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业国际化进程分析

2010-08-15 00:50陈凌白刘庆君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年3期
关键词:招商银行银行业国际化

□文/陈凌白 刘庆君 刘 燕

一、我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现状

(一)银行业国际化的概念。银行业的国际化,指的是一国商业银行所从事的金融活动超越了国界,由地区性的活动向全球一体化的世界市场演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商业银行资金在世界范围内流动,资源在全世界分配,以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给当代我国银行业带来了大量的机遇和挑战,“要么转型,要么淘汰”,这是面对金融国际化浪潮的我国银行业的必然选择。

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的“五大内容”,也就是银行业国际化的五种表现形式,即银行的全球化是通过管理、机构、业务、人才、股东的国际化表现出来的。

(二)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发展现状

1、起步晚且层次低。我国银行业过去长期与外界隔绝,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作为外贸银行的中国银行才第一个走出国门,实现跨国经营。除中国银行外,至今我国已有多家商业银行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如工行、建行、农行和招行等。这些银行大多才刚刚开始到国外建立分支机构、开拓市场、办理业务,并且各行海外分支机构中能行使全部功能的分行少之又少,大多为代表处,只能起到沟通信息、联络业务的作用,真正经营业务的机构不多。

2、规模小且分布不合理。我国跨国银行在国际上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业务范围狭小。而当前世界各国的大银行,其业务资产中国外经营或与国外有关的业务收入很多都高达数千亿美元;并且我国几大商业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多集中分布于香港、日本、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地区,而在纽约、伦敦、法兰克福等分布在欧美国家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分支机构较少,而且层次又低。事实上,这种局面也充分反映了我国银行业海外经营实力的薄弱和布局的不合理。

3、对国际惯例缺乏了解。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我国银行业的许多做法与国际惯例不一致,加之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时间短,缺乏跨国经营的经验,所以常会把国内一些传统做法带到国际经营中去,从而给业务经营和内部管理带来许多困难。如,我国银行业跨国经营的主体——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经营机制、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等与国际惯例还相差很大。

二、以招商银行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一直被视为国内商业银行改革的先行者与佼佼者。22年前的招商银行,偏居深圳蛇口一隅,是个只有1亿元资本金、1个营业网点、36名员工的区域性小银行。但22年后,招商银行却成长为总资产近万亿、机构网点500余家、员工达2万余人的全国性商业银行。此外,招商银行的国际化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包括其纽约分行的成功开业,以及几乎在同一时间对香港永隆银行的成功收购。在2006年度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的排名中,招行的资产总额位居第114位。同时,招行的人均效益、股本回报率、资产利润率、不良资产率和资本充足率等重要经营指标也均居国内银行业前列,得到了社会各界和监管部门的高度认可。

(一)在走向国际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1、申办道路一波三折。金融危机肆虐刚过,纽约又是危机的发源地,而在美国当地时间2008年10月8日,招商银行纽约分行在美国曼哈顿麦迪逊大街535号正式开业。纽约分行的成功挂牌,可以说是招行在国际化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由于两国间金融环境的不同,2002年10月,招行在美国设立代表处后,即开始着手调查研究中美两国在经营环境、法律、管理和监管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设立纽约分行的可行性问题。经过近三年的不断论证,于2005年7月正式启动该项工作。2006年2月,银监会批复同意招行申请设立纽约分行。

在随后几个月内,招行回答了美联储和纽约银行厅在股权结构、反洗钱、并表监管、内控与合规、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出的多轮次质询;管理层率团专程赴美,与美国各界人士进行了大量沟通。期间,先后遇到美国国会出现反对声音、美方对招行大股东的控制性影响力提出质疑等难题。最终经过六年的不懈努力,在中美双方的共同配合下,问题逐一得到解决。

2、并购道路困难重重。就在纽约分行开业的前两天,也就是2008年10月6日,招商银行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永隆银行有限公司于2008年9月30日完成买卖协议,公司以193亿港元的现金总额成功收购了永隆银行53.12%的股权。招行能够成功并购有着75年历史的国际性大银行,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它的实力。

由于在境外新建分行的前期准备时间长、投入大、营销费用高,并且有些国家和地区,对他国银行在东道国设立分行有诸多限制,所以通过并购实现企业的扩张战略具有时间短、见效快、预期收益高的特点,但伴随而来的风险也不容忽视。招行收购永隆银行能否取得根本性成功,其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就在于能否按照其战略目标对永隆银行进行有效的整合。

招商银行整合永隆银行的首要任务是人力资源的整合和企业文化的协调。如何在有效控制目标银行的同时,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共同为实现招商银行的战略目标而工作。为此,招商银行下了很大功夫。例如,招行承诺,收购完成之后的18个月内,不会解雇永隆银行的现有管理层和员工。招行高层也公开强调非常认可永隆银行的品牌影响并高度重视永隆银行现有管理层和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在未来将继续保持永隆银行业务发展的持续性。

