美入手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审美教育不同于艺术教育,它有更丰富的特性,就现状而言,增加“无”的教育无疑是作为审美教育这个思路上的一个重要步骤。

大学教育; “补救意识”; 美育

Abstract:Nowadays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in china can be summed up in knowledge-based education,which ignor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need to a great extent.Due to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reasons,it is impossible to overcome that,but there is a feasible way to solve it for college students.The pursuit of knowledge has a great utilitarian considerations,and to resist this,it's absolutely a good choice through aesthetic.Different from art education,aesthetic education has more abundant characteristics,currently, increase“no”education is no doubt an important step on the thinking of aesthetic education.

Key words:University education; Remedy consciousness; aesthetic education

作为一个教育过程,从小学到大学,学生的学习重点和精神应该是一以贯之的,可是当中学生考上大学以后,普遍性的一个明显变化是学习热情大大降低。这当中的一个原因是把高考当作决定学习成败与否的一个最终标志,甚至把之看成所谓的终点;另一原因在于考上大学以后,考试相对比较容易应付,由考试所带动的那种学习热情当然由此就降低了。可见应试教育体制对应着表面上“合适”的学习模式。不管如何,在不能改变大学教育前的应试教育状况的前提下,仍然应该赋予大学教育一种特殊的任务:对学生的全面教育。具体说,学生的考试压力降低以后,所留下的心理空白如何填补呢?除了填充空白外,还要修补应试教育所带来的欠缺,即提倡作为“补救式”的美育。这个补救过程最理想的结果是学生既能保持当初的那种学习热情又能得到全面发展。到了大学阶段才从教育体制上意识到了培养全面人才的重要,这未免太晚了,但基于“有比无强”的常识,及时补救算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应试教育主要是灌输知识,全面教育应该是培养智慧。一味注重知识教育所导致的恶果不仅不能在大学阶段延续学习热情,而且严重地破坏了学习者的创造力。当然,为了能顺利大学毕业,学生还要保持一定的学习兴趣,但与中学相比,那种激情毕竟大大退缩了。表面上看,似乎我们赞成那种学习知识的狂热。其实,我们要的是那种高效率状态,同时,学生又能得到持久的全面的发展。虽然这是一种理想。因为人的心理不能持续承受一种不是出自本意的激情,为了考试、就业而刻苦学习,这就是一种外在强加的命令所激起的情绪,这注定会消退。因此,要激发大学生“成人型”学习的热情本质上不同于之前的“求知型”的热情,前者必须、应该是出自内在的需求。这种转变首先需要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都要具备大学精神,即获取大智慧、大道理的目标,其次就是双方通过一个磨合的过程,从而探寻出一个共同认定的较为可行的理想途径。可见,当前大学教育应该明确的一件事就是要在大学阶段倡导一种“补救”意识,引导被教育者在有限的时间中“成人”。

有很多资料显示,在中学阶段,中国学生的知识学习水平在全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可是到了大学以后,综合素质就远远不如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特别是缺少创造力,很多学生读大学就是为了谋一份工作,学习好与差的学生的区别仅在于以后找到的工作的待遇好坏上,在“为了生存而读书”这个意义上,两者其实没有什么区别。其实大学跟中学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大学要关注精神、灵魂之类的东西,这也是一个民族、一个文化要有活力在最高意义上必须考虑的东西。借用古代人对大学的强调说法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道,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不管古今大学有何不同,其基本意思是相通的,即“大学”指的是通过“学”从而明白和掌握“大”道理的。本来作为学习,应该说在人的早年时期就必须拥有一种精神气质,可中小学应试教育所规范下的人过早地避开了这种气质,而且丢失了从天性所带来的那种天真纯朴的自然气质,以致只有到了大学才有机会弥补的可能。但这仅是一种假定,是否能得到改善还须要借助某种机缘。靠现有的知识现状是不能提供这种可能性的,除非通过个人努力有幸获得那种全面的“为学之道”。从作为一个体制化的教育来看,试图通过偶然性来达到某种目的是不可行的。因此如何从制度上来保证大学精神的普适化,这是一个艰巨的课题。这涉及到整个教育精神的改善,从而又回到了文化最基本的理念的思考上。

