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开放大学发展历史契机推进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普通高校合作办学论坛综述

2010-09-09 01:51
中国远程教育 2010年19期
关键词:中央电大普通高校办学

□本刊记者 冯 琳 本刊特约记者 蔡 诚

把握开放大学发展历史契机推进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普通高校合作办学论坛综述

□本刊记者 冯 琳 本刊特约记者 蔡 诚

[编者按]2010年8月17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东北财经大学合作办学十周年庆典在东北财经大学举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普通高校合作办学论坛"同时举行.

在庆典仪式上,中央电大副校长严冰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在广播电视大学建设开放大学的进程中,在我国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相信无论是开放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还是社会化服务等方面,中央电大与普通高校的合作都会有新的更大的探索空间.可以预期,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在各有关方面的支持下,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未来的合作内容将更加广泛,合作形式将更加多样,合作层次将更加深入,合作领域将更加宽阔,将为实现《规划纲要》提出的改革和发展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夏春玉指出,开展多元化的教育形式,实现"有围墙的大学"与"没围墙的大学"相结合的办学途径一直是东北财经大学的努力方向之一.与中央电大开展合作,进一步丰富、拓展了办学思路与途径,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基层经营管理人才,也在专业建设、资源建设、教学模式及教学管理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探索出不少有益做法.

在合作办学论坛上,与会中央电大和合作高校代表在回顾合作办学的成就与经验的同时,更多聚焦如何适应当前社会与教育发展形势,拓展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开创合作办学新局面,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做出更有效的探索和更大的贡献.在论坛上发表演讲的有:中央电大副校长李林曙,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助理王卫国,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健生,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惠中,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院长杨有红,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毛道福.论坛由中央电大副校长严冰主持.

李林曙:拓展外延、深化内涵、搭建平台,提升资源利用率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广播电视大学与普通高校目前的合作,从结构上看,是并联式的,即各个普通高校与全国电大系统平行地进行合作,电大搭建能够快速、广泛、高效地传输优质资源的平台,每所普通高校与中央电大合作,即是与44家省级电大实质上也就是与全国电大进行合作.在内容上,是双方在专科起点本科学历教育、资源建设和学位授予方面进行合作,即专业及课程的建设实施和学士学位的授予.在分工上,则形成完整的互补关系,咬合紧密,分别提供学术性资源和教学应用服务.

这样的合作,其优势,一是开放性,双方都可以实现专业的优中选优,利于提升专业品质,打造品牌;二是归一性,合作模式统一,利于形成共同标准,降低管理成本;三是互补性,合作双方可以各显其能,利于发挥各方优势,保证质量;四是实效性,普通高校可以建立更大范围的学术性影响,把专家资源推向社会,更好地体现其社会服务功能,电大则可以推进普惠教育,发挥在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支撑性作用,双方达到了共赢.

并联式的合作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一是质量标准不统一.成人教育管理中尚存在的现实问题,最突出的是质量方面存在标准缺失的问题,甚至缺乏基本的要求,如在电大与普通高校的合作中,虽然面对的群体和培养目标一致,但不同专业间在诸多方面的质量标准却并不统一.二是教学改革有待深化.这是教育改革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与规格定位、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即教与学的模式)等方面.三是资源共享不充分.这凸显出教育体制机制中的重大问题,资源的共享尤其受体制机制的制约.

在今后的合作办学中,应当拓展外延、深化内涵、搭建平台,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拓展外延,扩大合作面,提升资源利用率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要丰富人才培养层次,在开展本、专科教育的同时,将研究生教育吸纳进来.要拓展合作办学类型,在实施学历教育的同时开展非学历教育.在合作办学层面、合作项目、合作基地等方面要尝试多种合作办学方式.

深化内涵,增强资源适应性,促进各方的实质性参与和资源的深度共享.要优化合作模式、培养模式,形成"串联式"的合作共同体和联合培养模式,提供并联和串联的多种可能,并将这些模式引入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中,在专业建设上汇聚多种优质资源;要优化运行机制、共享机制,促进合作方各司其职、实质性参与和深度共享;要从教学内容、媒体形式等方面优化教学资源,实现高校特色和优质资源输出的适应性转换,增强资源的针对性.

