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届奥运会女子体操单项完成分的客观性

2010-09-08 04:28崔园园郑幸红
体育科学研究 2010年2期
关键词:客观性裁判员体操

崔园园,郑幸红

第 29届奥运会女子体操单项完成分的客观性

崔园园,郑幸红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厦门 361021)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 2008年第 29届奥运会女子体操比赛单项决赛的完成裁判评分数据进行了客观性分析,结果表明:单项决赛完成分的整体客观性系数都比较高 (高低杠稍低);4个项目的评分差异不显著,裁判员评分的标准比较一致,但评分的随机误差较大,对运动员最后得分的可信度影响不大;极差值和无效分的出现机率较大。指出提高体操裁判评分客观性的主要途径:在保证裁判员水平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和处理评分误差,减少无效分的出现机率。

奥运会;女子体操;裁判员;评分;客观性

现代竞技体操运动发展迅速,自首届奥运会的举办以来,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技术的发展,动作的创新,规则的修订,竞赛制度的改革推动着竞技体操的不断发展,同时也使得竞技体操比赛中奖牌的争夺显得异常激烈。2008年北京第 29届奥运会体操比赛的评分打破了传统 10分制,难度分值不封顶,难度A分加完成B分为最后得分的新的评分方法。这一方法通过 2006、2007年体操世界大赛的实施促进了各国选手对其内涵的研究与适应。2008年奥运会体操比赛优秀选手在难度分上已相近,奖牌的争夺其完成裁判员评分的客观性对比赛结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为此,本文以第 29届奥运会体操比赛女子单项决赛成绩中完成裁判员的评分作为研究对象,拟运用数理统计和体育测量学的有关方法对裁判员评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分析研究,旨在对奥运会体操比赛的裁判员评分的公正性、准确性进行客观评价。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年29届奥运会体操比赛女子单项决赛跳马、高低杠、平衡木和自由体操前8名运动员的完成分。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研究需要,依据 2006—2008年国际体操联合会女子评分规则、《SPSS统计教程》以及相关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1.2.2 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运用 SPSS 13.0数理统计软件和 Microsoft Excel2003对女子单项决赛中的完成评分数据进行了相关的统计技术分析及客观性的若干数据、指标进行评价。

1.2.3 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分析法分析统计数据与研究问题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与研究的实际情况相联系进行全面合理推断、分析和探讨,论证有关结论并分析其原因。

2 结果分析

2.1 客观性检验

根据 SPSS中肯德尔和谐系数 (Kendall'sW)即一致性系数的检验标准,利用统计软件 spss 13.0,得出奥运会女子体操单项决赛中完成裁判员对前 8名运动员动作完成质量得分的一致性系数,数据如表1所示。概率 P值均小于 0.01,除高低杠项目裁判员评分的一致性系数相对较低外,其他项目的一致性系数均大于 0.8,从统计学角度来看属于高度相关,则可以认为,在女子单项决赛中完成裁判员的评判标准高度一致。从整体评分的一致性系数来看,跳马、平衡木和自由体操三个完成裁判员的客观性系数比较高,而高低杠的比较低。其中,以自由体操裁判评分的一致性系数相对最高,即自由体操项目裁判评分客观性系数最高,这说明裁判员评分的差异相对于运动员个体间现场水平发挥的差异比较小,即评分结果对运动员的变差小,因而区分度比较高(高低杠稍低)[3]。分析其原因可认为,一方面是各项目参赛队员的现场发挥水平比较接近,个体差异小,客观性系数高则反映了裁判员的评分是公正和准确的;另一方面就是运动员之间的个体差异比较大,即使客观性系数高也无法判断裁判员评分的标准是否把握一致。因此,有必要对裁判员的评分标准作进一步的研究。

表 1 第 29届奥运会女子单项决赛完成裁判员评分一致性系数检验结果

2.2 裁判员的评分标准

为了进一步分析裁判员对参赛运动员的总体评分的评判标准是否一致,采用 SPSS统计软件对奥运会体操项目中女子单项决赛前 8名运动员的完成分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如表 2所示。

由表 1可以看出,4个项目的检验统计中近似

表 2 第 29届奥运会女子体操单项决赛完成评分数据的方差分析

从表 2中方差分析结果的提示可以得知,在女子 4项的完成评分标准没有显著差异 (P>0.05),即整体裁判员对此届参赛运动员评分的尺度相对较为一致,没有出现倾向性偏高或偏低的情况,从而说明裁判员的整体业务水平比较高。但从变异来源中可以看出,评分的随机误差方差偏高、过大,也说明相对于运动员的个体差异来说,裁判员的评分具有较大的随机性。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客观上看,运动员之间的水平确实很接近,裁判员在评判时难以判别出高低;另一方面是从主观上来讲,裁判员在评分过程中相对较为保守,在体操评分项目中,最后得分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之后,将剩下的 4个得分平均之后的分数,部分裁判员为使自己的评分成为有效分,评分的波动较小,区分度不高。整体来看,虽然裁判员对所有参赛队员的总体评分尺度一致,没有倾向性的偏高或偏低,但对于水平相近的运动员来讲,裁判员评分的区分度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3 极差