收购后整合的另一个关键任务是业务体系的整合。招商银行和永隆银行在网络、品牌、产品和客户方面各有所长、各有特点,如何使两家银行的现有业务形成互补,形成战略上的协同效应是此次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由于招商银行与永隆银行有着地缘相近的有利条件,加上招商银行相比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银行的管理体制更接近于永隆银行的管理体制,为两者的业务整合提供了先天有利条件。

(二)在推进国际化进程中面对考验所采取的措施

1、人才储备与技术革新。招行在人才储备方面一直是走在同业的最前面,从人才的选用、培养、任岗到晋升始终坚持着一个科学的管理模式。就拿零售业务的客户经理来说,我国零售银行的客户经理队伍曾经几乎是空白,招行就从原有的客户经理里选拔,一批一批把他们送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培训,然后又从大学生里面招一批有潜质的大学生培养。而且相应建立了很多机制,垂直管理、集中培训等,完全靠自己培养了一支比较优秀的零售银行队伍。

和人才的储备一样,技术的革新招行也同样始终走在国内同行的最前面。在招行人的不断努力下,招行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他们所创建的网上银行、信用卡、一卡通等业务真正实现了他们所倡导的“因您而变”。

2、市场定位与业务创新。招商银行相对国际大银行来说,还是一家正处于成长期的中型银行,面对国有大型银行的竞争格局,应确立清晰的市场定位,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在网点的布局上,招商银行在国内集中于沿海三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目前,招行的点均资产、点均效益远远高于国内同业银行的平均水平,国外则首先选定了香港和美国,先后取得了收购香港永隆银行的成功和纽约分行开业的成功,一举打开了通向香港和美国银行业的大门;在客户的选择上,招行重点瞄准富裕、中产和白领阶层,以及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在公司业务中,招行专注能源、交通、原材料和基础设施等稳定增长的行业,并逐步向中小企业发展。

清晰地市场定位是竞争取胜的必要条件,但这还不够,招行可以说是在竞争的环境中诞生、成长起来的,作为一家没有国家资金和政策支持的中型银行,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有市场竞争的意识、良好的服务和创新的产品。可以说,招行“一卡通”、“信用卡”、“金葵花”都是业内知名品牌,代表着招行对消费者的服务承诺。优质服务的意识和不断创新的理念,不只是招行发展的战略取向,更为重要的是他已成为招行人的文化。“金葵花”的标志和“因您而变”的口号则充分体现了这一文化。这些都是招行最宝贵的财富,更是招行未来希望的所在。

3、品牌建设与管理经验。当今企业竞争已演化成为整体综合能力的竞争,也就是品牌的竞争。据世界品牌实验室最新发布的2008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报告,招商银行品牌价值为381.66亿元,位居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第20位。良好的市场表现与成功的品牌营销,使招商银行赢得了市场和客户广泛的赞誉和认同,成为中国金融业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品牌价值也不断快速提升。说到招商银行的品牌,总结起来就是:“一朵花——向日葵”、“一句话——因您而变”、“一个人——形象代言人国际著名钢琴家郎朗”。花、话、人,它们在精神层面都是相通的,无不充分体现着招行人一向的目标——因您而变。

作为一家在改革中诞生的新型银行,招行一开始就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原则,在管理上进行大胆探索。从1993年开始,在国内银行中较早实行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取消贷款限额约束。1996年起,为全面提高基础管理水平,在国内银行中第一家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成功地在全行推行了储蓄、会计业务质量认证。2004年以来,招行加快推进管理国际化进程,管理理念不断走向系统和成熟;管理体制改革被提上议事日程,稽核体制、风险控制体制改革经过反复论证相继启动;管理机制不断完善,通过绩效考核等机制创新,进一步提高了全行资源配置效率,以及全局观念的进一步强化;管理手段与技术逐步改善,引进开发了SAP财务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信用风险评级系统、资金交易与风险管理系统等。其管理上成功的经验被业界和媒体誉为“招银模式”。

三、推进我国银行业国际化进程的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银行业面临参与国际竞争的外在压力和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制定和实施面向新世纪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是一个不容回避的时代课题。

(一)加快推进我国银行业与国际接轨。“双率”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直接体现着一个经济主体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要想更好地使我国银行业与国际化接轨,当务之急就是要制定好一整套更加科学、更加合乎我国国情的“双率”变动机制,并在情况容许的情况下适当地进一步放开对利率和汇率的管制。

同时,进一步优化我国银行业整体的海外布局战略将会使我国银行业在与国际化接轨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顺利和迅速。比如,首先我们应当重点考虑在纽约、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创办经营机构,加强与国际市场接轨,把握全球金融发展态势,提高金融信息服务水平,学习国际银行先进经验,拓展业务范围;其次要加速整合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金融地位。国内银行应全面整合在港的银行机构,突出主营业务、体现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并购后的协同效应;另外,要考虑在东南亚、北美、欧洲等华人聚居区拓展跨国业务,向华侨聚居地区倾斜,便于我国银行业在金融资信、人才培训与技术交流上和华资银行取得紧密联系,尽快熟悉海外市场,进一步优化我国银行业整体战略和海外布局。