搭建平台,汇聚各类优质资源,为办好国家开放大学提供强有力支撑.要搭建服务社会平台,使之成为面向全国的窗口,成为服务地方、基层和在职从业人员的主渠道,成为扩大学校影响和体现学校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要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汇聚校本资源、社会资源和教改成果;要搭建终身学习平台,通过多方贡献和资源汇聚,建立各类学习者可自主选择学习资源的"课程超市",实现学分互认,课程互换;建立"学分银行",实现学分的积累、转移和认证.

王卫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优质高教平台,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开启广阔发展前景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普通高校合作办学,我有四点深切的体会,浓缩为四句话:面向社会,面向基层,创立崭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打造优质的高等教育平台;精诚团结,和衷共济,建立稳定的合作办学关系;勇于探索,积极进取,开启广阔的事业发展前景.

目前,中国政法大学和中央电大合作办学的法学专业毕业生已经达到17万人,有近万人取得学位,在校生大约16万人;而过去10年中,中国政法大学校本部的法学专业毕业生不过1万多人.培养大量法律人才,是客观形势的要求.建国后的法制教育几乎是空白.1978年以后,社会上大量人员希望能够学习法律,但不能跨进高校大门.如何把资源能力放大,并深入到基层,是亟须解决的问题.而长期以来,普通高校培养的法学专业人才,主要输送给了大中城市的公检法机关,也有一些人出国了,基层人才缺乏的现象很突出.我国的法制建设,需要从基层做起.基层普法缺乏人才,法制是不会巩固的.我校同中央电大的合作项目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为基层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一大批本科学历的法学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开放的、远程的、终身教育的理念,是传统封闭式的教育做不到的.终身教育的理念符合全民的需求.借助于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高等教育优质资源最大限度地投放到社会,有助于满足社会各种各样的人群的学习需要和社会对各个层次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认知.

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行伊始,教育部和中央电大、普通高校的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就是要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质量,把网络建立起来,把远程教育事业开展起来,及时满足大众需要.合作办学是个好路子.中央电大选择全国一些高水平大学,形成资源互补,在这一过程中双方达成很多共识.广播电视大学的优势是有全国性的网络、先进的管理体系和技术支持,能够迅速把网络建立起来,把学生组织起来,把教学活动开展起来;普通高校的优势则在于科学研究,能把长期教学活动中积累的人才资源、科研资源迅速投放到项目中进行大范围的辐射,同时把最优秀的教师组织起来,编写教材,制作课件,参与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把长期从事法学教育的经验和认识与中央电大磨合切磋,并达成共识.

我们和中央电大始终保持非常友好的关系,开诚布公,相互体谅,合作愉快.高等教育资源在不断增加,毕业生进入普通高校的机会增多,高考落榜后通过电大获得学历的市场需求、社会需求也相对增多.与此同时,广大社会公众希望继续学习,其中包括一些已经取得学历的,许多有工作岗位的人需要在职学习取得学位,而在校全日制研究生资源还很有限,很多人很难完全放弃工作回到校园学习.如何满足大众化学习的需要?我们一直在探索,中央电大也积极做了很多工作.把普通高校的教学资源与中央电大对接,广泛培养人才,把普通高校科研资源引入中央电大的办学平台,探索新的模式,使在职人员在职攻读研究生学历和学位,满足社会需要.这对国家、对社会有利,为什么不去探索?从电大自身建设来说,我建议电大师资队伍在建设方向上,要由教学型发展到教学科研型.目前合作办学基本上是教学型模式,传授现有知识.我相信,电大蕴藏着极大的科研创造力,通过科研培养高层次人才也是现代教育的非常重要的途径.在科研方面,开展中央电大与普通高校的合作,拓宽合作领域,优势互补,也是值得探讨的.如果按这样的方向继续发展,我相信我们未来一定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健生:加大研究与探索力度,更好地树立优质教育品牌,集聚优势教育资源

我们认为,东北财经大学与中央电大的合作办学,确实实现了"优势互补、互利双赢".2000年5月23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东北财经大学在大连签署合作协议.2000年秋正式启动工商管理专业专升本开放教育试点,2001年秋季,工商管理专业专科教育也纳入试点项目开始实施.作为东北财经大学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展合作办学项目的具体实施单位,我们工商管理学院有不少收获,也对未来进一步的合作发展有一些设想.

