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改革现状研究

2010-09-08 04:28陈秋斌蔡灿龙
体育科学研究 2010年2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普通高校课程内容

陈秋斌,蔡灿龙

福建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改革现状研究

陈秋斌1,蔡灿龙2

(1.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厦门 361021;2.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福建厦门 361021)

为了推进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教学改革,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福建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改革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革在体育运动项目数量、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课程内容的世界性、民族性等方面要进一步加强。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加课程内容数量,创新课程内容设置,加强课程内容的文化性建设、挖掘民族传统教学内容等相应对策。

福建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课程内容;课程改革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对高等教育的课程改革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指导纲要》的颁布和实施,为新一轮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1]。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及时了解和总结不同区域及不同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改革的经验并进行交流和探讨,对深化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促进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繁荣有积极而现实的意义。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分布在福建省福州市、厦门市、宁德市、莆田市、泉州市、漳州市、龙岩市、三明市、南平市的 17所普通本科高校为调查和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收集了教育和体育行政部门的有关文件、国内体育期刊的相关文献资料及被调查高校的相关教学文件。

1.2.2 问卷调查法

对福建省 17所普通本科院校的部分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 1 020份,回收 936份,其中有效问卷 801份,有效率 78.5%。

1.2.3 专家访谈法

借助电话、网络及面谈,对部分福建省高校体育教学部主任及部分专家、教授进行了访谈,广泛听取意见。

2 结果与分析

2.1 福建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项目数量

福建省普通高校体育课一度变成以提高学生跑、跳、投等身体素质为目的的达标课,竞技运动充当了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出现了学习内容枯燥、单一、难度大,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学校开设的体育项目偏少[2]。2002年新纲要实施后,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从只注重身体素质或竞技运动向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发展的方向转变,这种转向首先体现在学校开设的体育项目从数量上得到明显的增加 (表 1),其中厦门大学开设了 32个项目,集美大学开设了 30个项目,华侨大学开设了 26个项目。但是,由于历史、体制、师资、场地等条件的限制,福建省一些规模较小或新办本科院校在体育项目的开设上依然没有大的突破,体育课程开设的项目偏少,其中 7所新办本科高校平均只开设 9个体育项目,最少的高校只开设了 5个体育项目,大部分本科高校 (占被调查高校的 70.6%)开设的体育项目在 6~15项之间,另有 17.6%的高校开设的体育项目在 16~30项之间。当然,这样的数量仍然没有办法满足由于高校扩大招生导致的大量学生对体育项目的需求,高校学生对体育课程内容在形式上、数量上的要求仍然很高。通过对福建省普通高校学生的调查可以发现 (表 2):只有占被调查学生数10.4%的大学生认为目前高校开设的体育项目能够满足需要,这一部分学生大部分来自办学历史较长、规模较大的综合性院校如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有 58.5%的学生认为开设的体育项目基本满足其需要;仍然有31.1%的大学生认为开设的体育项目不能满足需要,其中来自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反映尤为强烈。

表 1 福建省普通本科高校体育课程开设项目一览表

表 2 福建省普通高校学生对已开设体育项目的需求满意度

2.2 福建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项目质量

2.2.1 学生对已开设体育项目的态度

从调查结果看 (表 3):40.8%的学生对已开设的体育课程内容感兴趣,这部分学生大都集中在学校规模大,办学历史长,师资力量雄厚的高校,因为可选择的余地较大,学生容易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或教学内容;仍然有28.1%的学生对已开设的课程内容不感兴趣,其中大部分学生来自一些新办本科院校或传统体育项目占主导地位的学校;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仍然有高达 29.2%的学生对已开设的教学内容感到无所谓,这也说明,长期以来单调、枯燥的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已经使得一部分学生对高校体育感到厌倦而处于近乎麻木的状态,如果我们不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上进行相应的改革,那么高校体育所确立的教学目标就很难实现,也意味着高校体育的改革就是失败的。

表 3 福建省普通高校学生对已开设体育教学内容的态度

2.2.2 课程内容的健身性与文化性

2002年新纲要把健身性与文化性作为确立体育课程内容的原则之一。通过几年来的实践,福建省大部分高校在健身性方面做得比较理想,但在文化性方面略显不足,具体体现在大部分高校体育课仍然以实践为主,理论课程严重不足,学生普遍认为有关体育文化的课程偏少 (如表 4),多数高校每学期开设的 2~4学时的理论课中,大部分涉及的是专项理论,而有关体育概论、体育文史、体育欣赏等文化含量较高的课程都没有开设,特别是和健康息息相关的保健、营养、医疗等方面的课程内容几乎没有 (表 5),有 91.3%的学生认为高校体育课程中几乎没有传授保健、营养等方面的知识,这和《体育与健康》的课程目标相去甚远。

表 4 福建省普通高校学生对大学体育理论课程开设学时的评价

表 5 福建省普通高校学生对通过大学体育获得的保健知识的评价?

