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8例剖宫产指征分析

2010-08-18 01:32苟春红
中外医疗 2010年36期
关键词:产科医生头盆试产

苟春红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伊市伊敏煤电公司医院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134)

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和病理产科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技术的提高,剖宫产率明显上升,这已成为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现对我院1048例剖宫产手术指征进行分析,以寻求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产科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剖宫产患者1048例,同期分娩总人数1935例,剖宫产率54.16%。研究病例中,年龄为19~44岁,平均年龄27岁,孕周为36~42周,平均为39周。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年剖宫产率及所有病例剖宫产的各项指征,计算各指征构成比,探讨高剖宫产率的原因,其中有2个或2个以上指征的,均以第1个主要指征进行统计。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相应的构成比和率。

2 结果

2.1 2005年至2009年各年剖宫产率(表1)

表1 2005年至2009年剖宫产率变化

2.2 剖宫产手术指征情况(表2)

表2 1048例剖宫产指征及构成比

3 讨论

3.1 剖宫产率的变化

研究资料显示,近5年的剖宫产率为54.16%,呈逐年上升,明显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剖宫产率不应超过15%的标准。

3.2 剖宫产指征的分析以降低剖宫产率

3.2.1 头盆不称 通过本文资料显示,头盆不称为剖宫产的首位指征,构成比为27.77%。头盆不称为手术的绝对指征,291例中仅12例诊断为骨盆狭窄,其余为相对头盆不称。而相对头盆不称概念则比较灵活,临床多表现为继发性宫缩乏力,胎儿先露部不下降等。宫缩乏力未调整到有效宫缩致潜伏期延长;部分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在第二产程早中期过早诊断未充分试产而行手术,使之失去转为枕前位的机会;孕期营养过剩,活动量减少而使巨大胎儿增多,难产几率增大。针对以上因素故应努力提高产科医师处理难产的水平,熟练掌握阴道助产技术,而不过分依赖剖宫产;产程中避免产妇过度疲劳,消除紧张情绪;调整有效宫缩可克服轻度头盆不称;还应对孕妇进行合理营养宣教,指导适当活动,减少孕妇的过度肥胖和巨大胎儿的发生。

3.2.2 社会因素 研究显示,无医学指征的社会因素占剖宫产指征的21.85%(其中包括胎膜早破31例)且仍有上升趋势。这主要是由于产妇及家属错误的认为剖宫产较阴道分娩对胎儿安全;惧怕宫缩痛,担心阴道试产失败后再行剖宫产;早破水后,担心胎儿有危险而坚持剖宫产;受封建思想影响,选择“好日子”要求剖宫产;为避免医疗纠纷,产科医生迫于压力而放宽指征。如何降低社会因素的剖宫产率则要求医患双方共同努力,增进沟通,通过健康教育,正确宣传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的利弊;开展陪伴分娩、导乐分娩、无痛分娩等新形式、新技术;加强舆论引导,社会支持,健全医疗体制,减轻产科医生工作压力。

3.2.3 胎儿窘迫 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在我院为第3位,占19.85%。近年来,随着胎心监护手段的增多,假阳性率也在增加。有的单凭一时的胎心率变化或羊水污染,有的根据产妇感觉到的胎动频繁或减少,还有的单纯依据胎儿电子监护结果异常就诊断胎儿窘迫,匆忙行剖宫产术,使术前术后的诊断符合率降低。所以这就要求医生还应结合胎儿、胎盘、脐带、羊水、母体等多因素进行全面综合分析,避免“过度诊断”。力求做到既不盲目增加剖宫产,又不延误治疗。

3.2.4 妊娠合并(并发)症 占剖宫产的13.36%。140例病例中,包括脐带绕颈68例,妊娠期高血压45例,胎盘因素14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及其他疾病13例。资料显示因脐带绕颈而行手术的有68例,有文献报道,约50.7%的头位妊娠,脐带绕颈可经阴道分娩而不会引起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当出现异常90min内娩出胎儿,其新生儿预后良好,故对脐带绕颈的孕妇,可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1]。除此以外,还要加强健康宣教,防控妊娠高血压疾病,对宫颈条件成熟、无产科指征、无胎盘功能减退、病情稳定的子痫前期患者也可在密切监护下阴道试产,如出现异常随时剖宫产。

3.2.5 双胎、巨大胎儿 占8.68%。巨大胎儿使剖宫产率上升应引起重视,其发生可能与孕母糖尿病及肥胖、过期妊娠、遗传等诸多因素有关。在我国人群中巨大胎儿的发生率为2.15%~13%,其中糖尿病性巨大胎儿的发生率高达25%~40%,并且还存在远期不良结局,如肥胖、冠心病、高血压、或2型糖尿病[2]。所以预防巨大胎儿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作为产科医生应该加强产前检查,有效控制孕妇血糖,指导孕期合理饮食,适量活动,防止母体和胎儿体重过重;并能及时发现胎儿生长过快,产前准确评估胎儿体重和提高阴道助产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巨大胎儿剖宫产率。

剖宫产上升在一段时间使母婴病率、死亡率明显下降,曾有报道近十几年剖宫产率仍进一步上升,但母婴病率、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并未进一步下降。况且剖宫产对围生儿来说,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分娩方式,产妇术后有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因此,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适当限制剖宫产率已成为产科医生关注的问题[3]。所以,要不断提高产科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加强孕产期保健,开展健康教育,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阴道分娩;医患双方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要降低剖宫产率,还需要医务人员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1]吴玉华.头位妊娠脐带绕颈309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11):689.

[2]杨慧霞.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实践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2~103.

[3]黄醒华.对剖宫产术的思考[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7):386.

猜你喜欢
产科医生头盆试产
血糖控制良好的妊娠糖尿病孕妇阴道试产风险决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预测瘢痕子宫阴道试产失败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建立
产科医生对临床实践指南的认知和实践调查分析
怀孕后患慢性肾炎怎么办?
医患话语互动中信任关系建构研究:基于《产科医生》中医患双方话语行为的语用分析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进行阴道试产的效果研究
头盆不称的诊断和ICD-10编码的准确性
枕后位、枕横位与头盆不称关系的探讨
胎膜早破与头位难产的相关因素分析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的母婴结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