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泗县一中校门前交通状况调查与分析

2010-09-06 10:22安徽省泗县一中234300杨崇广梁浩浩
地理教学 2010年14期
关键词:泗县观察点车流量

安徽省泗县一中(234300) 杨崇广 梁浩浩

一、活动目的和意义

1.通过本次活动课,巩固教材中交通运输章节知识。要求学生学会运用教材中交通运输知识,分析、解决现实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培养知识的运用能力。

2.通过本次活动课,使学生初步掌握观察、调查、统计、归纳、分析等地理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独立思考,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学生学会合作,增强合作学习的观念和意识。

3.通过本次活动课,增强学生对交通与城市化之间关系的感性认识。

4.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加学生遵守交通法规观念,也期望通过该活动扩大宣传,唤醒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

5.培养学生从学生时代开始,建立起人、路和谐观念,为构建和谐泗县、和谐社会尽心出力。

二、主题选定的原因

1.从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在泗县一中校门前共发生大大小小人车相撞事件21起,涉及教师5起,涉及学生12起。多为人员碰伤、撞伤、蹭伤、刮伤,较严重两起,给一中教学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2.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合作学习、探究活动、社会实践三个部分。这三部分在该主题都能得到很好培养和锻炼,有助于学生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

三、实践活动规划、设计

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校外调查;第二阶段为室内分析交流;第三阶段为论文的撰写。

四、实施方案

(一)选择观察地点和时间

1.观察点选在图中①、②、③。

2.观察时间:早上(7:00—8:00);中午(13:00—14:00);晚上(18:00—19:00)

(二)分组情况

全班共分三组,各选组长、副组长一名,每个组再分为三个小组,每小组5人。组长负责不同时间段观察小组的分工,全组的安全问题和茶水、食品的供应等,副组长负责数据统计。

(三)观察统计表

(四)小组分工表

注:小组成员在观察货车、小汽车、农用及其它类型要注意协调,防止重复统计。

(五)室内数据对比、分析原因及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

五、实施过程

(一)活动实施方案培训

1.介绍活动的意义。2.实施步骤:分室外观察、数据统计、数据对比分析、交流讨论。3.成果展示(统计表、论文)。

(二)时间选定

4月3日星期六。原因:1.学校安排星期六为学生合作学习时间,为教师教研活动时间,恰好与我们综合实践的主题吻合。2.天气晴好,数据统计比较客观,与正常平均状况比较接近。同时,天气晴朗,便于交通状况的观察。

(三)地点确定

观察点①为泗城二环路与303省道的交汇点,303省道穿城而过,该交汇点是东去江苏泗洪最主要道路,道路等级较高,客货运输繁忙。观察点③是泗城二环路与东进泗城开发区主干道交汇点,是泗城开发新区发展的主要支撑干道,货流量大。观察点②位于泗县一中与几个住宅小区之间,人流量特别大。

几个观察点有各自的代表性,对问题的说明有一定典型性。

(四)数据对比

一号观摩组统计:车流量最大,客货各占一定比例。三号观摩组统计:车流量次之,货车数量>农用及其它>客车。二号观摩组统计:车流量最小,客货各占一定比例。二号观摩组意外收获:中午(13:00——14:00)、下午(18:00——19:00)是学生上学、放学时间,是人流高峰期,学生自行车数量多,在各种车辆中以学生自行车与电动车速度最快,大货车次之,大客车最慢。

(五)分组讨论原因及其影响、对策

1.各组确立中心发言人、补充人和记录员。

2.教师引导各组将三组数据对比,提出:(1)影响车流量的因素有哪些?(2)车流量的大小说明了什么问题?(3)车流量与交通事故的关系?(4)二号观察点为什么自行车与电动车速度最快?与交通事故的关系?应采取的措施?

(六)地理小论文撰写指导(略)

六、活动成果展示

1.交通流量统计表

观察点①交通流量统计表

观察点②交通流量统计表

观察点③交通流量统计表

2.论文示例

影响观测点①处车流量的因素

王可莉 魏微波

通过观察分析,我们组认为影响观测点①车流量的因素有许多种。我们全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细致分析,认为自然因素影响很少,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综合起来,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位置是最直接的、明显的因素

首先,观测点①地处泗城二环路与303省道的交汇处,从较广的区域上看,它是连接江苏泗洪与安徽泗县或西去宿州市的必经之地,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其次,东部为泗城经济开发区,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对外经济交流多数由此出入。