2.2.3 课程内容的选择性与实效性

2002年新纲要指出:高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地域、气候、场馆设施等不同情况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力求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要注意课程内容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实效性[3]。新纲要实施以来,福建省普通高校在课程的选择性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88%的本科院校在必修课中都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进行选项, 77%的本科院校能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开设相应的公共选修课,而且,由于福建以海洋、丘陵地貌为主体,高校体育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游泳、田径等较强福建地方特色的课程,也出现了类似厦门大学的高尔夫球、野外生存;华侨大学的篮球;集美大学的航海特色体育等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课程,在全国高校体育中拥有一定的知名度。

2.2.4 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可接受性

课程内容与学科发展相适应,要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同时,也要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调查发现 (表6):福建省普通高校学生最喜欢的 3项体育项目中,篮球以高达 50.2%的比例高居榜首;选择羽毛球的比例达47.6%;乒乓球41.2%;游泳31.8%;健美操18.7%;而街舞 (6.4%)、野外生存 (7.1%)、棒球 (7.1%)、网球 (14.6%)、瑜珈 (7.8%)等满足当代大学生时尚、品位、休闲、健康要求的新兴体育项目,也受到大学生的热烈欢迎,值得一提的是厦门大学开设的 30多门体育课程中,不但有经久不衰的传统项目如:田径、篮球、排球、羽毛球、足球等,也根据青年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特点开设了网球、棒球、垒球、腰鼓、自卫防身、跆拳道等前卫时尚的休闲体育项目,2006年更是斥巨资在校内建设一个占地 4.7万 m2的高尔夫球练习场,规定管理、法律、经济、软件等学院的学生必修高尔夫球项目,充分体现出高校体育课程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远见,也体现了高校体育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表 6 福建省普通高校学生选择体育项目一览表

2.2.5 课程内容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随着高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深入,加上信息技术的普及和人们交往方式的改变,高等教育的国际性已初现端倪,作为人与人之间交往和交流的重要媒介,高校体育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在保持传统体育项目的基础上,福建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也充分体现了这一潮流,很多高校如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侨大学、集美大学、泉州师范学院都开设了跆拳道、柔道、瑜珈、棒球、垒球、国际标准交谊舞、街舞等新兴体育项目。一部分高校的体育项目如福建师大的棒球、垒球;华侨大学的篮球;集美大学的武术、赛艇等更是走出国门,参与了国际间的体育交流,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当然,由于条件的限制,福建高校体育的国际化程度仍然不高,突出体现在双语教学、采用外文原版教材、学生的体育英语应用能力相对较低等,这都是福建高校体育将来应努力的方向。课程内容的世界性应以民族性为基础,只有突出民族性,才能更好地体现或参与世界性。福建省普通高校体育在课程内容的民族性方面也进行了很多的尝试,如开设武术、舞狮舞龙、龙舟、腰鼓、秧歌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当然,由于传统教学的影响,这些富于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开展的力度不大,今后,在充分利用福建省华侨众多及与台湾地理相近、文化同宗、习俗相似等优势,开展与台湾高校体育交流、吸引东南亚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学生前来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开展体育及文化交流等方面,有很多的工作可以做,也可以充分利用福建省地处海峡西岸的特殊地理优势,推进高校体育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进一步融合。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福建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在形式上及运动项目数量上仍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部分新办本科院校及规模较小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改革的力度有待加强。

2)福建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改革在健身性、选择性、科学性、可接受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课程内容的文化性、民族性、世界性及实效性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努力。

3.2 建议

1)针对福建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改革的现状,首先应该在体育运动项目的设置上更加灵活与大胆,在体育运动项目设置的数量及形式上充分满足学生的要求,一些新办本科院校及规模较小高校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及学校的实际,采用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办法,加强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革力度,在课程内容的数量上和课程设置的创新上有所作为,以满足学生对大学体育日益增长的旺盛需求。

2)福建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应加强课程内容的文化性建设,在充分满足学生强身健体和娱乐身心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体育文史、体育哲学、体育理论、人体科学、体育经济、体育管理、体育欣赏等体育文化类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和体育欣赏水平,达到内外兼修、完善自我的更高境界。

3)高校体育课程应注重挖掘具有民族传统的教学内容,以充分体现我国历史悠久、地域广大、人口众多、体育文化丰富多彩的优势,在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革过程中,通过设置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达到传承历史、创新文明的目的,使古老的中华体育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4)福建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应加强与世界各地的合作与交流,在充分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优秀体育课程内容的同时,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体育合作交流,各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和传统,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前来学习,也可以通过外派留学生的渠道加强对外体育竞赛和学术交流,广泛学习与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体育项目,使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更具世界性。

5)针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现实的矛盾,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革要秉承“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基本原则,处理好理想与现实、集体与个人、理论与实践、原则性与灵活性等关系,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身心健康,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做出普通高校体育应有的贡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6.

[2]陈秋斌,蔡灿龙,廖菲菲,等.福建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改革的现状[J].体育科学研究,2007,11(3):94.

[3]国家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2.

[责任编辑 江国平]

Research on Status Quo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E.Course Content Reform in Fujian Colleges and Un iversities

CHEN Qiu-bin1,CA ICan-long2
(1.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JimeiUniversity,Xiamen 361021,China; 2.Teacher Education College,J imeiUniversity,Xiamen 361021,China)

In order to promote P.E.course content teaching refor 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bymeansof literature,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s,this paper conducts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status quo of P.E.course content reform in Fuji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result shows:P.E course content refor m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in the number of items, quality,etc,but it still can not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and need further strengthening in its globality and nationality.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 measures in course content for increasing its amount,innovating on its design,strengthening its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digging teaching content of national tradition.

Fujian Province;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P.E course;course content;course reform

G 807.4

A

1007-7413(2010)02-0108-04

2009-11-05

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BOS232)

陈秋斌(1967—),女,福建厦门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学校体育与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普通高校课程内容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