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模式

2010-08-28 08:16江苏省海门市货隆初中陆琴
中学生英语 2010年8期
关键词:物主代词答语互动

江苏省海门市货隆初中 陆琴

英语教学有极强的实践性、交际性,学生作为创造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诱导下形成交际能力是该学科的目的。因此教师与学生必须处理好互动关系、即导演与演员的关系。教师创设情景,学生在情景中运用语言,教师画龙点睛,学生举一反三。在实践中学生不断获取语言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特别是创造力,这便是形成“互动”教学模式的意图。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在情景中掌握匀型结构,启发学生在情景中运用语言材料归纳语法规则,进而在情景中探究解疑,培养言语交际能力和发展创造力,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尝试了如下教学五环节:

一、课堂教学模式过程

Ⅰ.激趣

激发兴趣之目的,是变逼为导,变苦学为乐学。把求知变成学生最大的内在需要。因此我们用“爱”促进教育,用“趣”构建教育模式,用“玩”组织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师生的互动作用。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1.新奇引趣法

1.1 以唱歌形式使学生顺利通过英语入门阶段。

如牛津初中英语7B Unit 2 Grammar的重点是形容词性、名词性词性物主代词的使用。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是学生对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掌握必须准确熟练,才能区分开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词性物主代词的异同点。首先我将学过的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再现在学生面前,利用问、答、译、比等方式的交际原则,复习了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正确使用,然后用旧词填新曲的方式将名词性代词表格编成一首歌,两分钟内,背诵表格人人过关,接着我走下讲台随手拿来各种衣物进行师生间的对话。最后将对话编成歌,对名词性物主代词进行小结:

T—This ruler is my ruler.

S1—This ruler is mine.

T—That ruler is your ruler.

S2—That ruler is yours.

T—Whose ruler are these?

S3—They are his and hers.

T—Whose are these rulers?

S4—They are ours and thiers.

1.2 利用口诀简化难点,使学生顺利攻克难关。

当学生对不可数名词的记忆及使用以及some,any的使用望而生畏时,在师生的交际练习完成后,我要求学生利用口诀四人一组小结不可数名词及some,any的用法,于是出现了不可数名词这样记,一日三餐要调剂,早餐面包泡茶水,午餐纸包鱼肉鸡,晚餐米饭加奶汁,饭后再做作业题。以上名词不可数,要数别忘加量词。some用于肯定词,肯定回答也用此。any用于疑否句,否定回答也用此。

1.3 利用简笔画、图表、设问引答,鼓励学生开口说话。

1.4 借助游戏解除学生的畏惧心理。

2.竞赛激励法

实践证明,将带有竞赛性质的练习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不但对学生产生一种教学魅力,把他们牢牢吸引在教学磁场里,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及喜欢竞赛的心理,还训练了他们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2.1 差异训练。如平时课堂巩固根据学生的现状,我总是印2~3套题,一套面向全班,好学生做题速度快,再发给他们难度稍大的第二、三套题,这样做,不同程度的学生既有统一的学习内容,根据个人的差异又有不同的奋斗目标。既激发了全班同学的兴趣,又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好风气。

2.2小组比赛。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可能地增加学生的参加机会,而且还能为学生创造一个独立自信的交流场所,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小组赛。如学情态动词must,启发学生用must造出六个句子。然后三大组参赛,其余的组评判。粉笔如同小小的接力棒从后到前,比赛内容是将句子变成否定句、一般问句、选择问句 、特殊问句,大家对此兴趣盎然,课堂上个个跃跃欲试。

2.3 男女比赛。通过男女比赛方式进行一个单元和综合复习。首先布置复习范围,为了取胜,好生主动帮助各自的后进生,课堂上有问有答有争论,比赛包括单词接龙、词组翻译、听力抢答、自由问答等。他们彼此互抓弱点,千方百计不使自己丢分,使复习达到一种欲罢不能的境地。

Ⅱ.创景

学生的兴趣神经一旦被触发,他们自然会在逼真的情境中触景生情,见情思意。再充分利用电教手段、直 观教具,并常自戴假面具,变换各种人物角色,把许多具体事物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尽量做到可见、可触、可尝、可闻,充分发挥学生多种感官的作用,鼓励学生的首创精神。

例如:为了创设情景,学会句型Is watching TV too much bad or good for your health?铃声过后,教师一边捂着肚子一边吃面包,满脸痛苦的样子,走上讲台自言自语道“Is eating too much bad or goo d for my health?I think it's bad.”然后我提出了“What is good(bad)for your health?”四人一组的讨论开始了,很快答案产生了。

Doing exercise is good for your health.

Keeping the room clean is good for your health.

Reading in the sun is bad for your eyes.