1999年我本人留校参加教学工作,留校后承担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协助做《流通概论》的课程建设. 10年之后,我们这门课获得了国家双料的精品课程---一个是电大系统申报的远程教育系列国家级精品课程;另一个是全日制的国家级精品课程.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从合作之初启动网络课程,并不断改进,通过合作,双方都有很多收获,取得了课程建设以及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的优异成果.

在这10年当中,在合作办学方面我们设有专门的机构、专门的人员来负责;联合制订了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设置了相关的课程,目前,课程方案到了调整优化的阶段;组织优秀的教师参加了教学资源的建设和更新,包括文字教材的编写、网络资源的建设和师资培训等各个方面;建立了教学与服务的专门网站,开展教与学的沟通;开展了以案例教学为代表的教学模式的探讨和实践,比如部分课程开展网上双向视频教学,启动了基于网络的课程考核改革,成功开发了模拟实验室,初步解决了实践环节流于形式等一些问题.

在合作办学的工作过程中,第一,办学形式得到了扩展,提高了学院的影响力.如果说中央电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学,从10年来我们工商管理专业招生数、毕业数来看,东财的工商管理学院是不是也可以算是世界上最大的工商学院?从学生的存量、流量来看,的确是大大扩展了学院、学校影响力.第二,促进了校内本科以及研究生教学.我们在多媒体以及网络课堂这方面和学校有关部门合作,在与省内以及东北地区的高校的横向比较中,这方面的工作是走在前列的.第三,教学与科研获得拓展.学院每年都申报设立新的科研课题,很多直接与远程教育有关,并且以3年为一个周期不停地滚动进行.第四,合作办学为工商管理学院发展和教师科研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据说,比尔.盖茨认为未来5年世界上会出现最好的网络大学.我们在想,最好的网络大学是什么样的大学?会不会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如果真的出现这样最好的开放远程大学,它会是什么样的形态?我想有两点肯定是必须具备的,第一是品牌,第二是集聚优势的教育资源,这应该是最关键的两点.

在合作办学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思考一些问题,我们愿意站在合作高校的角度,针对这些问题,在以后合作中加大研究和探索力度,也建议同电大合作,立项进行教改、教研的研究,并调动老师的积极参与.

好老师的衡量标准,一是教书;一是育人.现在在教书上没问题,育人方面还做得不够.育人的标准就是因材施教,那么,远程教育工作中如何"育人"?怎样让老师和学生进行更好的交流,如针对远程教育学生的素质状况,探索好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以及相应的机制和体制?让老师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个合作的活动中来?合作办学应该是我们集中要考虑的事情.

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老师讲、学生记,期末一考试,一个学习过程就结束了.我们在研究如何调整和改进,构建以案例教学为主导,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并行的新型的教学体系.如果改革以往的方式,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形成一个以案例、实验主导的课堂,学生会用很多精力去准备这些案例,运用网络的积极性会提高,课堂会得到解放,教学流程会得到优化.这也是我们从如何诠释完善的教学体系的角度思考的问题.

电大具有信息技术和平台的优势,但要考虑未来的挑战,因为在发展过程中各种竞争会更加激烈.比如说,会不会出现了新的平台,以全免费的课程资源对我们目前的办学资源构成竞争?我们如何应对?远程教育市场竞争格局会不会发生改变?新的市场拐点是否可能出现?应对未来的挑战,我们应该在战略模式上,包括在整合集聚资源上更多地思考、探索.

因此,探索国内外优势教育和课程资源集聚的有效途径,开发远程教育面向学习主体的价值链条与服务体系,从学历教育转为非学历教育的终身学习平台的打造,以及与全日制高校"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真正一体化的资源开发与建设方案设计,从过去学生资源的增量发展到下一步存量开发等,都将成为下一步合作办学拓展应关注的热点.

