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四项在妊娠不同各期的临床变化和意义

2010-08-18 02:26孙玉
中外医疗 2010年29期
关键词:外源性凝血酶生理

孙玉

(长春市中心医院 吉林长春 130000)

妇女妊娠是一种生理过程。随着妊娠月份的不断增加,胎儿在母体内不断地生长发育,孕妇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改变,以适应妊娠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体内的凝血因子浓度及激素水平发生改变,凝血功能也发生相应变化。特别是妊娠中、晚期,体内凝血成分和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出现明显改变,并可能发生某些出血性、血栓性疾病。凝血功能的检查是筛查出凝血性疾病的重要指标,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等4项[1]。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对不同妊娠期的妇女进行凝血四项检查,现将测定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门诊就诊或住院的妇女。其中非孕妇女组116例,妊娠早期妇女组141例(孕期8~12周);中期妊娠妇女组124例(孕期20~27周);晚期妊娠妇女组130例(孕期30周);临产期妊娠妇女组125例。妇女年龄24~39岁,平均28.7岁。所有妊娠期妇女均排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妊娠合并症,排除肝、肾等功能异常,无血栓病史及家族史,各项体检指标均正常。

1.2 检查方法

被检者应在环境温暖、情绪稳定、松弛的状态下进行,取血速度尽可能平稳顺利,采用天津瑞美科学有限公司生产的配套凝血试剂,静脉空腹取血2mL装于0.2mL枸橼酸钠(0.109mol/L)抗凝剂的一次性专用管中,以3000r/min离心15min,在CA~1500全自动血凝仪上进行检测。依据仪器操作规程分别测定血浆PT、APTT、Fib和TT测定,务必在2h内测定完毕。

2 结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正常非孕组与早期妊娠组比较,PT、APTT、Fib及TT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Fib可出现增高趋势。PT在早期、中期至晚期可成进行性缩短(P<0.05),晚期到临产期无显著变化(P>0.05);APTT在早期至中期明显缩短(P<0.01),维持晚期妊娠,到临产期又缩短显著(P<0.05);FIB在早期到中期明显升高(P<0.01),维持到晚期妊娠,到临产期急剧升高(P<0.01);TT 在妊娠期直到临产期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

表1 对妊娠各期妇女进行凝血4项检测,比较各期的测定结果(±s)

表1 对妊娠各期妇女进行凝血4项检测,比较各期的测定结果(±s)

注:*P<0.05,**P<0.01

?

3 讨论

妊娠是一种生理过程,随着妊娠月份的不断增加,妇女体内会出现一些生理、病理变化,妊娠期间由于促凝水平增高、抗凝物质水平下降、纤维蛋白溶解减少等作用,使机体处于一定程度的高凝状态,起一种生理性保护作用,有利于分娩时胎盘剥离面的止血及子宫内膜的再生和修复。凝血四项为术前筛查和出血倾向的诊断指标,可以有效预防在妊娠期特别是中、晚期发生的出血性或血栓性疾病,可以减少产时出血[2]。

经上述结果显示,PT作为外源性凝血途径,能检测出由于Ⅱ、Ⅴ、Ⅶ因子缺乏而引起的出血倾向,可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凝血功能,还可作为肝脏合成蛋白质功能的检测,PT在妊娠早期、中期到晚期呈进行性缩短。APTT在妊娠早期至中期缩短显著,维持晚期妊娠,临产期又进一步缩短。PT和APTT是反映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功能的最常用筛选指标,可随着孕期的增加出现明显缩短,FIB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在凝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内、外源性凝血途径最终的共同通路。

[1]贺航咏,杨嫒华.凝血四项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刊,2008,43(1):15~17.

[2]张春荣.临产妇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微循环学杂,2004,14(4):77.

猜你喜欢
外源性凝血酶生理
超声引导下压迫联合瘤腔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观察
打破生理“平衡”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外源性防御肽(佰润)对胸腔镜术后气道黏膜修复的影响
磁珠固定化凝血酶的制备及其在槐米中活性化合物筛选中的应用
麦冬中外源性有害物质的分析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外源性表达VEGF165b对人膀胱癌T24细胞侵袭力的影响
“DIY式”小创新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中的应用
羊血凝血酶制备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