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显像定量分析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2010-09-11 01:23张文红宋丽萍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0年9期
关键词:核素静态良性

张文红,宋丽萍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辽宁 锦州 121000)

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病理类型多样,常见的有: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亚急性甲状腺炎、桥本氏甲状腺炎等。少见的有:结核、感染、淋巴瘤、转移瘤及术后瘢痕形成等[1]。研究发现,儿童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为0.05%~1.8%,而大于60岁的成人发病率约为50%。其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约为1%,占所有内分泌恶性肿瘤的90%,死亡率占全部肿瘤死亡率的0.5%。美国每年约有25万新增病人,其中5%~10%为恶性甲状腺结节。由此可见,甲状腺结节发病率极高,早期发现结节病灶并鉴别其良恶性对临床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意义[2]。目前,放射性核素甲状腺显像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重要影像学方法。该显像不仅能提供甲状腺的大小、形态、位置,而且对甲状腺的血供与功能情况给予了评价,因而更有助于甲状腺疾病的定性及定位诊断。

本研究回顾分析了2005年10月~2009年7月在我院核医学科常规进行甲状腺显像,并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诊断的6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甲状腺显像定量分析,并探讨其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5年10月~2009年7月在我院核医学科行甲状腺显像后并进行手术切除的甲状腺结节的患者64例,其中男10例,女 54 例,年龄 19~74 岁,平均(42.4±15.1)岁。 所有患者均以甲状腺结节就诊,伴或不伴有甲状腺肿大。且依据术后病理结果把6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分为良性结节组和恶性结节组。

1.2 显像仪器及放射性药物

采用美国GE公司双探头符合线路InfiniaⅡSPECT/PET-CT多功能分子影像学系统,放射性药物即99mTcO4-,从北京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钼锝发生器淋洗得到。

1.3 显像方法

甲状腺动态显像:选用低能高分辨平行孔准直器,能峰140keV,窗宽20%,矩阵64×64,放大倍数2.0。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肩部垫高,颈部尽量伸直以充分暴露甲状腺,使甲状腺位于探头视野内,探头尽量靠近颈部。于结节对侧(双叶结节则任选一侧)肘静脉“弹丸”式注射99mTcO4-10mCi,同时启动计算机进行动态采集,以每帧2s的速度连续采集60帧。

甲状腺静态显像:在动态显像结束后20~30min后行甲状腺静态显像,能峰140keV,窗宽 20%,矩阵 128×128,放大倍数2.0。预置计数3×105,常规采集前位图像,必要时采集斜位或侧位图像。进行甲状腺比值测定时视野包括头颈部的甲状腺及唾液腺。

1.4 图像处理

甲状腺动态显像的指标:①颈动脉-甲状腺通过时间(CTTT),静脉“弹丸”式注射示踪剂后,从颈动脉显影到甲状腺开始显影的时间即为颈动脉-甲状腺通过时间。正常参考值:2.5~7.5;②甲状腺结节部位与正常甲状腺部位的血流比(TNB/TB):从双侧颈动脉开始显影的一帧起取图像,以能清晰显示甲状腺血流灌注过程为准。利用ROI技术,在影像上勾画感兴趣区,分别计算甲状腺结节部位与正常甲状腺部位的平均放射性计数,两者之比即为TNB/TB;③甲状腺结节部位与颈动脉部位的血流比(TNB/CAB):利用ROI技术,在甲状腺结节部位与颈动脉部位分别勾画出感兴趣区,分别计算甲状腺结节部位与颈动脉部位的平均放射性计数,两者之比即为TNB/CAB。

甲状腺静态显像的指标:①摄锝指数(TN/SG):利用ROI技术,在甲状腺结节部位与同侧颌下腺部位分别勾画出感兴趣区,计算出ROI内放射性计数,得出甲状腺结节部位与同侧颌下腺部位的比值即为摄锝指数;②摄锝比值(TN/T):利用ROI技术,在甲状腺结节部位与正常甲状腺部位分别勾画出感兴趣区,计算出ROI内放射性计数,得出甲状腺结节部位与正常甲状腺部位的比值即为摄锝比值。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任意两组间测量值比较用t检验,统计结果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以P<0.01表示统计学上有极显著意义。

2 结果

2.1 甲状腺结节与部位的关系

64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共有91个结节,甲状腺显像检出75个,灵敏度为82.4%,假阴性率为17.6%。结节位于双叶27例、右叶17例、左叶18例和峡部2例,分别占42.2%、26.6%、28.1%和3.1%。由此可见,甲状腺各个部位均可发生结节,但双叶结节发生率显著高于峡部和左右叶(P<0.05),而左右叶间结节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峡部结节发生率最低,与有关文献报道[3]结果一致(表1)。

表1 甲状腺结节分布(n=64)

2.2 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静态显像的关系

75个甲状腺显像检出的结节经手术病理证实分为良性结节组70个,其中热结节6个,温结节3个,凉结节40个,冷结节21个;恶性结节组5个,均为冷结节。

表2 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静态显像的关系(n=75)