通过对女子体操单项决赛完成分的分析和统计可以得出,裁判员对参赛队员的评分极差在 0.1~0.8之间波动,最小极差为 0.1分的在 4个项目评分中出现了 5次,最大极差为 0.8分的在裁判评分中出现了 1次,极差值从 0.1到 0.8分中均在不同项目中出现过,评分极差值中出现最多的差值为0.2分和 0.3分,在单项决赛的 4个项目中的出现机率较大,所有极差值的出现机率在裁判员的评分数据中大致成偏正态分布,符合统计学的要求。

虽然经方差检验高低杠项目的评分差异不显著,但评分极差出现 0.8分的极差,致使评分结果中有无效分的出现,这说明高低杠项目的裁判员的评分标准不一致,同时也说明裁判员对这一参赛队员的评分争议较大,评判的尺度存在有一定的差异,评分数据的客观性受到质疑。这与一致性系数分析评价是一致的,裁判员在评判的时候出现了显著的个体间的差异。

极差值和无效分的出现机率及位置说明了裁判员个体间评分尺度差异显著,评分的随机误差比较大。对于个别参赛队员的最后得分,裁判员的评分极差较大。尽管评分极差值为 0.2和 0.3的较多,但总体上来看,裁判员评分尺度相对较为一致。

3 结束语

2008年 29届奥运会女子体操裁判员的任职必须参加新周期的专业考试,获得国际体操裁判等级和实际执裁经验丰富的裁判员,她们来自 23个国家,并且是在每场比赛前通过抽签来决定裁判员的分工。由于严格执行裁判员的考核和遴选制度,确保了本届体操比赛中裁判员执法的高水平。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女子单项决赛中完成裁判员的评分客观一致性除高低杠稍低外,其他项目评分一致性均较高,对评分尺度的把握相对较为一致,可见,北京奥运会中女子体操裁判员的整体业务水平相对较高。但通过评析裁判员评分客观性的一系列指标数据后发现,裁判员评分的随机误差比较大,极差值和无效分的出现机率和出现位置,仍然会使比赛结果的可信度受到些影响。虽然裁判员的业务水平、评分标准和评分方法较以往比赛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但个别裁判员对新规则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够准确,致使评分个体间差异及随机误差较大,评分数据客观性受到质疑,但对运动员最后得分的可信度却影响不大。

建议在运动员很好适应新规则变化的同时,裁判员也应尽快熟悉、准确理解和把握新规则,提高裁判员执法水平,合理控制和处理评分误差,减少无效分的出现机率,从质量和数量上提高裁判员队伍,使得裁判的评分更加的公正、合理、客观、科学、易操作更有说服力;随着新规则的调整,裁判员的执裁水平应随之提高;准确把握适应规则变化,完善体操项目的评分标准,鼓励裁判员拉大评分差距,提高裁判员评分的区分度,从而减小评分误差,进一步提高裁判员评分的客观性。

[1]国际体操联合会.女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 (2006—2008年)[S].2006.

[2]魏登云.第 3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裁判员评分的客观性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7):23-25.

[3]王威,陈龙.山东省第 11届大学生运动会竞技健美操比赛裁判员评分的客观性及相关问题分析 [J].山东体育科技,2004,26(3):107-108.

[4]刘钦龙.第 3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裁判员评分的客观性及相关问题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4,23(1):66-68.

[5]薛明陆.第九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艺术和完成裁判员评分的客观性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23(3):46-47.

[6]赵美鲁.第 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裁判员评分的客观性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10):18-20.

[责任编辑 魏 宁]

The Research on Objectivity of the Execution Scoring in the 29th O lympic Female Gymnastics Competitions

CU I Yuan-yuan,ZHENG Xing-hong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JimeiUniversity,Xiamen 361021,China)

In this paper,the literature method,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al analysis are adopted to analyze execution scoring statistics of four individual finals in the Olympic female Gymnastics Competitions.Result shows that:the score data of all four individual finals have high Objectivity coefficient(outside the uneven bars);there isn't much difference in the four projects'score,the judging standards of referees are basically the same,but random error of the score is too big,which takes little effect on the reliability of athletes'final score;there is a large chance of the emergence of poor and invalid value.Thispaper then gives some recommendations to improve the referees judging objectivity:to ensure the levelof referees,to control and handle score error reasonably and to reduce the emergence chance of invalid value.

Olympic Games;female gymnastics;referee;score;objectivity

G 83

A

1007-7413(2010)02-0071-03

2009-09-02

崔园园 (1978—),女,黑龙江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客观性裁判员体操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短道速滑裁判员的临场执裁能力及其培养路径
体操
山东省青年排球裁判员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实现“历史解释”多样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整体性与客观性的追求:汪卫东的《野草》研究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
头脑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