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状况分析

2010-08-15 00:50王文松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年3期
关键词:农民收入农村居民河南

□文/王文松

一、河南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基本概况

(一)农村基本需求占比重过大,高层次需求不足。近年来,河南省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呈下降趋势,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已属于富裕阶段。这说明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但从消费结构上看仍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农村家庭仍然以生活消费为主,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比重小。

河南近年来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具有刚性,一直处于60%以上,居高不下,而且生活消费还处于基本需求阶段,生活费用中食品支出仍占较高比例。以2007年为例,河南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中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食品、居住和交通通讯,同期城镇居民生活消费中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食品、衣着和文化教育。城乡居民生活消费中食品比重居首位,说明对尚不算非常富裕的河南城乡居民而言,收入如果增加,他们首先考虑的是提高食品消费的数量和质量。农村居民对居住的消费排在第2位,说明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民提高生活质量特别是居住条件的意愿大大增强。从绝对数量上看,与城镇居民相比,河南农村居民的衣着、文化教育、交通通讯、医疗和家庭设备用品支出仅是同期城镇 居 民 的 17.4% 、23.4%、29.0%、27.0%和24.4%,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农村居民生活消费还处于基本需求阶段,还谈不上对生活品位、高档家庭设备的追求。

(二)农村人均消费增速低于城市,城乡之间差距较大。从人均消费走势可以看出,河南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增长缓慢,增速低于城镇居民,直到2006年才首次增幅高于城镇居民。而且城乡之间的消费水平差距大,2007年河南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676.4元,仅相当于城镇居民的34.2%,基本处于3个农民抵1个市民的状态。若考虑到城镇居民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政府补贴的消费项目,如住房、交通、医疗等,居民实际消费水平城乡差距还会更大一些。

从消费总量上来看,2007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597.54亿元,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为2,539.28亿元,占总量的55.2%;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为2,058.29亿元,占总量的44.8%,也就是说,占65.7%的农民仅实现全省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4.8%。

(三)农民收入差距明显,消费不够均衡。由于河南各个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农民的收入差距较大,使得农民消费差距也较大。以2006年为例,高收入户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5,992.2元,是低收入户的2.2倍。把全省农民按人均纯收入水平分组,如果按照年人均纯收入在 1,000 元以下为特困,1,000~4,000元为中等收入,4,000元以上为高收入的划分标准,全省呈现出三种不同的消费需求层次和消费群体:第一,高收入消费群体,人口占总量的26.6%。这部分消费者主要分布在郑州、焦作和许昌等地。该组农民生活消费的商品化程度和质量较高,具有较强的购买能力和购买力潜力;第二,中等收入消费群体,人口占总量的70.2%。主要分布在漯河、新乡、安阳和洛阳等地,这部分农民基本生活消费已有保障。在日常消费品、生产资料以及家电产品等的需求上,已开始对质量、品牌和档次表现出明显的关注,但要实现消费结构的进一步升级尚需一定时期;第三,低收入消费群体,人口占总量的3.2%。主要分布在周口、驻马店、南阳和商丘等地,处在这一阶段的农民消费仍以生活必需品为主。

二、河南农民消费问题成因

(一)农民收入水平低,整体消费水平难以提高

首先,城乡、地区之间农民收入差距较大。从2000年到2007年,河南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由1,985.82元上升到3,851.6元,年均增幅为9.9%,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为13.4%。而且城乡差距不缩反而扩大,2000年城乡人均收入是2.4∶1,到2007年扩大到2.98∶1。各市农民人均收入差距也比较大,2006年全省农民高收入户人均纯收入为6,525.9元,是低收入户人均纯收入的4.7倍。各市中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是郑州(5,559元),最低的是周口(2,641元),郑州是周口的2.1倍。可以看出,河南农民收入不仅增幅缓慢,而且城乡间、地区间差距拉大,制约了农村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

其次,农民收入来源单一,农业收入比重过大。从2006年的农民人均总收入来看,农业收入(指家庭经营中的第一产业收入)为2,764.1元,占总收入的61.98%。非农产业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中的二三产业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为1,695.3元,占总收入的38.02%。可见,农业收入仍为河南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只有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优化产业结构,鼓励农民走出去,大力发展非农经济,才能提高农民消费能力。