2.3 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显像指标的定量关系

75个甲状腺结节分为良性结节组70个,恶性结节组5个。良恶性甲状腺结节CTTT值均在正常范围内,但恶性结节比良性结节通过时间快,t=2.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恶性结节组的TNB/TB值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t=2.6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结节组的 TNB/CAB值低于良性结节,t=2.1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组的TN/SG值明显低于良性结节组,t=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结节组的TN/T值低于良性结节组,t=2.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3,4)。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国内外资料表明[4-6],结节部位的血流分布及功能状态与其良恶性有密切的关系。但迄今为止,甲状腺显像鉴别结节的良恶性只局限于定性研究。甲状腺显像定量分析只见于Graves病、亚急性甲状腺炎、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减低的诊断中,而在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方面却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应用甲状腺显像定量分析,来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为临床上患者的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预后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表3 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动态显像指标的定量关系(n=75)

表4 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静态显像指标的定量关系(n=75)

本实验病理证实的91个结节中,甲状腺显像检出75个,灵敏度为82.4%,假阴性率为17.6%。探讨甲状腺结节不能全部显像的原因,可能与以下情况相关:①与结节生长部位的关系。有文献报道[7],核素显像对于大于1cm的结节,诊断灵敏度较高,但对于小于1cm的结节漏诊可能性较大,两者之间差别显著,因此显像前后配合触诊是非常有必要的;②与显像仪器分辨率的关系。当甲状腺内结节较小,部位较深,由于受到同一失状位上正常甲状腺组织的干扰,甲状腺结节的功能状态无法准确表示,由于同一失状线上正常甲状腺组织摄锝功能正常,其产生的射线可以被捕捉。因此核素甲状腺显像在此类特殊生长方式的结节中无法显示出结节的真实摄锝功能,存在一定局限性。所以,为了提高ECT对结节的检出率,需配合采用45°斜位显像并需要提高仪器分辨率。

甲状腺动态显像主要观察甲状腺结节部位的血流灌注情况。在本实验中,恶性甲状腺结节颈动脉-甲状腺通过时间比良性甲状腺结节快,恶性甲状腺结节与正常甲状腺血流比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的血流比。说明大多数恶性甲状腺结节血管丰富、扩张,瞬间血流增加。

在本实验中还发现,恶性甲状腺结节与颈动脉的血流比和良性甲状腺结节相比无统计学意义。探讨其无统计学意义的原因:①在本实验中5个恶性结节,病例过少,使结果可能不是很精确,建议增加病例再进行深入研究探讨;②可能由于"弹丸"注射不理想,使药物通过颈动脉时间延长,无差异性。另外,对于良恶性结节与颈动脉血流比的研究国内外未见报道,有待于学者的继续研究探讨。

甲状腺静态显像主要观察甲状腺结节部位的摄锝功能。正常甲状腺组织摄取锝离子机制基于细胞膜的被动转运及主动转运。当甲状腺细胞由于各种原因出现病变时,其摄取锝能力必然改变。因此无论是甲状腺恶性肿瘤还是良性肿瘤均可破坏正常甲状腺组织,在静态显像时表现为良恶性结节部位放射性分布与正常部位存在差异。在本实验中,良性结节的摄锝指数和摄锝比值明显高于恶性结节,即良性结节摄取锝离子的能力高于恶性结节。

甲状腺动静态显像定量分析可提高核素甲状腺显像的特异性,借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8-9]。虽然这些指标单独应用也有意义,但在临床上还是应该结合起来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以此提高诊断水平。

目前体外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主要依靠症状、体征、彩色多普勒超声、核素甲状腺显像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只凭体检难以区分颈前结节是甲状腺内的还是甲状腺外的;而超声在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方面无特异性;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虽然准确性高,但有创伤,且有造成癌肿扩散的可能,病人不宜接受。甲状腺动态及静态显像联合应用对甲状腺结节的鉴别具有一定价值,这种方法简便、有效,虽然检查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在此基础上结合定量分析,可以提高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水平。

]

[1]Lawrence W Jr,Kaplan BJ.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atient with thyroid nodules[J].Surg Oncol,2002,80(3):157-170.

[2]吕坷,姜育新,张缙熙.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研究[J].中华影像学杂志,2003,12(5):285-287.

[3]高华,宁磊,牟均青.核素显像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3,13(8):607-608.

[4]冯钰,高友恭,张长保,等.119例甲状腺癌核素显像分析[J].中华核医学杂志,1991,11:38.

[5]Alderson PO,Summer HW,Siegel BA,et al.Single palpable thyroid nodule:Evluation by99mTcO4-imaging[J].Cancer,1976,37:258.

[6]Freitas JE,Gross MD,Ripley S,et al.Radionuclide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thyroid cancer:current statue report[J].Semin Nucl Med,1985,15:106.

[7]唐明灯.核素显像对甲状腺结节诊断意义 [J].福建医药杂志,2001,23(1):34.

[8]贺雪珍,孙京凤.核素血管造影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疾病49例[J].人民军医,1998,41(3):152-153.

[9]孔桂莲,程俊,孟辉.甲状腺动态与静态显像联合检查对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判断价值[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1998,9(3):161.

猜你喜欢
核素静态良性
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最新进展!中老铁路开始静态验收
静态随机存储器在轨自检算法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油罐车静态侧倾稳定角的多体仿真计算
核素骨显像预测99Tc-MD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的价值