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解析与探索

2010-08-15 00:47
四川水力发电 2010年3期
关键词:科学管理理论管理

谢 星

(四川省电力公司乐山沙湾供电局,四川乐山 614900)

0 引 言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起源于西方。它萌芽于十八、十九世纪西方产业革命时期,产生于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初。此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管理理论也不断发展创新。大致经历了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和现代企业管理新理论三个阶段。现代管理理论的出现和发展速度之快、影响之大,在人类历史上并不多见。在不到 100年的时间里,管理改变了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社会与经济的组织形式,创造了一种全球经济,并为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各国的国际分工作了协调管理,形成各种规则。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我们要大力宣传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并在这一基础上,发展现代企业管理培训,转变经营管理观念,树立全新的管理意识。

1 科学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科学管理是能够最有效地满足企业持续发展、实现企业社会和经济目标最大化的控制体系、系统组织和技术手段。科学管理不仅是一门研究市场、研究如何战胜竞争对手、研究人与物关系的理论,也是一项随着市场变化而不断更新和需要系统学习的理论。其具有以下特征:

1.1 科学管理是一套专业化与规范化的实用技术管理,与经验式管理相对立。经验式管理主要依赖个人的背景、关系、直觉、魅力和技能来管理生产经营,这种方式的管理不能被传授,从而每一批新的管理人员管理技能的提升都需要不断的实验和探索。而科学管理通过把企业的整个管理过程建立在统一的知识和技术基础上,使企业的发展不再仅依赖于个人,而主要是依靠由各类专家组成的管理集团,使管理活动成为一种分工进行的、连续的过程。同时,由于企业的发展和分工的扩大,使组织任务被不断分解,组织部门和组织层次逐步延展,管理的专业化则为此提供了进行分层管理、分级控制和目标激励与责任约束所必要的组织技术。管理专业化的结果,必然要求管理的规范化,否则企业内部职责不清,组织运行效率低下。规范化是一组制度,它规定了每个人在企业中的行为准则,遵守一定的程序来达到既定的质量、数量目标,同时又使每个人能明确地知道其它人的行为反应,保证企业整个活动过程的确定性和有序性。

1.2 科学管理必须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企业的基本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因此,盈利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是否科学的一个重要标志。企业要获得利润,必须开发和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要寻找尽可能成本低、质量可靠的原材料、零部件的供应管道,要在稳定的生产过程中成批地制造出产品,并将这些产品加以包装、储存和运输,出售给不同地区的消费者。企业只有完成这些物质生产过程,并将这一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有效地组织起来,才能获得利润。不追求盈利,再“科学”的管理也是毫无意义的。与经济目标同样重要的,企业行为的另一个目标是社会发展目标。它的核心思想是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管理要以人为中心,通过发挥人的积极性,来激发组织的活力,提高企业的效益。因此,经济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是科学管理的综合体现。

1.3 科学管理是可以传授的系统性知识。泰勒是使管理活动成为科学活动的开创者。在此之前,其管理技能与管理知识是零散、粗糙和混乱的,带有很大的经验成分。泰勒从现场管理着手进行研究,在理论上相继提出了计划、组织、控制、核算,以及人员培训等一系列重要的管理概念和内容,从而使传统的经验式管理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有着明确的研究对象、概念范围、分析方法并可以加以验证的系统性知识。作为一种可以传授的系统性的知识,科学管理产生了两个极为重要的结果:一是确立了科学管理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财富;二是它使企业管理成为一种可以继承、发展的技能,从根本上摆脱了过去企业由于主要依靠少数领导人及其经验而在管理者更替时经常出现的经营危机,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发展能力。

