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民健身工程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0-09-08 00:52李淑红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民群众

于 洋,李淑红

(1.黑龙江科技学院 体育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2.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黑龙江省农民健身工程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

于 洋1,李淑红2

(1.黑龙江科技学院 体育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2.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黑龙江省农民健身工程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拓宽资金来源;加强管理,立足基层,以点带面;增强农民群众的健身意识;积极开展各级别体育竞赛,大力发展农村体育人口;加强体育设施的保护工作;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和完善农村健身服务体系。

黑龙江省;农民健身工程;现状;对策

新农村建设是新世纪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广泛开展农村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素质,改善生活质量,更可以繁荣先进文化,引导农民移风易俗,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明素养,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现状的研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下一步继续执行和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提供依据,更好的促进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的开展,使农民切实享受到群众体育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成果,推动农村体育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大庆市、佳木斯市等9个城市做了相关调查,调查对象为所调查地区体育局群体处的相关同志。这9个城市所辖行政村共计6 863个,村民人口合计2 265.5万人。调查所选取的9个城市基本可以代表黑龙江省的工、矿、农、林、旅游等为主要产业的地区,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问卷以当面递送和邮寄的方式发放,信度检验采用重复测试法,效度检验采用专家评判法,经检验可以满足本次调查所需。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

1.2.2 访谈法 拟定访谈提纲,对调查对象进行了当面访谈和电话访谈。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器材日常的维护与保养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黑龙江省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农民健身工程中,健身器材的日常维护与修养10%的地区由村民负责;80%的地区由村委会负责;10%的地区处于无人负责的状态(见表1)。村民委员会是一种群众自发组成的组织,该组织的经费来源主要靠自身筹集[1],没有国家统一拨付的资金支持,更有部分体育设施处于村民负责甚至无人负责维护和保养的状态。这必将导致农民健身工程的体育设施在使用中得到损耗时没有良好的资金渠道对其维护和保养给予有效的保障。

表1 体育器材的日常维护与保养负责情况

2.2 地方开展的体育竞赛

“在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尚不发达和完善的今天,农民的身体素质不高而发病率高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广泛开展农民体育运动是增强农民群众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农民体育运动会又是提高农民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性和带动农民群众进行体育锻炼的龙头。调查结果显示,篮球比赛(100%)、乒乓球和跳绳比赛(88.89%)、羽毛球和拔河比赛(66.67%)这些可以利用农民健身工程所建造的场地进行的比赛举办比例明显高于其它项目的比赛(见表2)。这说明农民健身工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为举办各种形式的运动会提供了有利条件。

表2 地方体育竞赛调查结果

2.3 参与健身工程人群的年龄分布

参与农民健身工程的主要人群集中在30岁以下和50岁以上这两个年龄段(见表3)。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这些在外流动打工的农民中,大多数是青壮年劳动力,他们的身体素质相对要高于一般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水平,理应是新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由于长年漂泊在外,每年两次回到农村后主要精力放在农作物的管理和孩子的教育等问题上,根本没有时间顾及农村体育,这无形中削弱了农村体育的主体力量。

表3 参与健身工程人群的年龄分布

2.4 农民健身工程建设的经费来源

调查显示,67%的城市建设经费来源中包含国家投入;78%的城市建设经费来源中包含省级投入;89%的城市建设经费来源中包含市级投入;78%的城市建设经费来源中包含县级投入;22%的城市建设经费来源中包含其他经费来源(见表4)。这说明农民健身工程的主要建设资金目前还依赖于政府投入。

表4 农民健身工程经费来源(其中经费数量不明确的用“√”代替)

2.5 农民健身工程对农村体育的影响

通过调查了解到,在农民健身工程实施初期,农民群众对于参与建设的热情不高,不少人持怀疑、观望态度,当他们切身体会到农民健身工程带来的实惠后,逐渐积极的投身到工程建设中来,部分地区出现了政府投入、村委会积极配合多方筹资、群众自发集资、富裕户捐资、群众义务劳动的场面。在部分老年人比较集中的行政村,还出现了运动场地早上要“占”,晚上要“抢”的场面,但这种现象还只是在局部地区出现。目前认为农民健身工程改变了农民对体育健身活动的态度的城市约占总数的45%。调查显示,认为农民健身工程的实施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的城市占总数的100%,这说明农民健身工程在引导和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方面逐渐凸显出其积极的作用。除了以上两项调查之外,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农民体质健康水平的城市占总数的67%;认为通过农民健身工程培养了一批农村体育骨干的城市占总数的33%;认为通过农民健身工程扩大了农村的体育人口的城市占总数的56%。这说明工程的实施对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但是另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认为通过农民健身工程,刺激了农民的体育消费的城市只占总数的11%,这一方面是由于目前农民收入相对较低,另一方面也因为农民群众的体育消费意识还比较淡薄。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1)设施的养护、附属设施的建设应引起重视。

(2)工程的实施促进了体育竞赛的开展。

(3)工程的受益人群年龄分布两极化。

(4)工程建设资金来源主要依赖政府投入。

(5)工程实施对农村体育产生了积极影响。

(6)影响工程实施的最主要因素是经费问题。

3.2 建 议

(1)我们需要要广泛争取吸纳社会上的资金来源作为农民健身工程的建设和维持经费。

(2)加强管理,立足基层,以点带面。黑龙江农村体育应以“立足基层、小型多样、点面共建、全面发展”为指导,将农村体育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基层,以农民健身工程为依托,在乡镇和村广泛开展各种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

(3)加强宣传,增强农民群众的健身意识。农民长期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形成稳定的体育价值观或固定的生活模式,相当一部分人错误地认为“体力劳动者不需要体育锻炼”[6],“同类价值意识不仅类聚着群体,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群体结合的形式和强度”[6]。

[1]谭洪青.村民委员会制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04.

[2]伊向仁,李 强.农村体育“四维健康”组合体系的构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9, (7) : 63-67.[3]国家体育总局.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Z]. 2000-12-31.

[4]魏昆仑.山东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建设现状及策略研究[D]. 曲阜:曲阜师范大学, 2008.

Research on the Status Quo and Countermeasure of Implementing of Farmers Fitness Project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YU Yang1, LI Shu-hong2

(1.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in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150027, Heilongjiang China; 2.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Harbin 150001,Heilongjiang China )

The status quo of implementing of farmers fitness project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s surveyed in the manner of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as follows. First, expand the resources of funds; Second, strengthen management, be based on grass-roots and use the experience of a selected spot to promote the work in the entire area; Third, increase body soundness consciousness of peasantry; Fourth, launch all levels sports competition actively and develop country sports population vigorously; Fifth, reinforce the protection of sports facilities; Sixth, set up sound relevan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Seventh, establish and perfect countryside bodybuilding service system.

Heilongjiang Province; Farmers fitness project; The status quo; Countermeasure

G80-65

A Article ID: 1008-2808(2010)03-0057-03

book=2010,ebook=142

G80-65

A

1008-2808(2010)03-0057-03

2010-04-26;

2010-06-07

于 洋(1979-),男,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课程理论。

猜你喜欢
黑龙江省农民群众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耕牛和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多让群众咧嘴笑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农民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