(二)强化我国银行业的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跨国银行经营中风险迭起,成因很多,既有金融自由化的宏观大背景,又有金融创新和技术革新所带来的冲击,但从银行自身的角度考虑,则显示了银行内部管理尤其是风险监控和防范机制与处于不断变革中的国际业务不相适应的窘境。

1、强化风险意识。强化风险意识就是要正确处理好盈利性与安全性的关系。在向市场经济转轨中,金融业同业竞争激烈,这不仅存在于国内同业竞争,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银行业走向世界,各国银行业也来到我国设点,同时还存在国际同业竞争。我国商业银行应坚持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原则,正确认识这三者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不能偏重盈利性而忽视安全性,盲目竞争而轻视风险,应从BCCI、巴林银行等片面追求资产规模、机构网点、高额利润中吸取教训,在保证资产安全的前提下,追求利润最大化。

2、完善内部监管。完善内部监管就是要做到建章建制,完善内部监控体系。这是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的基础,各银行要形成多层次的内部监控体系,包括业务部的自我约束、会计部的检查和稽核部门的监督等。我国银行业的内部控制机制已逐步建立起来,但各内控部门距离切实发挥作用、真正做到监督业务发展、管控不良案件发生还有相当距离。因此,我国银行业要严格落实、严密分工、合理授权、相互制约、自我约束,杜绝异常或不合理业务的发生,以确保业务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并进一步提高内部稽核的独立性、权威性,促进内部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实行市场化人才战略。金融人才市场化是银行业国际化的核心内容。世界金融业的诸多发展变化,向我国金融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培养我国合格的金融人才是一项带有根本性且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首先,要加强对银行员工的培训。现代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的环境要求员工能迅速作出调整,通过提升自己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培训是银行员工提升自己的有效途径,通过培训,员工可以提高经营风险的意识,能运用最新的科技知识手段从事金融管理活动;其次,要积极造就一批具有高素质专业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既要精通金融理论和国际金融业务,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具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特别是要培养一批懂得国际经济法、国际会计和财务的金融人才,以适应我国在加入WTO以后对国际型人才的要求;再次,要加大商业银行研发机制的建设力度,把业务操作和研究开发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金融衍生工具,加以吸收借鉴,开发出适合我国银行业自身特点的新型金融衍生工具,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四)积极推进我国银行业业务发展国际化。现代银行业国际业务发展迅速,占其业务总量的比重越来越大。我国在跨国经营方面也应积极进取,大胆进行业务创新。

1、开展海外筹资有关业务。根据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在海外筹集资金,相应开展一些银行业务:①组织和参与国际辛迪加贷款,为国内建设项目筹措相当规模的资金,同时可以学习更多更新的金融服务方式,并建立与国际同业间的协作关系;②金融国际债券市场,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发行债券筹措中长期建设资金;③积极参与国际货币市场,开展中短期商业票据和同业拆借业务来筹集中短期建设资金;④同时开办为上述筹资活动分散风险、规避风险的各种配套金融业务。

2、开展为国际贸易服务有关业务。在有关民办贸易中心城市和周边贸易国家城市设立分行,积极为中外贸易服务。如,为进出口提供融资,开展进出口押汇、出口打包放款、进口信贷和出口信贷;为进出口办理国际结算业务,开办国际托收,跟单信用证、保函、国际保理、福费廷业务;为进出口商提供金融信息咨询业务,利用利率和汇率进行套汇、套利、互换、套期、掉期交易业务。

3、开展对外投资服务有关业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开展跨国投资具有重要意义。商业银行要在积极利用外资的同时,从战略的高度推动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从日本等国银行、公司国际化的经验看,现代跨国银行不仅仅是为跨国公司提供传统的从事国际贸易方面的融资、结算、担保等业务,而且还要积极地参与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经营活动。其提供的金融服务有:提供跨国公司日常经营活动所需的短期资金贷款,提供跨国公司大中型项目投资和收购兼并所需的中长期资金贷款,代理发行和买卖跨国公司的各种有价证券,提供跨国公司所需的各种金融信息咨询,等等。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相融合,将是立足于国际经济舞台的重要举措。

[1]刘金.我国商业银行进行海外经营若干问题探讨.金融论坛,2007.4.

[2]蒋志芬.我国银行业跨国经营研究.中国金融家,2008.7.

[3]邓瑞林.跨国银行经营管理.广东经济出版社,2007.

[4]刘毅.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策略分析.经济周刊,2007.1.

[5]卫新江.国内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中国金融家,2008.5.

猜你喜欢
招商银行银行业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办理银行业务须谨慎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招商银行
招商银行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给银行业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