1.4 科学管理应当是适宜的、有效的组织技术手段。科学管理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因而它必须适应企业的发展和实际情况。目前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两种既对立又相关的倾向:一种是认为要实行科学管理,就要运用最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最先进的管理模式,如计算机、事业部制、零库存生产、ISO9000等。这虽然在我国不少企业中收到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着十分盲目的做法。据调查,在我国企业中计算机普及率很高,但使用率很低,主要用于人事、财务结算等一般的数据处理,而在市场研究、决策和财务预算等方面应用得很少。笔者认为,科学管理不一定就是反传统的,管理科学与否,不在于工具和手段的先进性,而在于是否能最有效地实现企业的目标。另一种是否定管理的科学性或不重视企业管理的创新。其最明显的表现是把企业的管理活动,不看成是一种生产性活动和技术性活动,从而使管理组织、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的设置与应用往往带有经验主义色彩。组织的发展要求管理的创新,如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就必须建立相应的治理机构,企业的领导、决策和监督体制等都应进行根本性变革;企业发展多种经营,进行跨行业的投资,也要求企业在组织机构、授权关系、财务控制、生产组织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变革。

2 学习现代科学管理理论的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不少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有所增强,但仍有不少企业在国际化竞争面前止步不前,处于劣势。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企业领导不重视对科学管理理论的学习,忙于日常事务,忽略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导致企业发展受到影响。因而强化对科学管理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2.1 学习科学管理理论是发展企业的迫切要求

任何一个组织,都需要理论的指导。一个企业,只有不断注入新鲜的理论血液,才不会沦为落伍者。企业发展的历史是一部管理理论不断创新的历史。从科学管理、全面质量管理、5 S管理、六西格玛管理,到学习型组织管理、柔性管理、人本管理,每一种管理理论的创立都大大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因此,无论目前企业处于何种管理水平,都要注重新理论的学习、吸收和创新。市场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品牌、质量、价格的比拼。要打造品牌、提高质量、降低价格,都离不开管理理论和技术的创新。企业的发展,仅靠资金、技术、人员等硬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管理理论等软件发挥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谁忽视了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谁就有可能边缘化,就有可能落后。因此,学习科学管理理论是发展企业迫切要求。

2.2 学习科学管理理论是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的要求

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具有较大的职权,这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要履行好这份职责,仅有良好的愿望和踏实苦干的精神在当今社会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科学发展观和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支撑。只有系统学习科学管理的思想,充分践行科学管理的指示,不断更新科学管理的理论,企业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持续盈利。因此,我们现代企业的管理者要有别于传统企业的管理者,不仅要继承优良传统,而且要掌握当今世界现代企业的管理理论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智慧。

2.3 学习科学管理理论是巩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取得的成果的要求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的改革,是企业制度、组织形式的重大的变革,具有创造性、试验性、冒险性、阶段性等特征。而科学管理则是艰苦细致的经常性的工作。任何改革措施都必须变为具体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在实践中贯彻落实。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并不意味着改革的终结,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后,还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例如,企业规模扩大了,就要相应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随着企业国外业务的增加,企业将由国内公司向跨国公司发展,必须建立与此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将对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进行不断创新,这都将有利于巩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取得的成果。因此,科学管理理论的学习是必须的。

3 加强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思路

有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在企业的管理方面存在一些不同程度的问题。诸如管理思想落后,经营观念陈旧;管理不严,纪律松驰;基础工作薄,管理水平下降;企业领导素质低,经营决策能力差等问题。针对上述存在问题,笔者认为,当前加强企业科学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树立现代企业科学管理观

实现科学管理,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重塑市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微观基础。即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理顺产权关系的基础上,使企业实现政企分开,真正成为拥有法人财产的独立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因此,企业要在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中冲破旧体制的陈旧观念,树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观念。包括市场竞争,自负盈亏,优胜劣汰的观念;以人为本、以质取胜、诚实守法、开拓创新的观念;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实物行态与价值形态,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并重,争取最佳经济效益的观念等等,以实现管理的卓越创新。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能促进企业加强科学管理,它既包括企业法律形态的改革,又包括企业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创新。例如,实行公司制改造,就必然要求建立与此相适应的公司法人治理机构和与国际接轨的财务会计制度,还需要建立产权多元主体的利益分配制度。同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会引起企业的一些具体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的变革,这些变革措施无疑都会促进企业科学管理工作的加强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公司制是一种高效的组织机构,是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前提,也是实现科学管理的保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高效的领导体制,二是建立精干的管理机构。参照发达国家的企业制度,再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事业部制、矩阵制、多维立体制等组织形式。公司下属单位可根据情况采取分公司或子公司的形式。