惠中:拓展新空间与新领域,合作搭建终身学习平台

主要想从两个方面来谈一谈,一个是合作的体会,第二个就是未来的展望.

上海师范大学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正式从2003年开始合作,尽管只有七八年的时间,但是这些年里我们的合作确实是"精诚合作",合作是非常有成效的.

首先,合作定位非常准确,定位在为我们国家的教师教育的发展作出贡献.大家都知道,教育问题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和颁发,越来越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温家宝总理在《纲要》制定过程中曾经发表过两篇重要文章,一篇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篇是《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问题是国家教育改革的瓶颈问题和关键问题,我们和中央电大合作,正是在教师教育面临提升、转型和改革的时期,特别是小学教师.《教师法》规定,小学教师的合格学历是中等师范学校毕业,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之后,改革开放的步伐使学历层次的提升成为必然的趋势,全国580多万的小学老师,如果当前仍把学历层次定位在中师层次,我想小学教育、义务教育就不可能达到优质水平.所以,同中央电大在小学教师培养方面的合作,在教师教育的发展中开辟了一个先例.

第二,合作目标非常明确,也就是资源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多年来我们就是按照这个目标来做的.优势互补,中央电大有着天网、地网、人网的优势,而且有着管理的优势,有着远程教育技术支持的优势,而上海师范大学在我们国家小学教师教育的提升当中是先行者.将这些资源进行互补,就形成了我们的小教专业的远程教育,而其具体实施也为进一步拓展教师教育的发展空间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上海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在全国开展最早,同中央电大合作之后,我们形成了全国唯一一家在职前、职后覆盖普通教育并远程全覆盖的学历教育,可以说在全国120多所开设小教专业的学校当中是唯一一家.

在合作当中取得了很多成果,这些成果直接反哺给了职前教师教育.所谓"反哺",就是我们在资源建设当中,所建设的许多资源反过来对职前教育起到了作用.举一个例子,在10门课程资源的合作中,教材在2007年被评为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这样的本科教材不仅用在远程教育上,也用在我们的普通教育上.这个例子很好地证明了优势互补、合作双赢.

第三,精诚合作.这些年的合作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因为毕竟双方的管理、运行体系不一样,但我们都本着友好协商、互相体谅的方式进行合作.所以,不仅在合作当中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而且同中央电大建立了非常良好的沟通合作渠道.

第四,持续推进,由小学教育专业拓展到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今年招生,由一个专业到两个专业,然后由本科向研究生层面转移,这个拓展发挥了我们共同的优势,也适应了国家基础教育素质培养发展的趋势.

现在更面临着一个非常好的时期.《纲要》明确提出学习型社会、开放大学、终身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这昭示了很好的机遇.当然,未来的发展也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挑战,比如,当我们的高等教育的拐点开始出现之后,普通高校之间的生源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远程开放教育如果还在学历教育范畴里面考虑发展空间,这个空间将会越来越小.我们在合作当中也有许多政策性、制度上的问题,可能目前还很难解决,也会制约合作领域的拓宽.

我有几点建议,一是拓展合作的空间和领域.要解决运行机制改革创新问题.我国高等教育条块分割的行政化管理体制不是短期之内能改变的,合作高校和中央电大之间的行政关系所牵涉的体制也不是轻易能改变的,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创新合作运行的机制,从而避免或减弱制约因素,探索通过运行机制的创新来调整、推进我们之间的合作关系.

二是逐步提高培养层次.从教师教育的情况来看,培养层次的提高已是迫在眉睫.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随着教师学历水平的整体提高,我们生源可能会越来越少,虽然《教师法》的规定没有改变,即学历层次的要求还是高中教师---本科,初中教师---专科,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中专,但各地的实际情况是已经非常迅速地提升了.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适时提高培养层次是当务之急.