现代大学办学理念主要来自德国的人文精神和美国的实用精神。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充斥着一种粗俗的实用观念,虽有实用性的表现,但没有美国式的精神,更缺少德国式的人文关怀。很多人呼吁结合两种精神来办学,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人文知识,特别是要求理科生多选修文科的课程,以此来培养出全面的人才。文理兼备当然比片面的知识结构好,但也仅限于学习知识,真正的精神气质还是很难形成。不谈及理科生,单从文科生看,其学习到的人文知识可谓不少,然而那种境界就是很难达到。很多思想家说过,精神和文化体的运作就象人的生命,形成以后,其整体性的培养是不容通过抽出不同对象的相关部分来加以组装就能成功的。这也是中西文化比较至今还走不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道路的原因所在。所以我们在此谈及的“补救”意识也是一种“治标不能治本”的方法。虽如此,我们对几个关键问题的明确,在一定意义上还是必要的。把大学变成培养知识型职业人才的场所,其功利性极为明显,结果是大的功利没有得到,又把人文精神给丢失了。纯粹的理念倡导同样能带动很高的功利收益如德国大学教育,在实用中贯注精神追求如美国大学教育其成就同样为世人所注目,这两种成功的办学精神都不是出自纯粹的功利目的,但它反而得到了很好的功利效果。这无疑给当今中国急功就利式的大学教育提供了一个启发,那就是要对这种短视的教育焦躁心态进行解放,最能消解狭窄功利目的的方法就是让人走向审美之途。

美育作为解放人的途径的思想资源在中国已存在上百年历史。上个世纪初,从梁启超、蔡元培、王国维、鲁迅等学者开始,就试图在救亡的主流中走出一条启蒙的救国之路。他们要拯救的具体目标就是国人,并认为最好的途径在于美育。其中,致力于“美育救国”最多的人就是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蔡元培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提出“以美育代宗教”[1]说,其影响甚大,成为一条著名的救国之路。当时理解的美育在具体操作层面上仅限于艺术教育,如在蔡元培的倡导下,江浙一带就出现了一个新美术运动,至今这一思路仍有它的现实意义。其最主要的精神意义在于审美具有那种“无目的却合目的性”、“无功利却有更大功利性”的特质。艺术作为美的典型形态,作为美最为集中的领域,从艺术教育来带动审美教育,无疑是一个捷径。但在此不能把艺术教育完全等同于审美教育,更不能把审美教育当作艺术创作。许多艺术家贡献出精美的艺术品,可常常把自身的灵魂给放逐了,大大小小的艺术家在创作生活中都会遭罹不同程度的比常人明显得多的精神疾患,在处理道德问题上也常常陷入为人所诟病的境地。这种经常出现在艺术家身上美与善、作品与人品冲突的现象,无疑给审美教育提供了一个警醒的路标。把艺术创作行为作为对人全面发展的培养的一个途径这一思路是有问题的。对美的欣赏这是健康人所必须,这要大力提倡,而直接从事创作甚至成为艺术家这就大可不必了。明代心学大家王阳明就认为艺术可以鼓荡性情,盘活内心,特别对学龄儿童的身心健康有利,但要节制,要用“中和”之度去平衡内心的其它需求,否则就会乱了心性,有(此动作)还不如无(此动作)(王阳明,《传习录·训蒙示意大教读》)。可见,古代圣人对艺术的态度是有所保留的。可见,在此问题上,先明确目标比寻找途径更重要。

前面谈到大学的功利现状需要通过审美之途来克服,艺术创作作为审美重要的方式对人的全面发展有一定作用,但如何处理这种行为过程则要慎重。艺术创作对人的作用的局限性在于其处理的仅在于人的情性一维,激活情性是人生活很重要的一面,可是全面的人还需要在心性结构的其它两方面即德性和知性得到发展,在此如不对德性和知性的培养如情性那样找出一个途径来讨论的话,那么这问题就简化为直接面对心性的培养,也就是说,我们要达到的人的理想目标在心性上的表现如何,即我们要寻找的教育目标。“人应该怎样的?”即是大学教育要努力追求的目标。这个问题同样可以从王阳明作为代表之一的儒家得到启示。儒家认为人的心性最好的状态就于时刻保持一种灵明(即活生生的状态)。鲜活的心性即能保证情性(通向美)、德性(通向善)和知性(通向真)三方面的健康发展。