再次,该处四周为泗县几个较大规模住宅小区,小区正处在建设期间,部分已装潢入住,客货流量大。

第四,观测点①还在旧城区与新的行政区的结合点上,旧城与新区交通联系多经过该点。

二、经济发展水平是根本因素

泗县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以农业为主,工业处在起步阶段,多为发育程度较低的原料导向型,农产品的初步加工厂较多,如面粉厂、粉丝厂、榨油厂、板材加工厂,以及劳动力导向型,如玩具厂、服装厂、食品厂、电瓶厂等。这些厂多建于开发区,该点为其建设和发展主要经过点。

三、社会文化因素有一定影响

泗县县城作为城市,它的等级低,人口少,发展历史短,文化底蕴较薄,从大区域范围大,交通位置并不十分重要,知名度也低。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因素起着决定作用。

泗县一中校门前交通状况原因分析及对策

陶迁 陈利

泗县一中位于泗县县城二环路东侧,在校学生五千余人,其中住宿生一千多人,走读生三千多人。庞大的学生人数给校门口交通增加了很大的压力。泗县一中大门紧临二环路,二环路两侧是绿化用地,路面宽不足三十米。这样放学时,就容易出现交通拥挤状况,并由此引发交通事故,交通问题成为学校关注的焦点。

校门口的交通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学生的交通意识不强,不主动遵守交通规则,扰乱正常交通秩序,不仅使交通变得拥挤,更使交通事故率不断上升。据调查,校门口每学期大约有十次交通事故,自行车、电动车或摩托车相碰的事故常有发生。这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身体,更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和学习。就在上星期中午放学时,高三理(1)班一名同学在校门口与一辆摩托车相撞,造成该同学受伤住院,家长的担心可想而知。

当然,校门口的交通问题还有其它许多原因。学校大门口距二环路较近,而二环路作为重要的交通线,本身过往车辆较多,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此外,公路两侧的花园布局不够合理,占用有限空间,校门口长期有商贩占道设点卖零食及其它学习用品,而且数量众多,使非机动车道被占满,加剧了交通问题。校门口有学生停放车辆,在学校集中放学后,学生大量涌出校门,停放的车辆阻碍交通,而且人数过多,一时间将校门堵满,不仅出现交通拥挤,更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对学生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同时,学生放学的时间与成年人上下班的时间相近,这使得本来就不畅的交通更是问题严重。

解决该问题的措施如下:

首先,提高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通过学校组织的集体讲座活动,促使学生意识到交通的重要性,加大交通规则的宣传力度,减少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学校还应加强监管,对不遵守交通的学生进行教育、劝导等,提高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

其次,改善交通设施。对校门口的花园进行改建,提高交通通达度;清除校门口的商贩群体,杜绝不合理挤占非机动车道的现象。一方面,有利于减少交通事故;另一方面,有利于减轻交通拥挤状况。

再次,加强学生车辆的管理。在原有基础上,增建车棚,规定自行车及电动车的停放位置,加强对车辆的管理,杜绝自行车乱停乱放现象,为顺畅交通做好充足的准备。

第四点,学校调整学生出校门的时间。放学后,三个年级先后出校,间隔可为五分钟。也就是,放学后,高一年级先走,高二年级隔五分钟再走,五分钟后,高三年级再走。这样,有效地把人流高峰划分为三个阶段,这有利于缓解交通压力,减轻交通拥挤,降低交通事故率。

第五点,改善学校住宿条件,吸引更多走读生在学校住宿。扩大住宿生数量,减少走读生数量,这使放学时出校门的学生减少,有效缓解交通拥挤问题。

第六点,建议学校开设南大门,对学生进行分流以减少拥堵现象。

七、活动评价

该主题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加深对城市化问题的认识,尤其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除对教材内容进行验证,获取感性知识外,难能可贵的是学生对一中校门前交通交通状况分析合理,一些建议已被学校采纳。提出城市发展过程中,新城与老城区之间的经济、交流、文化的联系问题,以及城市特色及城市文化传承问题,它的确是我国大多数城市面临的重要问题。这算是该主题活动出现的一个意外收获。

活动不足:1.关于三个观测点数据对比,说明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仅仅停留在讨论交流的程度上,没有形成论文。2.调查活动分组进行,组内协作多,而组与组之间的合作交流不充分。3.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参与程度不够。

猜你喜欢
泗县观察点车流量
我省4家农民合作社被列为部级观察点
安徽泗县:山芋让村庄发展更红火
安徽泗县:“扶贫瓜”走进城市餐桌
Top Republic of Korea's animal rights group slammed for destroying dogs
我愿意
——献给地震灾区的志愿者
清明节期间全国祭扫民众达1338.7万人次
参考答案
法治思维下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保障机制*——以河南省原阳县留守儿童学校为观察点
高速公路重大节假日免费车流量金额算法研究与应用
一种新型多车道车流量检测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