(3)强化市场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战略管理是企业面向市场,面向未来的谋划,是企业对战略的制订、实施和调整直至实现的全过程管理。因此,企业决策者要根据宏观社会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自身实力,科学地对企业进行市场定位、开发新产品,从而保证战略的科学化。同时,面对变幻莫测的国内外市场,企业决策者不仅要做出快速的反应,而且要及时调整、修订战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市场战略管理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①建立适合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

高质量的产品推向市场的过程是极其讲究的。它需要企业经营管理者充分了解市场客观环境和企业自身实力,据此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市场营销战略,并根据顾客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战略。为了更好促进营销战略的实施,企业要建立全员营销的理念。首先,建立复合型科技化的营销队伍。深化客户对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理解程度,从而提高客户对价格的承受能力,配合运用价格策略,使产品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其次,科技人员参与促销。科技人员能向用户提供更详细的产品信息,激发其购买欲望,进而树立产品形象,保持和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最后,决策层需要转变观念。企业的决策层要改变传统的营销观念,树立全员营销的理念不是一件易事,因此,对决策层提出了一项新的要求。只有他们的决策明确,全员营销的理念才能由提案转为行动。

②风险管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特别是企业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企业发展常遇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危机。风险意识强、管理完善、处理措施得力的企业,往往能够转危为安。我国国有企业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下,享受各种优惠政策,缺乏市场淘汰机制的磨练,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风险意识显然很薄弱。在蓬勃的发展势头中,因突遇不测而陷入困境的国有企业不在少数。因此,加强危机管理,在国有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十分必要。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满足于亡羊补牢,而应加强监督和预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把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信用管理是风险管理的前提,能有效帮助企业完善风险管理的预警机制。在企业管理中,需要了解往来客户的信用,甚至对他们的信用进行评估、分级。

③品牌管理

随着社会生产和消费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质量和要求越来越高。没有优质的产品,企业的发展就像断流的瀑布,不能吸引新的消费者,甚至原有的消费群体也会丧失。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是企业品牌的基础,市场和顾客往往通过产品的质量和企业提供的服务了解和认识企业,企业形象也因此而被认可或贬损。因此,企业的发展不仅要加强质量管理,加大市场营销力度,还需要有精细的品牌管理制度,不断地“推陈出新”。在西方,享有盛名的企业如意大利的“菲亚特”、瑞士的沃洲银行、温特图保险公司、美国的杜邦公司等企业,为保持自己的发展,都有每二年就市场和顾客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作调研的品牌管理制度,并根据调研的结果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员工培训、产品服务等进行调整。

(4)狠抓企业基础管理

基础管理不仅包括企业的规章制度,还包括企业发展规划、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等。通过强化基础管理,企业统计信息的收集处理、生产现场管理、组织管理将进一步科学化,能够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模式,能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扩大企业市场份额,增强企业的生机。它是企业组织社会化、现代化大生产、做好各项专业管理工作的立足点和依据。因此,基础管理是企业经营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扩展企业管理内涵。在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今天,企业经营管理的内涵由市场化时期的商品经营扩展到资本经营的新层次。二是加强企业产权管理。现代企业的产权结构改变了以往的单一形式向多元结构转变,因此资产评估工作需要切实加强。要正确界定企业产权的数量和质量,相应确定所有者的权益和责任,明确国有资产的代表,建立健全责任制,巩固企业的法人地位及其权利范围,以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三是在劳动、工资和干部三项制度中引入竞争机制,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才发掘,建立健全培训体系,注意人才结构的合理化,并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采取适应企业自身的分配制度和岗位技能工资等多种分配方式,妥善处理好改革与管理的关系。四是要加强企业内各部门责权利的管理,包括企业目标的分解和权利义务的确立、协商谈判、承包责任合同、检查考核、奖惩兑现等,以使企业内各部门之间权责分明,目标明确。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努力,促使企业管理模式由传统型向科学化转变。