三是资源开发实时更新.小教专业在2003年、2004年集中开发一批资源,目前已经有一些过时了,不及时更新,就会越来越不适应现在的需要.这个专业是比较新的专业,本身在调整当中.比如当初的课程建设,还是按照学科体系、知识体系的架构来构建教材和教学内容,目前普通高校都在大规模地进行改革,如果我们的教育类课程还是按照教育学体系的套路做,是不适合在职教师的需要的.而且,根据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就应该把学习者为本的理念强化、渗透到各个环节中,而我们的高校教师还比较习惯于从知识为本、学科为本的角度思考问题.现在国际上成人学习的潮流,就是要适应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这是第一位的.成人学习又与市场竞争关系密切,也要求资源要实时保持更新.这种更新我认为在中央电大远程教育的平台上是可以实现的,甚至可以实现互动性的更新.

四是激励到位、执行得力.这主要是就资源建设而言.在资源建设过程中,直接投入的是第一线的老师,但在现行机制下,很多情况下投入和所得未必成正比,这会影响高水平的教师积极投入建设高水平的资源.能不能采取更到位、更得力的激励机制?丰富的、高水准的教师教育资源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我认为,双方合作更高层次的目标是由校校合作到搭建平台,合作搭建一个终身学习的平台.这个平台既是一个技术的平台,也是一个管理的平台,更主要的是一个资源整合的平台.也就是说,各种类型的资源在这个平台上可以进行整合,可以进行对接,由此可以做出很多更精彩的事.当然,如果没有一批热心从事这项事业的人,没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师来进行这样的平台建设,实现国家开放大学的目标,搭建终身学习大平台的目标就很难实现.

杨有红: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有针对性地解决远程教学新问题

关于合作办学主要的经验以及价值意义,我认为,通过同中央电大合作,我们是优势互补,双方都取得了理想的预期,尤其是,合作办学在资源共享上面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中央电大在教学管理、考试管理、学习管理及教师管理方面,有很多经验是值得学习的.在合作办学当中,教材和课程管理的规范化也有所提升.比如,我们学院的会计专业是一个优势专业,在全国也很有知名度,同电大合作以后,在流程管理方面学到了很多经验,对规范教学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中央电大合作的几门课程都是我们的长项,高级会计和中级会计是国家级精品课程,财务管理和审计学是北京市的精品课程,还有会计学原理教材是北京市的精品教材,而通过进一步的规范化以后,教学基本建设方面也吸取了很多新的经验.在合作过程中,我一直都强调,电大的事情就是我们自己的事情.

合作办学过程中,中央电大的一些做法非常好.比如,主持教师、主讲教师和主编密切配合的方式;严格的教学计划与专家论证和审查制度,每门课程的大纲教材和教学录像、试卷评判和管理制度;合作高校与中央电大共同教师的师资培训;巡考制度和严格的考生管理;毕业论文环节的审查的制度等.这些都对强化教学管理规范化及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对提高毕业生的水平,对提升合作单位的办学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为进一步提升合作办学的水平,应当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使相关方面的工作更加完善.

变化较多、较大以及难度比较大的课程,应适当加强师资的培训.比如会计课程,必须遵循国际化标准.从2013年开始我国将实施新的会计准则,我们的教材还是按照2006年的会计准则编写的,这就非常不适应.现在的会计已经不是20年前、30年前的会计了.师资培训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电大的老师,有一个老师教多门课程的情况,甚至是跨学科的,师资培训下一步必须进一步加强,培训新知识、新的教学方法,提高专业领域的综合素质.

多请一些知名专家进行网络实时讲座.比如,政策、标准、准则等发生了新的变化,以往的很多教学内容需要及时更新,可以通过网络实时讲座的方式,弥补视频录像课程难以随时更新的不足.

更多地研究远程教学中的新问题.有些问题普通高校可能解决起来容易一些,而电大的远程教学中会比较困难.比如,随着计算机信息化的普及,会计工作的重点已经从会计的核算变成报表的阅读和解析,强调人的综合判断.普通高校可以通过小班培训进行强化解决,而大班上课、远程教学就有难度,需要研究探索解决的途径.如果这类问题得到解决,电大的相关教学一定会大大地提升层次.

毛道福:合作扩展社会服务功能,开展更深层次的全方位合作

在合作办学过程中,切实体会到电大教育是我们穷国、大国办大教育的非常好的形式.这里我提出几个观点,希望大家一同进行探讨.