Playing computer games too much is bad for your study……

接着教师在动词下面划了线,问“为什么?”立刻有人回答,动词加了ing才能充当主语。交际的目的达到了,语言难点突破。

Ⅲ.启发

实践证明无论记忆多少语法规则,对于学生来说,并没有实质性作用。然而掌握一定的语法规则能够提高语言实践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因此创设情景学语法,即学了语言又学了语法,一箭双雕,符合用英语来学英语的原则。但学生还须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归纳出规则,使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因为认识规则的监控作用不仅能有意识地利用语言规则,促进理解语言材料的速度、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规则进行言语交际的能力。启发得出规则的具体过程为:

积累材料——套用句型——点破规则——练习运用——系统归纳

讲解need to do sth与had better do sth的使用时。教师可以用桌上没有粉笔这一实际现象,生气地说:“Who is on duty today?There is not any chalk in the box,What shall I write with?I need some chalk.Xixi,you'd better go and bring quickly.”等 Xixi取回粉笔后,教师在黑板上写下这个句子,并在need与had better下面划了线,问答在师生之间展开了:

T—I need to write on the blackboard.

S1—You'd better use a piece of chalk.

T—I need to sit down.

S2—You'd better find a chair.

I need to clean the classroom.

S3—……

教师问Can you tell me the usage of need and had better

学生小结:need to do Sth;had better do sth.

T—Your chair is broken.

S—You'd better not sit on it.然后教师要求学生两人一组用had better和need编段对话。

Ⅳ.探求

作为教师要想使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就要在教学思路上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思考,在解决问题时,学生并不因为找到一个答案而满足,而是一问多答或一答多问,而创造性活动便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

当学生对于一般问句、选择问句、特殊、反意问句等基本掌握后,搞一些多项性提问,判断性和逆向性提问。特别是逆向性提问很受学生的欢迎。所谓逆向性提问是教师先提供答语,让学生根据答语提问,所提问题必须与答语吻合,这种方式使得答语有好几种提问,学生顺着答语可以开拓思路,增强思维力。例如基于学生已学过一般问句的提问和回答,给出Yes,I am,No,I am not.学生针对第一答案提出:Are you listening to music now?Are you fifteen years old?Are you a good student?Are you going to chat with us after school?……学生提出的问题既忠实于教材的内容,又体现了语言重点,既训练了学生说英语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能力。

Ⅴ.交际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语言交际能力。语音、词汇、语法、句型结构都是学习语言交际能力不可缺少的材料。语言交际能力主要通过语言交际活动才能实现,因此使教学过程交际化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进行教改实验的时候,力求根据交际性原则,努力创造英语交际的氛围,充分利用幻灯、图片、简笔画、表演、对话造句说话等方式,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灵活地交际。因为只有贯彻交际性原则,课堂教学模式才会真正成为动态式。如在复习一般过去式的时候,可以利用简笔画介绍李明一天的活动并在每个图片下面写出关键动词。引导学生就图片问答。最后由学生分组介绍各自一天的活动以及你的朋友、妈妈、爸爸等昨天一天的情况。通过情景交流,学生掌握了一般过去式的用途,也实现了交际这一目的。

二、模式遵循的原则

1.创造逼真情景,在情景中精讲多练的原则。如学习名词性物主代词、随手捡起学生掉在地上的铅笔,进行问答,学生一旦会模仿,将师生间的对话转向学生间的对话。

2.在语言训练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点拨、归纳的原则。当学生对所学句型运用自如,脱口而出时,立刻引导学生借助歌曲、口诀、图表、简笔画进行概括性归纳小结。

3.机械、意义操练和语言交际相结合的原则。如“be going to”的使用。

a.机械操练

T—I'm going to Shanghai tomorrow.

S1—He is going to Beijing next week.

b.语言交际

T—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

S1—Let me see.I'm going to see my aunt.

T—Is your aunt going to be in at that moment?

S1—I think so.My aunt is going to wait for me.

T—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ith your aunt?

S1—We are going to visit her farm.

T—I hope you are going to have a good time.

S1—Thanks.

4.以学生实际出发,提高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千方百计调动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强求后进生完成力所不能及的作业,课上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交际能力,发展智力协调作用的原则。如学一篇课文,在突破语言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知识要点、难点编成对话。

三、初步成果

1.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防止了分化,实现了大面积丰收。

由于教学中有目的地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实行课内外因材施教的格局,密切注意后进生的学习心态,培养他们恒心加毅力的学习习惯,千方百计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到目前为止基本无一人掉队。

2.学生的综合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大大增强。

2.1 99%的学生能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对话(无语音错误)。

2.2 98%的学生完全能接受老师用英语授课,且高效完成课内外听力训练习题。

2.3 100%的学生不仅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迅速编创对话、而且能按老师的题目即兴对话,对话不仅流畅准确、且内容广泛充实。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不断增强。

2.4 课上能准确记录英文笔记,而且快速完成老师布置的听写、默写课文及综合习题,且准确率高、书写工整、字迹流畅。

3.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实行“互动”教学模式教学实验以来,从期末统考成绩看,班级成绩明显优于其他同轨班级。

[1]《英语教学激趣谈》高荣《内蒙古教育》,1996年第8期。

[2]《构造模式的指导意见》《人民教育》,1996年7、8期。

[3]《创造性教学模式》张武升《江西教育科研》,1990年第3期。

猜你喜欢
物主代词答语互动
谈谈初中英语物主代词的用法
名词性物主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讲解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Unit8 STEP BY STEP随堂通
Unit 12 STEP BY STEP 随堂通
Unit 7 STEP BY STEP 随堂通Section A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超能陆战队》大白教你学物主代词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