(二)农民负担重,收入预期不稳定。自2005年取消“农业税”以后,农民的税费支出急剧下降,负担减轻。但近几年受石油等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工资、运输等成本费用增加的共同影响,以化肥为主的农资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农资价格上涨直接增加了农产品生产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给予农民的补贴,减少了农民的收入。

而且,在农村很多地方,惠农政策没有很好地落实,乱集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现象依然存在。不断增加的农民负担加剧了农民预期收入的不稳定,从而降低了农民的消费倾向。

(三)农村消费环境差,制约了农民消费需求的有效增长。河南全省农村的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仍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严重制约了农村消费的增长。比如,目前农村道路虽然实现了“村村通”,但标准低;虽然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电网、通讯、水利等设施的改造力度,但由于成本原因,一些乡镇仍存在未执行和城市电价等同、有线电视信号仍未全面覆盖、农村居民用水不安全等问题,从而使一些商品在农村处于买得起用不起或买得起不能用的窘境。目前,农村市场网络还未真正形成,商业网点少,售后服务差,农民购买商品不方便。另外,由于农村市场分散,监管力度弱,农村市场普遍充斥着假货和劣质品,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

(四)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影响农民消费心理预期。由于河南农村乡镇多、分布广,农村人口多,社保体系难以覆盖全部农村,再加上社保体系本身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的即期消费。农民即使有点钱,也要留着防老、防病,不敢消费。现在农民最怕的就是生病和子女的高等教育,生了大病就只能硬撑,虽然医疗有新农合做保障,大病能报销一部分,但是前期住院费和没有报销的部分仍是一个大窟窿,导致部分地区仍存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这些都制约了农民现实消费能力的提升,使许多潜在需求不能转化为即期消费。

三、挖掘河南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的对策

(一)确保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农民购买力。解决农民消费需求的关键在于农民收入的提高。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建立特色农业产业链,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河南地处中原,土地肥沃,地质条件多样,已形成诸如焦作的地黄、山药、牛膝、菊花“四大怀药”,新郑的大枣,信阳的茶叶、板栗,鹤壁的缠丝鸭蛋、冬凌草等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下一步关键是如何充分利用这些特色农业资源,打造具有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链,围绕特色农产品形成种、养—加—售于一体的产业化链条,大幅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农村土地实行股份合作是近年来农民在实践中创造的一个新事物,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也有利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为此,要积极实践,大胆创新,根据河南各地实际情况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土地股份合作模式;三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充分发挥河南劳动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推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就业,拓宽农民的收入渠道。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消费瓶颈问题。要做到这一点,相关部门应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完善农村居民生活设施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这就需要政府进行合理的财政预算,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和乡镇企业的生产条件,并通过使用农民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还应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对现有基础设施的使用和管理,要依法定价、合理收费,解决农民消费难的瓶颈问题。

(三)健全农村保障体系,改善农民消费预期。农民负担重,有后顾之忧,自然会减少即期消费,增加储蓄。要降低农民的储蓄倾向,鼓励消费,就必须完善农村保障体系。当前,还是要积极探索适合河南农村居民的保障方式和实现途径,从基本的生活保障开始,逐步扩大社保覆盖面,以此来稳定农民的消费预期,提高现实消费。

(四)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保证商品进入市场渠道畅通。要构建适合农村市场特点和农民购买习惯的新型流通体系,方便农民购买,提高流通效率。比如,支持大型流通企业、连锁经营企业到农村设立商业网点,构筑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适当调整销售方式,如通过实行赊销、分期付款等方式,帮助农民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刺激其购买积极性,扩大商品销量。

此外,提高农民素质,转变落后的消费观念;缩小地区收入差距,提高农民整体消费能力;调整产品供给结构,提高农民消费档次;整顿和规范农村市场秩序;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增加消费信贷品种等都是提高农民消费的途径。

[1]河南省统计网.http://www.ha.stats.gov.cn/.

[2]周良.河南农村居民消费分析[J].河南商业专科学校学报,2005.1.

[3]蔡青.河南农民消费行为及制约因素分析[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

[4]黄为明.河南农村居民消费潜力问题探析[J].河南财经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4.

猜你喜欢
农民收入农村居民河南
陕西农民收入:一路爬坡过坎
人在干什么?增收不单靠出门打工——搬迁后农民收入来源报告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十三五”期间中国农民收入年均增长6.5%
农民收入增长周期的多尺度分析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