就深度合作的内涵来说,目前普通高校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合作层次还停留在本科生阶段,加强深度合作就是要提升合作办学的层次,向合作开办研究生教育的方向发展.

目前的合作领域还限于学历教育,将来应该向非学历教育、干部教育培训、工程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乃至下岗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向大学后继续教育乃至终身教育合作办学的方向发展.

关于深度合作的必要性,众所周知,当今中国已经进入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的时代,学习已经不是学历教育或学校教育的代名词.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和学习方式的开放性,不仅正在改变着学习本身,也在改变着我们的教育.党中央又提出了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伟大目标,党中央把对干部教育培训,特别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培训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并且正在对干部教育培训的方式和内容做重要的调整和完善.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指出,要改进过去干部教育培训单一模式,要充分利用普通高校的优秀教育资源进行干部培训.

在培训的方式上,由过去的"要我学"(固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向"我要学"(干部自主选学),由"老师教什么我就学什么"向"我想学什么老师就教什么"转变;由过去单一的"调训"形式向调训、远程培训、网上在线学习等多种形式发展.这也为我们与中央电大合作办学提供了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

深度合作的可行性.中央电大有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远程教育的平台、网络和系统,它将来一定会成为国家构建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最重要的平台、网络和系统.而普通高校特别是"211"、"985"等重点高校,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两者的有机结合,会产生1加1大于2的效果.

普通高校要扩展社会服务的功能,仅靠自身的力量去拓展市场、构建平台,一是投入大、风险大,二是运行成本高、收益小.但是,如果依托中央电大的平台和系统进行合作办学,不仅可以减少投入、提高效益,而且可以无限大地放大教育培训的效益,利国、利民、利校.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和看好和中央电大更深层次的全方位的合作,也期待着和中央电大在加强深度合作的过程中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严冰:从发展战略层面探索合作办学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

从创办开始,广播电视大学就坚持依靠全社会力量办学,与普通高校、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开展了多方面的合作,对通过远程开放教育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利用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中央电大与普通高校的合作,最初是由教育部出面协调并给有关普通高校下达指令,由这些普通高校承担中央电大有关专业和课程的教学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优秀教师担任主讲教师和教材主编,逐步成为中央电大办学的一个基本做法和突出特点.来自于普通高校的数千位教授、专家担任中央电大课程主讲教师和教材主编,或者通过多种方式指导和参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专业、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工作,从而既尽可能充分地利用了现有的高等教育资源,提高了高等教育资源综合使用的效益,又使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质量在较高层次上有了重要保证.特别是教育部1999年启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以来,中央电大进一步加强了与普通高校的校际合作,先后与24所普通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学士学位授予、专业与课程建设等方面的深层次合作,发挥了普通高校在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综合优势,直接利用了普通高校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的教学改革成果,促进了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实践证明,与普通高校合作,是通过远程开放教育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共享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有效保证,已经成为广播电视大学的显著办学特色和突出办学优势,成为广播电视大学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东北财经大学的合作,是中央电大与普通高校合作的典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到2020年,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作为三大战略目标之一,明确提出继续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战略构想,并强调要"办好开放大学".作为我国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骨干力量和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支撑,广播电视大学在中国社会及教育发展进程中,应该而且能够发挥更加重要和独特的功能作用.广播电视大学要主动适应社会教育需求和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需求,着眼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全局,抓住办好开放大学的历史契机,全面推动广播电视大学新一轮改革创新.其中非常重要的是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国家开放大学发展战略层面,深入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提升与普通高校、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的全方位合作,尤其是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要有新的思路和举措,注入新的内涵,形成新的共识,探索新的路径.在广播电视大学建设开放大学的进程中,在我国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相信无论是开放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还是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广播电视大学与普通高校的合作都会有新的更大的探索空间.

(综述整理过程中得到中央电大教务处合作办学办公室的大力帮助,谨此致谢!)

责任编辑 方庄

摄影 晋洪宇

猜你喜欢
中央电大普通高校办学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
我校兴平县工作站被评为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