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与探索

2010-08-15 00:47
河北职业教育 2010年5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校园心理

吕 敏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0)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从日常的心理咨询工作、相关的调查研究和近期媒体介绍的大量案例中不难看出,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在高校开设《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很有必要。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原则

1.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是编写《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贯彻教育性原则,要求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效地为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服务。大学生心理教育是帮助大学生维护心理健康,防患于未然。

2.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反映《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一方面帮助学生预防、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还帮助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心理问题,科学地对待心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奠定和夯实心理健康素质基底。

3.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体现的是《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对心理学知识在具体问题具体情况下的具体应用。通过活动性课程的演练,引导大学生掌握简单的心理技能训练方式方法,达到及时解除心理问题的目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体现出“个性的特色”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心理特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总目标的大背景下,课程要体现出“个性的特色”。体现出“个性的特色”需要教师在课程实施之前确定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表现性目标是指学生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这种目标主张重视自我意识的提升,重视差异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在于能够深入个体的内心世界,窥视学生的心理需求,控制好目标变量,在教学进程中实现课程目标。

(二)师生共同致力于教学过程的完成

心理健康教学过程是一个自我组织过程,从教导式转向自主式、对话式、探索式的活动过程,是一个消解、转化、升华、从无序到有序的动态过程,是师生之间共享经验于智慧,共享知识与意义的对话过程,是学生在体验中“倾听自己内在本性的呼唤”的过程。教学过程实现了师生平等。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而是要求学生延缓对权威的不信任,与教师共同参与、探究他们正在体验的一切,在共同的反思中获得彼此的理解。师生共同致力于教学过程的完成,具体做法可采取:

1.讨论分析法。在授课过程中运用讨论分析法,学生可根据资料与经验对生活中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例如,不少学生对恋爱问题有些模糊认识:有的认为“在大学不谈恋爱是人生中的遗憾”,等等。因而导致的问题则是:对恋爱挫折的承受能力低,有的失恋后情绪低落,影响了学习。针对这种情况,可在教学中设计了如下讨论主题,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讨论题目: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什么是爱?何时谈恋爱为最佳时机?当你真的失恋了,该怎样正确对待?等等。讨论的方法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分组讨论、辩论式讨论等。学生展开讨论、辩论,教师最后做出总结。

2.案例分析法。可把学生在自我认识、学习活动、情绪、人际交往、恋爱、个性等方面的问题综合成一个个典型的案例,然后师生就这些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矫正办法等一起展开分析讨论。案例分析法在课堂中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对案例的选择。因此,在选取案例时,应注重从学生关心和渴望了解的问题入手,力求使选用的案例具有现实性、代表性、生动性。一个优秀的案例会引起学生认识问题、分析思考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在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中,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达到了教学目的。

3.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通过特殊的戏剧化形式,让参加者扮演某种角色,以某种心理冲突情境下的自发表演为主,使学生把平时压抑的情绪通过表演得以释放、解脱,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和激发处理问题的灵感。角色扮演时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自发性、即兴性,创造自由轻松的气氛,这样才能使学生减轻心理压力,认清自己的问题,才能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再现出来,即兴表演,当场发挥。表演结束后,师生共同讨论,最后进行总结。

(三)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的开发

隐性课程通过间接、内隐的方式,将教育目的隐藏在校园生活和教育环境的体制与气氛中,通过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来实现教育的作用。传统的心理健康显性课程教给学生的是认知层面的知识,与显性课程相比,隐性课程作用方式所具有的潜在性与见解性、作用过程的无意性与渗透性、作用效果的非预期性与二重性,作用结果的体悟性与深刻性,为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内在的可能性。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的研究,可以完善该课程的形态载体,变单纯知识技能型课程为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相融合的课程。

1.校园心理环境的营造。心理环境是指对人的心理事件发生实际影响的环境。校园心理环境也就是校园中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全部空间。良好的心理环境以它特有的象征性符号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某种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使学生耳濡目染地内化在自己的心理世界。校园心理环境主要包括校园文化和开展的心育活动,校园物质文化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保障。校园物质文化包括校园的环境布局、建筑物的造型装饰、教学设施的配置管理、树木花草的种植培育、图书馆建设、教室宿舍内部的陈设布置等,在加强和改进校园物质环境建设时应注意统筹兼顾,考虑到学校将来的发展方向,定位要准,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并注意学校各区域划分的功能特点,以方便学生为出发点,尽量做到学习、生活、活动区既相对独立、自成一体,又相互联系,有机统一。要注意环境设置的人性化,花草树木优美的布局合理的点缀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同时一些温馨的提示让学生感觉有家的温暖。

校园制度文化为健康人格的培养提供了政策导向。校园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在高校办学理念指导下所形成的校风和一系列行为规范。它通过各项校纪校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人际交往活动、学校所组织的各项活动等体现出来。

校园精神文化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无形之手。精神文化的主旋律,首先要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2.要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为主导。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一种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所怀有的、深切的依恋之情。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要以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为原则,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使大学生感受到健康心理教育氛围。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要求

(一)教师心理素质的优化

从系统论观点看,教师的心理素质是一个复杂的非平衡开放系统,在对教师自身发展和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方面,都起着关键作用。从隐性课程的角度看,教师在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身心健康水平来影响学生,实现着“以心育心”的教育过程。教师良好的心境、乐观的态度、高尚的精神风貌都在有意识的传递和无意识的表露中,影响着学生的情绪状态。

(二)课堂心理气氛的激活

在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中,有一种存在于教学活动之中,能被全体学生所体验的气氛,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这种弥散于教室的气氛是隐性的,它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保持学生良好的情绪状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课堂心理气氛的激活,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辅导技能。教师以鲜明的节奏调节教学活动,以富有激情的语言调动学生的情绪,以娴熟的处理学生心理问题赢得尊敬与信任,一个宽松而不涣散、严谨而不紧张、妙趣横生的课堂气氛油然而生。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8-6.

[2]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Z].2001-3-16.

[3] 陈丽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要求及方法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0).

[4] 彭晓薇.论隐性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内在原则[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28(2).

[5] 鲁汉玲.浅谈高校心理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4).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校园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