大学教育不管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都要明确的一个目标就是使自身或他人始终生长出一种活生生的心的状态。单一的知识教育很容易使人的心变得疲惫,以致枯死。知识教育是一种质实的教育,也就是“有”的教育,缺少一种空灵感,使人心没有伸展的空间。故在明确了教育目标以后,在当今中国高校如何走出一条能够突破由知识禁锢的心的教育之路,这无疑是我们在此要得出的在明确了目标以后要走出的途径。针对“有”的教育所导致了多种恶果,我们提出一种“无”的教育作为主流教育的补充,这一思路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如何明确“无”的教育,这需要教育中的主体和对象主动去获取古今中外有关这方面丰富的资源。先秦诸子论道,特别是道家思想,在解释“道”的意义方面开辟了一条感悟“无”(老子,《道德经·四十章》)性的空间,这为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全面及协调性提供了重要的一个维度,也为我们今人如何寻找文化教育的生存空间提供了一个路标。此外,对宗教生活中论及活生生的“无”的道理也是我们借鉴的一个好的资源,只是对宗教的一些偏执思想要注意甄别,以免产生其它负面效果。由于“无”的主要特性在于“不可表达”,针对文化和生活中各种蕴含“无”的道理的事件,如何在内心植入“无”性呢?首先要明确“无”性其实不是人外在的可有可无的东西,“无”性就是人性境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一直在。前述心性三部分(知性、德性和情性)之所以能协调运作,皆缘于人性的深处存在着“无”性。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有“无”性赋予的让人发展出不同于动物的多种可能性的先定空间。之所以说成要“植入”,乃缘于后天的教育、习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无”性被遮蔽,人失去了获得多种可能性的能力,完全按照固化的只有先后关系的顺序行事,人成为了片面的人。所以要对人进行“补救”式的美育,对其被遮蔽的部分进行去蔽,使人重新获得选择的自由。其次,“无”性不可明确表达,但它可以感悟。如一定要展开的话,那必须借助语言中的修辞能力通过由此及彼的方式来达到对“无”性的大概的描述,但这种办法也只是接近,最终还是须要通过感悟才能较为真切地进入。

中国传统道文化以“无”为本,“无”性是通向中国文化所表达出来的智慧的门槛,承认“无”的价值是进入中国文化的关键。中国古代文化没有天堂(基督教)和来生(佛教)的说法,也就没有了现世人生价值由之所发出的目的地,因而人活着的意义不能从彼岸世界中寻找,而只能在当下的此岸世界中去获得。由于当下世界表现出来的是“有”,似乎现世人生没有了超越的可能,但是中国古人却极富智慧地在现世中决断式地以“无”性赋予了此生,使得生活此生的人同样有了一种超越的可能空间,这就弥补了文化生活中没有宗教的不足。究其根本,此生中的“无”性,其获得最重要的途径在于“生活于斯世”的人都有一种“人皆有一死”的间接经验,中国古代所有的文化观念皆不能超过“人皆有一死”这一事件所带来的对人的影响力。孔子所谓“人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究其根本,到底在于人对“终有一死”的敬畏。由于没有绝对的权威价值的发出者,“人终有一死”便成为此生活着有意义的根据。“死”在经验上意味着“无”,“生”则意味着“有”,基于这一事实,中国式的智慧便富有根据地通过“生”与“死”、“有”与“无”这两种对立力量的互动演示出适合于其构筑的世界下的此生生活的完整图式。这一图式充满着和谐美的精神意味,整个古代社会的人们就生活这个身心自足的世界中。近代以来,西方强势文化的入侵破坏了整个自足的中国古代文化系统,其中被损坏最严重的就是“无”性的空间,以致古代文化大范围远离当今现实而去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无”性难以在文化系列中的重新归位。可见,“无”性的教育不但是我们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拾回我们文化身份的重要举动。作为现代人,内心有了一个广大的“无”的空间,才能去获取无限的“有”的知识,从而人才有超越的可能方向,以此目标来从事教育,才能说是一种全面的教育。

[1]蔡元培.蔡元培选集[M].上海:中华书局,1959.

Remedy Consciousnes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ZHANGWen-tao
(Chinese Department of Zhanghzou Normal Collage,Zhangzhou,Fujian 363000)

G640

A

1671-9743(2010)12-0123-03

2010-10-28

张文涛(1967-),男,福建诏安人,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博士,从事中国古典美学教学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美育大学精神
“留白”是个大学问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