(5)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加强科学管理必须改变企业与职工单纯的金钱关系,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在企业里形成某种特定的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它能将企业的价值准则潜移默化到员工的思想头脑中,有效地引导企业员工服从企业所确定的目标,并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使其为完成企业更高层次的目标而努力。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说到底就是“人”的文化,任何一个企业离开了“人”这一决定性因素,就谈不上生存发展。在员工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人与人之间就能产生亲切感,相互的吸引力也就更大,彼此的影响力也就越深,所以企业一定要注意营造和谐温暖的企业文化,让员工有家的感觉。在新的形势下,企业的工作重点也要转变,管理理念应由“管理型”变为“开发型”。以往管理工作,往往忽视员工“主体”的一面,单纯地将其看成是接受教育的对象,并且是出了问题才去解决,这样就使员工处于一种被动位置,埋没了他们思想上的主动性。在新时期的企业关系下,我们应该将工作做到改革前面,利用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将员工凝聚到一块,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从而增强员工对企业更大的的信心和热爱,使企业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6)大力倡导学习

正如前文所讲,学习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企业的生存,使企业具备不断改进的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学习更是为实现个人与工作的真正融合,使人们在工作中体现出生命的意义。大力倡导学习有助于企业改革和发展,而且它对企业的创业和创新与发展也有启示。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建立终身学习型组织”,现代企业当然也不例外,要强调“终身学习”、强调“全员学习”、强调“全过程学习”、强调“团体学习”。员工把工作和学习紧密结合,不断进行自查自究,反省存在的种种学习障碍,以开放求实的心态互相切磋,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进行创新,不断进取,从而增加企业积累快速应变、创造未来的能量,及时铲除企业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不断突破企业成长的极限,从而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

(7)可持续发展管理

可持续发展管理是 20世纪 8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它强调由于资源稀缺、环境有限,为求发展而对资源、环境进行消耗、利用时,必须保障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以避免全球不可持续的发展在未来的管理中,政府、企业和公众都应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制订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贯彻于整个管理活动。社会要求企业从趋利性经营管理转向“绿色”的经营管理,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美化环境为己任。在管理理论和方法中,和谐理论即研究各种组织内外和活动过程亲睦、协同、配合关系的理论及其应用,将得到更多的重视。完善管理方法是管理主体根据管理目标作用于管理客体以实现管理职能的原则、方式、工具和手段。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革新了传统信息论在管理中的应用,使上世纪 70年代出现的管理信息系统面目一新,而且创造了全新的管理方法,如人工智能方法、虚拟技术等。

总之,现代社会是一个困难与机遇并存的社会,要想在变幻莫测的全球化经济环境中站稳脚跟,我们就要狠抓企业的科学管理,不断地创新、总结、实践,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青长兴”。

[1] 万寿义.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 J.戴维◦亨格.战略管理精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1

[3] 王志红.对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建议[J].民营科技,2008,(02)

[4] 谌政强.现代企业与科学管理[J].现代企业,2003,(07)

[5] 杨丹娜.科学管理是兴企之道[J].南方经济,2000,(06)

[6] 赵建政.现代企业的科学管理[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5,(04)

[7] 史 炜.新经济形式下的市场战略管理[J].现代商业,2009,(24)

[8] 佚 名.《传统战略管理的缺陷》,世界企业文化网(http://www.wccep.com),2010年 1月 20日

猜你喜欢
科学管理理论管理
科学管理幼兔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种植苦瓜 如何科学管理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科学管理创奇迹 流翔高钙显神威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